我是如何上好“点到直线距离”这节课的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pas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节课采用提出问题、探索讨论、师生互动、生生点评、教师总结相结合的方式,在学生自主探索讨论过程中,教师循循善诱,学生拾级而上,围绕问题进行观察、思考、分析、讨论,从而概括、迁移、综合数学方法,推导出点到直线距离公式.
  关键词: 点到直线距离公式 转化与化归 分类讨论 坐标法
  新课程下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以学生发展为主轴,所创设的情境是学生熟悉的,设计的问题是学生能解决的,采用的教学方式是学生易接受的,符合维果斯基所倡导的“最近发展区”理论.通过特殊的、典型的问题,以及学生共同体的自主探索活动,将已解决问题中所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迁移到更一般的待解决问题中,把数学的学术形态转化为学生易于接受的教育形态.
  “点到直线的距离”这一节内容是在学生学习直线方程及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的基础上,为以后研究平行直线之间的距离,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乃至以后解析几何中的三角形面积问题埋下伏笔.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学过程不仅要重视基础知识、技能教学,更要关注知识形成过程与方法的教学,也就是不仅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因此这节课的内容不仅是公式的运用,还要在公式的推导中,让学生体会数学思想,锻炼思维品质,提升数学素养,感受数学方法的奥妙.
  1.教学课题
  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数学2》,第三章第三节的第三小节“点到直线的距离”,共1个课时.
  2.教学对象
  宁波市鄞州区鄞州高级中学高二学生.
  3.设计要点
  本设计以问题“求点到直线的距离”为中心,运用启发式教学模式,采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启发迁移—解决问题—总结思想方法的设计模式,要求学生不断分析、探究问题,制定解决问题的策略.此外,教师给予适当数学支持,实现教学目标.
  4.教学目标
  4.1知识与技能目标
  4.1.1掌握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的若干推导方法,体会其中的数学思想方法;
  4.1.2能运用点到直线距离公式求点到直线距离及与之相关的问题.
  4.2过程与方法目标
  4.2.1在对问题观察、思考、分析、讨论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迁移、概括、发展和应用,进一步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4.2.2渗透推导中的数学思想方法;
  4.2.3通过对问题的思考、探究交流,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交流能力,以及形成数学知识的概括能力.
  4.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4.3.1体验获取数学知识的成功感受,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几何的积极性及对数学的情感;
  4.3.2通过生生、师生之间的交流与配合,在问题的探究、讨论中,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及良好的思维习惯;
  4.3.3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个性品质,以及勇于探究的科学精神.
  5.教学重点、难点
  5.1教学重点: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推导及公式的应用;
  5.2教学难点: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的推导.
  6.教学方法
  研究式与启发式并用
  7.教学过程
  7.1小试牛刀——情感体验
  一、点到特殊直线的距离问题
  教师用电脑显示屏展示以下两个问题:
  以上师生共同归纳完成,具体过程恕不赘述.
  以学生熟悉的数学问题为情景,学生自主研究、探索,从而获得点到特殊直线距离公式的发生过程,可采用图像法,定性地归纳,让学生体验获得数学知识的信心与乐趣.
  7.2借题引路——授生以渔
  教师用电脑显示屏展示以下四个问题,同时要求学生以6人或6人以上为一组,集体探究、讨论.
  二、点到一般直线的距离问题
  (2)求点P到直线l的距离.
  7.3合作交流——模型迁移
  著名心理学家巴甫洛夫的理论认为:创造性思维活动称为原型启发,创造性思维通常是在某个原型的启发下形成的.例如伟大的数学家笛卡尔在梦见蜘蛛“表演”的启示下,创造了笛卡尔坐标系,由此可见,启发原型在数学的发现中有多么重要.
  启发式教学就是在教师引导下,要以问题为载体,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为中心,以学生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为主要学习方式,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和组间交流竞争为主要途径,实现全体学生的主动性、社会性和创造性地和谐发展的教学活动方式,要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思维训练为主线的教育理念.在巡视教室的同时,教师要给予学生适当的数学支持,保持课堂气氛活跃,使得生生、师生之间产生互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进一步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观能动性,使学生从具体问题的分析过程中得到启发,从而更好地优化课堂教学,改善课堂教学效果.
  7.4庖丁解牛——达成共识
  7.5生生互评——对比总结
  教师:通过这节课,我们进行了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的推导,方法多种多样,实际上方法不止十种,由于时间关系,在这里仅仅是研究了其中的四種.那么我们再来品味一下,每种方法的本质,以及蕴含着的数学思想如何?
  众生议论,每组又派出另外一名代表,针对推导的方法进行总结.
  学生1:方法1是最常规的,虽然直接求射影运算比较繁琐,但是通过设而不求,整体代换,用一种凑的技巧来求解,使得运算简化很多.该方法的本质,是把点到直线的距离转化为点与点之间的距离,也就是直线外一点与该点在直线上射影之间的距离,体现转化与化归思想.
  学生2:方法2是运算相对比较常规,通过作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运用等积法求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其实也与方法1类似,体现数学中的转化思想.
  学生3:方法3的特点是运用向量数量积的几何意义,将点到直线的距离转化为点与直线上的点所成的向量在直线法向量方向上投影的长度,也体现转化思想.
  学生4:方法4的特点是根据已经成立的不等式,将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凑成与之结构相应的不等式,构思非常巧妙,最后用函数思想求代数式的最小值,也是将几何中的最值问题化归为代数中的最值问题.
  话音刚落,又有一位学生举手欲语,老师示意让其发言.
  学生5:我觉得这四种方法还有内在联系,不仅体现在数学思想上的相同,还有这四个方法都是以坐标法为核心的,都需要借助于坐标求解或表示相关量.
  7.6教师点评——课堂小结
  教师:五位同学的点评比较到位,也把其中的数学思想方法讲得比较透彻.通过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的推导,我们用不同技巧方法,不同思维角度进行探究,四种方法可谓各有千秋,但是其中蕴含的思想方法却大同小异,借助于特殊问题的启发,运用转化与化归思想和坐标法思想来推导.此外,对于以上四种方法,其实方法1、2在细节上还要进行分类讨论,也就是直线方程l:Ax By C=0中的A=0,或B=0中有一个成立的时候,公式还是成立的,具体操作请同学们在课后完成.
  7.7运用公式——体会价值
  例1.(1)求点P(1,-3)到直线l:2x y-3=0的距离;
  (2)求点P(1,-3)到直线l:2x y 1=0的距离.
  例2.已知A(1,3),B(3,1),C(-1,0),求△ABC的面积.
  设计这两个例题的目的是说明点到直线距离公式不仅适用于特殊直线、特殊点、一般直线,还可以应用到距离相关的三角形面积问题.具体过程不再赘述.
  7.8课后作业(略)
  参考文献:
  [1]袁振国.当代教育学.
  [2]黄希庭.心理学.
  [3]冯斌,尚俊.等比数列前n项和的教学设计.上海中学数学,2006,5.
其他文献
摘 要:对于高中来说,数学的学习十分重要,然而如何选择学习方法更为关键。对此有必要重视起来,结合实际需要创新学习方式,保证学习对策的高效性和实用性。本文以高中生的视角对此做了深入研究。  关键词:高中数学;创新学习;重要性;学习对策  数学对大部分高中生而言是比较薄弱的一门课程,知识点繁多复杂,难度较高,对此学习方法的创新十分重要。身为一名高中生,必须要重视起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学习方
如何处理好新闻与受众、传播与需求的关系,一直是新闻工作者长期思考的问题。新闻传播要适应受众的需求变化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期,新闻传播靠的是行政力量,长期居高临下地单向
摘 要:传统的数学教学理念在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占据了教育的主导地位,很多教师都将其作为教育的主要方法。但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不仅很大程度地限制了学生思维的个性化发展,还使得学生没有思考时间,丧失了思考能力。而随着我国推行新课程改革,要求培养创新型具有综合素质的新型人才,但长期传统教育模式中,经常是重理论轻实践,这就使得学生虽然学会了理论知识,却不懂得如何运用到实践中,因此,培养新型的综合型人才需要
进入高中,随着学习特点和学习任务的改变,许多同学都感到学好数学很吃力,因为高中知识多,授课时间短,难度大,所以初中时的一些学习方法在高中就不太适用了。学生学习高中数学知识,不能认为“做题多了自然就会了”,因为到了高中没有那么多时间做题,因此一定要找到一种更有效的学习方法,那就是要在每次学习过后进行总结和反思。总结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反思一下知识更深层的本质。为了帮助同学们提高数学成绩,特将学习
摘 要:小学数学是整个数学体系中的基础部分,也是小学生必修的科目之一。小学数学主要包括基础计算、应用计算和思维拓展计算三个方面,计算基本贯穿整个小学数学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之中,计算能力的强弱有时甚至决定小学生的数学水平。那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呢?这是笔者在本文中将要重点探讨、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能力;培养方案  1激发学习兴趣  要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教师首先要激发学生的计
摘 要:任何学科的学习都要从基础学起,高中生物也是如此,只有扎实掌握了基础概念,才能了解生物的基础结构从而更好的学习生物知识。在生物学习中使用概念图可以有效深化学生对于课文知识的理解,扎实掌握基础知识,激发学生对于生物的学习兴趣,从根本上保证学习效率。以下以高中生视角做了研究和分析,首先对概念图做了一个简要概述,并提出了几点概念图在生物学习中的应用。  关键词:高中生物;概念图;学习技巧;高中生 
摘 要: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深刻认识到学习活动整体性的实践意义,为学生制定科学、详细的个人发展计划,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关键词:小学语文;整体性;增强  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将学习活动看作一个完成的过程,保障每个学生在这个学习过程中的独立性,由教师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认知特点、能力制定有针对性的学习计划,从而使学生进入到良性循环的学习状态中,不断促进自身的进步与能力的提升。这就是所谓
摘 要:时代在飞速发展,在目前新的教学大纲中提出,教学上,特别是课堂教学是需要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对数学逻辑的思维能力。所以在课堂上如何引导学生在数学逻辑上拥有良好的思维发散能力,是现在数学老师的重要任务的教学任务。益智课堂有其优势和鲜明特点,它以学生充分的动手操作为依托,以真实、有趣的问题困境为起点,以益智器具为载体,通过多样性的探究活动,让学生积累思维经验,掌握思维技能,提升思维品质,也是发展学生
目前,高中数学教育考试至上,唯分数论的偏向性愈演愈烈,课时在增加,資料更泛滥,学生学得苦,教师教得累,但往往是收获与付出不成正比。这种高耗低效的熟练度训练完全背离了素质教育的精神,在当今社会都高呼减负增效之际,提高数学教学效率是刻不容缓的任务。  1.高一年级注重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力是学习动机,而兴趣则是构建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浓厚的学习兴趣无疑会使人的
应用层次分析法对棉花区域试验进行定量化研究,其综合评价值能全面客观地评价棉花品种结果基本符合棉花生产和育种实践,为棉花良种评选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Analytic Hierarch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