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校文化建设的思考
对于大多数学校来说,学校文化建设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部分学校或许是出于宣传的需要,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做了许多工作,但仍呈现出“标签式”“泡沫式”状态。那么,学校文化到底是什么?包括哪些内容?笔者认为,作为一校之长,对这些问题都应该有明确和清晰的认识。
通过我对这个问题的思考、概括与梳理,可将学校文化分为四类: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笔者认为四类学校文化的内在联系体现了由静态到动态、由物质到精神两个层面。
其实,学校文化有其自身的特性:
明确的目的性。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场所,因此校园文化建设必须以育人为出发点和归宿,绝不能像社会文化对人的影响那样无组织、无意识、顺其自然。
内容的选择性。文化内容有积极的、健康的,也有消极的、腐朽的,对于世界观尚未形成、行为能力缺乏的少年儿童来说,校园文化的内容必须加以选择:倡导积极、上进的,反对消极、腐朽的。
积极的导向性。学校文化犹如海上的航标灯,时刻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指出正确的方向,因而向全体学生宣讲学校文化的内涵是决不能忽视的。
区域的差异性。由于每所学校所处的区域不同,经济、文化等各不相同,因而学校文化建设必然存在差异性。实事求是、因地制宜是科学的态度,直接照搬他校文化必定会造成水土不服。
学校文化建设的实践
近年来,按照学校“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基本理念,教师不断进行学校文化建设的探索实践。特别是去年下学期,学校成功地创办全国首所九年一贯制留守儿童公立寄宿学校后,市教育局进一步加大了对学校的投入,教师在系统整合学校文化方面做出很大的努力。具体介绍如下:
学校以“明理、诚信、乐学、善为”为校训;以“民主、和谐、奋进、创新”为校风;以“严谨、敬业、爱生、奉献”为教风;以“自主、自学、自立、自强”为学风;以“团结、协作、服务、树人”为干部作风;以“共容、共熔、共融、共荣”为团队精神,竭力打造三架中学和谐、奋进的教育教学氛围。
校园有三处校名,分别用不同的字体,全部为铜材制作,强化学校在师生心目中的分量。校训墙上“真、善、健、美”四个金色大字粘贴在红色花岗岩影壁墙上,下面是喷水池,周边以龙爪槐、黄杨环抱。校标由“三架”二字的汉语拼音打头字母SJ变形成为不锈钢造型,坐落在花岗岩基座上,酷似一只蓄势待飞的银鹰,金色的球体表示太阳,象征着教育的阳光雨露。“蓄势待飞”正体现了基础教育的基本特征。“杏坛时空”仿铜群雕用银杏树下端坐的孔子,周边当代的学生,地面孔子用的书简和学生们玩的足球,将两千多年的时空压缩构成一个景点。“青春畅想曲”仿铜浮雕在画面中融入学校有代表性的一些文化景点和现代元素,无疑增加了亲切感与感召力。日晷用光阴的流动提示着广大师生要珍惜时光,底座刻有朱熹的诗句:“人生易老學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绿,阶前梧叶已秋声。”科学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探究日晷盘面的时辰与现代时钟时间的对应关系,进行科学教育。紫藤书廊是学生课外读书游戏的场所,位于校园办公楼东侧前,春暖花开,紫色如云,取紫气东来之义,象征着学生们的幸福生活。校园中心绿化区的竹林命名为“气节林”,有很好的象征意义;还有党政工团队共同栽种的银杏树和桂花树,命名为“同心树”。
近期,为丰富留守儿童在校的业余生活,学校将图书馆命名为“青衿阁”,并配备了充足的适合学生诵读的国学经典教材,让学生志愿者自主管理,每天下午开放,孩子们进行国学经典诵读活动,让他们在情境中体验。如今,“青衿阁”已经成为校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学校文化建设的体会
强化学习,研究思考 通过加强学习,深入了解了先进的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再结合自己的办学工作实践进行理性思考,不断概括梳理,从而形成自身的学校文化理念,这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思想基础。
结合实际,统筹构建 结合区域实际、学校实际和生源实际统筹协调,整体、系统地构建独具内涵的学校文化框架,不断充实、整合具体内容,这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
广泛宣讲,引导认同 校园文化一旦初步成型,就一定要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不断将已经成型的学校文化内容向全体教师、学生乃至家长进行宣讲,引导大家认同并逐步内化。同时,还要根据组织成员的合理化建议进行相应的调整,绝不能把学校文化建设停留在静态的视觉层面,这是学校文化建设的关键所在。
扎实管理,促进发展 在组织成员认同的基础上,把学校文化内容纳入学校管理,有效引导教育工作,扎扎实实地推进,使教师和学生逐步养成积极的处世态度和文明的行为习惯,这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最终目的。
最近,在学校规范化建设工程的学校发展规划研讨过程中,学校还积极与湖南师范大学等高校的专家们沟通、互动,引入了“阳光教育”的理念。学校将在今后的办学实践中继续对学校文化进行开发、梳理与凝练,建设系统整合的“阳光学校文化”,努力凸显学校的办学特色,以更有效地促进教师发展、学生发展和学校发展。
(作者单位: 湖南省耒阳市三架中学)
对于大多数学校来说,学校文化建设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部分学校或许是出于宣传的需要,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做了许多工作,但仍呈现出“标签式”“泡沫式”状态。那么,学校文化到底是什么?包括哪些内容?笔者认为,作为一校之长,对这些问题都应该有明确和清晰的认识。
通过我对这个问题的思考、概括与梳理,可将学校文化分为四类: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笔者认为四类学校文化的内在联系体现了由静态到动态、由物质到精神两个层面。
其实,学校文化有其自身的特性:
明确的目的性。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场所,因此校园文化建设必须以育人为出发点和归宿,绝不能像社会文化对人的影响那样无组织、无意识、顺其自然。
内容的选择性。文化内容有积极的、健康的,也有消极的、腐朽的,对于世界观尚未形成、行为能力缺乏的少年儿童来说,校园文化的内容必须加以选择:倡导积极、上进的,反对消极、腐朽的。
积极的导向性。学校文化犹如海上的航标灯,时刻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指出正确的方向,因而向全体学生宣讲学校文化的内涵是决不能忽视的。
区域的差异性。由于每所学校所处的区域不同,经济、文化等各不相同,因而学校文化建设必然存在差异性。实事求是、因地制宜是科学的态度,直接照搬他校文化必定会造成水土不服。
学校文化建设的实践
近年来,按照学校“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基本理念,教师不断进行学校文化建设的探索实践。特别是去年下学期,学校成功地创办全国首所九年一贯制留守儿童公立寄宿学校后,市教育局进一步加大了对学校的投入,教师在系统整合学校文化方面做出很大的努力。具体介绍如下:
学校以“明理、诚信、乐学、善为”为校训;以“民主、和谐、奋进、创新”为校风;以“严谨、敬业、爱生、奉献”为教风;以“自主、自学、自立、自强”为学风;以“团结、协作、服务、树人”为干部作风;以“共容、共熔、共融、共荣”为团队精神,竭力打造三架中学和谐、奋进的教育教学氛围。
校园有三处校名,分别用不同的字体,全部为铜材制作,强化学校在师生心目中的分量。校训墙上“真、善、健、美”四个金色大字粘贴在红色花岗岩影壁墙上,下面是喷水池,周边以龙爪槐、黄杨环抱。校标由“三架”二字的汉语拼音打头字母SJ变形成为不锈钢造型,坐落在花岗岩基座上,酷似一只蓄势待飞的银鹰,金色的球体表示太阳,象征着教育的阳光雨露。“蓄势待飞”正体现了基础教育的基本特征。“杏坛时空”仿铜群雕用银杏树下端坐的孔子,周边当代的学生,地面孔子用的书简和学生们玩的足球,将两千多年的时空压缩构成一个景点。“青春畅想曲”仿铜浮雕在画面中融入学校有代表性的一些文化景点和现代元素,无疑增加了亲切感与感召力。日晷用光阴的流动提示着广大师生要珍惜时光,底座刻有朱熹的诗句:“人生易老學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绿,阶前梧叶已秋声。”科学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探究日晷盘面的时辰与现代时钟时间的对应关系,进行科学教育。紫藤书廊是学生课外读书游戏的场所,位于校园办公楼东侧前,春暖花开,紫色如云,取紫气东来之义,象征着学生们的幸福生活。校园中心绿化区的竹林命名为“气节林”,有很好的象征意义;还有党政工团队共同栽种的银杏树和桂花树,命名为“同心树”。
近期,为丰富留守儿童在校的业余生活,学校将图书馆命名为“青衿阁”,并配备了充足的适合学生诵读的国学经典教材,让学生志愿者自主管理,每天下午开放,孩子们进行国学经典诵读活动,让他们在情境中体验。如今,“青衿阁”已经成为校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学校文化建设的体会
强化学习,研究思考 通过加强学习,深入了解了先进的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再结合自己的办学工作实践进行理性思考,不断概括梳理,从而形成自身的学校文化理念,这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思想基础。
结合实际,统筹构建 结合区域实际、学校实际和生源实际统筹协调,整体、系统地构建独具内涵的学校文化框架,不断充实、整合具体内容,这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
广泛宣讲,引导认同 校园文化一旦初步成型,就一定要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不断将已经成型的学校文化内容向全体教师、学生乃至家长进行宣讲,引导大家认同并逐步内化。同时,还要根据组织成员的合理化建议进行相应的调整,绝不能把学校文化建设停留在静态的视觉层面,这是学校文化建设的关键所在。
扎实管理,促进发展 在组织成员认同的基础上,把学校文化内容纳入学校管理,有效引导教育工作,扎扎实实地推进,使教师和学生逐步养成积极的处世态度和文明的行为习惯,这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最终目的。
最近,在学校规范化建设工程的学校发展规划研讨过程中,学校还积极与湖南师范大学等高校的专家们沟通、互动,引入了“阳光教育”的理念。学校将在今后的办学实践中继续对学校文化进行开发、梳理与凝练,建设系统整合的“阳光学校文化”,努力凸显学校的办学特色,以更有效地促进教师发展、学生发展和学校发展。
(作者单位: 湖南省耒阳市三架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