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科学素养是学生在科学方面应具备的综合能力的统称,是一个相对概念化和实际化的能力体系,对学生的发展和人才培养效能的评价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在当前以科学技术为主导的社会发展进程中,中学生是否具备一定的科学素养,将会成为我国未来社会建设和现代教育体制的基础评判指标。本文立足于学生个体和国家长远发展目标,解读中学生科学素养的意义,并根据一定程度的理性剖析,针对性地提出一些人才养成策略。
关键词: 科学素养 定位 意义 养成途径
一、中学生科学素养的意义
1.社会发展需求。
科学技术引领时代的进步。以通讯科学技术为例,人类社会由“3G时代”向“4G时代”的转变便是很好的证明。从国家建设和管理角度而言,唯有国内的社会大众具备基本的科学素养,一些相关的政策和建设措施才能获得基层拥护。从个人生活角度而言,对于通讯、出行、居住、饮食娱乐等各个方面,都应当具备一定的科学常识,这种科学常识能够帮助个人在生活过程中辨识商品、病症等事物。在社会生产方面,具有一定科学素养的人能够更好地适应岗位环境并运用工具,甚至是基于工作条件进行一些创新。
2.教育评价需求。
《中学课程标准》对科学教育的描述是:“学生必须逐步领会科学的本质,崇尚科学,破除迷信;必须初步养成关注科学、技术与社会问题的习惯,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取向,树立社会责任感;必须更多地学习终身必备的科学知识,以顺应时代的要求;必须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会一定的科学思维方法,以解决自身学习、生活、工作和社会决策中遇到的问题,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可见,中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关系到中学阶段整体教育活动的最终评价。
二、中学生科学素养的定义与组成
1.普遍定义。
引用国际普遍概括的意义来讲,科学素养主要包含:(1)对科学知识的基本了解;(2)对研究方法和过程的基本了解;(3)对科学技术功能作用的基本了解。换言之,即对科学技术本身和周边环境等建立起相对直观的认知。但以我国教育现状来看,这个最基本的要求只有少数地区的教育能够达成,主要是受到教育意识和教育条件的限制。
2.微观释义。
根据科学素养的普遍定义,结合我国教育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对中学生科学素养进行微观释义:所谓的中学生科学素养,便是通过引导学习和自主学习两种渠道,使中学生拥有教育标准下“量”的科学技术和知识积累,包含科学理论、实践和研究途径、社会价值与功能等,并且尽量使中学生拥有高于标准要求的科学素养,特别是创新思维和能力(如研制物品等),同时包含学生科学技术方面的求知欲和求知能力。
3.延伸组成。
在21世纪科学技术迈上新台阶的同时,还应以更快的速度发展,原因在于全球范围内专门科学人员的努力及社会基层科学水平的提升。环境发展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将会加大,因此未来中学生素养的培养应当以基础能力为主,着重培养其科学技术方面的求知欲和创新能力。
三、中学生科学素养的养成途径
1.传统教育为主要过程。
传统教学模式在我国拥有相当的地位,它应当作为中学生科学素养养成的主要途径。原因在于:(1)传统教育占据学校教育的大部分时间,是学生接受引导和熏陶的主流过程;(2)传统教育能够实现知识和技能的统一教授,便于学生素质的普遍提高,是科学知识普及的最佳过程;(3)传统教育历史悠久,具有既定的形式和规则,有助于约束学生,增强培养效果。同时,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教学手段的转换,例如:在生物课堂教学中,要多收集或者自己制作相应的多媒体课件,结合音、形、字对学生进行立体讲解;预留自由学习交流时间,由教师和少数科学素养较高的学生带领其他学生进行讨论,相互学习、相互影响,营造良性的科学学习氛围。
2.创建综合培养环境,熏陶与引导并存。
在全日制中学中,学校是学生的主要活动环境,其中有许多熏陶学生情感的工具。例如:组织学生参与一些课外活动、科学兴趣小组、创新制作比赛等,同时不定期地进行科技博览宣传,利用校园宣传栏、实物展览、图片展览、组织观看科教片等各种形式,增加学生了解和深入研究科学技术的机会。在此过程中,相应科目的教师应主动参与到指导工作中,如物理教师指导学生制作电子模型等。实现熏陶与引导并存,既能提高学生的兴趣,又能锻炼学生实际运用理论知识的能力。
四、结语
科学素养可以说是当代学生和社会大众必不可少的生存能力之一,无论是现代生产还是生活,无一不与科学技术密切相关。对于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而言,确保每个公民具备相当的科学素养,能够更好地利用社会大众的力量,为建设和发展任务提供有利反馈。作为教学活动的一种,中学科学教育应当遵守教学的一般规律,并且根据自身特点运用一定的特色途径,这才是培养合格人才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徐静.中学生科学素养构成与评价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3.
[2]顾后霞.利用环保社团提高中学生科学素养的研究[J].新课程导学,2013(26).
[3]曹阳.STS教育视域下的中学生科学素养的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2.
关键词: 科学素养 定位 意义 养成途径
一、中学生科学素养的意义
1.社会发展需求。
科学技术引领时代的进步。以通讯科学技术为例,人类社会由“3G时代”向“4G时代”的转变便是很好的证明。从国家建设和管理角度而言,唯有国内的社会大众具备基本的科学素养,一些相关的政策和建设措施才能获得基层拥护。从个人生活角度而言,对于通讯、出行、居住、饮食娱乐等各个方面,都应当具备一定的科学常识,这种科学常识能够帮助个人在生活过程中辨识商品、病症等事物。在社会生产方面,具有一定科学素养的人能够更好地适应岗位环境并运用工具,甚至是基于工作条件进行一些创新。
2.教育评价需求。
《中学课程标准》对科学教育的描述是:“学生必须逐步领会科学的本质,崇尚科学,破除迷信;必须初步养成关注科学、技术与社会问题的习惯,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取向,树立社会责任感;必须更多地学习终身必备的科学知识,以顺应时代的要求;必须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会一定的科学思维方法,以解决自身学习、生活、工作和社会决策中遇到的问题,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可见,中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关系到中学阶段整体教育活动的最终评价。
二、中学生科学素养的定义与组成
1.普遍定义。
引用国际普遍概括的意义来讲,科学素养主要包含:(1)对科学知识的基本了解;(2)对研究方法和过程的基本了解;(3)对科学技术功能作用的基本了解。换言之,即对科学技术本身和周边环境等建立起相对直观的认知。但以我国教育现状来看,这个最基本的要求只有少数地区的教育能够达成,主要是受到教育意识和教育条件的限制。
2.微观释义。
根据科学素养的普遍定义,结合我国教育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对中学生科学素养进行微观释义:所谓的中学生科学素养,便是通过引导学习和自主学习两种渠道,使中学生拥有教育标准下“量”的科学技术和知识积累,包含科学理论、实践和研究途径、社会价值与功能等,并且尽量使中学生拥有高于标准要求的科学素养,特别是创新思维和能力(如研制物品等),同时包含学生科学技术方面的求知欲和求知能力。
3.延伸组成。
在21世纪科学技术迈上新台阶的同时,还应以更快的速度发展,原因在于全球范围内专门科学人员的努力及社会基层科学水平的提升。环境发展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将会加大,因此未来中学生素养的培养应当以基础能力为主,着重培养其科学技术方面的求知欲和创新能力。
三、中学生科学素养的养成途径
1.传统教育为主要过程。
传统教学模式在我国拥有相当的地位,它应当作为中学生科学素养养成的主要途径。原因在于:(1)传统教育占据学校教育的大部分时间,是学生接受引导和熏陶的主流过程;(2)传统教育能够实现知识和技能的统一教授,便于学生素质的普遍提高,是科学知识普及的最佳过程;(3)传统教育历史悠久,具有既定的形式和规则,有助于约束学生,增强培养效果。同时,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教学手段的转换,例如:在生物课堂教学中,要多收集或者自己制作相应的多媒体课件,结合音、形、字对学生进行立体讲解;预留自由学习交流时间,由教师和少数科学素养较高的学生带领其他学生进行讨论,相互学习、相互影响,营造良性的科学学习氛围。
2.创建综合培养环境,熏陶与引导并存。
在全日制中学中,学校是学生的主要活动环境,其中有许多熏陶学生情感的工具。例如:组织学生参与一些课外活动、科学兴趣小组、创新制作比赛等,同时不定期地进行科技博览宣传,利用校园宣传栏、实物展览、图片展览、组织观看科教片等各种形式,增加学生了解和深入研究科学技术的机会。在此过程中,相应科目的教师应主动参与到指导工作中,如物理教师指导学生制作电子模型等。实现熏陶与引导并存,既能提高学生的兴趣,又能锻炼学生实际运用理论知识的能力。
四、结语
科学素养可以说是当代学生和社会大众必不可少的生存能力之一,无论是现代生产还是生活,无一不与科学技术密切相关。对于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而言,确保每个公民具备相当的科学素养,能够更好地利用社会大众的力量,为建设和发展任务提供有利反馈。作为教学活动的一种,中学科学教育应当遵守教学的一般规律,并且根据自身特点运用一定的特色途径,这才是培养合格人才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徐静.中学生科学素养构成与评价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3.
[2]顾后霞.利用环保社团提高中学生科学素养的研究[J].新课程导学,2013(26).
[3]曹阳.STS教育视域下的中学生科学素养的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