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现实情境中抽取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吴老师首先用聊天的方式描述了这样一个情境:赵楠、张华、李辉、王立四位好朋友马上就要大学毕业了,他们相约吃了一顿饭。赵楠付了100元,找回3元,他们想AA制分摊费用。吴老师要求学生把这个情境里有用的信息记录下来,有的学生不会记录信息;有的学生像记日记一样写一段文字;有的只摘录简单的数字信息。吴老师引导学生对比记录,然后学生发现、提出问题:每人应付款多少元?
【赏析】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有效利用数学信息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解决问题,在现实的情境中,学生对这些感受体验更真实。这样的引入,能发展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的意识,能发展学生从现实的情境中抽取数学信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二、巧妙设计问题串驱动,直指数学本质
吴老师让学生自己尝试解决问题,学生交流汇报时列式(100-3)÷4=24……1,并用竖式计算。教师启发:这里面就没有新的问题?
新问题1:余下的1元怎么分?
学生深入探究1元平均分4份,每份是多少?
生1:1元=100分,100÷4=25分。
生1和学生交流:大家看明白我的算式没有?其他学生解读:你的意思是不是1元=100分,100分平均分4份,每份25分?
生2:1元=10角,10÷4=?
师:1元就是等于10角,你怎么不往下分了?
生2:10角分4份,还有余数。
教师让学生先思考一会儿,再问:“现在有想法了吗?”生2通过自己的思考继续分,2角=20分,20÷4=5分。
生3:每人2.5角就是0.25元。
生4:我通过画图解决。
新问题2:把这些过程写在一个式子里?怎样写?
教师引导学生发问:怎样把分的过程写在一个式子里?学生思考后,在已有的算式下面写出了这样的竖式:
面对新的竖式,有的学生又发现了问题:应该每个人24元2角5分,怎么看着你的答案是2425元呀?学生思考后想到了办法:请小数点来帮忙,点上小数点就是24.25元了。有的学生发表感慨:小数点你可真有用啊!教师继续启发学生思考:你们还有问题吗?在教师的启发下,有的学生发现问题:竖式里不应该有单位。
新问题3:去掉竖式中的单位怎么区分元、角、分?
学生经过思考,去掉了竖式中的单位,按理说此时的竖式已经很标准了,可以到此为止了。学生的问题意识逐步增强,又有学生提出新的问题:1就是1,怎么变成10了?2就是2,怎么变成20了?10、20表示什么?通过对一系列问题的思考,学生对小数除法的算理越辨越明。
【赏析】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成串的问题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为学生的思维提升搭建了一个个必要的阶梯,促进了学生对小数除法的算理的理解,同时也沟通了算理和算法的联系,做到了“寓理于法,理法相融”,培养了学生深入思考的习惯。
三、有意识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提升数学素养
学生通过解决每人分摊多少元的问题,已经理解了小数除法的算理,而且弄清了算法。吴老师安排相应的练习“51÷2=?”学生采用竖式计算后,并没有简单地让学生判断对错,而是用讲故事的方式让学生进一步说理,明晰结果的合理性。从“分钱”到“分水果”“分米”“分糖”等,最后情境没了,继续思考“分数”,最终让学生了解小数除法的本质其实就是分计数单位。
【赏析】数学教学不可能完全停留在生活的层面,要让学生建立数学模型,并解释和应用。吴老师之前让学生经历了数学化的过程,积累了一定的数学经验,从直观到抽象,思维层次提升,最终让學生了解小数除法的本质其实就是分计数单位。过程中不断优化,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提升了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作者单位:宜都市枝城小学)
责任编辑 陈建军
吴老师首先用聊天的方式描述了这样一个情境:赵楠、张华、李辉、王立四位好朋友马上就要大学毕业了,他们相约吃了一顿饭。赵楠付了100元,找回3元,他们想AA制分摊费用。吴老师要求学生把这个情境里有用的信息记录下来,有的学生不会记录信息;有的学生像记日记一样写一段文字;有的只摘录简单的数字信息。吴老师引导学生对比记录,然后学生发现、提出问题:每人应付款多少元?
【赏析】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有效利用数学信息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解决问题,在现实的情境中,学生对这些感受体验更真实。这样的引入,能发展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的意识,能发展学生从现实的情境中抽取数学信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二、巧妙设计问题串驱动,直指数学本质
吴老师让学生自己尝试解决问题,学生交流汇报时列式(100-3)÷4=24……1,并用竖式计算。教师启发:这里面就没有新的问题?
新问题1:余下的1元怎么分?
学生深入探究1元平均分4份,每份是多少?
生1:1元=100分,100÷4=25分。
生1和学生交流:大家看明白我的算式没有?其他学生解读:你的意思是不是1元=100分,100分平均分4份,每份25分?
生2:1元=10角,10÷4=?
师:1元就是等于10角,你怎么不往下分了?
生2:10角分4份,还有余数。
教师让学生先思考一会儿,再问:“现在有想法了吗?”生2通过自己的思考继续分,2角=20分,20÷4=5分。
生3:每人2.5角就是0.25元。
生4:我通过画图解决。
新问题2:把这些过程写在一个式子里?怎样写?
教师引导学生发问:怎样把分的过程写在一个式子里?学生思考后,在已有的算式下面写出了这样的竖式:
面对新的竖式,有的学生又发现了问题:应该每个人24元2角5分,怎么看着你的答案是2425元呀?学生思考后想到了办法:请小数点来帮忙,点上小数点就是24.25元了。有的学生发表感慨:小数点你可真有用啊!教师继续启发学生思考:你们还有问题吗?在教师的启发下,有的学生发现问题:竖式里不应该有单位。
新问题3:去掉竖式中的单位怎么区分元、角、分?
学生经过思考,去掉了竖式中的单位,按理说此时的竖式已经很标准了,可以到此为止了。学生的问题意识逐步增强,又有学生提出新的问题:1就是1,怎么变成10了?2就是2,怎么变成20了?10、20表示什么?通过对一系列问题的思考,学生对小数除法的算理越辨越明。
【赏析】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成串的问题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为学生的思维提升搭建了一个个必要的阶梯,促进了学生对小数除法的算理的理解,同时也沟通了算理和算法的联系,做到了“寓理于法,理法相融”,培养了学生深入思考的习惯。
三、有意识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提升数学素养
学生通过解决每人分摊多少元的问题,已经理解了小数除法的算理,而且弄清了算法。吴老师安排相应的练习“51÷2=?”学生采用竖式计算后,并没有简单地让学生判断对错,而是用讲故事的方式让学生进一步说理,明晰结果的合理性。从“分钱”到“分水果”“分米”“分糖”等,最后情境没了,继续思考“分数”,最终让学生了解小数除法的本质其实就是分计数单位。
【赏析】数学教学不可能完全停留在生活的层面,要让学生建立数学模型,并解释和应用。吴老师之前让学生经历了数学化的过程,积累了一定的数学经验,从直观到抽象,思维层次提升,最终让學生了解小数除法的本质其实就是分计数单位。过程中不断优化,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提升了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作者单位:宜都市枝城小学)
责任编辑 陈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