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二00八年为《南方周末》的“自由谈 ”栏目写一些小文字,忽忽已近八年,文字也有百篇之谱。在这么长的时间里,其实一直心存忐忑和困惑。首先,今日学者应当怎样服务社会,个人并无确切的答案。其次,即使以面向大众的写作为服务社会的方式,自己是否有此能力,也是存疑的。
在中国进入我们所说的 “近现代 ”以后,发生了真正可以说是翻天覆地的巨变。即使是以天下士为自定位的读书人,也已经很难影响那变化中的天下。读书人徘徊踯躅于天下衍生出的世界与中国、国家与社会之间,颇感无所适从。澄清天下的责任,于是渐行渐远,有意无意之间,已让与肉食者谋了。另一方面,陈寅恪再三强调,斯文是否扫地,读书人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不仅“吾侪所学关天意 ”,而且 “文章存佚关兴废 ”。正如清儒沈垚所说:
文章可绝于朝,不可绝于野。不绝于野,则天下尚有其人,斯道固犹在也。惟并绝于野,则斯道真绝,后人无可望矣。
这是一个两难的局面。还在五四学生运动的当年,顾颉刚就注意到,“真实学问的势力不能去改革社会,而做学问的人反被社会融化了 ”。可知在新时代里,学问与社会的影响是双向的,学问方面的准备不足,便不仅不能改革社会,反会被社会所融化。顾先生提出的方案是,学者若真想改革社会,就应当 “快些去努力求学 ”。
然如老话所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在“五四 ”时代,学者求学还多少有些 “为己”的意味,今日则越来越向 “为人”倾斜。现在的大学里,借用西文的表述,已少言大写的学问,而更多是小写的学术。像我这样的专业学人,早已被陈澧所谓 “博士之学 ”压得喘气不匀;尽管还不敢忘他所说的 “士大夫之学更要于博士之学 ”,却也离 “士大夫之学 ”越来越远。
因此,如果不是年轻朋友蔡军剑锲而不舍的敦促,我应当不会进入报纸作者的范围(此前给报纸副刊写的,都是数千字的长文)。即使勉强进入之后,心境仍是矛盾的,所谓 “心存忐忑和困惑 ”,的确不是 “客气话 ”,而是真实的写照。
古语云:三思而后行。虽认识到读书人有为社会服务的责任,我的第一个困惑,便是今日学者应当怎样服务社会。报刊编者动员我这类人写作的理由,便是先问对目前报刊文字是否满意。答曰不满意,则曰正是因为你们这样的人都不参与。譬如小人当道,多因君子退缩。只有人人出力,才能改变现状。话似有理,惟能力有长短,术业有专攻,在一个讲究分工的现代社会,做好 “本职工作 ”,似乎就可以说是尽了本分之责;且人的精力是个常数,而专业应是一个学人对社会贡献最大的领域,要为面向广大观众的报刊写作,势必减少用于专业的时间。在这样的情形下 “分心 ”,可能社会服务未必佳,而专职也不如前了。这的确是一种两难的选择。
进而言之,当学者面向大众说话,是该去 “提高 ”呢,还是 “普及”呢?在士为四民之首的时代,这是没有什么疑问的 —士为其他三民之楷模,先自修身于前,化民成俗于后。但在强调平等的现代,若云提高,便有自居菁英之嫌,仿佛不以平等待人;若云普及,同样带有自上而下的意味,对读者水准的预设甚至更低。还在“五四 ”时代,“提高与普及 ”就引起了争辩,迄今仍是一个悬而未决的议题。且写作是一个涵括阅读的发展中进程,必有 “读者 ”的参与,才成为章学诚所说的 “言公 ”。而言论的 “是非失得 ”,最终是由读者决定的。这就难免出现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情境。胡适就曾喟叹,许多他细心用力的文章不为世人所注意,而随意为之的作品常多得喝彩。这似乎还是古已有之的持续现象。韩愈也说,他作文每自以为好,则人必以为恶;“时时应事作俗下文字,下笔令人惭。及示人,则以为好。小惭者亦蒙谓之小好,大惭者则必以为大好 ”。可知读者与作者的意趣不一致,由来已久。
袁枚后来发挥说,韩愈所谓 “下笔大惭 ”,是指诗赋一类进士文章,可韩愈仍是唐代的进士。故“昌黎肯惭,所以为昌黎;虽惭,肯下笔,所以成进士 ”。他建议当时士人对待科举时文,不妨法昌黎,“且惭且下笔 ”。这当然有些借题发挥,但也可作为进行两难选择时的参考。近人汪国垣(辟疆)便说,韩愈此语,或“今日报馆之谓 ”。则既为报纸写文字,不妨预存待读者抉择之想,且惭且下笔。
我的第二个困惑,则在于自己是否有此服务社会的能力。虽说书生报国唯执笔,然对于专业学人来说,怎样写面对非专业读者的文字,其心境之忐忑,或有些像 “五四 ”时代惯用文言表述的学者不得不写白话文。我从来没有奢望真能影响大众,所作报纸文字,针对的可能还是相对小众的读者。但就是面对这样的小众,也有话怎么说的问题。
对于报纸,我给自己的定位是拾遗补阙。盖身处变化的时代,知道自己没有跟风迎合的能力,只能多关注一些他人忽视的面相,尽量思而后言,少说或不说别人也会说、也可说的话。同时牢记史学的启示,一要尽可能为他人设身处地,二则必以证据支持所立言。这当然也带来新的问题 —过去人多说文史不分家,但在一千多字的短文中还要 “引经据典 ”,很多报纸读者对此是不习惯的。
章学诚曾从技艺层面言 “史家运用之功 ”说,著史者与文人的一大区别,就是著述中 “惟恐人不知其所本 ”。盖若 “不知所本,无以显其造化炉锤之妙用 ”。换言之,必须先有引文,才能体现作者 “造化炉锤之妙用 ”;而史家的高下,亦正于此处见。然此可与习史者道,不足为他人言。报纸的多数读者,恐怕更希望言之有物,而不那么在乎史艺的高低,这是不能不考虑并予以尊重的。
同时,既然为报纸写文字,就要尽量体现建设性。我知道很多读者是喜欢揭露和批判的,这方面的文字也有一些,唯多点到为止,让一些读者不够满意。如有前辈便以为我谈大学校园的一些现状,有“小骂大帮忙 ”之嫌。其实我的本意连 “小骂 ”也没有。在这样的时候,既然选择说话,也只能尽量多说 “建设性 ”的话,不给编辑和报纸添麻烦。但这样的不满对我是一种提醒,让我更注意说话不能离了读书人的本位。
在中国进入我们所说的 “近现代 ”以后,发生了真正可以说是翻天覆地的巨变。即使是以天下士为自定位的读书人,也已经很难影响那变化中的天下。读书人徘徊踯躅于天下衍生出的世界与中国、国家与社会之间,颇感无所适从。澄清天下的责任,于是渐行渐远,有意无意之间,已让与肉食者谋了。另一方面,陈寅恪再三强调,斯文是否扫地,读书人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不仅“吾侪所学关天意 ”,而且 “文章存佚关兴废 ”。正如清儒沈垚所说:
文章可绝于朝,不可绝于野。不绝于野,则天下尚有其人,斯道固犹在也。惟并绝于野,则斯道真绝,后人无可望矣。
这是一个两难的局面。还在五四学生运动的当年,顾颉刚就注意到,“真实学问的势力不能去改革社会,而做学问的人反被社会融化了 ”。可知在新时代里,学问与社会的影响是双向的,学问方面的准备不足,便不仅不能改革社会,反会被社会所融化。顾先生提出的方案是,学者若真想改革社会,就应当 “快些去努力求学 ”。
然如老话所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在“五四 ”时代,学者求学还多少有些 “为己”的意味,今日则越来越向 “为人”倾斜。现在的大学里,借用西文的表述,已少言大写的学问,而更多是小写的学术。像我这样的专业学人,早已被陈澧所谓 “博士之学 ”压得喘气不匀;尽管还不敢忘他所说的 “士大夫之学更要于博士之学 ”,却也离 “士大夫之学 ”越来越远。
因此,如果不是年轻朋友蔡军剑锲而不舍的敦促,我应当不会进入报纸作者的范围(此前给报纸副刊写的,都是数千字的长文)。即使勉强进入之后,心境仍是矛盾的,所谓 “心存忐忑和困惑 ”,的确不是 “客气话 ”,而是真实的写照。
古语云:三思而后行。虽认识到读书人有为社会服务的责任,我的第一个困惑,便是今日学者应当怎样服务社会。报刊编者动员我这类人写作的理由,便是先问对目前报刊文字是否满意。答曰不满意,则曰正是因为你们这样的人都不参与。譬如小人当道,多因君子退缩。只有人人出力,才能改变现状。话似有理,惟能力有长短,术业有专攻,在一个讲究分工的现代社会,做好 “本职工作 ”,似乎就可以说是尽了本分之责;且人的精力是个常数,而专业应是一个学人对社会贡献最大的领域,要为面向广大观众的报刊写作,势必减少用于专业的时间。在这样的情形下 “分心 ”,可能社会服务未必佳,而专职也不如前了。这的确是一种两难的选择。
进而言之,当学者面向大众说话,是该去 “提高 ”呢,还是 “普及”呢?在士为四民之首的时代,这是没有什么疑问的 —士为其他三民之楷模,先自修身于前,化民成俗于后。但在强调平等的现代,若云提高,便有自居菁英之嫌,仿佛不以平等待人;若云普及,同样带有自上而下的意味,对读者水准的预设甚至更低。还在“五四 ”时代,“提高与普及 ”就引起了争辩,迄今仍是一个悬而未决的议题。且写作是一个涵括阅读的发展中进程,必有 “读者 ”的参与,才成为章学诚所说的 “言公 ”。而言论的 “是非失得 ”,最终是由读者决定的。这就难免出现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情境。胡适就曾喟叹,许多他细心用力的文章不为世人所注意,而随意为之的作品常多得喝彩。这似乎还是古已有之的持续现象。韩愈也说,他作文每自以为好,则人必以为恶;“时时应事作俗下文字,下笔令人惭。及示人,则以为好。小惭者亦蒙谓之小好,大惭者则必以为大好 ”。可知读者与作者的意趣不一致,由来已久。
袁枚后来发挥说,韩愈所谓 “下笔大惭 ”,是指诗赋一类进士文章,可韩愈仍是唐代的进士。故“昌黎肯惭,所以为昌黎;虽惭,肯下笔,所以成进士 ”。他建议当时士人对待科举时文,不妨法昌黎,“且惭且下笔 ”。这当然有些借题发挥,但也可作为进行两难选择时的参考。近人汪国垣(辟疆)便说,韩愈此语,或“今日报馆之谓 ”。则既为报纸写文字,不妨预存待读者抉择之想,且惭且下笔。
我的第二个困惑,则在于自己是否有此服务社会的能力。虽说书生报国唯执笔,然对于专业学人来说,怎样写面对非专业读者的文字,其心境之忐忑,或有些像 “五四 ”时代惯用文言表述的学者不得不写白话文。我从来没有奢望真能影响大众,所作报纸文字,针对的可能还是相对小众的读者。但就是面对这样的小众,也有话怎么说的问题。
对于报纸,我给自己的定位是拾遗补阙。盖身处变化的时代,知道自己没有跟风迎合的能力,只能多关注一些他人忽视的面相,尽量思而后言,少说或不说别人也会说、也可说的话。同时牢记史学的启示,一要尽可能为他人设身处地,二则必以证据支持所立言。这当然也带来新的问题 —过去人多说文史不分家,但在一千多字的短文中还要 “引经据典 ”,很多报纸读者对此是不习惯的。
章学诚曾从技艺层面言 “史家运用之功 ”说,著史者与文人的一大区别,就是著述中 “惟恐人不知其所本 ”。盖若 “不知所本,无以显其造化炉锤之妙用 ”。换言之,必须先有引文,才能体现作者 “造化炉锤之妙用 ”;而史家的高下,亦正于此处见。然此可与习史者道,不足为他人言。报纸的多数读者,恐怕更希望言之有物,而不那么在乎史艺的高低,这是不能不考虑并予以尊重的。
同时,既然为报纸写文字,就要尽量体现建设性。我知道很多读者是喜欢揭露和批判的,这方面的文字也有一些,唯多点到为止,让一些读者不够满意。如有前辈便以为我谈大学校园的一些现状,有“小骂大帮忙 ”之嫌。其实我的本意连 “小骂 ”也没有。在这样的时候,既然选择说话,也只能尽量多说 “建设性 ”的话,不给编辑和报纸添麻烦。但这样的不满对我是一种提醒,让我更注意说话不能离了读书人的本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