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在课外

来源 :江西教育·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y66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它尊重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着眼于语文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强调的是学生语文操作能力培养,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它是围绕学生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学生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学生与自我的关系三条线进行展开的,重要的是它关注学生作为“整体的人”的发展,是语文课堂教育不可或缺的补充,对培养和发展学生兴趣、能力与特长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与语文课堂教学这种形式相比,活动课为学生的学习拓展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具有以下几大特点。
  1.拓展了学生交流的空间。语文活动课可以在个人、小组、班级、学校四个层面开展,校内校外结合,师生互动,家长与孩子共同参与。个人活动如读课外书、网上浏览、三分钟演讲、小日记等。小组活动如兴趣小组、黑板报、编辑部、语文游艺宫、词语接龙、击鼓猜迷语、小小文学社等,还有班级、校级的集体竞赛、社区询问、当小记者、师生家长共同到名胜游览地参观、作文大赛、朗诵诗大赛等,大大拓展了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家长之间、父母与孩子之间交流的空间。
  2.丰富了学习语文的形式。根据具体情况,语文活动课可以灵活机动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如竞赛式、辩论式、文娱式,或将童话故事编成课本剧让学生表演,或将约定俗成的成语让学生演绎成生动的故事,甚至还可以采用语文游戏式、语文情境式等,也可以配合画图、泥塑、手工制作等形式,让学生根据自己擅长的表达方式,表现课本中所描绘的场景,真正做到如见其人,身临其境。
  3.扩大了学生获得知识的范围。语文活动课可结合各个学校所在地所蕴藏的自然、社会、人文等语文课程资源,扩大学生获得知识的渠道。语文活动课不仅仅是依靠课本,而是以整个社会为背景的。在五一劳动节,我们就组织学生到八卦田采风,参观农民种田,还亲手实践,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再结合古诗“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真正体会到劳动的辛苦,对新旧社会进行一番对比。如在北京,可利用天安门、故宫、长城等人文资源;在海南可利用海岛、大海、热带雨林景色等自然资源;在杭州可利用西湖、大运河、岳坟等人文景观资源,使语文活动课变得绘声绘色、丰富多彩。例如之前听过的求是小学朱红老师上的一节综合实践课《对对子》,整堂课的设计充满了浓浓的语文味。老师从杭州自身丰富的人文底蕴出发,课前让孩子们通过各种方式走访记录杭州的景点,收集景点中的对联。在课堂上,朱老师能够运用对子这一手段,对学生巧妙进行传统文化的教学,可谓匠心独运、水到渠成。这堂课很好地体现了新课程背景下三维目标的立体整合,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也充分体现了综合实践课真正的魅力:引导孩子走出课堂到广阔的大千世界中去学习。课堂的“实践性”真正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尊重了学生的主体性。所以,我们需要做的就是为学生去创造各种各样学习实践的时间、条件、环境。
  即使在同一地区,地处城市和农村不同的学校,城市学校可更多地利用图书馆、博物馆、工厂、街道等社会资源,而农村学校可以利用当地的山川、江河和动植物等自然资源,使学生在活动中长知识,在实践中丰富知识,在活动中快乐成长。
  4.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则是点燃学生兴趣的火炬。”如利用校园、教室等设施,创设多彩的校园文化,也是语文活动课的一项内容。在学校教室张贴学生自己的书法、绘画作品,发动学生精心布置班级的“图书角”“阅读栏”“我会读”“我真行”等评比栏;“看谁写得棒”等习字栏;在校园的草坪上写上“小草正在睡觉,请不要惊醒她”等充满爱心和诗意的话语,让学生在充满真善美的语文环境中陶冶情操。又如“学雷锋”活动,让学生人人搜集有关雷锋的事迹、日记、照片,学唱雷锋的歌曲,并为社区做一件好事。再如学“格言”活动,组织学生搜集格言,并选出自己最喜欢的一句格言,在课前课后背格言,并结合格言谈志向、理想等,就能使学生学习课本知识与树立远大的理想结合起来,体会更深也获益更多。
  总之,语文活动课是课堂语文学习的重要补充,我们一定要充分利用它。◆(作者单位:浙江省杭州市文一街小学)
  □责任编辑:曾维平
其他文献
在音乐教育普及的当今社会,钢琴正作为大众乐器,越来越进入到普通家庭中,进而促使钢琴演奏教学日趋专业、系统化。可是,如火如荼的“学琴热”,一拥而上的“忙考级”,使得钢琴演奏成为—种公式化的学习模式。面对这一问题,我总结出了一些演奏钢琴音乐的步骤。  一、眼观——从乐谱中读出乐曲的情感  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当我们准备弹奏一首乐曲时,首先看到的就是这首音乐作品的曲名和乐谱上那上上下下的音符。此时,我
期刊
当前,在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忽视提高班主任专业素质及其创造性的现象。我认为,应着力创设环境,完善机制,盘活班主任人才资源,促其向人才资本转化,以便真正提高校本管理水平。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班主任工作环境缺乏人文性,师德培养缺乏规范性。  2.班主任专业素质普遍不高,缺乏科学的准入机制和有序规范的培训。  3.班主任对本职工作兴趣不浓,缺乏高效有力的激励。  4.班主任使用上的性别、学科偏
期刊
北大教授谢冕说:“语文的事情多半是作文的事情。”那么如何训练、提升学生的习作能力?我想:立足文本,巧用活用语文课本中的资源,学生也能拙笔生花。在此,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些体会。  一、巧用插图,细心观察,激起学生习作的兴趣  在日常教学中,我选择恰当的教学契机有意识地让学生观察、欣赏插图,进行作文指导。在教授杨绛的《老王》一课时,我首先将老王的肖像插图展示在黑板上,接着让学生猜猜人物的身份。学
期刊
有位名师说过:“教学的最高境界是真实、扎实、朴实。”所以教师应该简简单单教语文,完完全全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这就要让语文课堂充满“语文味”。那么,充满“语文味”的课堂又是怎样的教学境界呢?笔者就自己在语文课堂中的思考与探索,与同行们交流。  一、力求教学目标简明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起点和归宿,是教学活动的核心和灵魂,统领教学的全过程。阅读教学最忌“浮光掠影”“眉毛胡子一把抓”。要避免这一点,首
期刊
进入新世纪以来,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已逐步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和应用能力将成为人们最基本的能力和文化水平的标志,作为未来国家栋梁之才的小学生更迫切需要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教学中怎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信息技术这门新兴课程呢?通过几年的实践,我认为,自学、动手和应用是学好信息技术课程的三大诀窍。  一、自学是学好信息技术课程的基础  当今世界
期刊
导语即开场白,出场亮相,是给学生的第一印象。导得得法,能激发兴趣,调和气氛,敲山震虎。相反,就会弄巧成拙、画蛇添足,不仅起不到“火花塞”的作用,反而会分散甚至误导学生的注意力。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冒昧地谈一下自己的浅见,与同行们共勉。  一、从生活中联系紧密的事物导入  在学习语文活动课《漫游语文世界》时,一上课我就吟了几句广告词:“神州行,我看行”;“好空调,格力造”:“万家乐,乐万家”。学
期刊
一、情境导入型  看图导入。如:如教学《荷花》时,可以直接出示荷花挂图用导入语导入。  绘图导入。如于永正老师教《惊 弓之鸟》先在黑板上画出弓 、弦、箭。  用音乐或歌曲导入。如:教学《月光曲》时,于永正老师上课伊始用贝多芬的著名钢琴曲——《月光曲》导入。  借助多媒体导入。如教《月球之谜》时,课文中的月球对小学生来说是不易理解的。因此,课前我搜集了很多有关月球的资料,然后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人类第
期刊
俗话说:“十个指头有长短,荷花出水有高低。”作为教师,总希望自己的学生都是优秀的,但现实总有缺憾,于是我们把学习成绩差的学生称为“学困生”。他们在集体中扮演着“丑小鸭”的角色。同学的远离、老师的冷漠,让他们无容身之地,在倡导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今天,我们如何将“丑小鸭”转化为人们喜欢的“白天鹅”呢?    一、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是转化“学困生”的有效途径    “学困生”大多由于家庭教育的
期刊
摘要:德育是教育的第一要义,无论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还是社会教育,都要树立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加强未成人思想道德建设,坚持德育这个育人的根本和灵魂,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优秀的人才和可靠的接班人。本文为此在许多方面作了不少可贵的探索,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积累了很好的经验,有些创造性的做法和独具特色的育人方法值得德育工作者参考借鉴。  关键词:德育工作 探索创新 形成特色    我校德育工作坚持
期刊
今年江西省开始实行高中历史新课标的教程,按照新课标的提纲,里面要求教师通过对历史人物及其所进行的各项重大活动的讲授,让学生学习历史人物坚强不屈的意志,增强对社会的历史责任感;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的关系,从杰出人物的嘉言懿行中汲取历史智慧和人生经验,确立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这就对中学历史教学提出了情感教育的内容。  由于历史课程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的教育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