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是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高中历史教学应以教材为依托,深入挖掘,让学生在多彩的课堂中,在有趣的故事中,潜移默化的受到核心价值思想的教育。
【关键词】核心价值观 教材 故事穿插 人格魅力 渗透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千百年来,这些话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不屈的斗志与气概,构成了中华民族伟岸的风骨与气度,铸就了我们泱泱大国的英雄的气魄与脊梁,使得我们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鲁迅说“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他发展起来,中国才有进步!”
然而,近些年来,我们的民族之魂缺失了……
慨叹反思中,人们呼唤民魂的回归!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民族之魂,国之血脉。
它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教育指导纲要》强调指出“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中小学教育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那么,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贯彻这一教学方针呢?下面仅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依托教材引导人。
同其他教学内容一样,核心价值体系的教学也应以课堂为主渠道,教材为重要依托。在《必修三》思想史部分教学中,涉及到了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教育,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西方国家不讲马克思主义不是也搞得挺好的吗?为什么中国非要强调这个?于是在探究教学中,在我适时的点拨引导中,在学生热烈的讨论中,我和学生们一起拨开历史的迷雾,明白了这离不开近代中国的社会实践和时代背景。于是从向西方学习的开始到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从北洋军阀到新文化运动,从巴黎和会的失败到十月革命的胜利,再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到新中国的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大发展,理不言自明,没有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道路就不会有今天祖国的繁荣昌盛。
在教学中,我发现单纯的理论说教往往苍白而无力,而依托教材大量史实的学习为基础,核心价值体系的挖掘和引导往往水到而渠成,两者是密不可分的,教材是肉体,思想是灵魂,而对于历史学科,则更具优势。如必修三,《百家争鸣》我讲墨儒道法的博大精深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必修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我讲中国对世界经济的贡献,GDP居世界第二位,渗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教育,这样的例子俯拾皆是。而价值体系的教学往往不知不觉中潜移默化,润物无声。
二、挖掘历史熏陶人。
历史是活生生的,是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及其活动的舞台。历史不是枯燥无味的,是最能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关键在于的教师的挖掘与激发。我平时就注意穿插些教材以外的东西,以使人物丰满起来,使历史鲜活起来,使学生在不知不觉受到熏陶。
《必修三\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讲汉赋的风采,我穿插了卓文君与司马相如的故事,那“一别之后,两地相思,只说是三四月,又谁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如泣如诉,教室沉寂了,学生陶醉了,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学习中,爱国主义教育如春风化雨。
《近代物理学的奠基人和革命者》中,讲“爱因斯坦的时空”,我穿插了著名的双生子佯谬:一对双胞胎,一个留在地球上,另一个坐火箭到太空旅行,飞行速度接近光速,回来后他兄弟早已死去,因为地球上已过了200年。故事的讲述中,激发起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与热爱。而这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八荣八耻内容之一。
八荣八耻还讲要以爱祖国为荣,而爱祖国首先要爱自己的父母。在教学中我讲了孝道,《必修二\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说到男耕女织,我联系到牛郎织女、天仙配,我讲了董永的故事,一首“葬父贷孔兄,仙姬陌生逢,织缣偿债主,孝感动苍穹。”让学生体会到孝为做人根本,在家孝父母,在外爱国家。
三、人格魅力感染人。
“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熏陶不仅表现在语言故事的耳濡目染中,更表现在人格魅力的感染上。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乌申斯基也说,“在教育中,应以教育者的人格为基础,因为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只有性格才能形成性格。”我们要想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思想教给学生,自己首先要有这方面的素质。
我以为教师要在平时多注意学习,提高自身的修养。要知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孔子讲,吾日三省吾身。那我们也扪心自问:我们是不是对学生有一颗无私仁爱之心呢,不然怎么要求他们推已及人,爱祖国爱人民呢;我们是不是有一颗爱岗敬业博学精进之心呢,要不然怎么要求他们努力学习崇尚科学呢;我们是不是有一颗豁达诚信严以律已之心呢,要不然怎么能激励他们团结互助守法诚信呢,要知道一个睡着的人是不能把别人唤醒的。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将使他们受益终生。
四、紧跟时代树新人。
近几年来,我国经济突飞猛进,跃居世界第二位,但人们精神方面却出现了缺失,社会上不和谐现象层出不穷,而青少年更不可避免的沾染上了许多“污渍”。他们痴迷网络,爱玩手机,上课睡觉,考试作弊,搞对象,聊QQ,父母辛苦创造的财富在他们那里变成了享乐的资本,老师多年得到的真理在他们那里被看作是滥调陈词。
——人之初,性本善。不可否认,学生内心里是有自尊心和上进心的,只不过被现实社会中的尘埃埋得太深了。所以我们应“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我们应努力挖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重树新人。
1.真心关怀和尊重学生。
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让他们感受到春天般的温暖。我常对他们说,我相信你们当中将来会有很多人要比老师有出息,所以现在大家要努力学习,为以后积累更多的本领。
2.多做心灵的沟通。
班中有几个后进生,我一一找他们座谈,并根据他们不同的上课表现、性格特征和家庭情况有针对性的给他们以支持激励和鞭策,教给他们做人要诚信,上课要守纪,学习要勤奋。
3.以多种方式树立其信心。
我在作业批改中,在上课互动中,不放弃任何一次肯定表扬的机会。尤其是作业,我分层次,写评语,充分让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从而树立起努力学习争取更大进步的信心和决心。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的家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而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我们做为历史教师,有义务有责任在他们的心里树立起为社会主义奋斗的理想。相信在我们课堂教材的学习中,在故事情景的熏陶中,在无私付出的关爱中,新时代的民族之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思想定能如春风化雨,滋润我们新时代青少年的心田,使之健康茁壮成长!
【关键词】核心价值观 教材 故事穿插 人格魅力 渗透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千百年来,这些话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不屈的斗志与气概,构成了中华民族伟岸的风骨与气度,铸就了我们泱泱大国的英雄的气魄与脊梁,使得我们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鲁迅说“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他发展起来,中国才有进步!”
然而,近些年来,我们的民族之魂缺失了……
慨叹反思中,人们呼唤民魂的回归!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民族之魂,国之血脉。
它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教育指导纲要》强调指出“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中小学教育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那么,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贯彻这一教学方针呢?下面仅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依托教材引导人。
同其他教学内容一样,核心价值体系的教学也应以课堂为主渠道,教材为重要依托。在《必修三》思想史部分教学中,涉及到了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教育,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西方国家不讲马克思主义不是也搞得挺好的吗?为什么中国非要强调这个?于是在探究教学中,在我适时的点拨引导中,在学生热烈的讨论中,我和学生们一起拨开历史的迷雾,明白了这离不开近代中国的社会实践和时代背景。于是从向西方学习的开始到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从北洋军阀到新文化运动,从巴黎和会的失败到十月革命的胜利,再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到新中国的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大发展,理不言自明,没有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道路就不会有今天祖国的繁荣昌盛。
在教学中,我发现单纯的理论说教往往苍白而无力,而依托教材大量史实的学习为基础,核心价值体系的挖掘和引导往往水到而渠成,两者是密不可分的,教材是肉体,思想是灵魂,而对于历史学科,则更具优势。如必修三,《百家争鸣》我讲墨儒道法的博大精深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必修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我讲中国对世界经济的贡献,GDP居世界第二位,渗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教育,这样的例子俯拾皆是。而价值体系的教学往往不知不觉中潜移默化,润物无声。
二、挖掘历史熏陶人。
历史是活生生的,是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及其活动的舞台。历史不是枯燥无味的,是最能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关键在于的教师的挖掘与激发。我平时就注意穿插些教材以外的东西,以使人物丰满起来,使历史鲜活起来,使学生在不知不觉受到熏陶。
《必修三\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讲汉赋的风采,我穿插了卓文君与司马相如的故事,那“一别之后,两地相思,只说是三四月,又谁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如泣如诉,教室沉寂了,学生陶醉了,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学习中,爱国主义教育如春风化雨。
《近代物理学的奠基人和革命者》中,讲“爱因斯坦的时空”,我穿插了著名的双生子佯谬:一对双胞胎,一个留在地球上,另一个坐火箭到太空旅行,飞行速度接近光速,回来后他兄弟早已死去,因为地球上已过了200年。故事的讲述中,激发起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与热爱。而这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八荣八耻内容之一。
八荣八耻还讲要以爱祖国为荣,而爱祖国首先要爱自己的父母。在教学中我讲了孝道,《必修二\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说到男耕女织,我联系到牛郎织女、天仙配,我讲了董永的故事,一首“葬父贷孔兄,仙姬陌生逢,织缣偿债主,孝感动苍穹。”让学生体会到孝为做人根本,在家孝父母,在外爱国家。
三、人格魅力感染人。
“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熏陶不仅表现在语言故事的耳濡目染中,更表现在人格魅力的感染上。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乌申斯基也说,“在教育中,应以教育者的人格为基础,因为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只有性格才能形成性格。”我们要想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思想教给学生,自己首先要有这方面的素质。
我以为教师要在平时多注意学习,提高自身的修养。要知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孔子讲,吾日三省吾身。那我们也扪心自问:我们是不是对学生有一颗无私仁爱之心呢,不然怎么要求他们推已及人,爱祖国爱人民呢;我们是不是有一颗爱岗敬业博学精进之心呢,要不然怎么要求他们努力学习崇尚科学呢;我们是不是有一颗豁达诚信严以律已之心呢,要不然怎么能激励他们团结互助守法诚信呢,要知道一个睡着的人是不能把别人唤醒的。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将使他们受益终生。
四、紧跟时代树新人。
近几年来,我国经济突飞猛进,跃居世界第二位,但人们精神方面却出现了缺失,社会上不和谐现象层出不穷,而青少年更不可避免的沾染上了许多“污渍”。他们痴迷网络,爱玩手机,上课睡觉,考试作弊,搞对象,聊QQ,父母辛苦创造的财富在他们那里变成了享乐的资本,老师多年得到的真理在他们那里被看作是滥调陈词。
——人之初,性本善。不可否认,学生内心里是有自尊心和上进心的,只不过被现实社会中的尘埃埋得太深了。所以我们应“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我们应努力挖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重树新人。
1.真心关怀和尊重学生。
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让他们感受到春天般的温暖。我常对他们说,我相信你们当中将来会有很多人要比老师有出息,所以现在大家要努力学习,为以后积累更多的本领。
2.多做心灵的沟通。
班中有几个后进生,我一一找他们座谈,并根据他们不同的上课表现、性格特征和家庭情况有针对性的给他们以支持激励和鞭策,教给他们做人要诚信,上课要守纪,学习要勤奋。
3.以多种方式树立其信心。
我在作业批改中,在上课互动中,不放弃任何一次肯定表扬的机会。尤其是作业,我分层次,写评语,充分让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从而树立起努力学习争取更大进步的信心和决心。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的家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而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我们做为历史教师,有义务有责任在他们的心里树立起为社会主义奋斗的理想。相信在我们课堂教材的学习中,在故事情景的熏陶中,在无私付出的关爱中,新时代的民族之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思想定能如春风化雨,滋润我们新时代青少年的心田,使之健康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