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物理学是探索物质的本源,揭示物质运动规律以及物体之间相互作用和关系的自然学科。学好物理知识,探究式教学是行之有效的方法,随着近年来国家课程改革的深化,新课标已把科学探究纳入“课程内容”,为物理课堂教学提供明确的方向和思路。在课堂中运用探究式教学方法,对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素养,最终达到学生的全面素质的提高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探究式教学 探究活动设计 探究式学习
《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版)将科学探究作为此次课程改革的突破口,在“课程内容”中明确提出:[1]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将科学探究列入“内容标准”,旨在让学生经历与科学工作者进行的相似的探究过程,主动获取物理知识与技能,领悟科学探究方法,发展科学探究能力,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
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的总目标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让学生今后发展必须的物理基础知识和方法,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或作决定时能尝试运用科学知识和科学研究方法。通过探究式学习,逐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物理教学更是要以此新课改为契机,大力发展科学探究这一新的教学方式,进行探究性教学。帮助学生掌握探究性学习的方法。本文针对目前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多年的从教经验,结合物理教学实例,浅谈下探究式教学在物理课堂中的策略及应用。
一、 物理课堂现状分析
课堂教学作为学生学习的主阵地,自新课改以来,广大从教者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也出想了许多新方法和新思路。但在探究式教学实施效果来看,还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1.教师方面
首先有些教师教学理论缺乏、停滞、空洞。其次,部分教师学了一些教学理论,一些先进教师的经验材料,但在实际教学中没有抓住先进经验中带有规律性的教法,不能学以致用。再者,一部分有成就的教师,吃老本、固步自封,观念陈旧。以上几方面造成学校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成效不大,教师教科研能力需要进一步的培养和提高。
2.学生方面
由于长期的传统教学理念和学习理念的影响,学生呈现出以下不足:①自我意识低下,被动接受,缺乏批判反思能力。②思维狭窄,刻板僵化,不会思维。③缺乏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④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不足,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薄弱。
二、探究式教学意义分析
探究式教学是指学生在学习概念和原理时,教师只是给他们一些事例和问题,让学生自己通过阅读、观察、实验、思考、讨论、听讲等途径去独立探究,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的一种方法。课程标准也把探究式教学的几个要素也归纳为:[2]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表达与交流。由此可见,探究式教学重要的是要学习科学研究的过程或方法。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的活动是由一定的动机引起的,动机是是推动人从事某种行为的念头。物理学作为探寻物质的存在关系,学生的学习和研究也是基于此,兴趣作为学生的学习的内在动机。探究式教学也是推动学生内在动机的基础。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紧密结合物理教学内容,提出一些学生欲答不能而又迫切想了解的,与生产生活实际密切关联的物理问题,积极创设开放的教学情景,诱发学生的探索研究动机,从而调动学生积极地参与课题研究与探索,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科学素养。另一方面,从教材的编排中也把,探究式学习方法列为重点。以苏教版初中物理教材为例,其在知识体系上,以“物质”、“物质的运动和相互作用”、“能量”三大主题构成不同层次又相互联系的教材结构体系。如图:
图一
由上图可见,探究式学习在各个知识结构中贯穿其中,对于学生知识的攫取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三、探究式教学实施策略
1改变观念,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在新课改模式下的物理教学,老师要转变传统观念,认识到课程标准中所举探究式教学的重要性,吃透教材内容。在教学中积极探索每个教学环节中所要进行的探究式教学。要把学生看成是具有能动性的创造与学习主体,而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对象,要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和人格。教师要留给学生广泛的思维空间,不要强求学生完全按照教材、资料或教师预定的方案进行研究和学习,要放手让学生自己选题,自行设计、自主研究、自由创造。让学生在独立设计的研究探索中尝试失败,使他们感受科学道路的艰辛,并从失败中总结经验。
2教师示范,引领学生感知探究式学习
初中学生刚接触物理,对此学科一无所知。对物理仪器、实验基本操作、课堂结构都不了解,再加上长期的被动接受式教学的影响,要让他们进行探究性实验是不切实际的。此阶段的教学重点是引导,让学生感知探究式学习的一般步骤。因此,在教学前,教师要设计好探究性实验报告,内容包括:提出问题 —— 假设猜想—— 设计方案——进行实验—— 归纳总结——得出结论。然后教师做演示实验。学生通过实验报告和演示实验感受探究性学习的一般方法。
3学生尝试,教师指导探究式学习
通过老师的演示和引导,学生形成探究式学习概念后,对于以后各个环节的学习,培养学生根据老师设置的探究式问题、教学活动能独立思考问题,发现问题,并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此阶段,老师的重点是指导学生,处于一个冷静地第三方。例如观察实验提出问题,对研究问题的影响因素提出假设,简单实验方案的设计等。在此阶段,对学生设计的实验方案的可操作性、安全性,教师可组织学生共同评价方案的可行性,对于错误应及时给与指导。学生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在基本操作的规范性、实验的观察方法、实验现象的记录等方面出现的问题,教师应及时提供帮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尝试,对探究性实验的认识和实施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下面以苏教版《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为例,做進一步阐述。 四、案例: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创设情境,导入探究式学习
首先,上课伊始使用放大镜,派两名学生通过体验,揭示放大镜的放大现象,放大看物体的图片使学生首先有感性上的初步认识。导入新课内容,通过列举生活中的实例,教授物距与像距的知识,提出探究性问题:隔着放大镜看物体,物体总是放大的吗?凸透镜在什么条件下成正立或倒立的像,什么情况下成放大或缩小的像,什么时候是实像或虚像呢?它有没有一定的规律?通过问题探究,进行探究实验,指导学生自我探索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2.探究实验,指导学生自主探究
在开始实验时,把学生分成不同实验小组,先介绍凸透镜、光屏、发光体支架刻度尺实验器材的使用方法。设置问题:照相机不神奇,看看我门下面做个实验,你能通过改变物距,分析出照相机的原理吗? 每个小组自己定义不同的物距,根据实验填出下表,分析讨论(见下表)。
这样,在教师指导过程中,学生独立进行了简单的探究性实验,从而体验到了探究性学习的快乐。在探究式学习过程中不知不觉提高了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科学素养得到逐步提高。
五、探究式教学实施建议
对中学生来说,他们在探究性教学中的活动仅仅属于一种在现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新问题、新知识的发现,一种新思想和新方法的形成。中学生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实际上不仅仅是要像科学家从事科学探究活动那样来进行学习,其本质是对科学研究的模仿或模拟,是“像”而不“就是”,更重要的是一种过程的引导,在实施中,不求每个学生都能深入理解,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中,本身都是一种提高。教师应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求创造,有利于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在探究性教学实施过程中,应注意很好地渗透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学生通过探究实验这种学习方式,学会了归纳总结、类比推理、数据搜集与整理。认识到要发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与严谨的科学态度对待科学研究。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不仅通过课堂教学传授知识,还要深入班级,和学生座谈讨论,从生活实际入手,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和问题,确定研究课题,从而让学生理解到生活中处处有物理,物理处处揭示着生活的神奇魅力,在探究中是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的提升。
总之,我们在实施新的课程标准时,以课本为载体,全面进行素质教育,把“教本”转化为“学本”,教师的作用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咨询者、和相互学习的伙伴。一切活动都要让学生起主导作用,教师不能代替学生,所以探究性教学将是我们课堂教学的主要方式。要研究方法、要研究课程、要有研究的收获,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终生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我们必须以一个全新的姿态,以一个全新的观念,以一个全新的实践者来从事新的教学过程,成为教学的咨询者、组织者、指导者,放手让学生进行探究性的學习,使学生主动学习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兼主体。唯有此,中学物理才能肩负了提升公民科学素养、增强公民适应社会发展的应对能力、培养公民创新能力及创新精神的使命。
参考文献:
[1] 周明星,张柏清主编.创新教育模式全书[M]. 北京教育出版社, 1999
[2] (美)BruceJoyce等著,荆建华等译.教学模式[M]. 中国轻工业出版2002
[3] 车文博著.西方心理学史[M]. 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8
[关键词] 探究式教学 探究活动设计 探究式学习
《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版)将科学探究作为此次课程改革的突破口,在“课程内容”中明确提出:[1]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将科学探究列入“内容标准”,旨在让学生经历与科学工作者进行的相似的探究过程,主动获取物理知识与技能,领悟科学探究方法,发展科学探究能力,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
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的总目标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让学生今后发展必须的物理基础知识和方法,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或作决定时能尝试运用科学知识和科学研究方法。通过探究式学习,逐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物理教学更是要以此新课改为契机,大力发展科学探究这一新的教学方式,进行探究性教学。帮助学生掌握探究性学习的方法。本文针对目前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多年的从教经验,结合物理教学实例,浅谈下探究式教学在物理课堂中的策略及应用。
一、 物理课堂现状分析
课堂教学作为学生学习的主阵地,自新课改以来,广大从教者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也出想了许多新方法和新思路。但在探究式教学实施效果来看,还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1.教师方面
首先有些教师教学理论缺乏、停滞、空洞。其次,部分教师学了一些教学理论,一些先进教师的经验材料,但在实际教学中没有抓住先进经验中带有规律性的教法,不能学以致用。再者,一部分有成就的教师,吃老本、固步自封,观念陈旧。以上几方面造成学校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成效不大,教师教科研能力需要进一步的培养和提高。
2.学生方面
由于长期的传统教学理念和学习理念的影响,学生呈现出以下不足:①自我意识低下,被动接受,缺乏批判反思能力。②思维狭窄,刻板僵化,不会思维。③缺乏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④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不足,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薄弱。
二、探究式教学意义分析
探究式教学是指学生在学习概念和原理时,教师只是给他们一些事例和问题,让学生自己通过阅读、观察、实验、思考、讨论、听讲等途径去独立探究,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的一种方法。课程标准也把探究式教学的几个要素也归纳为:[2]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表达与交流。由此可见,探究式教学重要的是要学习科学研究的过程或方法。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的活动是由一定的动机引起的,动机是是推动人从事某种行为的念头。物理学作为探寻物质的存在关系,学生的学习和研究也是基于此,兴趣作为学生的学习的内在动机。探究式教学也是推动学生内在动机的基础。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紧密结合物理教学内容,提出一些学生欲答不能而又迫切想了解的,与生产生活实际密切关联的物理问题,积极创设开放的教学情景,诱发学生的探索研究动机,从而调动学生积极地参与课题研究与探索,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科学素养。另一方面,从教材的编排中也把,探究式学习方法列为重点。以苏教版初中物理教材为例,其在知识体系上,以“物质”、“物质的运动和相互作用”、“能量”三大主题构成不同层次又相互联系的教材结构体系。如图:
图一
由上图可见,探究式学习在各个知识结构中贯穿其中,对于学生知识的攫取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三、探究式教学实施策略
1改变观念,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在新课改模式下的物理教学,老师要转变传统观念,认识到课程标准中所举探究式教学的重要性,吃透教材内容。在教学中积极探索每个教学环节中所要进行的探究式教学。要把学生看成是具有能动性的创造与学习主体,而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对象,要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和人格。教师要留给学生广泛的思维空间,不要强求学生完全按照教材、资料或教师预定的方案进行研究和学习,要放手让学生自己选题,自行设计、自主研究、自由创造。让学生在独立设计的研究探索中尝试失败,使他们感受科学道路的艰辛,并从失败中总结经验。
2教师示范,引领学生感知探究式学习
初中学生刚接触物理,对此学科一无所知。对物理仪器、实验基本操作、课堂结构都不了解,再加上长期的被动接受式教学的影响,要让他们进行探究性实验是不切实际的。此阶段的教学重点是引导,让学生感知探究式学习的一般步骤。因此,在教学前,教师要设计好探究性实验报告,内容包括:提出问题 —— 假设猜想—— 设计方案——进行实验—— 归纳总结——得出结论。然后教师做演示实验。学生通过实验报告和演示实验感受探究性学习的一般方法。
3学生尝试,教师指导探究式学习
通过老师的演示和引导,学生形成探究式学习概念后,对于以后各个环节的学习,培养学生根据老师设置的探究式问题、教学活动能独立思考问题,发现问题,并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此阶段,老师的重点是指导学生,处于一个冷静地第三方。例如观察实验提出问题,对研究问题的影响因素提出假设,简单实验方案的设计等。在此阶段,对学生设计的实验方案的可操作性、安全性,教师可组织学生共同评价方案的可行性,对于错误应及时给与指导。学生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在基本操作的规范性、实验的观察方法、实验现象的记录等方面出现的问题,教师应及时提供帮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尝试,对探究性实验的认识和实施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下面以苏教版《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为例,做進一步阐述。 四、案例: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创设情境,导入探究式学习
首先,上课伊始使用放大镜,派两名学生通过体验,揭示放大镜的放大现象,放大看物体的图片使学生首先有感性上的初步认识。导入新课内容,通过列举生活中的实例,教授物距与像距的知识,提出探究性问题:隔着放大镜看物体,物体总是放大的吗?凸透镜在什么条件下成正立或倒立的像,什么情况下成放大或缩小的像,什么时候是实像或虚像呢?它有没有一定的规律?通过问题探究,进行探究实验,指导学生自我探索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2.探究实验,指导学生自主探究
在开始实验时,把学生分成不同实验小组,先介绍凸透镜、光屏、发光体支架刻度尺实验器材的使用方法。设置问题:照相机不神奇,看看我门下面做个实验,你能通过改变物距,分析出照相机的原理吗? 每个小组自己定义不同的物距,根据实验填出下表,分析讨论(见下表)。
这样,在教师指导过程中,学生独立进行了简单的探究性实验,从而体验到了探究性学习的快乐。在探究式学习过程中不知不觉提高了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科学素养得到逐步提高。
五、探究式教学实施建议
对中学生来说,他们在探究性教学中的活动仅仅属于一种在现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新问题、新知识的发现,一种新思想和新方法的形成。中学生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实际上不仅仅是要像科学家从事科学探究活动那样来进行学习,其本质是对科学研究的模仿或模拟,是“像”而不“就是”,更重要的是一种过程的引导,在实施中,不求每个学生都能深入理解,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中,本身都是一种提高。教师应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求创造,有利于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在探究性教学实施过程中,应注意很好地渗透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学生通过探究实验这种学习方式,学会了归纳总结、类比推理、数据搜集与整理。认识到要发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与严谨的科学态度对待科学研究。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不仅通过课堂教学传授知识,还要深入班级,和学生座谈讨论,从生活实际入手,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和问题,确定研究课题,从而让学生理解到生活中处处有物理,物理处处揭示着生活的神奇魅力,在探究中是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的提升。
总之,我们在实施新的课程标准时,以课本为载体,全面进行素质教育,把“教本”转化为“学本”,教师的作用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咨询者、和相互学习的伙伴。一切活动都要让学生起主导作用,教师不能代替学生,所以探究性教学将是我们课堂教学的主要方式。要研究方法、要研究课程、要有研究的收获,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终生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我们必须以一个全新的姿态,以一个全新的观念,以一个全新的实践者来从事新的教学过程,成为教学的咨询者、组织者、指导者,放手让学生进行探究性的學习,使学生主动学习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兼主体。唯有此,中学物理才能肩负了提升公民科学素养、增强公民适应社会发展的应对能力、培养公民创新能力及创新精神的使命。
参考文献:
[1] 周明星,张柏清主编.创新教育模式全书[M]. 北京教育出版社, 1999
[2] (美)BruceJoyce等著,荆建华等译.教学模式[M]. 中国轻工业出版2002
[3] 车文博著.西方心理学史[M]. 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