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痛之后的沉静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pxc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对只有千字的《合欢树》,无论是初读,抑或是重读,只要你用心,一定能触动你的心弦。史铁生用最简洁、明净的语言表达了最为深沉的情感。
  关于其主旨,一直以来众说纷纭。钱虹教授曾言:“《合欢树》是一篇情真意切的怀人散文,也是一首颂扬母爱的动人乐章。”有的教学参考中也将《合欢树》的教学目标定为:感受母子深情,珍惜亲情,学会感恩。支持母爱说的学者们认为《合欢树》是古今中外歌颂母亲的千百名篇佳作中的代表。但是深入读下去,我们会感觉到合欢树真正的主旨并不是仅仅只有母爱这么简单。的确,我们不能否认全文是围绕着母亲来写的,也表现了最为深沉的母爱,但更多的应该是表达一种经历了无限悲伤和痛苦之后的沉静。这种沉静是能独自面对生活的沉静,是能坦然面对并真正理解了母亲的沉静,更是可以上升到类似哲学与宗教意味的一种淡然面对一切困难的沉静。这其实是一种彻悟,一种超脱,一种看似轻描淡写,实则重过千钧的人生力量。
  短短的一千来字,作者用类似剪影的形式拼接了和母亲相处的三个时间段,随着时光流转,生活在不断延续。而这些时光流转的词语就成为解读文本的一个重要的抓手,成为我们可以清晰地描绘出作者的生活轨迹,篇幅虽短,却浓缩了其漫长的生活经历。我们可以看到,作者与母亲共同相处的三个阶段中所选取的三个事例看似很随意,其实也是经过了精心选择的。开篇第一件事是作文比赛获奖,和后文的第三段中所写的写小说,乃至获奖等事件相呼应,中间选取的自然是母亲在我生病后所做出的种种努力。而后面所写的合欢树的发现和成长始终是伴随我战胜疾病,直面苦痛的过程。这样的结构是非常明晰的。“我没料到那棵树还活着”,短短的十个字起到了承上启下的效果。前文都是一幅幅剪影,就像是幻灯片,按照生活的顺序展示出一幅幅画面。这句话后面是一段回忆,是与这一切事件发生时并行的事件。在叙述时,同样是用最平静的语调插叙了合欢树的由来和成长过程。整篇文章结构自然、明晰,就像是一个老者在平静地诉说,娓娓道来,其间的深重和厚度皆自然蕴含其间。
  我们可以先从三个层面来对文本进行解读,分别是“我”、母亲与合欢树。首先,从“我”的角度入手。十岁时的“我”在写作中得奖了,与母亲发生了小的冲突,故意笑她,装作听不到母亲说话。虽然看起来调皮,其实内心还是觉得自己的母亲是最聪明、最漂亮的。这时候的“我”是一个活泼可爱的孩子,是一个聪明伶俐的孩子,还是一个深爱自己母亲的孩子。“二十岁,我的两条腿残废了”,这短短的十一个字,非常简洁,如此平静地说出来却需要巨大的勇气。二十岁,那是一个怒放的年龄,一个灿烂的年龄,而后面的“残废”两个字却刺痛读者的眼睛。作者毫不避讳地选用了这两个字,没有隐含地说“我生病了”,抑或是“两腿出问题了”等话语。这可以看出作者的勇气,也可以说史铁生在写这篇文章时已经能坦然面对这一切,不但有了接受的勇气,还有了超脱的姿态。二十岁时的“我”正在经历人世间最大的痛苦,最阳光的年龄,想到的竟然是“死了也好,死了倒也痛快”。那时的“我”一方面在与疾病抗争,不断寻找着自己的出路。从简单的“画彩蛋”到最后想写作,可以看出“我”始终没有放弃在人生的道路上寻找着自己的出路。另一方面,“我”也在承受着内心的挣扎,“对于我的腿,有多少回希望就有多少回失望”,一句话中承载着太多的内心的挣扎,那时的“我”就是在这样的不断挣扎的过程中成长。“三十岁时,我的第一篇小说发表了”,同样说得非常平静,这个过程却饱含着血汗,也给了我慰藉。这也预示着“我”可能真正走出了一条未来的人生之路。获奖之后的“我”才真正有勇气去揭开连接着过去的那张幕布,勇敢地面对自己的过去,这样才引出了文章中最主要的情感承载体“合欢树”。“我”在全文中是逐渐成长的,这个过程伴随着母亲的尽心竭力,也伴随着合欢树的成长过程,最终实现了自己的蜕变。也归到另一个孩子,另一个有着不同体验的生命,他在继续着成长的故事。
  我们再从母亲的角度入手,在第一个阶段,“母亲那时还很年轻”,是一个聪明的、爱美的、漂亮的年轻母亲。母亲也热爱写作,心灵手巧,能给自己做蓝地白花的裙子,这是一个热爱生活的母亲,是一个对未来充满了美好的憧憬的母亲,这也为后来母亲在路边挖“含羞草”埋下伏笔。而正是这样一位母亲,在“我”生病之后,“已不再年轻”,“全副心思放在给我治病上”了。在发现儿子进行写作时,不断给儿子以鼓励,到处借书,顶风冒雪。一个那么年轻充满活力的母亲,为了自己的儿子,放弃了自己的一切。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写道:“那时她的儿子还太年轻,还来不及为母亲想,他被命运击昏了头,一心以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个,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他还写道:“母亲不是哲学家,但她通晓朴实的人生哲理,并潜移默化地运用这些哲理来影响儿子的人生道路,这正是母亲深刻过人,智慧超群的地方。”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困难,母亲所承受的困难远远超过了自己的儿子,但是母亲是清醒的,儿子有儿子未来的生活,她必须坚强起来,必须让自己的儿子为未来的生活找到出路,而这一切在本文中都通过那棵合欢树联系起来。
  我们再来分析那棵具有象征意义的合欢树,它在文中出现的位置就值得我们进行深入地探究。它虽然是标题,却并未在文章的开头出现,而是把一幅幅剪影放完之后,在不经意之间,通过作者的街坊邻居之口提出来,而它的出现也对“我”形成了很大的触动。上海师范大学詹丹教授曾就这个问题作了专门的分析:“如同作者在文章中对是否要去看母亲栽下的合欢树有一种矛盾心态,他用自己的笔写到这棵合欢树,也显得相当迂回,似乎想写,又似乎不愿意直接写,小心翼翼地回避着,就像不愿意触及心里的一块伤疤。作为标题的合欢树,在文章前半部分没有出现任何迹象,而在下半部分,一旦出现,虽然贯穿始末,让作者魂牵梦绕,却在他的实际行为上,又始终与树保持一种空间距离。在这里,面对合欢树、空间、心理与作品中的结构处理有相似的距离感。”这样的分析非常中肯,它始终伴随着“我”与疾病作斗争,而它也在顽强地生长,始终与“我”若即若离。它的出现起源于一个美丽的小误会,作为一个爱美的母亲,她看到路边的一颗“含羞草”,就挖出来带回来了家。这小小的含羞草温柔却并不张扬,娇弱却又顽强,这跟母亲自身的形象是非常接近的。母亲精心呵护着这颗弱小的生命,发现它是一棵合欢树。从某种意义上,母亲把它当成了一种寄托,即使它没有发芽,母亲还是没有放弃。这幼小而又顽强的生命竟然长出叶子,母亲认为是好兆头。这是在极度的无助和痛苦之中,寻找到一种慰藉,尋找到一种释放,母亲将其移栽,让它充分汲取大地的营养,还不停念叨,不知道几年开花,这就是对儿子的一种期望,希望他还能自己走进生活,自己站稳脚跟,甚至还能开出生命之花。然而,沉痛的现实还是远大于这种寄托,让我们不得不正视现实,继续沉浸在无限的悲痛之中,以至完全忘记了这棵小树的存在。
  分析了这三个层面之后,我们再来分析合欢树的象征意义,以及与主旨之间的关系。合欢树与文中的那个瞪着眼睛看树影的孩子都是具有象征意义的。合欢树是“我”生命成长的写照,也是母爱承托的载体,还是母亲去世后唯一能与“我”心灵相通的物象。“我”在经历过这一切之后,才能慢慢地沉静下来,这时的“我”和那棵年年开花、已然长到房高的合欢树一样,能够淡然面对生活中的一切苦难,无论这苦难是怎样的深重,我都能承受,足以让母亲放心,都能在这个社会中立足,都能靠自己的双手生活下去。文中的“悲伤也成享受”,“我”能够独自面对孤单,独自面对伤痛。这里的“悲伤”既有对母亲去世的无限怀念,也有对自己悲惨命运的面对。而这里的“享受”不仅仅是一种正视,还是一种超脱,真正把握了自己的命运,超越了自己的极限。整篇文章中的“我”是一个曲线的变化,从一个聪明幸福的孩子,到一个饱受命运摧残的的青年,最后到一个淡然面对苦难的智者。从“慢慢”“静静”等叠词的使用,我们可以看出,“我”已经走入了一个境界,一个远离了喧嚣,超越了痛苦的境界,一个和过去有了距离,却又异常接近的境界。“我”读懂了母亲,读懂了人生,读懂了世间的一切。悟出了那个看树影的生命,无论他有着怎样的人生,他会有自己的母爱,会承受他自己生命的与别人不一样的苦难,感受不一样的幸福。
  “又是秋天,妹妹推着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这是史铁生在《秋天的怀念》中所写的一段话,秋风中绽放的秋菊昭示着生命的轮转,母亲对孩子的挂牵,特别是“我”这样的一个残疾人,能否正确面对生活,能否承受生活的重担?这都是母亲最为担心的。在经历了一系列的痛苦和挣扎之后,“我”已经慢慢沉静下来,能够独自面对一切,就如同那郁郁葱葱、繁花满枝的合欢树一样蓬勃向上,淡然而又超脱,平静而又坚韧,这也许就是“我”在经历了这一切之后所获得的最大的收获,这也应该是《合欢树》所要表现的主旨之所在!
  [作者通联:合肥市第六中学]
其他文献
闻一多说,杜甫是我们“四千年文化中最庄严、最瑰丽、最永久的一道光彩”(闻一多《杜甫》)。这显然是极高的评价,不仅充分肯定了杜甫的文学地位,也高度赞扬了杜甫思想所折射出的的儒家精神。   “沉著”本是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中的“一品”。到了严羽《沧浪诗话》又进一步将诗之妙分为两类:“(诗之)大概有二,曰优游不迫,曰沉著痛快。”然而在漫漫文学史上,“沉著痛快”所阐释的“沉郁顿挫”之风格几乎成了杜甫作品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主题是“建筑艺术”,单元开篇即说“建筑是无声的诗歌,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对于那些经典建筑而言,这种音乐无疑是优美的,但学生面对着文本的时候,由于对建筑的陌生,他们是否能够读懂这些凝固的、优美的音乐,这是语文教师需要且教且思的问题。《北京四合院》一文的教学中,笔者就不断地思考、解决着这些问题。  一、基于标题的畅想  “四合院”对于笔者所在地区的学生来说是一个陌生事物,
2015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Ⅰ命题者在作文中创设了一个有争议的情境,若是选择给老陈写信,需说服他接受女儿“大义灭亲”之举,配合交警处罚;若是选择给交警写信,需说服他们理解“将这起举报发在官方微博上”可能给当事人带来的社会舆论压力。这些都是以“劝诫讽喻、说服开导”为目的的书信,在写作说服类书信时,我们应该遵循哪些原则呢?《文心雕龙》称赞《战国策》说“一言之辩,强于九鼎之言;三寸之舌,胜过百万雄兵”。我
白居易辑《白氏长庆集》成,曾附诗一首:“一篇长恨有风情,十首秦吟近正声。”在《长恨歌》(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一个疑问,就是前句的“风情”究竟该当何解?是男女相爱之情,还是美刺教化的国风精神?这关乎文章主旨,值得讨论。  一、关于对“男女爱情”之说的辩驳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四写道:“听说世上男贪女爱,谓之风情。”依此说,“风情”便是男女相爱之情了。
《滕王阁序》一文中有“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一语,对句中的“三尺微命”,目前笔者见到的有如下几种释义。  (1)人教社新课标版的高中《语文》(必修五)是这样注释的:“指地位低下。三尺,士佩三尺长的绅(古代礼服上束带的下垂部分)。微命,犹如说身份卑微。王勃做过虢州参军,所以这样讲。”这一注释,对句义的整体理解似是而非。说“似是”,是由于王勃在这里自谦自己“地位低下”是合理的。就语境而言,上下文也是
语文教学应落实“启思”“励行”的教学目标。“启思”即是开掘学生的心智潜能,培养学生敏锐性、开阔性、深刻性、辩证性、批判性的思维能力,提升学生思维品质;“励行”即是引导学生学文做人,从读书求知中汲取为人处事的精神养料,增长处世智慧、融洽人际关系、增强应对困难与人生挫折的自信、提高正确处理复杂事务的能力。本文以《窦娥冤》的教学为例,探讨如何运用“拓展延伸法”有效落实“启思”“励行”的教学目标。  一、
近日,读罢重庆市一考生的《浮尘不拂 珍珠难露》这篇基于全国高考Ⅱ卷写作的满分作文后,笔者发现该篇作文所暴露出的极其严重的“批判性思维”缺失的问题在学生作文中比较普通,这个问题无论是在高中日常的作文教学中,还是在高三复习应考中,都被大多数教师(包括高考时有既定阅卷任务的教师)在不经意中忽视了。虽然作为考场作文,这种毛病在所难免,似乎可以原谅,但作为对今后作文教学的指导就不能容忍了。因为它对提高高中生
阅读文本,首先要能读懂文本的含义。在文学作品中,有许多信息都不是直接传递给读者的,也就是说,文学作品的意义并不等于文本呈现的字面意义或语义组合。在阅读的过程中,读者需要借助推理、联想等手段,结合相关的语境,获取文本字面意义以外的信息。我们通常把这种隐含的语用信息称为“含义”。如果说散文这样的文体是最自我的一种文体,那么小说这种文体追求的是“无我”的境界。作者会把自己的意图和创作目的隐含得很深。这就
作文教学低效甚至无效的现状仍然普遍存在,这是为什么呢?吴立岗老师在《当前中小学作文教学改革须关注的三大问题》(《课程·教材·教法》2014年第7期)一文中就明确地归纳作文存在“六无”问题:“学科无地位”“课标无细目”“教学无课本”“教材无序列”“老师无方法”“学生无兴趣”。吴老师的这种提法正道出了作文低效甚至无效的多种因素,然而笔者认为,作文教学在目前高中语文教学中虽然没有非常系统非常专业的写作教
一、删与留    删。即删去不译的词。凡是古汉语中的发语词、在句子结构上起标志作用的助词和凑足音节的助词等,在现代汉语中是没有词能代替的,翻译时便可删去。  例1 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句中,“夫”为发语词,翻译时要删去。再如:“怅恨久之”中的“之”也可删去。  留。古文中的专用名词如人名、地名、年号、国名、朝代名、官名、器具名等,一律照抄,不必翻译。  例2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