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当前的中考试卷中,一些时事政治的焦点和社会热点频频出现,既有主观题也有客观题,出现的频率在逐渐增加。由此可以看出,时事教育已经成为中学思想品德课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主要探讨了时事教育与课堂实践的融合。
关键词:九年级;思想品德课教学;时事教育
中国分类号:G633.2
时事政治与思想品德的教学体系是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教师要引导学生关心国内外时时发生的新闻事件,以宏观的视角去分析所看到的政治现象,实现学生思想水平的质的飞跃。九年级的思想品德课程的主要内容是结合时代特征,介绍当前的国情和国策。而时事教育这一部分就成为教学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一部分。为了更加高效地培养中学生辩证思维能力和实践运用能力,将当前发生的时事政治内容与九年级的思想品德课程教学紧密结合在一起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根本途径,也是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最佳机会,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十分重视这一点,充分运用。目前,中考中越来越重视时事政治这一部分,通常都会将一些社会焦点问题吸纳进考题中,成为中考侧重的考点素材,并且这一现象已经呈现逐年上涨的趋势。因此,当前思想品德课教师的课堂教学任务之一,是要积极引导学生关注不同时期发生的国内、国外热点、分析一些热点问题,并教导学生如何透过这些热点把所学的课本观点联系起来,然后根据题目的要求把整合好的观点对号入座。这样,既能培养、提高学生的分析理解、综合运用能力又能适应目前考试的趋势,有效地提高自己的考试成绩。
1思想品德课引入热点、焦点问题的必要性
1.1在九年级的思想品德课程中,出现很多政治原理和观点,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单纯的理论知识让学生感觉到不容易理解,而且相对的乏味和枯燥,所以为考试而死记硬背成为学生的主流学习方法。如果教师注重实践的作用,积极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将社会当前发生的一些热点和焦点事件引入到课堂教学中,与政治概念和思想相结合,进行综合性讲解,那就可以使学生感觉到其关注的问题与切身经历的结合,实现枯燥政治理论的形象化。将思想品德课融入到社会,抽象的概念与现实生活实现融合,用所学理论去分析所看到的社会问题,通过对社会问题的讲解又实现了对经典政治观点的归纳和总结。
1.2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品德学科态度。初中生处于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时期,而教师在这一阶段要注意发挥对其的有效引导作用,协助他们树立端正的学习态度,为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和完善奠定良好的基础。教师要使学生认识到思想品德课的现实意义,也就是使其具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作用,使他们认识到,思想品德课与自己并不遥远,就发生在身边,与生活密不可分,缺少政治的社会是无法实现任何发展的。因此,为了使生活更加健康,与社会标准相一致,就必须关注政治,关注时事。新时期的学生更加需要具备一定的政治涵养,否则无法生存和立足。中学生要关注时事,关注政治。在学习的过程中,除了书本知识外,还要时刻关注最新的时事、社会热点和焦点,这就是思想道德课区别于其他课程的原因,是一个时效性较短、时刻在变化的学科。脱离了时事教育的思想道德课就会与社会脱节,毫无活力可言,没有任何学习的价值了。因此,学生要时时关注最新的社会热点和焦点,了解学习课程的正确方式,提高自己的政治修养。
1.3教师在讲解《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这一课程的时候,可以将多数学生感兴趣的时事热点引入课堂讲解,如“在2010年,世界博览会在上海召开。在进行最后投票的时候,中国代表团申办的理由定位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利用几千年悠久的文化和历史、独具特色的文化魅力打动了世界。”那么,中华文明到底有什么样的特色和魅力吸引了世界呢?在这样的问题下,就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引出来了。那么,教师就可以继续提问,到底如何向外国人介绍中国的传统文化?此时,学生的学习热情被激发,积极进行回答“文字,艺术,科技”等。学生在进行讲述的过程中,就实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分析和概括。也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向学生展示不同历史时期的、各领域的传统文化,学习气氛彰显活跃,发挥了学生教学主体的作用。
2针对时事教育,可以激发学生进行提问,实现认识上的冲突的产生,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学习兴趣被调动
2.1任何学习的目的都源于问题的产生和解决。在思想道品课程中,将思想品德课堂的理论与当前时事政治相结合,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实现对政治理论更加深入的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对于政治事件的关心,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只有养成良好的理论联系实践的习惯,才能促进正确价值观的有效形成,与时代接轨,不断开拓进取,实现主人翁的精神。
2.2教师在讲解《实现民族复兴》这一课的时候,就积极引入了当时“神八”、“神九”飞天成功的时事热点。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第一次交会对接圆满成功显示了我国成为世界第三个掌握无人和载人空间对接技术的国家。借此,向学生提问中国的航天梦的历史进程、中国的航天梦与实现民族復兴的关系;当下便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老师所提的问题与所提供的热点、课本所学知识的内在联系以及怎样才能得出一个最佳的答案。
2.3为了使思想品德课更加富有活力,根本方法就是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认识到思想品德课程的意义。社会时事政治使得思想品德课程富有了生命力,更加丰满。将社会时事热点引入课堂,使得学生学会如何思考和认同,积极好问,激发其学习的热情。
3对于社会热点,要实现与思想品德课的准确融合,做到恰到好处
3.1在思想道德课程中,教师有意识地进行社会热点的引入,但是要恰到好处,实现热点资料与政治理论的有机融合。创设问题和材料情境,激发学生对时事的兴趣,促使学生具有发问的精神,产生较高的求知欲望,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
3.2教师要对教材内容做到准确掌握,从而实现对于社会热点事件的精挑细选,找准二者之间的连接。在感性材料的讲解下,实现由现象到本质的升华,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 3.3教師在选择时事材料的时候要注意选择积极向上的。尤其面对纷繁复杂的时事政治,缺乏人生阅历的学生很容易迷失方向。即使是负面的,也要对其进行准确的理论分析,实现对学生的积极引导,传播正能量,宣扬主旋律,用积极向上的例子激发学生,防止消极社会现象对学生的误导作用。由于处于此阶段学生的辨别力还不够健全,容易误解,对一些问题产生质疑,不利于爱国精神的宣扬和培养,阻碍学生身心进步和发展。尽量减少负面实例的运用。
3.4同时,时事材料具有一定的时间性,尤其发生的特定环境和背景。如,可持续发展战略、“单独二孩政策”、云南、新疆等地的恐怖袭击、各地最近出现的邪教组织等事件。教师要善于抓住新的时事态势,准确分析热点问题,掌握最新动态。
3.5教师在复习《拒绝不良诱惑》这一课时,可以播放一些相关内容的新闻视频资料。通过新闻中一些具体事件的描述,使人认识到毅力的重要性,用信息战胜诱惑。这就实现了政治理论活学活用的目的。这就可以看出,时事教育能后促使学生进行提问,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来。根据时事精心设置的问题能够激发学生进行质疑的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地将时事热点引入进来,捕捉学生的反馈信息,促使他们产生好奇心,也就是兴趣由此产生了。在问题提出以后,要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探究。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将时事教育与思想品德教学相结合,符合教育发展的趋势,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在引导学生养成与时俱进、充满活力的思维方式方面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时事政治具有时效性和新鲜性,符合学生的学习需要和特点,能够有效地将枯燥无味的政治理论细致化和具体化。对于时事的引进,要结合思想品德教学的目的和要求,引进恰当、合理的素材,一定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引导,防止出现本末倒置的现象;更要确立一个合适的尺度,用于时事材料的选择,以求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的有机的结合。
参考文献:
[1]梁协偶.论时事新闻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应用[D].广州大学,2012.
[2]季红霞.初中思想品德课中公民意识的培养[D].南京师范大学,2011.
[3]孙红梅.九年级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D].苏州大学,2011.
[4]郑敬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整体构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
关键词:九年级;思想品德课教学;时事教育
中国分类号:G633.2
时事政治与思想品德的教学体系是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教师要引导学生关心国内外时时发生的新闻事件,以宏观的视角去分析所看到的政治现象,实现学生思想水平的质的飞跃。九年级的思想品德课程的主要内容是结合时代特征,介绍当前的国情和国策。而时事教育这一部分就成为教学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一部分。为了更加高效地培养中学生辩证思维能力和实践运用能力,将当前发生的时事政治内容与九年级的思想品德课程教学紧密结合在一起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根本途径,也是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最佳机会,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十分重视这一点,充分运用。目前,中考中越来越重视时事政治这一部分,通常都会将一些社会焦点问题吸纳进考题中,成为中考侧重的考点素材,并且这一现象已经呈现逐年上涨的趋势。因此,当前思想品德课教师的课堂教学任务之一,是要积极引导学生关注不同时期发生的国内、国外热点、分析一些热点问题,并教导学生如何透过这些热点把所学的课本观点联系起来,然后根据题目的要求把整合好的观点对号入座。这样,既能培养、提高学生的分析理解、综合运用能力又能适应目前考试的趋势,有效地提高自己的考试成绩。
1思想品德课引入热点、焦点问题的必要性
1.1在九年级的思想品德课程中,出现很多政治原理和观点,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单纯的理论知识让学生感觉到不容易理解,而且相对的乏味和枯燥,所以为考试而死记硬背成为学生的主流学习方法。如果教师注重实践的作用,积极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将社会当前发生的一些热点和焦点事件引入到课堂教学中,与政治概念和思想相结合,进行综合性讲解,那就可以使学生感觉到其关注的问题与切身经历的结合,实现枯燥政治理论的形象化。将思想品德课融入到社会,抽象的概念与现实生活实现融合,用所学理论去分析所看到的社会问题,通过对社会问题的讲解又实现了对经典政治观点的归纳和总结。
1.2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品德学科态度。初中生处于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时期,而教师在这一阶段要注意发挥对其的有效引导作用,协助他们树立端正的学习态度,为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和完善奠定良好的基础。教师要使学生认识到思想品德课的现实意义,也就是使其具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作用,使他们认识到,思想品德课与自己并不遥远,就发生在身边,与生活密不可分,缺少政治的社会是无法实现任何发展的。因此,为了使生活更加健康,与社会标准相一致,就必须关注政治,关注时事。新时期的学生更加需要具备一定的政治涵养,否则无法生存和立足。中学生要关注时事,关注政治。在学习的过程中,除了书本知识外,还要时刻关注最新的时事、社会热点和焦点,这就是思想道德课区别于其他课程的原因,是一个时效性较短、时刻在变化的学科。脱离了时事教育的思想道德课就会与社会脱节,毫无活力可言,没有任何学习的价值了。因此,学生要时时关注最新的社会热点和焦点,了解学习课程的正确方式,提高自己的政治修养。
1.3教师在讲解《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这一课程的时候,可以将多数学生感兴趣的时事热点引入课堂讲解,如“在2010年,世界博览会在上海召开。在进行最后投票的时候,中国代表团申办的理由定位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利用几千年悠久的文化和历史、独具特色的文化魅力打动了世界。”那么,中华文明到底有什么样的特色和魅力吸引了世界呢?在这样的问题下,就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引出来了。那么,教师就可以继续提问,到底如何向外国人介绍中国的传统文化?此时,学生的学习热情被激发,积极进行回答“文字,艺术,科技”等。学生在进行讲述的过程中,就实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分析和概括。也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向学生展示不同历史时期的、各领域的传统文化,学习气氛彰显活跃,发挥了学生教学主体的作用。
2针对时事教育,可以激发学生进行提问,实现认识上的冲突的产生,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学习兴趣被调动
2.1任何学习的目的都源于问题的产生和解决。在思想道品课程中,将思想品德课堂的理论与当前时事政治相结合,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实现对政治理论更加深入的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对于政治事件的关心,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只有养成良好的理论联系实践的习惯,才能促进正确价值观的有效形成,与时代接轨,不断开拓进取,实现主人翁的精神。
2.2教师在讲解《实现民族复兴》这一课的时候,就积极引入了当时“神八”、“神九”飞天成功的时事热点。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第一次交会对接圆满成功显示了我国成为世界第三个掌握无人和载人空间对接技术的国家。借此,向学生提问中国的航天梦的历史进程、中国的航天梦与实现民族復兴的关系;当下便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老师所提的问题与所提供的热点、课本所学知识的内在联系以及怎样才能得出一个最佳的答案。
2.3为了使思想品德课更加富有活力,根本方法就是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认识到思想品德课程的意义。社会时事政治使得思想品德课程富有了生命力,更加丰满。将社会时事热点引入课堂,使得学生学会如何思考和认同,积极好问,激发其学习的热情。
3对于社会热点,要实现与思想品德课的准确融合,做到恰到好处
3.1在思想道德课程中,教师有意识地进行社会热点的引入,但是要恰到好处,实现热点资料与政治理论的有机融合。创设问题和材料情境,激发学生对时事的兴趣,促使学生具有发问的精神,产生较高的求知欲望,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
3.2教师要对教材内容做到准确掌握,从而实现对于社会热点事件的精挑细选,找准二者之间的连接。在感性材料的讲解下,实现由现象到本质的升华,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 3.3教師在选择时事材料的时候要注意选择积极向上的。尤其面对纷繁复杂的时事政治,缺乏人生阅历的学生很容易迷失方向。即使是负面的,也要对其进行准确的理论分析,实现对学生的积极引导,传播正能量,宣扬主旋律,用积极向上的例子激发学生,防止消极社会现象对学生的误导作用。由于处于此阶段学生的辨别力还不够健全,容易误解,对一些问题产生质疑,不利于爱国精神的宣扬和培养,阻碍学生身心进步和发展。尽量减少负面实例的运用。
3.4同时,时事材料具有一定的时间性,尤其发生的特定环境和背景。如,可持续发展战略、“单独二孩政策”、云南、新疆等地的恐怖袭击、各地最近出现的邪教组织等事件。教师要善于抓住新的时事态势,准确分析热点问题,掌握最新动态。
3.5教师在复习《拒绝不良诱惑》这一课时,可以播放一些相关内容的新闻视频资料。通过新闻中一些具体事件的描述,使人认识到毅力的重要性,用信息战胜诱惑。这就实现了政治理论活学活用的目的。这就可以看出,时事教育能后促使学生进行提问,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来。根据时事精心设置的问题能够激发学生进行质疑的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地将时事热点引入进来,捕捉学生的反馈信息,促使他们产生好奇心,也就是兴趣由此产生了。在问题提出以后,要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探究。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将时事教育与思想品德教学相结合,符合教育发展的趋势,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在引导学生养成与时俱进、充满活力的思维方式方面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时事政治具有时效性和新鲜性,符合学生的学习需要和特点,能够有效地将枯燥无味的政治理论细致化和具体化。对于时事的引进,要结合思想品德教学的目的和要求,引进恰当、合理的素材,一定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引导,防止出现本末倒置的现象;更要确立一个合适的尺度,用于时事材料的选择,以求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的有机的结合。
参考文献:
[1]梁协偶.论时事新闻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应用[D].广州大学,2012.
[2]季红霞.初中思想品德课中公民意识的培养[D].南京师范大学,2011.
[3]孙红梅.九年级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D].苏州大学,2011.
[4]郑敬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整体构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