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头骨化石的新发现
2007年12月17日,灵井遗址发现了距今8~10万年的人类头盖骨化石,在国内外引起广泛关注,被评为200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2008年3~5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灵井考古队,对上年度曾出土古人类头骨的9号探方东隔梁进行发掘清理,发掘面积约10平方米,目标是寻找头骨化石的缺失部分。发掘结果又出土一批重要的人类头骨化石断块。化石包括额骨、颞骨外耳孔部、枕骨、顶骨等化石12块。至此,9号探方已出土头骨断块28块(其中包括2007年12月17日出土的16块)。头骨断块的出土位置同去年相距较近,且不见重复现象,可能来自同一个体,但也不排除少数断块为另一个体的可能性。
据初步研究结果,灵井遗址的埋藏类型主要为典型的湖相沉积、滨湖相沉积并由此逐步向陆相沉积的过渡的沉积类型。在气候环境上,它可能经历了由干到湿并有短期波动的变化过程。文化遗物在埋藏上分两种情况:滨湖相遗物埋藏虽有短距离的搬运和位移,但以原地埋藏类型为主,湖相沉积遗物埋藏无一定规律,主要反映水动力或其他动力搬运的特质。
遗址性质为古人在泉水形成的小型湖泊周围获取猎物、制作石器和骨器进而分割肉食和加工兽皮的工作营地,和居住营地有较大区别。从发掘的情况看,现发掘区域可能是湖水的北部边缘,南部边缘的范围现不清楚,依地势看,南面是不是有缺口,是否为河流的源头,尚不得而知。在某个时期,湖水可能表现为互不连贯的几片水域。
新出土头盖骨化石的9号探方应是其中的一片水域,这片水域消失后形成灰绿色湖相的沉积,头骨化石和伴出的人工石器、动物化石包含在这种湖相沉积物中。除2007年12月和本次出土的化石外,还有面骨、牙齿等未发现,如果用水力搬运来解释它的埋藏,可能是面积较大较轻的化石断块冲入较深的水中,而牙齿等较重的骨骼仍在原地埋藏,因此,其他部位化石可能在9号探方以南未发掘的地层中。
意外发现细石器
考古队在2008年度的考古活动中还发现了300多件典型的细石器,这批精美的细石器等均来自上文化层。细石器类型有细石核、细石叶、端刮器、尖状器和修背器等,石器原料有燧石、玛瑙和蛋白石,这些优质的石料均不产自当地。
细石器文化主要分布于俄罗斯东西伯利亚、日本、韩国和我国的东北、华北等广袤地区,灵井细石器是细石器文化区域的最南代表。这批细石器的发现及出土层位的确定,对于研究细石器文化的起源与传播,对于研究末次冰期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等,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一发现不仅增加了灵井许昌人遗址的文化内涵,同时对于研究我国华北地区旧石器文化向新石器文化的过渡等,也是十分重要的。
在末次冰期的后期(距今约1.8万年),华北地区多处于草原及灌丛景观,细石器文化范围迅速扩展,并得到高度发展,以往曾有学者推断细石器文化即是猎人文化,在末次冰期达到高峰时,冰雪侵占了北部广大地区,寒冷的气候迫使某些动物南迁,在当时的条件下,有些猎人为了追寻猎物也会向南迁徙。从目前已知的材料看,猎人文化到达的最南端是位于北纬34°附近的灵井一带。细石器可能主要用于狩猎活动和加工兽皮。以灵井器物组合为例,圆头刮削器可刮去皮子的油脂,使之变软达到缝制衣物、帐篷的需要。尖状器和钻器用于缝制兽皮的锥孔,类似后来针一样的作用。雕刻器用于刻槽,以制作复合镶嵌工具,小石片则用于分割剪裁皮子,大点的石片用于分割肉食,这从动物骨骼周围散落的石片和骨骼上的切割痕迹已得到验证。用于剥皮的工具则很广泛,有骨器和石器等(生用显微镜发现骨器和石器上有使用、捆绑痕迹)。用石英岩制作的工具或石片,因个体较大,可用来砍伐树木、收割禾类、加工木棍等。灵井的工具组合真正用于农作的器物则缺如。由此看来,在旧石器时代末期,古人过着游牧生活,灵井遗址发掘区是猎人们在泉水附近生活的一个缩影,是他们工作营地的一部分。
初步认识
在近年发掘中,灵井考古队接连取得重大发现,其中思考最多的是,为何灵井许昌人遗址埋藏如此丰富的古人类化石、文化遗物和重要信息?对此,我们认为,可能是这里甘甜的泉水起了关键的作用。长期以来,人类占据利用这处泉水资源,使自身和文化得到较快发展。泉水在人类演化过程中曾扮演重要角色,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灵井遗址是国内首次发掘的由泉水形成的遗址,是人类薪火不泯的一块宝地!
在第四纪时期(距今300~1万年),地球上有过4次大的冷暖交替,称之为冰期和间冰期,每次冰期人类都几乎到了灭绝的边缘。许昌人出土的下文化层正处在末次间冰期(距今8~12万年),古人经过冰期以后,有一个大的发展时期,灵井的泉水在这一次发展中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距今5~7万年,又是一次冰期来临,灵井遗址下文化层之上有约2米厚的空白层,即不含文化遗物的层位,泉水在这一时期也已经断流,“许昌人”在那次冰期中不知了去向。到了距今1~3万年,灵井又进入了繁荣的时期,大量细石器及其遗物的发现就是最好的说明。
———————————————
作者单位: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2007年12月17日,灵井遗址发现了距今8~10万年的人类头盖骨化石,在国内外引起广泛关注,被评为200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2008年3~5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灵井考古队,对上年度曾出土古人类头骨的9号探方东隔梁进行发掘清理,发掘面积约10平方米,目标是寻找头骨化石的缺失部分。发掘结果又出土一批重要的人类头骨化石断块。化石包括额骨、颞骨外耳孔部、枕骨、顶骨等化石12块。至此,9号探方已出土头骨断块28块(其中包括2007年12月17日出土的16块)。头骨断块的出土位置同去年相距较近,且不见重复现象,可能来自同一个体,但也不排除少数断块为另一个体的可能性。
据初步研究结果,灵井遗址的埋藏类型主要为典型的湖相沉积、滨湖相沉积并由此逐步向陆相沉积的过渡的沉积类型。在气候环境上,它可能经历了由干到湿并有短期波动的变化过程。文化遗物在埋藏上分两种情况:滨湖相遗物埋藏虽有短距离的搬运和位移,但以原地埋藏类型为主,湖相沉积遗物埋藏无一定规律,主要反映水动力或其他动力搬运的特质。
遗址性质为古人在泉水形成的小型湖泊周围获取猎物、制作石器和骨器进而分割肉食和加工兽皮的工作营地,和居住营地有较大区别。从发掘的情况看,现发掘区域可能是湖水的北部边缘,南部边缘的范围现不清楚,依地势看,南面是不是有缺口,是否为河流的源头,尚不得而知。在某个时期,湖水可能表现为互不连贯的几片水域。
新出土头盖骨化石的9号探方应是其中的一片水域,这片水域消失后形成灰绿色湖相的沉积,头骨化石和伴出的人工石器、动物化石包含在这种湖相沉积物中。除2007年12月和本次出土的化石外,还有面骨、牙齿等未发现,如果用水力搬运来解释它的埋藏,可能是面积较大较轻的化石断块冲入较深的水中,而牙齿等较重的骨骼仍在原地埋藏,因此,其他部位化石可能在9号探方以南未发掘的地层中。
意外发现细石器
考古队在2008年度的考古活动中还发现了300多件典型的细石器,这批精美的细石器等均来自上文化层。细石器类型有细石核、细石叶、端刮器、尖状器和修背器等,石器原料有燧石、玛瑙和蛋白石,这些优质的石料均不产自当地。
细石器文化主要分布于俄罗斯东西伯利亚、日本、韩国和我国的东北、华北等广袤地区,灵井细石器是细石器文化区域的最南代表。这批细石器的发现及出土层位的确定,对于研究细石器文化的起源与传播,对于研究末次冰期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等,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一发现不仅增加了灵井许昌人遗址的文化内涵,同时对于研究我国华北地区旧石器文化向新石器文化的过渡等,也是十分重要的。
在末次冰期的后期(距今约1.8万年),华北地区多处于草原及灌丛景观,细石器文化范围迅速扩展,并得到高度发展,以往曾有学者推断细石器文化即是猎人文化,在末次冰期达到高峰时,冰雪侵占了北部广大地区,寒冷的气候迫使某些动物南迁,在当时的条件下,有些猎人为了追寻猎物也会向南迁徙。从目前已知的材料看,猎人文化到达的最南端是位于北纬34°附近的灵井一带。细石器可能主要用于狩猎活动和加工兽皮。以灵井器物组合为例,圆头刮削器可刮去皮子的油脂,使之变软达到缝制衣物、帐篷的需要。尖状器和钻器用于缝制兽皮的锥孔,类似后来针一样的作用。雕刻器用于刻槽,以制作复合镶嵌工具,小石片则用于分割剪裁皮子,大点的石片用于分割肉食,这从动物骨骼周围散落的石片和骨骼上的切割痕迹已得到验证。用于剥皮的工具则很广泛,有骨器和石器等(生用显微镜发现骨器和石器上有使用、捆绑痕迹)。用石英岩制作的工具或石片,因个体较大,可用来砍伐树木、收割禾类、加工木棍等。灵井的工具组合真正用于农作的器物则缺如。由此看来,在旧石器时代末期,古人过着游牧生活,灵井遗址发掘区是猎人们在泉水附近生活的一个缩影,是他们工作营地的一部分。
初步认识
在近年发掘中,灵井考古队接连取得重大发现,其中思考最多的是,为何灵井许昌人遗址埋藏如此丰富的古人类化石、文化遗物和重要信息?对此,我们认为,可能是这里甘甜的泉水起了关键的作用。长期以来,人类占据利用这处泉水资源,使自身和文化得到较快发展。泉水在人类演化过程中曾扮演重要角色,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灵井遗址是国内首次发掘的由泉水形成的遗址,是人类薪火不泯的一块宝地!
在第四纪时期(距今300~1万年),地球上有过4次大的冷暖交替,称之为冰期和间冰期,每次冰期人类都几乎到了灭绝的边缘。许昌人出土的下文化层正处在末次间冰期(距今8~12万年),古人经过冰期以后,有一个大的发展时期,灵井的泉水在这一次发展中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距今5~7万年,又是一次冰期来临,灵井遗址下文化层之上有约2米厚的空白层,即不含文化遗物的层位,泉水在这一时期也已经断流,“许昌人”在那次冰期中不知了去向。到了距今1~3万年,灵井又进入了繁荣的时期,大量细石器及其遗物的发现就是最好的说明。
———————————————
作者单位: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