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本科高校人事分配制度深化改革研究

来源 :高等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lin08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等学校的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其内容上包括三部分:一是编制改革,包括编制管理体制改革、机构编制改革和人员编制改革;二是用人制度改革,包括岗位设置、岗位职责确定、聘任、考核等方面的改革;三是分配制度改革,建立以“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为原则的新的分配机制。改革过程自身的逻辑顺序为:“确定编制-设立岗位-确定岗位职责-聘任-考核-分配”,本论文的结构安排即是二按此逻辑顺序组织的。
其他文献
教授治学,是指教授从事具有研究属性的学术活动,它包括教授的教书育人、科学研究、参与学术事务的决策等三方面内容。教授治学符合大学存在和发展的规律。但是,目前我国教授治学还存在有待解决的不少问题。具有最高学术水平象征的教授是大学教师的主体和核心,其治学活动对大学和社会的发展进步具有其他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解决教授治学存在的问题,
本研究的意义在于廓清地方大学治理的历史面目,明晰地方大学治理的外部结构,探究地方大学治理的理想模式,力图缩减管理的成本,实现地方大学的“善治”。
学费在我国民办高校发展中发挥了关键性作用,未来它仍会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本文以我国民办高校学费为研究对象,侧重于从微观经济学的角度,对我国民办高校的学费问题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论文围绕民办高校学费这一主旨,按照分析学费的现状——探究学费现状的成因——制定合乎现状的学费标准的顺序,对我国民办高校学费展开研究。
1999年中国高等教育扩招以来,高等教育质量问题便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然而,无论政府的评估或学术界、政府官员与民间的争论,多数依据的是工业经济时代的“产品质量观”,高等教育质量关注的是投入与产出,而非高等教育服务的过程。这种对过程的忽视必然导致学生主体地位的缺失。因此,以“服务质量观”为指导,使学生成为高等教育服务质量评价的主体,有助于纠正我国高等教育长期以来价值取向上的偏差;通过学生满意度评价、监测高等教育服务质量,对于高等教育从容应对大众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的挑战意义深远。
1999年以来,伴随着大陆高等学校扩招步伐的加快,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日益凸显,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其实,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只是一种表象,其背后隐藏着一个更为深层次的问题,即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调整是否和劳动力市场的变化需求相吻合。
素质教育是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也是改革开放30年所产生的中国特色的教育思想与模式。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国民素质,教育的本质就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文化素质教育是继承与弘扬我国优秀的教育理念与传统,学习与吸收国外先进的教育思想与经验,在我国教育教学的改革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发展的产物。文化素质教育是中国高等教育的本土化创新,已成为我国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华中科技大学开展的文化素质教育工作即是一例。
20世纪初的中国教会大学是中西文化交汇的产物,表现出鲜明的时代气息和自身特点,其对高等教育规律的认识和丰富多彩的办学实践,至今仍不失为高等教育的模范,在文化大融合的今天重新来观照它,既是必需的,也是必要的。
江苏食品职业技术学院是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具有高等学历教育资格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目前,有来自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在校生11000人。学院拥有教职工近600人,其中专兼任教师400余人,具有博士或硕士研究生学历的近200人,教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近150人,“双师型”教师比例达72.3%.
大学教师评价是教师管理活动中一项重要的课题,同时也是个难点问题。现行大学教师评价活动为大学和社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弊端。这些问题和弊端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涉及到了大学教师评价制度。本研究从大学教师评价制度层面着手,对大学教师评价制度进行理性上的重新审视和思考,并提出行动的建议。本研究遵循“现状一问题一背后的缘由一对策和建议”的研究思路。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Master of Education)是一种具有教师职业背景的专业性学位,培养面向基础教育教学及其管理工作需要的高层次人才,它与现行教育学硕士在学位上处于同一层次,但规格不同。该学位获得者不仅应掌握现代教育教学技术与方法,而且还要具有较高的教育学科的理论素养及从事基础教育教学的能力。我国自1996年创办教育硕士专业学位以来,经过十年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为基础教育培养了一大批高层次教学和管理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