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叶澜教授曾提出:教师要在思想上真正顾及学生多方面成长,顾及生命活动的多面性……就能发现课堂教学具有生成性特征。而我认为数学生成性课堂是教师在数学课中,以学定教,时刻关注学生情况,善捕捉,巧追问,在纷繁杂乱的信息中,顺学而导,把学生的个人发展与教学目标的实现高度整合,形成概念,从而达成简约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
一、把握学生起点,以学定教
数学学习是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的一种自主构建,教学中,从学生的知识经验和生活背景出发,依据学生的思维特征,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找准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把新知识纳入已有的建构模型中,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教学“认识射线,直线和角”一课中,学生处于中年级,活泼好动,学习相对积极,对世界比较好奇,思维离不开直观事物的支撑。在生活中能找到射线的原型,但找不到直线的原形,同时低年级时已经初步认识了线段。为此,教学中,以联系实际从家到学校你会走哪条路开始,自主探索线段的特征。通过学生说、量、画归纳出线段的特征,使学生明确从图形、端点数量和能否测量、能否延伸几个方面探究,并给学生指明了探究方法,对于射线与直线特征探究则在原有的建模中进行建构,再辅以想象、演示,学生学习有目标有方法,学得兴趣高涨,有声有色。陶行知先生曾说:“教什么和怎么教,绝不是凭空可以规定的,他们都包含人的问题,人不同,则教的东西、教的方法、教的顺序都跟着不同。”这里的人就是学情、起点,以学定教,从把握起点开始,做到有的放矢, 教学目标明确,手段有效,学习方法合适,时间分配合理,切实地提高学习效率,促进了学生数学水平的发展。
二、注重课堂生成,顺学而导
生成的课堂才是精彩的、有活力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因此,教学中我们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只能顺着学生的学习思路,启发、引导、点拨。如:在教学“认识射线、直线和角”一课中,探究射线特征,用红外线笔演示,照在墙上,师问:像这样的线是射线吗?生:不是,是线段。生:两个端点,一个端点在笔上,一个端点在墙上。师:那你认为怎样射出的线才是射线?生:射向天空。师:射向天空很远很远……生:射到了冥王星。此时学生进入了一个理解误区,我仅追问了一句:“从这儿射到冥王星是射线吗?”很多学生一下子没有反应过来,师又问:这条线有几个端点?学生一下子恍然大悟是线段,师:到了冥王星该怎么办?生:穿过去。师:是的,碰到星球,穿球而过,一直射向很远很远,没有穷尽的地方。像这种顺着学生的言语,顺着课堂的生成,通过追问,引起学生的深层反思,从而水到渠成地明确射线只有一个端点,一端可以无限延长,不能测量。这种课堂中自然生成的资源,是学生当时学习情况的最真实的困惑,顺着学生的困惑出发,根据学生的生成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让学生通过自主的思考解决问题,发现新知,这种理解与发现是最深刻的,既保护了学生学习的参与热情,又达到了省时高效的目的。
三、关注思维碰撞,形成概念
课堂上学生的思维是活跃发散的,总会不时地产生不同的见解,老师要紧抓这些不同的思维,英国心理学家贝恩布里奇也说过:“差错人皆有之,作为教师不利用不可原谅。”引导学生在冲突的思维中辨析,补充,交流,观点越来越清晰,体验越来越深刻,形成概念规律性质,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如:在教学“小数的性质”时,探讨完0.3元=0.30元后,我提出“把单位元去掉,0.3还会等于0.30吗?”一部分学生摇头,一部分认为依旧相等。此时,我不急着揭示结果,追问:你怎么证明你的观点是成立的?片刻后,部分学生给两个小数都加上了单位:米、分米、厘米。一些学生马上就反驳道:不是去掉單位,怎么又加上单位?离开具体情境还是无法证明。这时一位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我通过画图证明了两个小数是相等的。
同样大的两个正方形,一个平均分成10份,表示这样的3份,是0.3。一个平均分成100份,表示这样的30份,是0.30。3份和30份的大小是相等,所以……在他的提示下,又一位学生说:0.30表示30个0.01,0.3表示3个0.1,0.1是10个0.01,所以3个0.1等于30个0.01,0.3=0.30。如此一来,学生纷纷从小数的意义进行证明,我接着问:你还能举出像这样相等的两个小数,并进行论证。一句话,孩子们像炸开窝的蚂蚁,论证了0.5=0.50=0.500=…,6=6.0=6.00=…,这一生成,仅是在学生质疑中、彼此论证中、相互提示中触发而成,却绽放了学生的热忱,活跃了课堂,丰富了学生的体验,突破了重难点,最后形成了小数的性质,同时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了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课堂是动态的、生成的,面对不同的学生群体,他们的起点、思维是不同的,产生的信息是多样化的。我们老师只有依据学生实际,关注学生思维,充分利用生成的资源,顺学而导,让知识在互动中生长,让思维在碰撞中发展,让情感在交流中升华,一定能使课堂成为充满智慧与激情的阵地,成为学生成长的乐园。
编辑 温雪莲
一、把握学生起点,以学定教
数学学习是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的一种自主构建,教学中,从学生的知识经验和生活背景出发,依据学生的思维特征,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找准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把新知识纳入已有的建构模型中,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教学“认识射线,直线和角”一课中,学生处于中年级,活泼好动,学习相对积极,对世界比较好奇,思维离不开直观事物的支撑。在生活中能找到射线的原型,但找不到直线的原形,同时低年级时已经初步认识了线段。为此,教学中,以联系实际从家到学校你会走哪条路开始,自主探索线段的特征。通过学生说、量、画归纳出线段的特征,使学生明确从图形、端点数量和能否测量、能否延伸几个方面探究,并给学生指明了探究方法,对于射线与直线特征探究则在原有的建模中进行建构,再辅以想象、演示,学生学习有目标有方法,学得兴趣高涨,有声有色。陶行知先生曾说:“教什么和怎么教,绝不是凭空可以规定的,他们都包含人的问题,人不同,则教的东西、教的方法、教的顺序都跟着不同。”这里的人就是学情、起点,以学定教,从把握起点开始,做到有的放矢, 教学目标明确,手段有效,学习方法合适,时间分配合理,切实地提高学习效率,促进了学生数学水平的发展。
二、注重课堂生成,顺学而导
生成的课堂才是精彩的、有活力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因此,教学中我们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只能顺着学生的学习思路,启发、引导、点拨。如:在教学“认识射线、直线和角”一课中,探究射线特征,用红外线笔演示,照在墙上,师问:像这样的线是射线吗?生:不是,是线段。生:两个端点,一个端点在笔上,一个端点在墙上。师:那你认为怎样射出的线才是射线?生:射向天空。师:射向天空很远很远……生:射到了冥王星。此时学生进入了一个理解误区,我仅追问了一句:“从这儿射到冥王星是射线吗?”很多学生一下子没有反应过来,师又问:这条线有几个端点?学生一下子恍然大悟是线段,师:到了冥王星该怎么办?生:穿过去。师:是的,碰到星球,穿球而过,一直射向很远很远,没有穷尽的地方。像这种顺着学生的言语,顺着课堂的生成,通过追问,引起学生的深层反思,从而水到渠成地明确射线只有一个端点,一端可以无限延长,不能测量。这种课堂中自然生成的资源,是学生当时学习情况的最真实的困惑,顺着学生的困惑出发,根据学生的生成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让学生通过自主的思考解决问题,发现新知,这种理解与发现是最深刻的,既保护了学生学习的参与热情,又达到了省时高效的目的。
三、关注思维碰撞,形成概念
课堂上学生的思维是活跃发散的,总会不时地产生不同的见解,老师要紧抓这些不同的思维,英国心理学家贝恩布里奇也说过:“差错人皆有之,作为教师不利用不可原谅。”引导学生在冲突的思维中辨析,补充,交流,观点越来越清晰,体验越来越深刻,形成概念规律性质,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如:在教学“小数的性质”时,探讨完0.3元=0.30元后,我提出“把单位元去掉,0.3还会等于0.30吗?”一部分学生摇头,一部分认为依旧相等。此时,我不急着揭示结果,追问:你怎么证明你的观点是成立的?片刻后,部分学生给两个小数都加上了单位:米、分米、厘米。一些学生马上就反驳道:不是去掉單位,怎么又加上单位?离开具体情境还是无法证明。这时一位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我通过画图证明了两个小数是相等的。
同样大的两个正方形,一个平均分成10份,表示这样的3份,是0.3。一个平均分成100份,表示这样的30份,是0.30。3份和30份的大小是相等,所以……在他的提示下,又一位学生说:0.30表示30个0.01,0.3表示3个0.1,0.1是10个0.01,所以3个0.1等于30个0.01,0.3=0.30。如此一来,学生纷纷从小数的意义进行证明,我接着问:你还能举出像这样相等的两个小数,并进行论证。一句话,孩子们像炸开窝的蚂蚁,论证了0.5=0.50=0.500=…,6=6.0=6.00=…,这一生成,仅是在学生质疑中、彼此论证中、相互提示中触发而成,却绽放了学生的热忱,活跃了课堂,丰富了学生的体验,突破了重难点,最后形成了小数的性质,同时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了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课堂是动态的、生成的,面对不同的学生群体,他们的起点、思维是不同的,产生的信息是多样化的。我们老师只有依据学生实际,关注学生思维,充分利用生成的资源,顺学而导,让知识在互动中生长,让思维在碰撞中发展,让情感在交流中升华,一定能使课堂成为充满智慧与激情的阵地,成为学生成长的乐园。
编辑 温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