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早期的“日”是典型的象形字——甲骨文和金文的“日”都是模仿太阳的形状。大家可能觉得甲骨文里的“日”看上去不那么圆,这是因为,甲骨文是用刀在龟甲、兽骨或铜器这些很硬的材质上锲刻而成的,要想画出一个圆很难,刻方形就比较容易。秦篆以后,字形由圆变方了,失去了原来象形的特点,看不出太阳的样子,完全变成了一个记号字。
千百年来,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的节奏与太阳紧密相连。因为太阳的运行,人们有了时间观念。于是, “日”变成了一个偏旁部首,参与组成很多和时间有关的汉字,比如“时”“晨”“旦”“甸”“暮”等。
太阳黑子和“日”
“日”字最有趣的就是中间那一点或者一横。对此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这是为了与“口”字相区别,另一种认为这一点或者一横代表了太阳黑子。
我国古代的人们很早就注意到,太阳并非总是那么亮,有的时候,太阳表面也会出现一些暗黑的斑点,这就是“太阳黑子”。
太阳黑子大多呈现椭圆形,大的直径可达几十万千米,几乎可以容纳10来个并排着的地球,地球上观测到的最小黑子的直径也有上千米。总之黑子大小不一,但都非常之大,因此,在望远镜发明之前,人们便已经能用肉眼直接观测到太阳黑子了。我国古代传说太阳中有三足金乌,或称太阳为“金乌”,有可能就是人们看到了一片太阳黑子而想象出来的。
时:代表太阳运动
“时”是一个会意字。甲骨文字形中, “时”上面是个“止”字,代表脚,有行走的意思;下面是个“日”字,代表太阳。合起来就表示太阳在行走(运动)。
金文字形承接甲骨文字形,小篆字形则在之前的基础上增加一个“寸”字, “寸”在这里表示计量,表示太阳的运行是可以计量的。隶书字形与小篆相似,只是字形变得方块化和符号化,后来简化成现在的“时”字。
表示季节的“时”
远古祖先认识太阳的运行规律,不是从一天24小时开始的,而是从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季节开始的。“时”最早指的是季节,《说文解字》上说, “时,四时也”,指的就是一年四季。这四季中最重要的是“春”与“秋”——春天播种五谷,秋天收割五谷。这从中国最古老的编年体史书《春秋》也可以看出,鲁国的史官用“春秋”两季代指了整个一年。
表示每天时间“时”
在古代,人们是通过太阳在天空中的不同位置来计量时间的,并由此发明了日晷。
日晷是一种利用日影计算时间的计时仪器。日晷的结构很简单,通常由晷针和晷面组成。晷针是一根直立于晷面上的杆子。晷面的刻度分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这12个时辰——其原理是根据太阳投射的影子长短、方向的变化,来计算并划分时刻。当杆影指向正北方向时,时间为正午,也就是现在的12点整。
旦:日出的景色
“旦”是一个会意字。甲骨文字形上部是表示太阳的“日”,下部则是表示日出时的云霞或者太阳的倒影,像太阳从海面升起时的样子。由于甲骨文是用刀刻,所以不容易刻得太形象。
金文字形将太阳刚升起時下面的阴影涂黑,就更加形象了。小篆字形在金文基础上进一步文字化,将下面的日影变成一横,以此代表地平线,表示太阳刚露出地平线。隶书字形和现在的“旦”字基本没有差别了。
旦的本意
“旦”的本意就是指天刚亮。成语“通宵达旦”意思是从夜里一直到天明。 “枕戈待旦”则是说枕着兵刃,等待天亮,形容随时准备战斗,丝毫不放松警惕。
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意思是人的福气和灾祸就像天上的风云一样难以预测,有可能在短时间内交替变化。和其他许多汉字一样, “旦”很快就从本意衍生出其他意思,比如“元旦”,指新年的第一天。
长度单位
“旦”最有意思的含义是被用作工业重量单位,全称是“登尼尔”( denier)。
它是用来衡量纤度的单位,指的是9000米长的天然丝或化学纤维的重量。旦数越大,纤维越粗;旦数越小,纤维越细。
总旦数与单丝旦数的关系为:
总旦数=丝束纤维总数×单丝旦数
如1 0根5旦的长丝并在一起,即总旦数为10×5=50。也就是说,这10根纤维重50克。
旬:不断循环的时间
“旬”是一个象形字。甲骨文上部是一个交叉记号,下部是一个回环的形状,表示循环的意思;金文中间增加一个“日”字,表示“旬”与时间有关,于是“旬”这个字又产生了“不断循环的时间”的意思。到了小篆阶段,其形体基于金文,但更加规范美观,外从“勺”,内从“日”。隶书与小篆形体一致,只是笔画曲折有所变化。
旬表时间
“旬”是中国传统的时间单位。甲骨文中就有“旬”字,说明这种纪日法从夏朝就开始使用了。
现在的一旬是10天,一个月30天左右,正好分成3旬,即“上旬”“中旬” “下旬”,而每旬的第一天称为“旬首”。现代期刊中有一种分类叫“旬刊”,因每10天出一期而得名。在唐、宋时期,官员们有一种假期叫“旬假”,意思是每十天休假一天。
旬表年龄
因为旬表示“10天”的意思,后来又衍生出一个意思,代表“10年”。白居易曾经在《偶吟自慰兼呈梦得》说自己“且喜同年满七旬”。白居易一生坎坷流离,做官也不顺当,居然能活到70岁,不免沾沾自喜。正好老朋友刘禹锡也是同年过七十大寿,他忍不住吟诗一首共贺同喜。
“旬”以10天为周期循环往复,而古代帝王到民间巡视时也会反复察看,所以古汉语中的“旬”又引申为巡视、游历,和“巡”通用。
千百年来,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的节奏与太阳紧密相连。因为太阳的运行,人们有了时间观念。于是, “日”变成了一个偏旁部首,参与组成很多和时间有关的汉字,比如“时”“晨”“旦”“甸”“暮”等。
太阳黑子和“日”
“日”字最有趣的就是中间那一点或者一横。对此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这是为了与“口”字相区别,另一种认为这一点或者一横代表了太阳黑子。
我国古代的人们很早就注意到,太阳并非总是那么亮,有的时候,太阳表面也会出现一些暗黑的斑点,这就是“太阳黑子”。
太阳黑子大多呈现椭圆形,大的直径可达几十万千米,几乎可以容纳10来个并排着的地球,地球上观测到的最小黑子的直径也有上千米。总之黑子大小不一,但都非常之大,因此,在望远镜发明之前,人们便已经能用肉眼直接观测到太阳黑子了。我国古代传说太阳中有三足金乌,或称太阳为“金乌”,有可能就是人们看到了一片太阳黑子而想象出来的。
时:代表太阳运动
“时”是一个会意字。甲骨文字形中, “时”上面是个“止”字,代表脚,有行走的意思;下面是个“日”字,代表太阳。合起来就表示太阳在行走(运动)。
金文字形承接甲骨文字形,小篆字形则在之前的基础上增加一个“寸”字, “寸”在这里表示计量,表示太阳的运行是可以计量的。隶书字形与小篆相似,只是字形变得方块化和符号化,后来简化成现在的“时”字。
表示季节的“时”
远古祖先认识太阳的运行规律,不是从一天24小时开始的,而是从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季节开始的。“时”最早指的是季节,《说文解字》上说, “时,四时也”,指的就是一年四季。这四季中最重要的是“春”与“秋”——春天播种五谷,秋天收割五谷。这从中国最古老的编年体史书《春秋》也可以看出,鲁国的史官用“春秋”两季代指了整个一年。
表示每天时间“时”
在古代,人们是通过太阳在天空中的不同位置来计量时间的,并由此发明了日晷。
日晷是一种利用日影计算时间的计时仪器。日晷的结构很简单,通常由晷针和晷面组成。晷针是一根直立于晷面上的杆子。晷面的刻度分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这12个时辰——其原理是根据太阳投射的影子长短、方向的变化,来计算并划分时刻。当杆影指向正北方向时,时间为正午,也就是现在的12点整。
旦:日出的景色
“旦”是一个会意字。甲骨文字形上部是表示太阳的“日”,下部则是表示日出时的云霞或者太阳的倒影,像太阳从海面升起时的样子。由于甲骨文是用刀刻,所以不容易刻得太形象。
金文字形将太阳刚升起時下面的阴影涂黑,就更加形象了。小篆字形在金文基础上进一步文字化,将下面的日影变成一横,以此代表地平线,表示太阳刚露出地平线。隶书字形和现在的“旦”字基本没有差别了。
旦的本意
“旦”的本意就是指天刚亮。成语“通宵达旦”意思是从夜里一直到天明。 “枕戈待旦”则是说枕着兵刃,等待天亮,形容随时准备战斗,丝毫不放松警惕。
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意思是人的福气和灾祸就像天上的风云一样难以预测,有可能在短时间内交替变化。和其他许多汉字一样, “旦”很快就从本意衍生出其他意思,比如“元旦”,指新年的第一天。
长度单位
“旦”最有意思的含义是被用作工业重量单位,全称是“登尼尔”( denier)。
它是用来衡量纤度的单位,指的是9000米长的天然丝或化学纤维的重量。旦数越大,纤维越粗;旦数越小,纤维越细。
总旦数与单丝旦数的关系为:
总旦数=丝束纤维总数×单丝旦数
如1 0根5旦的长丝并在一起,即总旦数为10×5=50。也就是说,这10根纤维重50克。
旬:不断循环的时间
“旬”是一个象形字。甲骨文上部是一个交叉记号,下部是一个回环的形状,表示循环的意思;金文中间增加一个“日”字,表示“旬”与时间有关,于是“旬”这个字又产生了“不断循环的时间”的意思。到了小篆阶段,其形体基于金文,但更加规范美观,外从“勺”,内从“日”。隶书与小篆形体一致,只是笔画曲折有所变化。
旬表时间
“旬”是中国传统的时间单位。甲骨文中就有“旬”字,说明这种纪日法从夏朝就开始使用了。
现在的一旬是10天,一个月30天左右,正好分成3旬,即“上旬”“中旬” “下旬”,而每旬的第一天称为“旬首”。现代期刊中有一种分类叫“旬刊”,因每10天出一期而得名。在唐、宋时期,官员们有一种假期叫“旬假”,意思是每十天休假一天。
旬表年龄
因为旬表示“10天”的意思,后来又衍生出一个意思,代表“10年”。白居易曾经在《偶吟自慰兼呈梦得》说自己“且喜同年满七旬”。白居易一生坎坷流离,做官也不顺当,居然能活到70岁,不免沾沾自喜。正好老朋友刘禹锡也是同年过七十大寿,他忍不住吟诗一首共贺同喜。
“旬”以10天为周期循环往复,而古代帝王到民间巡视时也会反复察看,所以古汉语中的“旬”又引申为巡视、游历,和“巡”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