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开出智慧之花

来源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ceng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过于注重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对答题技巧的掌握,而忽略了对学习方法的指导,致使课堂教学效率不高。在课堂教学改革策略的探索中,初中语文教师要尝试把学生放在一个主导的位置,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知识,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中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开出智慧之花。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有效引导的意义
  1.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活泼好动,对一切新鲜事物都有好奇心。但他们的思想却不十分成熟。初中语文教师要认识到初中学生的这一特点,深入了解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存在的问题。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探索知识背后的意义,引导学生运用语文知识去感悟生活。教师还要注重对学生价值观的培养,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教师更要善于利用学生的求知心理,让学生多思考,并鼓励他们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能够为学生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课堂教学的引导方式有多种,趣味性的引导策略能够很大程度地改善课堂教学效果。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改革策略的研究中,通过趣味性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引导,能够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使其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取得进步。初中语文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语文,这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初中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引导,能够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能够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
  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时对学生引导的过程,其实就是师生互动交流的过程。在师生互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对学生进行知识探索方面的有效引导,可以帮助学生理清学习思路,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与观点,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有效引导策略的落实和优化
  1.初中语文教学有效引导策略的落实
  第一,新课导入是课堂教学的基础。教师在新课导入时就要做好对学生的引导工作。新课导入时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主要是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对背景的介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探索新知识。我们知道,人对事物的感知总是先入为主的,初中语文教师要设计出高效的课堂导入策略,采取趣味性的新课引入方式,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探索新知识的兴趣。
  第二,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效引导,离不开对学生阅读教学的有效引导。“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养成阅读的习惯。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正确地进行阅读,并且引导学生记录自己的阅读感悟。在阅读过程中,学生难免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就阅读时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进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教学很大程度上是对学生思想价值观念的培养,学生在阅读时可以获得日常生活中难以得到的人生感悟。
  2.初中语文教学中有效引导策略的优化
  第一,语文学科素养的培养是素质教育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引导要以学生为主体,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初中语文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入社会,进行人文探索。在探索过程中,教师要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思考和讨论。初中语文教师还要善于利用环境优势,比如学校周边的小区、公园、博物馆等,它们都是有助于初中生进行社会实践的地方,教师在实践中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可以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奠定基础。
  第二,语文学科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初中语文教师要意识到实践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效引导要求初中语文教师注重学生的应用意识。在进行知识的讲解中,教师可以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通过生活中的实例,使学生意识到语文知识在生活中的实践意义。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要有意识地給学生布置一些具有实践意义的任务,以此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开出智慧之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全面了解班级每个里学生的个性特点与学习情况,也可以和学生进行一对一的对话,从对话交流中更好地实现对学生的有效引导。
  三、创新性教学方法在初中语文教学有效引导中的应用
  1.情境创设式教学方法的应用
  如今,情境创设式教学方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它对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初中语文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使学生掌握语文知识和答题技巧,还要使学生理解文章的行文思路和情感走向,在学习中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语文课本中的文章往往具有各自的写作背景,初中语文教师可以从文章的写作背景入手,为学生创造一个崭新的教学情境。在这个教学情境中,既要有文章创作背景的介绍,又要有文章表达方式的实践应用。教师还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情境之中,亲身感受语文学习的魅力。
  2.信息化教学方法的应用
  当前,网络已经成为我们学习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初中生对网络上的各种应用具有极大的兴趣,初中语文教师可以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将信息化教学方法应用到初中语文教学之中,以期改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更加高效地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信息化教学方法可以是多媒体的呈现,也可以是影片的剪辑,还可以是信息的检索等。初中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信息时代的一系列产物,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实现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有效引导。
  3.读写结合教学方法的应用
  阅读教学和写作培养都是初中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将这两者独立开来,这不利于语文教学效果的提高。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阅读和写作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逐步走进人们的视野。阅读可以为写作积累素材,写作可以使学生更加透彻地理解文章。初中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将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读写结合的教学方法,既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又可以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是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的好方式。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教育是基础教育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初中生个性特点比较突出,他们对一切事物都有好奇心,同时也容易受到各种各样的诱惑。语文教学的本质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改善,离不开语文教师有效的引导,因此初中语文教师要不断提高职业素养,改进教学方法,让学生开出智慧之花,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其他文献
一、焦母的择媳标准是什么?  《孔雀东南飞》中,焦母对刘兰芝不满,原因是“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即说刘兰芝不知礼节,一举一动全凭她自己的意思,不把别人(主要是她这个婆婆)放在眼里。焦母对儿媳妇的要求是什么呢?两个字:“贤”“艳”。她劝焦仲卿“遣”送刘兰芝回家,便许诺说:“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在焦仲卿下定决心与刘兰芝共赴黄泉时,焦母又劝儿子道:“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
名著,既是人类传播智慧、传承思想的载体,又是文化积淀、价值溯源的集中体现。阅读文学名著,是学生接受良好的文学艺术熏陶,体悟人生经验与智慧,丰富人性情怀和精神理性的重要途径。  2001年《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开始对名著阅读专门提出要求,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也提出“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的要求。好书、整本书,主要是指经典名著。第一次出現名著
人类的情感意念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为了使之表达得鲜明真切,具体形象,古人常常运用化虚为实的手法。  古诗词创作中的化虚为实,有不少是通过比喻来实现的。例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清平乐》),“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欧阳修《踏莎行》),“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青玉案》)。在这些词句中
[摘 要:新时期,伴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与应用,计算机进入到了千家万户。与此同时,加上智能手机、掌上电脑等移动终端的广泛普及,使得互联网更是一跃成为人们生活生产当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其中,作为用户联通网络的重要通道,同时也作为一种快捷便利的媒介主体,特别是那些色彩搭配新颖、视觉效果突出、信息量丰富、使用起来方便快捷的网页,更是对用户有着强烈的吸引力。换言之,现如今影响甚至一个网站生存发展的一个关键因
最近,本人通过网络平台学习了淮安市胡忠祥老师执教的录像课《小石潭记》。胡老师突破固有的文言文教学模式,把课堂主阵地还给学生。他在学生预习反馈的基础上水到渠成地提出了课堂学习的主问题,并以此为切入点,循序渐进地进行课堂教学,实现了学生与文本对话、生生对话、师生对话。对“青树翠蔓”“往来翕忽”“凄神寒骨”中“蔓”“翕”“凄”等词语进行深入解读是本节课的亮点。这些都是对文章内涵的巧妙挖掘,是对学生思维的
《爱莲说》是北宋理学家周敦颐写的一篇文字清新、思想深邃、富有哲理的小品文。全文虽只有一百一十九字,却独辟蹊径,借助托物言志的写法,表达了作者洁身自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格,并对追名逐利的庸俗世态表现出鄙视和厌恶的态度。文章告诉我们,不论是为人还是处事,均要境界高远,既追求理想,又保持节操。因此,这篇小文千百年来广为传颂,而且经久不衰,乃至被译成英文,流传环球。对这样一篇超凡脱俗、流传深广的传统美
近年来,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成为教师广泛关注的话题。学生只有具备了“自主探究”的精神和意识,才能够有效提高自己的语文学习能力,实现阅读理解以及写作水平的全面提升。由此可见,自主学习能力对于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它也是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能够有效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一、“自主探究”精神培养的意义  “自主探究”精神培养的重要意义就在于能够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
基于量词与所选名词的语义组合关系,汉语中的个体量词可以分为专用量词、类别量词和通用量词(樊中元《通用量词跨类组合的强弱等级及其语义泛化层次的类型学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4期)。范畴化功能最弱的是通用量词,如“个”,几乎没有分类功能;范畴化功能最强的是专用量词,如“辆”;类别量词则居于两者之间,如“条”。学界普遍认为,普通话通用量词是“个”,而在许多方言里,“个”
张东娇老师在《论学校文化的双重属性》中写道:“学校文化是由学校全体成员共同创造和经营的文明、和谐、美好的生活方式,是学校核心价值观及其主导下的行为方式及其物质形态的总和,包括学校精神文化(又称学校办学理念体系)、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三者合称学校辦学实践体系)。学校的精神文化包括核心价值观、育人目标、办学目标、校徽校训、校歌等要素;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包括教师文化、学生文化、课程文
随着教育改革进入深水区,“课堂革命”逐渐提上日程。作为教育的重要一环,课堂的一端连接着学生,另一端连接着民族的未来。课堂不变,教育就不变;教育不变,学生就不会变,只有抓住课堂这个核心,教育才能真正发展。本文以当代教育家冯恩洪先生的“当代好课堂”理论为基础,探索基于问题、合适、合作条件下的课堂设计新模式,实现“从学生在哪里,到学生到哪里”的教学目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团队协作、有效表达和创新能力,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