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游戏环境成为幼儿数学发展的支点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83078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因此我们通过创设有效的物质和心理游戏环境让幼儿对抽象性、概括性、逻辑性强的数学知识有些“感觉”,让游戏环境成为幼儿数学发展的支点。
  一、创设有利于幼儿数学发展的物质环境
  幼儿是生活在社会和物质的世界中,周围环境中的形形色色的物体均表现为一定的数量,有一定的形状,大小也各不相同,并以一定的空间形式存在着。因此,儿童自出生之日起,就不可避免地要和数学打交道,积累着有关数、形、时、空的表象。如在搭积木的游戏活动中,就涉及辨认形体、空间、测量等多方面的知识;散步是观察各种物体的空间距离、形状、大小、高矮等。皮亚杰也认为,儿童需要具象思考而非抽象思考,儿童需要在游戏中“体验 ”数学。
  为数学游戏提供恰当的材料。材料是进行数学活动的必备条件,因此,要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和思考的积极性,为幼儿提的材料就应该具备以下几个特性:
  1.游戏材料生活化
  材料是数学活动的载体,它本身的特性及由这些特性所规定的活动方式往往决定着幼儿获得知识的多少、激发兴趣的大小及开发智力的深度。《纲要》中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即强调幼儿园数学教育应生活化。为幼儿提供的材料不再限于图片、玩具,与幼儿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物品都成为数学环境的材料,如土、石子、树叶、扑克、棋类、塑料泡、废旧盒子、毛线等。
  2.游戏材料多变性
  虽然所提供的材料要丰富,但也不能太宽泛,要尽可能地一物多用,这样既有利于幼儿容易发现操作目标,又能满足不同层次幼儿的需要。如扑克牌,可以进行多种活动:按数取物、排序、比大小、加减计算等,而且既可以一个人玩,也可以两个人玩、三个人玩、多人玩……雪花片,可以用其进行形状的认识、分类、集合、组合……
  3.游戏材料多层次性
  在提供数学活动材料时,既要考虑到幼儿的共性,又要兼顾个别幼儿的发展水平和能力差异。要根据数学知识的特点和幼儿思维发展的规律投放材料,体现由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的循序渐进性,使每个幼儿都能轻松自如地驾驭和使用材料,让不同程度的幼儿都有操作的机会,都能获得发展。
  二、创设有利于幼儿发展的心理环境
  良好的师幼关系、同伴关系直接影响幼儿的活动愿望、活动行为以及产生预期的结果。《纲要》指出:“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因而,在教育实践中,我们应努力发挥教师、幼儿“双主”的教育功能,创设良好的心理空间,使幼儿最大限度地得到发展。
  1.模拟生活,创设宽松的游戏氛围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对于幼儿,活动中语言的伴随对思维的发展是尤其重要的,它还是作为检测幼儿在活动中主动性发挥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师在创设数学教育环境时,应该重视为幼儿提供交往的机会,让幼儿有机会把自己的想法和行为与他人的想法与行为进行比较、协调与分享,学会理解别人的观点和重新思考自己的想法,发展幼儿间的相互协商、互为补充的能力,使幼兒成为主动与自信的学习者。如:活动中发现大班的孩子对超市购物非常感兴趣。于是让幼儿3人一组假扮一家人前去购物。老师发给每个家庭10元购物卡,每人购买一件物品。就这样幼儿在购物过程中,“家庭”三口人需要讨论、交流,“顾客”与“售货员”间需要讨论、交流。教师为幼儿创设模拟生活场景,让孩子不断地在环境中与相互讨论、交流、合作,不仅让幼儿在生活中感知数学,还让幼儿学会运用数学知识尝试解决生活中简单的数学问题。
  2.充分发挥互动作用,引发幼儿自主学习与探索
  新课改理念要求我们要追随孩子的需要开展课程活动。因此,我们必须努力使“学”与“玩”统一起来,让幼儿在数学游戏中能根据自己对于周围环境的认识和理解,进行主动学习与探索。
  首先,根据幼儿身体和心理存在个体差异,为幼儿提供适合不同个体的数学游戏活动内容,同时在游戏活动前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幼儿进行分层指导;在游戏中则全面、细致地观察幼儿的活动情况,随时给予不同指导,尊重捕捉幼儿自发生成的东西,及时给予鼓励、反馈和帮助,从而使每个幼儿都能获得表现自己能力的机会。
  其次,让幼儿获得自由、自主、探索的锻炼机会。创设数学活动区,打破班级、年龄的界限,扩大幼儿之间的接触与交往,让幼儿在自由选择活动材料、自由选择玩伴、自由选择玩法中研究、讨论、探索。如在进行数的组成活动时,在学习4、5、6的组成中,幼儿先是一个一个仔细地分,到了学习7、8、9、10组成时,有幼儿提出幼儿只分前面几个,后面交换位置就可以了。幼儿在数学游戏中不仅通过亲自体验,不断捕捉、感觉、摸索出更快更好的数学学习方法,还能把各自经验给予展现、迁移、分享,实现了《纲要》中提出的各领域相互渗透的教育作用。
  游戏是儿童的基本需要。幼儿园数学游戏环境对幼儿的数学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它虽然不能直接决定幼儿的数学发展,但它可以通过幼儿的活动,对幼儿的数学发展产生巨大影响,让幼儿今后能充满信心地学习数学,成为幼儿一生数学发展的支点。
  【作者单位:淮安市果林小学幼儿园 江苏】
其他文献
以哲学分析方法和文献资料方法为基本研究方法,对体育技术形态形成的可能性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从历史角度发现体育与技术根源的一致性、从内在逻辑发现体育与技术都要求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力,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将游戏作为幼儿园的基本活动。”而球类游戏不仅富有浓厚的趣味性与娱乐
幼儿园的自然角是大自然的一个小小的缩影,之所以我们要创设自然角是希望能让孩子更进一步接触到自然,从小小的缩影中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幼儿园里每个班级都有创设的自然角,我们经常看到的是千篇一律地摆放了各种植物、小金鱼、小乌龟,自然角的创设仅仅是为了向孩子展示一些比较常见的植物、动物吗?我们不禁要思考一下,这是孩子们想要的吗?虽然只有方寸之地,怎样才能让它发挥最大的效应呢?总结以往积累的经验,简单阐述班级
《纲要》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幼儿科学教育活动是幼儿认识周围世界,获取知识与经验的重要途径,而探究是科学活动的基本方式,怎样根据幼儿的需要选择探究内容?怎样使科学探究活动更贴近幼儿生活?怎样让家园协作,共同开展科学探究活动,都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一、在生活中挖掘适合幼儿进行科学探究的内容  陶行知认为,教育应以生活为中心。科学
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参照前期教学实验结果,构建了运动项目自然强化理论的框架:阐述了自然强化的概念及产生机制,论述了自然强化的特点和作用,并对自然强化理论在实践中
一、问题的提出  课题《“玩中学”科学项目活动的实践研究》,以《纲要》《指南》精神为指导,基于四大关注(关注幼儿、关注生活、关注游戏、关注经验),以“玩中学”为核心,以“科学项目活动”为课程组织形式。是幼儿在教师的支持、帮助和引导下,围绕某个大家感兴趣的生活中的事物与现象,以游戏的方式进行持续性探究的科学活动。旨在使幼儿爱玩的天性得到最大限度的顺应,在自由、愉悦的心态中主动建构科学知识与经验,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