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井许昌人遗址考古最新发现

来源 :寻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ting1981982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头骨化石的新发现
  
  2007年12月17日,灵井遗址发现了距今8~10万年的人类头盖骨化石,在国内外引起广泛关注,被评为200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2008年3~5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灵井考古队,对上年度曾出土古人类头骨的9号探方东隔梁进行发掘清理,发掘面积约10平方米,目标是寻找头骨化石的缺失部分。发掘结果又出土一批重要的人类头骨化石断块。化石包括额骨、颞骨外耳孔部、枕骨、顶骨等化石12块。至此,9号探方已出土头骨断块28块(其中包括2007年12月17日出土的16块)。头骨断块的出土位置同去年相距较近,且不见重复现象,可能来自同一个体,但也不排除少数断块为另一个体的可能性。
  据初步研究结果,灵井遗址的埋藏类型主要为典型的湖相沉积、滨湖相沉积并由此逐步向陆相沉积的过渡的沉积类型。在气候环境上,它可能经历了由干到湿并有短期波动的变化过程。文化遗物在埋藏上分两种情况:滨湖相遗物埋藏虽有短距离的搬运和位移,但以原地埋藏类型为主,湖相沉积遗物埋藏无一定规律,主要反映水动力或其他动力搬运的特质。
  


  


  


  遗址性质为古人在泉水形成的小型湖泊周围获取猎物、制作石器和骨器进而分割肉食和加工兽皮的工作营地,和居住营地有较大区别。从发掘的情况看,现发掘区域可能是湖水的北部边缘,南部边缘的范围现不清楚,依地势看,南面是不是有缺口,是否为河流的源头,尚不得而知。在某个时期,湖水可能表现为互不连贯的几片水域。
  新出土头盖骨化石的9号探方应是其中的一片水域,这片水域消失后形成灰绿色湖相的沉积,头骨化石和伴出的人工石器、动物化石包含在这种湖相沉积物中。除2007年12月和本次出土的化石外,还有面骨、牙齿等未发现,如果用水力搬运来解释它的埋藏,可能是面积较大较轻的化石断块冲入较深的水中,而牙齿等较重的骨骼仍在原地埋藏,因此,其他部位化石可能在9号探方以南未发掘的地层中。
  
  意外发现细石器
  
  考古队在2008年度的考古活动中还发现了300多件典型的细石器,这批精美的细石器等均来自上文化层。细石器类型有细石核、细石叶、端刮器、尖状器和修背器等,石器原料有燧石、玛瑙和蛋白石,这些优质的石料均不产自当地。
  细石器文化主要分布于俄罗斯东西伯利亚、日本、韩国和我国的东北、华北等广袤地区,灵井细石器是细石器文化区域的最南代表。这批细石器的发现及出土层位的确定,对于研究细石器文化的起源与传播,对于研究末次冰期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等,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一发现不仅增加了灵井许昌人遗址的文化内涵,同时对于研究我国华北地区旧石器文化向新石器文化的过渡等,也是十分重要的。
  在末次冰期的后期(距今约1.8万年),华北地区多处于草原及灌丛景观,细石器文化范围迅速扩展,并得到高度发展,以往曾有学者推断细石器文化即是猎人文化,在末次冰期达到高峰时,冰雪侵占了北部广大地区,寒冷的气候迫使某些动物南迁,在当时的条件下,有些猎人为了追寻猎物也会向南迁徙。从目前已知的材料看,猎人文化到达的最南端是位于北纬34°附近的灵井一带。细石器可能主要用于狩猎活动和加工兽皮。以灵井器物组合为例,圆头刮削器可刮去皮子的油脂,使之变软达到缝制衣物、帐篷的需要。尖状器和钻器用于缝制兽皮的锥孔,类似后来针一样的作用。雕刻器用于刻槽,以制作复合镶嵌工具,小石片则用于分割剪裁皮子,大点的石片用于分割肉食,这从动物骨骼周围散落的石片和骨骼上的切割痕迹已得到验证。用于剥皮的工具则很广泛,有骨器和石器等(生用显微镜发现骨器和石器上有使用、捆绑痕迹)。用石英岩制作的工具或石片,因个体较大,可用来砍伐树木、收割禾类、加工木棍等。灵井的工具组合真正用于农作的器物则缺如。由此看来,在旧石器时代末期,古人过着游牧生活,灵井遗址发掘区是猎人们在泉水附近生活的一个缩影,是他们工作营地的一部分。
  
  初步认识
  
  


  


  


  在近年发掘中,灵井考古队接连取得重大发现,其中思考最多的是,为何灵井许昌人遗址埋藏如此丰富的古人类化石、文化遗物和重要信息?对此,我们认为,可能是这里甘甜的泉水起了关键的作用。长期以来,人类占据利用这处泉水资源,使自身和文化得到较快发展。泉水在人类演化过程中曾扮演重要角色,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灵井遗址是国内首次发掘的由泉水形成的遗址,是人类薪火不泯的一块宝地!
  在第四纪时期(距今300~1万年),地球上有过4次大的冷暖交替,称之为冰期和间冰期,每次冰期人类都几乎到了灭绝的边缘。许昌人出土的下文化层正处在末次间冰期(距今8~12万年),古人经过冰期以后,有一个大的发展时期,灵井的泉水在这一次发展中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距今5~7万年,又是一次冰期来临,灵井遗址下文化层之上有约2米厚的空白层,即不含文化遗物的层位,泉水在这一时期也已经断流,“许昌人”在那次冰期中不知了去向。到了距今1~3万年,灵井又进入了繁荣的时期,大量细石器及其遗物的发现就是最好的说明。
  


  


  


  ———————————————
  作者单位: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其他文献
清代画家徐扬是受西洋绘画焦点透视画法影响的宫廷画家之一,但是徐扬对西洋画法的学习借鉴并不是完全的照搬照抄,他在具体的艺术实践中仍然受传统审美写意性的影响,西洋绘画
“绣棚花鸟逐时新,活色生香可夺真。近世写生无好手,熙荃画意属针神。”这首诗是古人对汴绣艺术的赞美, 至今流传甚广,其中对汴绣的视觉形态进行了细致的描写,对其逼真传神的艺术效果给予了高度的评价。由此汴绣的艺术魅力可窥一斑。    汴绣古称“宋绣”,起源于北宋时期,因开封古时称汴梁,所以又称汴绣。北宋时期,刺绣业成为手工业中一个重要的行业。当时,刺绣行业与其他手工业一样,分为官营和私营两类。而据考证,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学校最核心的功能是育人,育人最有效的载体是课程。学校要为每一个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提供合适的土壤,让每个孩子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发展道路。基于对学生成长过程的理解和对生命的尊重与理解,东直门中学提出了“四个学会”培养目标:学会做人——有教养、讲诚信、明是非、知廉耻;学会做事——讲规则、有条理、善沟通、负责任;学会做学问——爱学习、勤实践、善思辨、勇创新;学会自主发展——怀天下、健体魄、懂规划
为了解南海与季风的相互作用,用实测资料分析了南海中北部次表层水温与南海夏季风和广东旱涝的关系.结果表明:南海中北部次表层水温在2月偏暖(冷)时,南海夏季风爆发偏早(晚)
北京市第五中学分校与国子监中学的“结缘”,源自东城区在2014年初启动的义务教育综合改革,从那时开始,“深度联盟”这一改革任务将两所学校紧紧地连结在了一起。对于两校来说,“联盟”不能止于形式,要实现携手共赢,就要在“深度”上下真功夫。  三大举措推进联盟一体化管理  举措一:共同管理不分彼此  从2014年至今,两校实行大年级组制。就教师层面来说,两校教师每周都开展联合教研,一起研讨,共同分析学生
随着全国各地美术院校毕业生作品展的陆续上演、谢幕,毕业狂欢高潮迭起,话题不断.与此同时,纯艺类毕业生开始面临专业与职业之间的抉择与角色转换,但如何最优化地实现自身专
期刊
北京市灯市口小学始建于1864年,由美国基督教公理会出资,最初定名为“男蒙馆”.19 0 0年更名为“私立育英学校”,设小学、初中和高中部.19 5 2年回归国有,小学部更名为灯市口
期刊
我还要等你几年呢?不管多少年,我都会等。一纸鸢祁州,地杰人灵,物华宝地。春日融融,河面破冰了……祁州知府别院。“小姐,这是新来的丫头。”“嗯,叫什么名字?”我漫不经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