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氏家训》中早期教育思想述评

来源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head7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南北朝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颜之推的《颜氏家训》内容齐全、体系宏阔,书中关于早期教育的思想体现了先进性、独特性。颜之推以独树一帜的家训式撰写方式,开启了我国古代家庭教育走向理论化、系统化的道路,在中国教育史上留下关于家训教育浓墨重彩的一笔。《颜氏家训》详细地论述了“教儿婴孩”之重要性、“勿失时机”的早教施教原则、“德育为主,语言、技艺特色突出”的早期教育内容,“严慈并济”“宽猛有度”的早期教育方法以及“垂范一致”的早期教育环境的创设。《颜氏家训》中早期教育思想脉络清晰、自成一体,构建了一套可资借鉴的指导思想和完整的早期教育的家庭教育方法,其历史价值和学术价值影响广泛而深远。对当今早期教育有启示意义。
  关键词:颜之推;颜氏家训;早期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21)10-0103-05
  我国自古就有早期教育的实践与传统,西周皇室不仅对胎教极为重视,对婴儿的早期教育也十分注重。公元前十一世纪,就有专门为周王的太子和各诸侯国世子而设立的“孺子室”。西汉时期的《礼记·内则》和《大戴礼记·保傅》就有关于婴幼儿的早期教育记载。中国的早期教育随着文化教育和文字下移,逐步出现分层、分级的教育模式,既有帝王早教的官学一脉,也有士族的家馆、学馆的士族一支,还有到了宋代比较常见的乡学、村学、蒙学、私塾等平民早期教育。早期教育思想在官学与私学、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之间逐步发展,走向完善。《颜氏家训》是至今为止较为系统地论述早期教育的古典教育名著,堪称是中国古代早期教育的典范。
  《颜氏家训》丰富的早期教育思想和全面的早期教育内容,与作者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个人的经历密不可分。颜之推出生于动荡不安、时代快速更迭的南北朝时期,他的一生经历了湘东王的赏识,少年得志,初仕国左常侍,遇“侯景之乱”,险遭杀害。叛军被击败后,颜之推英年得志,被封为散骑侍郎,奉命校书。但在西魏攻陷江陵时被俘,后机缘巧合辗转北齐,官至黄门侍郎。北齐被北周攻灭之时,颜之推第三次被俘,后入隋,不得志。在晚年時期,颜之推完成了《颜氏家训》的撰写工作。颜之推所处的时代正是官学支离破碎,家学担起教育重责的时期,他以生动的所见见闻、清醒的洞见嘲讽,择善从之的谆谆教导,将一生的跌宕经历、勤勉修学、治家教子、处世之道融于书中,深刻地总结家庭中的早期教育思想,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也反映了我国古代学者对家庭早期教育的重视,对于今天的早期教育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颜氏家训》的早期教育思想
  (一)“教儿婴孩”之重要性
  早期教育是人终身教育的开端,被誉为关键的一千天。随着脑科学的发展,早期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颜之推在《颜氏家训》的《教子》中就提道:“古者圣王有胎教之法”,嫔妃怀孕三个月的时候,就要迁居到别的住处,目不斜视,耳不妄听,饮食、音乐、谈话都按照古代礼仪要求加以节制。这些方法都是记载于玉牍之上,珍藏起来,用于培养太子。颜之推寻古论今,强调了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并明确把胎教提出来。提到早期教育重要所在,颜之推结合自己的童年经历讲起,谈到父母早逝,时常跟随两位兄长,但是兄长教养慈爱有加,却威严不足,因此,自己养成了一些随意说话、不修边幅的不良习惯。正如孔子教诲“少若成天性,习惯如自然”。颜之推强调在早期教育阶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会受益终身,不良习惯一旦形成,后患无穷。
  德国教育家卡尔威特曾说过儿童的教育应该更早地提出,“我们不仅应该对孩子实施早期教育,还要尽量把他们带入一个不受我们缺点影响的世界。”日本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木村九一也认为,要在早期教育阶段开发儿童潜能。可见“教儿婴孩”之重要性。
  (二)“勿失时机”的早教施教原则
  《颜氏家训》的《勉学》篇中写道“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以后,思虑散逸”。意思是人在幼小的时候,精神专注而敏锐;长大以后,容易分散思虑。因此,颜之推认为要充分利用早期教育阶段的时机,及早实施早期教育,“故须早教,勿失机也”。他还从婴儿阶段的特点、施教的时机以及自身的经历展开了详细的说明,否则会时不待我,错失良机。
  1.婴儿的心理发展特点
  婴儿具有“血气未充”“神情未定”的特点,即儿童的天性还没有形成,正是需要成人加以引导的时候,否则“骄慢已习”“怠慢生焉”“终成败德”。在当今现实生活中,常见一些祖辈或父母,以儿童年幼尚小为借口,对孩子疏于管教放任自流,认为到了幼儿园、小学就能培养儿童良好的习惯。要知道,错过行为秩序的关键期培养,即使孩子接受正规的学校教育,意识到良好习惯养成的重要性,但是不好的习惯形成之后,难以改正。除了婴儿天性未定的特点,颜之推特别指出人在早期教育阶段,精神专注,记忆力强的特点。这是学习和接受知识的最佳时期,不能错失。他用“日出之光”和“秉烛夜行”比喻了人在幼年和晚年的学习状态和记忆特点,提出珍惜幼儿时光,做到“幼而学之”。
  2.婴幼儿实施早期教育的时机
  在《教子》开篇,颜之推就明确了“生子咳提”,当他还是婴儿的时候,如果已经能够“识人颜色,知人喜怒”就要开始教育了。他在《颜氏家训》中总结了自己的学习的切身体现,现身说法,七岁时背诵的《灵光殿试》,到现在还记忆犹新。但是二十岁以后所诵经书,搁置月余,就忘得差不多了,以此证实早期教育的效果及早为妙。
  颜之推通过朴素的思维与朴实的表达,把中国古代传统早期教育理念和方法进行了非常充分地阐释。借由符合“外像内感”中医医理的古代胎教,基于儿童个体生长规律的朴素感知,契合儿童身心展的特点与规律,他提出的“及早施教,勿失时机”的教育思想对于认识早期教育的功能与地位仍具积极的现实意义。
  (三)“德育为主,语言、技艺特色突出”的早期教育内容
  1.早期教育中的德育教育   颜之推十分重视道德教育,《颜氏家训》中明确提出孝悌精神为核心的伦理道德和思想道德教育内容。在《致序》中写道:“夫圣人之书,教人诚孝,慎言检迹”,并且说明自己的门风家教,向来整饬缜密,长辈教导严厉。儒家倡导的仁爱、守礼、忠顺、慎名的道德在《颜氏家训》全部体现出来,他列举了教育是感化的,父亲慈爱,儿子方能孝顺;兄长友爱,兄弟方可恭亲。他认为,子女“忠顺”道德品格的培養,关系着家庭的和睦,关系着子女能够与其他成员和谐相处。就像《养生》中“夫生不可不惜,不可苟惜”提出希望子孙应该具备的赤诚、效忠的君子之性。在《风操》中记载了“圣人之教”,包括了洒扫、进餐、应答、接礼待客、侍奉长辈的礼仪。同时,颜之推从反面例证琅砑王高俨骄纵、齐朝一士大夫之子谄媚侍主,劝诫后人切不可骄纵放肆、目中无人,也不可为了进仕权贵,强调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和注意事项。
  2.早期教育中的语言教育
  有研究显示,婴幼儿的脑部对语言的接收度很高,文字的声音很能吸引幼儿,与幼儿的脑部发展很配合。朱熹说:“童蒙之学,始于衣服冠履,次级语言步趋”。可见,古人对语言教育的重视,将语言教育放在早期教育中重要位置。颜之推认为在语言教育方面要做到注意孩子语言的规范性教育,学习普通语言,不应强调方言。在《音辞》中颜之推就是以自己家庭的语言教育为例,说明我们家的儿女,虽然还处于幼年时期,但是关于语言教育,一个字的发音错误就是大人的过失了。还没有经过考证,就不能随便称呼,以此来确保语言发音的规范。无独有偶,在《卡尔威特的教育》一书中,在与小卡尔威特对话时,纯正的发音,简单易懂的书面语言,最精准的表达、适时的速度、清晰大声地交谈,都是教育者要注意的。
  3.早期教育中的技艺教育
  除了对语言教育的重视,朱熹还提到“及洒扫涓洁,次及读书文及有杂细事宜,皆所当知。”对于技艺,颜之推的态度是要适当了解,“微须留意”。颜之推生活的朝代是中国历史上动荡迭起的南北朝,他一生经历忐忑,三次被俘,见多识广,闻见丰富,对社会、生活和个人有着深刻的认识,基于此,他谈到“父兄不可常依,乡园不可常保,一旦流失,无人疵荫,当自求诸耳。”所以在他看来“积财千万,不如薄伎在身”。(《勉学》)这种鼓励人要有一技之长的思想在今天依然具有现实的教育价值,显得难能可贵。不仅如此,像孔子一样,颜之推也强调不耻下问,《勉学》一文中就支出“爰及农商工贾,厮役奴隶,钓鱼屠肉,饭牛牧羊,皆有先达,可为师表,博学求之,无不利于事也。”广而言之,即使是农夫、商贾、工匠、僮仆、渔民、屠夫、喂牛喂养的人,他们中有值得我们学习的有德行的前辈,这种学习对于事业来说是有意。
  (四)“严慈并济”“宽猛有度”的早期教育方法
  颜之推提出的“严慈并济”“宽猛有度”的早期教育方法至今被誉为家庭教育的宝典与箴言。他分析了父母在教育子女是要处理好教育和爱护的关系,父母在教育儿童时应该掌握尺度。他强烈地批判了父母溺爱的恶果。他列举了梁元帝时期一位学士,深受其父宠爱,父亲从来不舍得管教他,一年到头赞不绝口,做错事情反而为他遮遮掩掩。结果这位学士养成了残暴傲慢的习气,因为说话不检点,惨遭涂杀。“对子女溺爱”“无教而有爱”,就是父母在处理教育与爱护时立场不够鲜明,颜之推认为如果生活中无原则、无底线,姑息迁就会导致家庭教育的恶果。因此,告诫父母教育子女时必须爱教结合、刚柔相济、宽严适度,在与子女接触中要讲究礼法,不可过分亲密。慈爱与威严有机结合,做到“父母威严而有慈”后,就会使子女达到“畏慎而生孝”的效果,这样才能确保家教质量,就如他所说“父子之严,不可以狎,骨肉之爱,不可以简。”
  (五)“垂范一致”的早期教育环境的创设
  环境是影响儿童成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克罗曼认为:“儿童成长为一个功能良好的成年人,需要很多系统的支持”。克罗曼称这些需要为:人性的需要、经济需要以及社会性需要,它们为儿童的发展提供了滋养性的物质环境,使他们能在其中学习到如何应对周围的世界。儿童成长的环境可以分为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在《颜氏家训》中非常重视家庭创设的精神环境,在颜之推看来长辈不能只是说教,更重要的是以身作则。《慕贤》里说:“人在少年,神情未定,所与款狎,熏泽陶染,言笑举对,无心于学,潜移暗化,自然似之。”从“熏渍陶染”到“潜移暗化”,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转化过程,颜之推把环境对儿童的影响过程非常形象准确地勾勒出来,将环境的重要性以及动态的变化过程清晰地呈现出来,形象地说明环境的重要作用,要求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一个好的家庭环境对于儿童来说必不可少,影响深远,父母就是第一任老师,要为儿童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因此,在《颜氏家训》中所要求的良好环境是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的统一,尤其要求家长做到垂范一致、言行统一。
  二、《颜氏家训》的早期教育思想对现代早期教育的启示
  (一)重视早期教育的价值,抓住早期教育的时机
  《颜氏家训》中充分阐述了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和视角原则,对于现代的家庭教育来说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现在仍有很多家长,认为孩子还小,没有必要进行早期教育。因此,宁愿在儿童后期阶段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补课等强化认知、提高分数等的补偿性活动,也不愿意花费更多的精力在早期教育阶段培养儿童良好的习惯,充分利用人生早期教育阶段最重要的三年。
  颜之推的早期教育理论比夸美纽斯《母育学校》中早期教育大纲的阐释早了一千多年,这在当时是有先进性的。就像哈佛大学儿童发展研究中心所研究的内容一致,儿童在1周岁前,其神经元的发育会达到高峰,这些神经元的发育与儿童的感知、语言、认知息息相关、密不可分。因此,教育必须在尽可能早的年龄开始。
  如图1所示,人的一生中智力开发的总量,0-3岁基本就占了一半以上。因此,如果失去早期教育的时机,往往会出现事倍功半的效果,就像“狼孩”,就是错过了语言的关键发展期,在发展语言能力培养与发展方面,付出与结果是不成正比。   在2019年7月25日,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办公室在新闻发布会上提到“儿童早期是我们人生的黄金时期,这个时期对儿童要进行早期的科学的干预,可以使儿童在体格、心理、认知、情感和社会适应力达到最佳状态。”“通过专家的研究表明,从卫生经济学角度来说,儿童早期的投入是生命全周期中人类资本投入产出比最高的,早期的投资回报率达到1:7以上”。因此,无论是站在整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角度,还是站在家庭和个人发展的角度,都应该重视早期教育,抓住早期教育的重要时机。
  (二)重视早期教育中的德育、语言教育和技艺教育
  在《颜氏家训》中,重点提出了三类教育分别是道德教育、语言教育和技艺教育。道德教育是儒家教育中心或者轴心,在《颜氏教训》中也不例外。颜之推继承了儒家关于道德教育的传统,强调在儿童早期教育阶段注意道德的养成教育。这与现代的教育理念是不谋而合的。立足于今,颜之推“自小便教之以德”的教育观提出了品德教育是贯穿人的一生的累积的过程,道德教育的早期启蒙对于儿童的一生,乃至其健全的人格形成都有巨大的影响,在这个阶段打下坚实的基础,对于其长远发展来说,意义深远。
  语言教育和技艺教育也是《颜氏家训》中的重要教育内容之一。我国家庭教育专家赵忠心认为,早期教育主要任务有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学好母语和丰富感性知识,掌握生活常识。这与颜之推关于早期教育的重点是一致的。无论是在卡尔威特的教育当中,还是在日本木村久以的天才培养,还是蒙台梭利的教育内容中,整个早期教育的经典课程方案中,无不是将这方面的教育内容涵盖其中,以实现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目标。
  (三)重视良好家庭环境的创设,发挥“第三位”教师作用
  在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当中,《颜氏家训》可以说非常重视家风家训,强调家庭的和谐团结的氛围,突出了长者示范性作用,描述了当时传统的中国礼仪,并要求一以贯之,既突出了环境的暗示作用,又强调了人作为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内在一致性。在意大利著名的“瑞吉欧”教育当中,就非常重视环境创设,并把环境誉为“第三位”教师。当我们提供了支持性的环境,我们能够敏锐地观察儿童,了解儿童的深心发展需求,并给予儿童积极的回应,为他们提供受适宜的刺激,那么在这种尊重、回应的良好互动式环境中,儿童的安全感与依恋与信任逐渐建立起来。可以说通过环境的潜移默化,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步入正轨,可持续发展。
  总之,作为中国教育史上重要的一部著作,《颜氏家训》将早期教育推向了重要的位置,也为我国开展科学的早期教育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其意义之深远,其内涵之丰富,其方法之精妙,在今天依然閃烁着智者的光芒,跨越时空的间隔,颜之推这部寄托先人厚望的温暖家训,再次向世人传导了他拳拳厚意,谆谆教导,让家庭教育与早期教育在恰好的时机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责任编辑 徐阳)
其他文献
摘要:懷素是我国唐代狂草书法家的典型代表,虽然因年代的久远,使其作品被保留下来的数量并不多,但从目前已经得到公认的怀素作品来看,每件作品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书写表现手法上均凸显出其自身的个性特征。基于此,本文中以书法品评中的重要范畴——“势”与视觉意境的关系为分析基础,尝试对现存怀素的经典作品进行解析。  关键词:怀素书法;笔势;体势;视觉意境  中图分类号:J2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摘要:自立思想在青少年求学和成长中作用非凡。学习是青少年成长中的主旋律,当然这不仅仅包括文化知识的学习,按照我国教育法的规定,学习应当包括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内容。本文研究探讨学习思想的基本内涵,分析其对于青少年成长的重要意义,并对如何培养自立思想提出了较有价值的策略和对策。  关键词:青少年;自立思想;学习动机  中图分类号:D669.5;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
中考数学试题不仅考查学生的数学素养,而且体现数学课程改革的方向.研究中考题,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而且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有指导意义.
摘要:感恩精神品质作为大学生精神品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高校立德树人的一大核心课题。感恩精神培育作为一项系统工程,与系统论视角下的主体—内容—工具分析框架契合。以主体—内容—工具维度的研究框架剖析当下高校学生感恩精神的培育现状,发现存在着主体性、内容性和工具性等三大困境,影響感恩精神培育的可持续运行。鉴于此,新时代高校应坚持大思政视野,以主体—内容—工具的整体性思路重构学生感恩精神培育的主体
运算素养是数学六大核心素养之一.提升学生运算素养是高中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
[摘 要]部分高一学生存在语法知识薄弱的问题。高中语文教师要明确初高中语文课程对学生学习语法知识的要求差异,制定有针对性的衔接教学策略来帮助学生构建语法知识体系:一要了解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学习现状,二要研究初中教材,利用迁移效应提高语文教学效率,三要多途径构建语法知识框架,既要梳理语法知识,又要将语法知识贯穿于教学中。  [关键词]初高中衔接教学;语法知识;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3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教育改革的重点之一。高校思政课教师专业化发展现实困境研究,为其专业化发展路径提供了参考依据。本文采用自编问卷对福建省十二所高校485名教师和4000名学生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高校思政课教师专业化发展存在着教育理念相对滞后、教学方法传统、政策理论内化程度不够等内在问题和社会及学校层面体系化和结构性等外在问题。应结合新时代人才培养的战略需求,提升教师自身教育教学水平
摘要:基于《历史文选》课程在历史学学科体系中的重要性以及目前本科生在阅读典籍文献中存在着各种问题等现实需要,将“小学”引入《历史文选》课程教学显得尤为重要。“小学”与《历史文选》关系密切,“小学”可疏通文义、探本究源,又直观形象,足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具体引入的过程中,找准定位、注意贯通、善于总结、讲练结合,不失为《历史文选》课程教学探索的一条新途径。  关键词:“小学”;《历史文选》;联系;作用
通过折纸活动能丰富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数学思考能力,提升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最短路径问题是中考数学的高频考点,问题虽不难,但很多学生却答不出来.探讨最短路径问题的解法,能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