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小学数学阅读的重要性
语文阅读已经稀疏平常了,但是数学学科的阅读在日常教学中并不是非常系统性地归纳与联系。笔者认为数学并不仅仅教会学生计算,更加要培养学生计算习惯或者思维习惯。数学习惯纵然诸多,究其根本,低年龄段更适合培养数学阅读习惯。阅读可以让学生获取更多数学知识和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在数学学习中,对于“字”常常会跟我们玩捉迷藏,所以字的把握,会有利于题意的把控与理解。有专家指出:数学教学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数学语言就是需要人去阅读并且理解的思维模式。在小学阶段数学思考的前提就是阅读。常见的现象,学生匆忙做完课堂作业,前来批改,作业有些错题,拿回去,学生自然就会修改订正,并且在没有任何人的指导下完成。其实,这就是学生常犯的错误,不认真审题,没有好好阅读题意。
数学教学目标就是意在培养学生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而将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问题,就是将生活化的语言与数学语言相融合转化的过程,所以数学阅读就是将数学语言理解成生活化、自我接受范围内语言的途径。
二、掌握小学数学阅读的方法
(1)阅读语言转化。将符号语言与图形语言转化成数学语言来描述,会加深学生看题、审题过程中的印象,从而提高学生的读题仔细程度。例如:平移问题,就是利用图形语言,要求学生利用数学语言复述一遍,这个相互转换的过程,就是在提高学生数学阅读的能力。
(2)阅读动笔画重点。小学阶段,语句太长,很难抓住题干,对于学生的理解会造成混乱。所以,笔者认为画重点抓关键词才是阅读过程的关键。例如:竖式计算题,要求验算,学生不看题意就做,漏做验算;解决问题条件给出笑笑从家到学校总路程为5km,走了6分钟,求速度多少m/s?语句很冗长的情况下,学生很容易漏掉关键词或者单位。所以笔者建议学生拿着笔读题,抓住关键词圈起来,数据条件划出来,这一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漏掉数据条件和以最快的速度理解题意。
(3)与同伴阅读交流。用学生自己的语言描述在同伴之间交流会更加和谐,学生自身对于数学语言的理解各不相同,多与同学交流,思想会更加开阔。笔者在课堂上,喜欢采用同桌交流的方式,了解同学的解题思路会比教师的教法更加深入人心。
(4)从阅读到朗读。数学学科没有早读时间,而往往会被学生忽略数学阅读中的朗读环节。课堂上,解决问题当中一些比较长条件的题目,笔者经常采用朗读的方式,先读第一遍划出数据条件,再读第二遍,读出重点词,例如:南安车站到福州北站全长204千米,甲车需要走2.5小时,乙车需要走3.2小时,甲车每小时比乙车多行多少千米?第一遍先划出数据,总长、甲时间、乙时间,第二遍,关键词,精简到:“甲2.5小时”你会思考到什么?延伸出可以求出甲行驶的速度;分步计算出甲乙两车的速度,为后面问题中铺垫。
(5)从阅读到思考。孔子云“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然而我却说“读而不思则惘,思而不读则殆”。數学阅读的过程是一个积极的思考过程,教师应根据不同的阅读任务和性质,向学生提出相应的阅读要求,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连读边想。例如:超市在批发市场进了一箱重20千克的香蕉,花了50元。然后以每千克3.5元的出售,一箱香蕉卖完后,赚了多少钱?当题目阅读到“花了50元。”,教师可以提出读到这里,你可以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学生会拓展思维,每千克香蕉多少元?
三、养成小学数学阅读的习惯
(1)阅读中常忽略的现象。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多地关注于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往往容易忽略数学习惯的养成。阅读中学生常犯的错误就是句子不读完整就开始动笔答题。例如100个0.01是( )个0.1,题目有时候巧妙地将“个0.1”放在第二行写出,有同学就写“1”,实际上是学生根本没把题目读完整。针对这些现象,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养成正确的阅读方法:①题目读到逗号或者句话,再去理解题意;②针对一些难题,不易理解的问题可以多读几遍,注意停顿位置,通顺为止;③答完觉得不确定的题目做标记,检查的时候再做一遍。这一的完整阅读方式可以有助于学生养成作业上检查验算的习惯。教师应该在平时课题和作业上经常提醒,逐渐渗透养成阅读好习惯。
(2)课堂教学的不同阶段阅读。①课前阅读课前预习并不是仅仅要做好数学书上的练习题,而是让学生发现问题,哪些不理解,哪些容易理解,做好标记,带着问题进课堂。②课中阅读。指导学生在课堂上看书,授课后,教师指导学再次阅读新课,教师可以适当创设情境,让学生主动质疑,从而加深新课印象。③课后阅读。回忆、解题、阅读、思考缺一不可。在课后解题过程中,学生需要回忆教师课堂讲授过程,同时还要回顾课本知识再次阅读,然后思考题目,这样一个流程,可以加深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
(3)数学课外阅读拓展。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课外阅读用形象的话来说,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前进的风。没有阅读,就既没有帆,也没有风。阅读就是独立地在知识的海洋里航行。”可见阅读在学习中的重要性,数学阅读也是不可小觑的,所以笔者认为除了课堂阅读外,还要推荐学生经常看一些适合他们的课外数学读物,当然数学报纸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有一些有趣的小故事、适当的练习题。
语文阅读已经稀疏平常了,但是数学学科的阅读在日常教学中并不是非常系统性地归纳与联系。笔者认为数学并不仅仅教会学生计算,更加要培养学生计算习惯或者思维习惯。数学习惯纵然诸多,究其根本,低年龄段更适合培养数学阅读习惯。阅读可以让学生获取更多数学知识和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在数学学习中,对于“字”常常会跟我们玩捉迷藏,所以字的把握,会有利于题意的把控与理解。有专家指出:数学教学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数学语言就是需要人去阅读并且理解的思维模式。在小学阶段数学思考的前提就是阅读。常见的现象,学生匆忙做完课堂作业,前来批改,作业有些错题,拿回去,学生自然就会修改订正,并且在没有任何人的指导下完成。其实,这就是学生常犯的错误,不认真审题,没有好好阅读题意。
数学教学目标就是意在培养学生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而将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问题,就是将生活化的语言与数学语言相融合转化的过程,所以数学阅读就是将数学语言理解成生活化、自我接受范围内语言的途径。
二、掌握小学数学阅读的方法
(1)阅读语言转化。将符号语言与图形语言转化成数学语言来描述,会加深学生看题、审题过程中的印象,从而提高学生的读题仔细程度。例如:平移问题,就是利用图形语言,要求学生利用数学语言复述一遍,这个相互转换的过程,就是在提高学生数学阅读的能力。
(2)阅读动笔画重点。小学阶段,语句太长,很难抓住题干,对于学生的理解会造成混乱。所以,笔者认为画重点抓关键词才是阅读过程的关键。例如:竖式计算题,要求验算,学生不看题意就做,漏做验算;解决问题条件给出笑笑从家到学校总路程为5km,走了6分钟,求速度多少m/s?语句很冗长的情况下,学生很容易漏掉关键词或者单位。所以笔者建议学生拿着笔读题,抓住关键词圈起来,数据条件划出来,这一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漏掉数据条件和以最快的速度理解题意。
(3)与同伴阅读交流。用学生自己的语言描述在同伴之间交流会更加和谐,学生自身对于数学语言的理解各不相同,多与同学交流,思想会更加开阔。笔者在课堂上,喜欢采用同桌交流的方式,了解同学的解题思路会比教师的教法更加深入人心。
(4)从阅读到朗读。数学学科没有早读时间,而往往会被学生忽略数学阅读中的朗读环节。课堂上,解决问题当中一些比较长条件的题目,笔者经常采用朗读的方式,先读第一遍划出数据条件,再读第二遍,读出重点词,例如:南安车站到福州北站全长204千米,甲车需要走2.5小时,乙车需要走3.2小时,甲车每小时比乙车多行多少千米?第一遍先划出数据,总长、甲时间、乙时间,第二遍,关键词,精简到:“甲2.5小时”你会思考到什么?延伸出可以求出甲行驶的速度;分步计算出甲乙两车的速度,为后面问题中铺垫。
(5)从阅读到思考。孔子云“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然而我却说“读而不思则惘,思而不读则殆”。數学阅读的过程是一个积极的思考过程,教师应根据不同的阅读任务和性质,向学生提出相应的阅读要求,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连读边想。例如:超市在批发市场进了一箱重20千克的香蕉,花了50元。然后以每千克3.5元的出售,一箱香蕉卖完后,赚了多少钱?当题目阅读到“花了50元。”,教师可以提出读到这里,你可以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学生会拓展思维,每千克香蕉多少元?
三、养成小学数学阅读的习惯
(1)阅读中常忽略的现象。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多地关注于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往往容易忽略数学习惯的养成。阅读中学生常犯的错误就是句子不读完整就开始动笔答题。例如100个0.01是( )个0.1,题目有时候巧妙地将“个0.1”放在第二行写出,有同学就写“1”,实际上是学生根本没把题目读完整。针对这些现象,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养成正确的阅读方法:①题目读到逗号或者句话,再去理解题意;②针对一些难题,不易理解的问题可以多读几遍,注意停顿位置,通顺为止;③答完觉得不确定的题目做标记,检查的时候再做一遍。这一的完整阅读方式可以有助于学生养成作业上检查验算的习惯。教师应该在平时课题和作业上经常提醒,逐渐渗透养成阅读好习惯。
(2)课堂教学的不同阶段阅读。①课前阅读课前预习并不是仅仅要做好数学书上的练习题,而是让学生发现问题,哪些不理解,哪些容易理解,做好标记,带着问题进课堂。②课中阅读。指导学生在课堂上看书,授课后,教师指导学再次阅读新课,教师可以适当创设情境,让学生主动质疑,从而加深新课印象。③课后阅读。回忆、解题、阅读、思考缺一不可。在课后解题过程中,学生需要回忆教师课堂讲授过程,同时还要回顾课本知识再次阅读,然后思考题目,这样一个流程,可以加深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
(3)数学课外阅读拓展。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课外阅读用形象的话来说,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前进的风。没有阅读,就既没有帆,也没有风。阅读就是独立地在知识的海洋里航行。”可见阅读在学习中的重要性,数学阅读也是不可小觑的,所以笔者认为除了课堂阅读外,还要推荐学生经常看一些适合他们的课外数学读物,当然数学报纸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有一些有趣的小故事、适当的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