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几何教学有效性的探索

来源 :语数外学习·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o2009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背景下给予了教师更大的自由发挥的空间,从而为突破传统的教学方式,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素质奠定了基础。而结合自身的实践工作,本文对在新课程背景下的人教版初中几何教学进行了探索,并从情景引入、例题设计、有效性提问和作业分层等方面进行了剖析。
  一、情景引入
  情景引入作为课堂教学的开端,其有着非常独特的作用。如在《直线·射线·线段(二)》课前,通过借助现代多媒体技术,生动的为学生展示如下的场景:一只可爱的小狗其在受到主人的召唤后,径直向其主人走去。问题则是:针对下图所示的路线,为什么小狗只选择直线?
  图1 小狗行走路线
  通过上述场景的引入,使得学生能够以现实中其所熟知的作为背景,同时让学生能够通过多媒体的图形感受到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以此可有效的激发学生对该知识的好奇。
  二、例题设计
  在对例题进行设计的实践过程中,采用启发性的设计原则。而初中几何不仅需要对知识进行传授,同时还必须引导学生进行更为大胆的思考,启发学生的思维。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多采用启发性的设计方式,实现对学生思维的启发。如在对圆的知识的复习当中,采用了这样一道试题:
  在△ABC当中,AB是圆的直径,∠A=30°,求该圆的半径?
  通过该题,很多的学生认为该题目很简单,并且在很短的时间内计算出了答案。而很多的教师则很机械的让学生做题,而忽视了对该问题的进一步的挖掘。因此,对该问题进行进一步的延伸:假设在该问题当中AB不为其直径,或者是△ABC不在圆中,则该问题还会变得简单嘛?如果在该问题当中,仅仅停留在对该问题的最为基础的理解和运用的话,学生的思维则会变得非常的固定和僵化。对此,在实践中进行了变形:
  第一,如在题目中AB不为直径,在其余的条件不变的情况之下,圆的半径为多少?
  第二,在此圆当中,内接的三角形是否肯定不会出现上述的直角三角形?
  最后则是通过上述的变形,你学到哪些方法?同时你还有其他的什么发现?
  通过上述对题目的变形,使得学生能够从变形的例题当中感悟到知识的变换莫测,从而真正的通过这种方式,巩固自身的几何基础知识,并逐步的对自身的数学经验进行丰富。而例题设计作为对数学课堂的重要的环节,其作用不要局限在对某一个例题的模仿或者是解答,而是要从例题当中学到如何对问题进行处理。因此,对每个例题的要求则主要为:
  怎么想?为什么这样想?还可以怎样想?
  怎么做?如何表达?
  这是哪一类问题?有没有通法?
  这一问题是否可以改编?
  教师则通过这种对试题的层层的分解,从而加深对不同知识点的探究,以此在教学中通过一个点发展到一个面的作用。
  三、课堂梯度性提问
  在课堂上对问题的提出要由浅入深,从而使得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参与到对问题的回答中来。因此,梯度性设置提问则成为教学实践的主要的方式。针对学习较差的学生采用简单的提问方式,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针对中等的学生让他们回答稍微难的问题;而针对成绩比较好的学生,则提出一些比较难的问题,并带有一些创新性的问题,以此引导学生进行探索。通过这种方式调动不同层次的学生的积极性。如在《圆》“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的课程的时候,在对圆进行讲解后,教师采用“问题串”由浅入深提问:
  过一点可画多少个圆?为什么?
  过两点可画多少个圆?
  圆心的位置有什么规律?为什么?
  而在提出这些问题之后,教师又提出了更多的问题:
  若在同一条直线的三点进行画圆,若该圆要经过A、B两点,请问该圆的圆心则在哪里?其过B、C点,圆心则又在哪里?
  如同时经过A、B、C三点,其圆心又在哪里?
  通过这样分层,使得不同的学生都能够开动脑筋,并逐步深入,从而将新的圆的知识点渗透到学生当中。
  四、作业分层设计
  不同的学生其层次不同,针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作业进行完成,从而为各个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思考空间。如在《轴对称变换的实际应用》,布置两道不同的题目作业:
  作业1:如图2,在旷野当中,一人骑马从A到B,其中回到河边l饮水,请问如何选择马的饮水点P,从而使得PA+PB最短?
  图2
  作业2:在某公园当中有古迹A、B,现计划各修建一桥,并在岛上修建不同的四条小路连接桥和古迹,请问要在何处建,使修建道路总长最短?
其他文献
麻疯果油与低碳醇酯交换反应生产的生物柴油是环境友好的替代燃油,本文采用CaO固体碱多相催化的酯交换反应过程避免了传统均相酸碱催化酯交换产品的分离困难和废催化剂的环境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由于其价格低廉,制备工艺简单,环境友好和相对较高的能量转化效率等优势,被认为是最有希望取代传统硅基太阳能电池的新一代光伏器件,从而引起了学术界及工业界
中国传统山水画,有浅绛山水和青绿山水两条主线。20世纪以来,西方绘画的色彩与光色理念传入中国,开启了由林风眠、吴冠中等,用色彩改造传统绘画的探索。其成就被后世所认同,
如今时装季的数量随着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全球化而大幅增加,不断催生“新潮元素”,而以皮革为元素展开的服装设计也不在局限于面料本身与季节性。本文通过对国际皮革服装的发
谈起中国画,笔墨唯高,似乎成了千年画论的铁证。然而,追溯笔墨千年渊源,穿过重重萧寒山水,我们不难发现,在绘画史上曾有秦汉盛唐的阳刚激越和磊落坦荡的画境,宋明以来,文人画
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系统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然而阅读花费的时间也并非与阅读能力的提高成正比,这需要我们遵循一定的规律,掌握科学的方法,鼓励学生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做,最后才有可能取得成功。  首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阅读兴趣的培养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由易到难,层层推进。根据学生现有的水平,选择适合学生的阅读材料,越简单越好
耀明是位崭露头角的年轻画家,前途无量。他的画别具一格,墨彩婆娑,情趣盎然,韵味萦回,曾在全国美展上给我留下过深刻的印象——受其托付,答应为他的画册写篇文章,然迟至今日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工业有机污染物多为人工合成物质,它们可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人体,损害人的健康,故排放前必须降解处理。相对于生物降解等工艺复杂、能源消耗大,而且还存在着二次污染的传统方法。多
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习语文归根结底还是为了让学生在生活中能灵活自如地进行口语和书面交际,实现在课本中学习、在阅读中积累、在生活中运用的终极目标。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从积累发展到运用,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学以致用呢?  一、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成为“积累”的主人  语文积累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显性积累,是知识积累。它包括字词句篇等语言材料,诸如典型的语言运用案例、用得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