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退休,自己支配的时间多了,根据不同兴趣爱好,玩电脑,习书画,练太极,打麻将,养宠物,去旅游……而我,隔三差五,总喜欢到离家不远的中关村图书大厦转转,且无什么目的,文学也好历史也罢,这翻翻,那瞧瞧,突然—本名为《什么可以吃》的生活用书,闯入眼帘。
“什么可以吃?”这个原本算不上问题的问题,在当今人们的心目中却成了不知如何是好的“头等大事”。地沟油、瘦肉精、苏丹红、吊白块、塑化剂、染色馒头、三聚氰胺……真是让你防不胜防,望而却步,不知到底如何是好。正是这个缘故,《什么可以吃》一下子把我强烈吸引,救命稻草般,拿到手中再也不肯放下。
书的作者叫马志英,是上海市食品协会专家委员会主任、上海市食品学会食品安全专业委员会主任、上海市食品研究所技术总监,长期从事食品生化研究,曾先后主持完成国家级和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十多个,并获多项国家专利,在食品安全科研领域取得的科研成果荣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目前被有关食品安全政府监管部门聘为顾问专家。这本书突出的优点,与当前林林总总的健康、养生、营养与食品书籍不同,并非从表面上简单地告诉你什么可以吃什么不可以吃,仅让读者“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它是作者根据几十年积累的丰富经验,从食品风险评估这一全新视角,从一桩又—桩触目惊心的食品安全案例,从“源”上诠释了饮食危害。而食品风险评估,即便在国际上也是个崭新的科技领域,在我国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简单说来,进行食品风险评估,就是不仅要检测人们从食品中摄入的有害物质的数量,又要检测人体内含有这种有害物质的数量,按照国际或我国提出的安全摄入水平,断定安全与否。实际上,食品安全风险是不可能百分之百完全消除,换言之,日常生活中是没有绝对安全的食品的,可取可行的办法是:通过各种有效措施,积极努力加以控制,把风险降低到可以接受的程度。
这本书就是针对每种饮食提出了可操作性很强的应对措施,既有理论又有实践,还有不少简易可行的“小窍门”,用“自问自答”方式,末了又归纳出简便实用的“防范攻略”,生动易懂,切中要害,有理有据地帮助读者结合自身情况进行个性的饮食风险评估,最大限度地避免不安全食品的危害。
书中所列举的17个问题,都是食品安全中人们最关心、最直接、最想了解和解决的问题,诸如:
食品添加剂到底有没有毒?
饭店里的菜加了多少添加剂?
什么颜色的食品吃不得?
阻挡塑化剂入口有哪些办法?
你吃的肉里残留了多少药物?
哪些蔬菜残留药物多?
海产品和淡水产品哪种更安全?
吃哪些天然食物也会中毒?
还要不要吃碘盐?
怎么吃不容易铅中毒?
辐射食品究竟安全吗?
读过后,给人的感觉是,每个问题都是由“表”及“里”、有“弊”有“利”、科学辩证地、全面地进行分析阐述,深入浅出,头头是道。更为难得的是,问题最后还教给你一套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防范攻略”。比如,在书中为首的‘食品添加剂到底有没有毒”一节中,就介绍了“什么是食品添加剂”、“关于食品添加剂有哪些认识误区”、“食品添加剂存在哪些安全问题”、“怎样减少食品添加剂的危害”等,末了的“防范攻略”提醒人们:
只要食品色泽不自然,异常“鲜、艳、白”,就要防一防,别去买。
腌菜、酒类、糕点、蜜饯等可能超范围或超量使用甜味剂。对于这类食品要认真挑选,谨慎购买。
对于主要靠添加防腐剂、抗氧化剂、保鲜剂等来延长保质期的食品,要加以特别关注。
食品标签中有许多信息可以反映出食品的质量情况。因此,要养成看食品标签的习惯。特别是在买—些以前没有吃过的新产品时,要特别留意它的标签内容。
不要长期偏食加工食品,避免营养失衡,以及过量摄入食品添加剂所带来的健康隐患。
读了《什么可以吃》,不但有理有据地知道什么可以吃,什么不该吃,尽管或许还无力改变社会饮食的“大环境”,但完全可以学会食品安全识别,加强食品安全防范,调整自己的饮食行为,远离饮食风险,构筑起让自己真正放心的安全防线。
“什么可以吃?”这个原本算不上问题的问题,在当今人们的心目中却成了不知如何是好的“头等大事”。地沟油、瘦肉精、苏丹红、吊白块、塑化剂、染色馒头、三聚氰胺……真是让你防不胜防,望而却步,不知到底如何是好。正是这个缘故,《什么可以吃》一下子把我强烈吸引,救命稻草般,拿到手中再也不肯放下。
书的作者叫马志英,是上海市食品协会专家委员会主任、上海市食品学会食品安全专业委员会主任、上海市食品研究所技术总监,长期从事食品生化研究,曾先后主持完成国家级和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十多个,并获多项国家专利,在食品安全科研领域取得的科研成果荣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目前被有关食品安全政府监管部门聘为顾问专家。这本书突出的优点,与当前林林总总的健康、养生、营养与食品书籍不同,并非从表面上简单地告诉你什么可以吃什么不可以吃,仅让读者“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它是作者根据几十年积累的丰富经验,从食品风险评估这一全新视角,从一桩又—桩触目惊心的食品安全案例,从“源”上诠释了饮食危害。而食品风险评估,即便在国际上也是个崭新的科技领域,在我国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简单说来,进行食品风险评估,就是不仅要检测人们从食品中摄入的有害物质的数量,又要检测人体内含有这种有害物质的数量,按照国际或我国提出的安全摄入水平,断定安全与否。实际上,食品安全风险是不可能百分之百完全消除,换言之,日常生活中是没有绝对安全的食品的,可取可行的办法是:通过各种有效措施,积极努力加以控制,把风险降低到可以接受的程度。
这本书就是针对每种饮食提出了可操作性很强的应对措施,既有理论又有实践,还有不少简易可行的“小窍门”,用“自问自答”方式,末了又归纳出简便实用的“防范攻略”,生动易懂,切中要害,有理有据地帮助读者结合自身情况进行个性的饮食风险评估,最大限度地避免不安全食品的危害。
书中所列举的17个问题,都是食品安全中人们最关心、最直接、最想了解和解决的问题,诸如:
食品添加剂到底有没有毒?
饭店里的菜加了多少添加剂?
什么颜色的食品吃不得?
阻挡塑化剂入口有哪些办法?
你吃的肉里残留了多少药物?
哪些蔬菜残留药物多?
海产品和淡水产品哪种更安全?
吃哪些天然食物也会中毒?
还要不要吃碘盐?
怎么吃不容易铅中毒?
辐射食品究竟安全吗?
读过后,给人的感觉是,每个问题都是由“表”及“里”、有“弊”有“利”、科学辩证地、全面地进行分析阐述,深入浅出,头头是道。更为难得的是,问题最后还教给你一套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防范攻略”。比如,在书中为首的‘食品添加剂到底有没有毒”一节中,就介绍了“什么是食品添加剂”、“关于食品添加剂有哪些认识误区”、“食品添加剂存在哪些安全问题”、“怎样减少食品添加剂的危害”等,末了的“防范攻略”提醒人们:
只要食品色泽不自然,异常“鲜、艳、白”,就要防一防,别去买。
腌菜、酒类、糕点、蜜饯等可能超范围或超量使用甜味剂。对于这类食品要认真挑选,谨慎购买。
对于主要靠添加防腐剂、抗氧化剂、保鲜剂等来延长保质期的食品,要加以特别关注。
食品标签中有许多信息可以反映出食品的质量情况。因此,要养成看食品标签的习惯。特别是在买—些以前没有吃过的新产品时,要特别留意它的标签内容。
不要长期偏食加工食品,避免营养失衡,以及过量摄入食品添加剂所带来的健康隐患。
读了《什么可以吃》,不但有理有据地知道什么可以吃,什么不该吃,尽管或许还无力改变社会饮食的“大环境”,但完全可以学会食品安全识别,加强食品安全防范,调整自己的饮食行为,远离饮食风险,构筑起让自己真正放心的安全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