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奶汤乳白醇鲜,色味俱佳,是烹制一些菜肴必备原料,也是一些名菜的特殊风味形成的重要原因。
奶汤为什么发白?呈色的是什么物质?人们的认识是不一致的。有的人认为是脂肪;有的人认为是蛋白质:亦有人说是食物细小的碎渣。连一些专业性书籍也说法不一,使人莫衷一是。我认为在奶汤中主要呈色物质是脂肪,其他还有一些食物细渣、微粒:蛋白质是其中的重要成分,是奶汤中的稳定剂,而鲜味物质则是从原料中溶出的含氨浸出物。
我曾做过这样一个试验,将两把大勺同时坐在旺火上,一勺烧水,一勺放少许猪油,当油热冒青烟时,将另一勺内的翻滚的开水倒入沸油中,水在油勺中更加剧烈地沸腾,转眼间,清澈透明的开水变成浓白的汤汁。
在一般情况下,油和水是互不溶解的,将油加在水中时,就会在水上形成一个分离层,即浮在水面上形成两相。在两相界面上,存在着各自不同的表面张力,这种力具有使界面收缩成为最小面积的倾向。而如同上述试验,将两种通常不互溶的液体进行密切混合,使一种液体成为微小球滴分散在另一种液体中叫乳化,乳化必须降低液体的表面张力,否则难以实现。高温可以使表面张力降低。在上述试验中水的温度是100℃,脂肪的温度可达200℃以上。这就使表面张力大为降低。剧烈地翻滚是一种使脂肪滴粉碎的机械力。在沸腾中,大的脂肪滴被高温水分子以一分为二的方式,逐渐粉碎成几个微米的细小脂肪球而和水充分混合。这些微小的脂肪球在水中对光线有反射和折射作用,致使汤汁发白。
如果说上面的论据还不足的话,熬皮冻(水晶冻的一种,因用猪皮熬制而名)则可提供更加有力的证明。在用猪皮做皮冻时,要去净皮上脂肪,并在熬制前用碱水洗涤去脂。在熬冻时最好是用蒸的方法。如果是煮,要微火慢煮,决不能大火翻滚,方能制出水晶般的皮冻。不这样,制出的皮冻就会发白、混浊不清。皮冻的主要成分,众所周知是胶原蛋白的水解产物——明胶,且明胶的浓度很高。而熬制得法的皮冻是不白的,说明胶溶于水中不能使汤色发白。胶原蛋白在动物组织中,是以胶原纤维的形式存在的,不溶于水。如果不分解为明胶,它是不会大量地分散到汤汁中去的。其他蛋白质在煮制时,会变性凝聚成块或大的颗粒悬浮在汤中,只能使汤变浊,而不能变白。由此可以证明奶汤的呈色物质不是蛋白质及其分解的。制冻前的去脂,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皮中的脂肪含量;制冻时蒸或小火煮,是为了防止皮中残留的脂肪溶化后乳化于汤中,这两点,和上述试验联系起来,熬皮冻要使汤清透明,就要防止脂肪在汤中乳化;而奶汤或毛汤用的原料大多是含有较多脂肪的原料,如骨头(骨髓中含有较多的脂肪)、肉皮(不经去脂处理)、鸡、鸭、肘子等,而且煮汤时火较大,这不仅提供了脂肪,而且也提供了脂肪乳化的条件。由此可以证明,奶汤中的主要呈色物质不是别的,是脂肪。当然煮奶汤时,火不宣过大,以防焦底使汤味不正。
那么,是不是奶汤中的蛋白质就不起作用了呢?不是的。实践证明,只有脂肪和水的乳状液是短命的,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分层。这是因为,脂肪-以微小的球滴存在于水中时,大大增加了与水的接触面积和对水的表面张力。而表面张力的存在,有使油滴呈现最小表面积的倾向。又因脂肪球在水中作不规则运动而相互撞击,自然趋使小油滴集合成大的油滴而浮到水面上来,形成稳定的体系。而奶汤却可以保存一段时间,这是一种蛋白质明胶的“功劳”。
制汤原料中的胶原蛋白在持续加热下被逐渐水解为明胶而溶于汤中。明胶是一种表面活性物质,在奶汤中充当了乳化剂的作用,大大降低了油水之间的表面张力。明胶分子含有亲水基和憎水基。亲水基如OH、-NH 。-COO-等,这些基因带有一定的极性,烃被水吸引。憎水基即其分子中的烃基,它们是非极性的,被脂肪所吸引。在奶汤中,明胶分子的亲水基伸向水中,而憎水基伸向脂肪滴中,小脂肪滴被明胶分子所包围,其液滴外围都是明胶的极性的亲水基,形成了一种特殊的结构。这种脂肪滴在汤中互相排斥,能分散在汤水中成为稳定的乳状液,而不会象单一的脂肪滴那样极易结合在一起成为大的脂肪滴。这就增加了奶汤的稳定性,延长了奶汤的使用寿命。这里捎带说一点,在奶汤中起乳化剂作用的,还有磷脂、甘油酯等,但它们的含量一般很小,所起的作用不大。
明胶使奶汤稳定的另一原因,是明胶可以增大奶汤的粘液。明胶的多肽链可以通过一些弱键相互连接,在三维空间形成网络,从而使奶汤的黏度增强,奶汤中分散的脂肪滴运动的自由度降低,互相碰撞,聚集成大脂肪滴的机会减少了。这就使奶汤的稳定性得到了进一步的增强。
综上所述,我认为,脂肪的乳化,蛋白质的分解,是奶汤形成的两大要素。
奶汤为什么发白?呈色的是什么物质?人们的认识是不一致的。有的人认为是脂肪;有的人认为是蛋白质:亦有人说是食物细小的碎渣。连一些专业性书籍也说法不一,使人莫衷一是。我认为在奶汤中主要呈色物质是脂肪,其他还有一些食物细渣、微粒:蛋白质是其中的重要成分,是奶汤中的稳定剂,而鲜味物质则是从原料中溶出的含氨浸出物。
我曾做过这样一个试验,将两把大勺同时坐在旺火上,一勺烧水,一勺放少许猪油,当油热冒青烟时,将另一勺内的翻滚的开水倒入沸油中,水在油勺中更加剧烈地沸腾,转眼间,清澈透明的开水变成浓白的汤汁。
在一般情况下,油和水是互不溶解的,将油加在水中时,就会在水上形成一个分离层,即浮在水面上形成两相。在两相界面上,存在着各自不同的表面张力,这种力具有使界面收缩成为最小面积的倾向。而如同上述试验,将两种通常不互溶的液体进行密切混合,使一种液体成为微小球滴分散在另一种液体中叫乳化,乳化必须降低液体的表面张力,否则难以实现。高温可以使表面张力降低。在上述试验中水的温度是100℃,脂肪的温度可达200℃以上。这就使表面张力大为降低。剧烈地翻滚是一种使脂肪滴粉碎的机械力。在沸腾中,大的脂肪滴被高温水分子以一分为二的方式,逐渐粉碎成几个微米的细小脂肪球而和水充分混合。这些微小的脂肪球在水中对光线有反射和折射作用,致使汤汁发白。
如果说上面的论据还不足的话,熬皮冻(水晶冻的一种,因用猪皮熬制而名)则可提供更加有力的证明。在用猪皮做皮冻时,要去净皮上脂肪,并在熬制前用碱水洗涤去脂。在熬冻时最好是用蒸的方法。如果是煮,要微火慢煮,决不能大火翻滚,方能制出水晶般的皮冻。不这样,制出的皮冻就会发白、混浊不清。皮冻的主要成分,众所周知是胶原蛋白的水解产物——明胶,且明胶的浓度很高。而熬制得法的皮冻是不白的,说明胶溶于水中不能使汤色发白。胶原蛋白在动物组织中,是以胶原纤维的形式存在的,不溶于水。如果不分解为明胶,它是不会大量地分散到汤汁中去的。其他蛋白质在煮制时,会变性凝聚成块或大的颗粒悬浮在汤中,只能使汤变浊,而不能变白。由此可以证明奶汤的呈色物质不是蛋白质及其分解的。制冻前的去脂,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皮中的脂肪含量;制冻时蒸或小火煮,是为了防止皮中残留的脂肪溶化后乳化于汤中,这两点,和上述试验联系起来,熬皮冻要使汤清透明,就要防止脂肪在汤中乳化;而奶汤或毛汤用的原料大多是含有较多脂肪的原料,如骨头(骨髓中含有较多的脂肪)、肉皮(不经去脂处理)、鸡、鸭、肘子等,而且煮汤时火较大,这不仅提供了脂肪,而且也提供了脂肪乳化的条件。由此可以证明,奶汤中的主要呈色物质不是别的,是脂肪。当然煮奶汤时,火不宣过大,以防焦底使汤味不正。
那么,是不是奶汤中的蛋白质就不起作用了呢?不是的。实践证明,只有脂肪和水的乳状液是短命的,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分层。这是因为,脂肪-以微小的球滴存在于水中时,大大增加了与水的接触面积和对水的表面张力。而表面张力的存在,有使油滴呈现最小表面积的倾向。又因脂肪球在水中作不规则运动而相互撞击,自然趋使小油滴集合成大的油滴而浮到水面上来,形成稳定的体系。而奶汤却可以保存一段时间,这是一种蛋白质明胶的“功劳”。
制汤原料中的胶原蛋白在持续加热下被逐渐水解为明胶而溶于汤中。明胶是一种表面活性物质,在奶汤中充当了乳化剂的作用,大大降低了油水之间的表面张力。明胶分子含有亲水基和憎水基。亲水基如OH、-NH 。-COO-等,这些基因带有一定的极性,烃被水吸引。憎水基即其分子中的烃基,它们是非极性的,被脂肪所吸引。在奶汤中,明胶分子的亲水基伸向水中,而憎水基伸向脂肪滴中,小脂肪滴被明胶分子所包围,其液滴外围都是明胶的极性的亲水基,形成了一种特殊的结构。这种脂肪滴在汤中互相排斥,能分散在汤水中成为稳定的乳状液,而不会象单一的脂肪滴那样极易结合在一起成为大的脂肪滴。这就增加了奶汤的稳定性,延长了奶汤的使用寿命。这里捎带说一点,在奶汤中起乳化剂作用的,还有磷脂、甘油酯等,但它们的含量一般很小,所起的作用不大。
明胶使奶汤稳定的另一原因,是明胶可以增大奶汤的粘液。明胶的多肽链可以通过一些弱键相互连接,在三维空间形成网络,从而使奶汤的黏度增强,奶汤中分散的脂肪滴运动的自由度降低,互相碰撞,聚集成大脂肪滴的机会减少了。这就使奶汤的稳定性得到了进一步的增强。
综上所述,我认为,脂肪的乳化,蛋白质的分解,是奶汤形成的两大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