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意见》要求,“统筹一线教师、管理干部、教研人员、专家学者、社会人士等力量。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明确各支力量在教书育人、服务保障、教学指导、研究引领、参与监督等方面的作用。围绕育人目标,协调各支力量,形成育人合力”。立德树人是一个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凝聚各支力量,共同参与,同心同德,同向同行。统筹各支力量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
统筹各支力量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立德树人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党的教育方针的最新要求。目前在贯彻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坚持立德树人方面,教育系统内外各支力量不但没有形成良性互动的合作局面,相反,许多地方处于各说各话、各行其是甚至互相掣肘的状态。教育管理干部关心的如果主要是升学率,教师教书育人必然心有余而力不足;教研人员如果一味忙于组织这考试那考试,按照考试成绩给教师和学生排名排队,想让教师静下心来教书简直就是缘木求鱼;专家学者们如果只站在教师教育教学实践的“岸边”,不亲自参与教育变革,不千方百计地帮助广大教师提高专业素養,再先进的教育理念也很难在贫瘠的课堂里长出新课程改革的“嫩芽”;社会各界有识之士如果只是对教育忧心如焚,却始终不肯走进学校,了解学校,支持学校,那对当下的教育变革也只能于事无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迫切需要通过体制机制创新,促使社会各支力量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统筹各支力量的关键是对教育本质的内在认同。凝聚各支力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在教育价值认同上达成共识,做到同心同德。社会各界对学生负担过重、对应试教育及其带来的日益严重的后果越来越不满,呼吁回归教育本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已成为多数人的共识。所以,凝聚各支力量,形成价值认同,需要统筹处理好以下五个关系:一是在处理育人与升学的关系上,学校教育要始终坚持育人第一,升学第二。二是在处理教书与育人的关系上,教师要始终坚持教育价值高于学科价值,要始终坚持整体育人,要始终坚持全人教育。三是在处理学科教研与学科育人的关系上,教研员必须从学科知识传承本位走向学科育人本位。四是在处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关系上,专家学者必须始终坚持理论源于实践再回到实践的原则,脱离了实践的理论是苍白无力的。五是在处理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关系上,学校教育离不开社会的理解和支持,必须吸纳社会各界力量走进学校,支持教育。
统筹各支力量的落脚点是全面提高合作育人能力。凝聚各支力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在教育教学实践上形成合力,做到同向同行。一是面对新时代、新形势、新要求,必须提高教师的综合整体育人能力。二是教育管理者要切实转变管理观和管理方式,把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把尊重和关心师生、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让教师和学生享受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作为教育管理的最终目的。三是切实转变教研职能和教研方式,建立教研员联系学校制度、教研员兼课制度、教研员与教师同步备课同步教研制度,还要建立教研员国家和省级培训制度,持续提高教研员的业务能力。四是高等院校、专业机构、社会组织的专家学者,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切实增强对课程改革的专业与政策支持,为中小学教师和学生提供系统的课程、教材、教辅、学业成就评价的“一揽子”服务。五是动员一切积极力量支持学校教育,如建立开放的学校教育人力资源体系,支持社会各界专业人士担任兼职教师,或者担任学校教育志愿者等。
(作者系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
统筹各支力量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立德树人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党的教育方针的最新要求。目前在贯彻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坚持立德树人方面,教育系统内外各支力量不但没有形成良性互动的合作局面,相反,许多地方处于各说各话、各行其是甚至互相掣肘的状态。教育管理干部关心的如果主要是升学率,教师教书育人必然心有余而力不足;教研人员如果一味忙于组织这考试那考试,按照考试成绩给教师和学生排名排队,想让教师静下心来教书简直就是缘木求鱼;专家学者们如果只站在教师教育教学实践的“岸边”,不亲自参与教育变革,不千方百计地帮助广大教师提高专业素養,再先进的教育理念也很难在贫瘠的课堂里长出新课程改革的“嫩芽”;社会各界有识之士如果只是对教育忧心如焚,却始终不肯走进学校,了解学校,支持学校,那对当下的教育变革也只能于事无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迫切需要通过体制机制创新,促使社会各支力量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统筹各支力量的关键是对教育本质的内在认同。凝聚各支力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在教育价值认同上达成共识,做到同心同德。社会各界对学生负担过重、对应试教育及其带来的日益严重的后果越来越不满,呼吁回归教育本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已成为多数人的共识。所以,凝聚各支力量,形成价值认同,需要统筹处理好以下五个关系:一是在处理育人与升学的关系上,学校教育要始终坚持育人第一,升学第二。二是在处理教书与育人的关系上,教师要始终坚持教育价值高于学科价值,要始终坚持整体育人,要始终坚持全人教育。三是在处理学科教研与学科育人的关系上,教研员必须从学科知识传承本位走向学科育人本位。四是在处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关系上,专家学者必须始终坚持理论源于实践再回到实践的原则,脱离了实践的理论是苍白无力的。五是在处理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关系上,学校教育离不开社会的理解和支持,必须吸纳社会各界力量走进学校,支持教育。
统筹各支力量的落脚点是全面提高合作育人能力。凝聚各支力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在教育教学实践上形成合力,做到同向同行。一是面对新时代、新形势、新要求,必须提高教师的综合整体育人能力。二是教育管理者要切实转变管理观和管理方式,把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把尊重和关心师生、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让教师和学生享受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作为教育管理的最终目的。三是切实转变教研职能和教研方式,建立教研员联系学校制度、教研员兼课制度、教研员与教师同步备课同步教研制度,还要建立教研员国家和省级培训制度,持续提高教研员的业务能力。四是高等院校、专业机构、社会组织的专家学者,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切实增强对课程改革的专业与政策支持,为中小学教师和学生提供系统的课程、教材、教辅、学业成就评价的“一揽子”服务。五是动员一切积极力量支持学校教育,如建立开放的学校教育人力资源体系,支持社会各界专业人士担任兼职教师,或者担任学校教育志愿者等。
(作者系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