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时代的到来,各国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国民素养逐渐成为被关注的重点。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欧盟等国际组织相继构建核心素养理论框架,“核心素养”成为世界范围内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议题。本文通过分析核心素养诞生的时代背景和其发展的历史演变,得出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和主要特征,最后尝试就我国核心素养理论框架的构建发表了一些看法。
【关键词】核心素养 课程改革 理论框架
一、核心素养诞生的时代背景
要准确把握“素养”或者“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必须从它所产生的时代背景入手进行了解。在当今具有重大影响的核心素养的研究框架中,核心素养指的是在进入21世纪这个信息时代,人们对工作、生活和自我价值实现的新特点和新要求。
“核心素养”从“能力为本”的教育观念发展而来,它是课程改革的DNA。20世纪60年代后期,以美国、英国、澳大利亚为首的发达国家,先后开展了以“能力为本”的教育课程改革。80年代后期,世界各国又相继开展了“以标准为本”的教育改革。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能力观”的进一步发展,基于传统基本素养的能力标准的局限性日渐暴露,传统“能力观”对知识与技能的要求显然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新时代背景下学习结果的新要求。因而各国的教育目标都在逐渐的向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这一三维目标发展。而“能力”这一词也已经无法代表新时代背景下人们对教育目标的新期待和新要求,由此催生了“核心素养”一词。“核心素养”作为能够帮助人实现自我价值,适应和融入社会生活所不可或缺的能力技能,体现了教育的本质意义,更加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彰显了整个时代的生命力。
当前,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带动了资源、技术、信息的全球化,各国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日益增多,培养能够包容多种文化、适应时代发展的新时代人才成为大势所趋。
二、核心素养的内涵
“核心素养”中的“素养”一词,指的是人们在后天的学习过程中逐渐掌握一定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的过程和结果。这里的素养不同于知识、能力和态度本身或者他们的和,而是三者的综合化,会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由此可见,“素养”所囊括的意义范围比“知识”、“能力”一词而言更为广泛。“知识”、“技能”指的是人所具备的能够满足个人在學习、工作的生活中的基本需求的具体学科领域的知识、技能。相对而言,“核心素养”既包括传统教育理论中的知识和技能,也包括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是指个体为了发展成为一个健全的人而在特定的情境中所必须掌握的不可或缺的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它强调个体能够利用一定的方法积极主动地去获取所需的知识和技能,而不只是强调某一具体的学科知识。发展核心素养的目标不仅仅局限于对个人基本生活需求的满足,而是更加注重促进个体对自我价值的实现和对更高目标的追求。
“核心素养”这一概念矫正了过去或者只重视知识,或者只重视能力而忽视情感态度的教育缺失,进一步完善了素质教育的理念。素养是后天学习的结果,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这也为教育改革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
三、核心素养的特征
1.共同性和关键性。核心素养的共同性是指它面向全体社会成员,而且不仅仅局限于特定的学科和特定的领域,而是适应所有的情境。它区别于具有职业性的专业素养,指的是每个社会成员实现自我价值和促进社会发展所必不可少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是社会群体所共有的素养。核心素养的关键性则体现在核心素养重视对个体获得终身发展和适应社会生活所必备的关键素养的培养,贵精而不贵多。
2.个体性和发展性。核心素养的个体性是相对于其共同性而言的,人作为独立发展的个体,在个人成长发展的不同阶段必然会体现出个人的自主发展的特性。核心素养的发展性是指素养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培养,其培养过程具有连续性和阶段性。
3.融合性和广泛性。核心素养的融合性旨在发展个体在获得自我发展和适应社会生活所应具备的基本的综合性的素养,是个体在教育和生活中所能获得的共性的素养,而不特定指向某一学科,具有一定的融合性。
四、我国建构核心素养理论框架的建议
新时代教育背景下,基于国际教育改革经验,并依据我国国情和教育实践,我国核心素养的构建需要指向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要根据时代特点,着眼于终身学习的视角,构建具有时代性、发展性和连贯性的核心素养理论框架。
核心素养理论框架构建过程中的核心问题是教育应该培养怎能样的人和怎样培养这种人的问题,这不仅涉及到教育和整个社会未来的发展,而且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相关。因此,在构建核心素养理论框架的过程中,要注意征集切身利益者的意见和建议。
总之,我们应紧随国际上构建核心素养理论框架和教育改革的脚步,打破传统的教育模式,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在世界教育改革中夺占先机。
参考文献:
[1]蔡清田.核心素养在台湾十二年国民基本教育课程改革的角色[J].全球教育展望,2016(2).
[2]黄四林,左璜等.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的国际分析[J].中国教育学刊,2016(06).
[3]姜宇,辛涛等.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改革实践途径与策略[J].中国教育学刊,2016(6).
作者简介:董洁(1994-),女,山东青岛人,聊城大学大学外语教育学院学科教学(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
【关键词】核心素养 课程改革 理论框架
一、核心素养诞生的时代背景
要准确把握“素养”或者“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必须从它所产生的时代背景入手进行了解。在当今具有重大影响的核心素养的研究框架中,核心素养指的是在进入21世纪这个信息时代,人们对工作、生活和自我价值实现的新特点和新要求。
“核心素养”从“能力为本”的教育观念发展而来,它是课程改革的DNA。20世纪60年代后期,以美国、英国、澳大利亚为首的发达国家,先后开展了以“能力为本”的教育课程改革。80年代后期,世界各国又相继开展了“以标准为本”的教育改革。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能力观”的进一步发展,基于传统基本素养的能力标准的局限性日渐暴露,传统“能力观”对知识与技能的要求显然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新时代背景下学习结果的新要求。因而各国的教育目标都在逐渐的向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这一三维目标发展。而“能力”这一词也已经无法代表新时代背景下人们对教育目标的新期待和新要求,由此催生了“核心素养”一词。“核心素养”作为能够帮助人实现自我价值,适应和融入社会生活所不可或缺的能力技能,体现了教育的本质意义,更加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彰显了整个时代的生命力。
当前,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带动了资源、技术、信息的全球化,各国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日益增多,培养能够包容多种文化、适应时代发展的新时代人才成为大势所趋。
二、核心素养的内涵
“核心素养”中的“素养”一词,指的是人们在后天的学习过程中逐渐掌握一定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的过程和结果。这里的素养不同于知识、能力和态度本身或者他们的和,而是三者的综合化,会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由此可见,“素养”所囊括的意义范围比“知识”、“能力”一词而言更为广泛。“知识”、“技能”指的是人所具备的能够满足个人在學习、工作的生活中的基本需求的具体学科领域的知识、技能。相对而言,“核心素养”既包括传统教育理论中的知识和技能,也包括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是指个体为了发展成为一个健全的人而在特定的情境中所必须掌握的不可或缺的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它强调个体能够利用一定的方法积极主动地去获取所需的知识和技能,而不只是强调某一具体的学科知识。发展核心素养的目标不仅仅局限于对个人基本生活需求的满足,而是更加注重促进个体对自我价值的实现和对更高目标的追求。
“核心素养”这一概念矫正了过去或者只重视知识,或者只重视能力而忽视情感态度的教育缺失,进一步完善了素质教育的理念。素养是后天学习的结果,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这也为教育改革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
三、核心素养的特征
1.共同性和关键性。核心素养的共同性是指它面向全体社会成员,而且不仅仅局限于特定的学科和特定的领域,而是适应所有的情境。它区别于具有职业性的专业素养,指的是每个社会成员实现自我价值和促进社会发展所必不可少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是社会群体所共有的素养。核心素养的关键性则体现在核心素养重视对个体获得终身发展和适应社会生活所必备的关键素养的培养,贵精而不贵多。
2.个体性和发展性。核心素养的个体性是相对于其共同性而言的,人作为独立发展的个体,在个人成长发展的不同阶段必然会体现出个人的自主发展的特性。核心素养的发展性是指素养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培养,其培养过程具有连续性和阶段性。
3.融合性和广泛性。核心素养的融合性旨在发展个体在获得自我发展和适应社会生活所应具备的基本的综合性的素养,是个体在教育和生活中所能获得的共性的素养,而不特定指向某一学科,具有一定的融合性。
四、我国建构核心素养理论框架的建议
新时代教育背景下,基于国际教育改革经验,并依据我国国情和教育实践,我国核心素养的构建需要指向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要根据时代特点,着眼于终身学习的视角,构建具有时代性、发展性和连贯性的核心素养理论框架。
核心素养理论框架构建过程中的核心问题是教育应该培养怎能样的人和怎样培养这种人的问题,这不仅涉及到教育和整个社会未来的发展,而且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相关。因此,在构建核心素养理论框架的过程中,要注意征集切身利益者的意见和建议。
总之,我们应紧随国际上构建核心素养理论框架和教育改革的脚步,打破传统的教育模式,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在世界教育改革中夺占先机。
参考文献:
[1]蔡清田.核心素养在台湾十二年国民基本教育课程改革的角色[J].全球教育展望,2016(2).
[2]黄四林,左璜等.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的国际分析[J].中国教育学刊,2016(06).
[3]姜宇,辛涛等.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改革实践途径与策略[J].中国教育学刊,2016(6).
作者简介:董洁(1994-),女,山东青岛人,聊城大学大学外语教育学院学科教学(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