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提要】“寓教于乐”是我们所追求的教育教学的理想境界。如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实施乐教,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一、联系生活,激发学习兴趣;二、利用多媒体,再现具体形象;三、发掘内容,设计有趣的问题;四、组织活动,活跃学习气氛。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 乐教 兴趣 活动
“寓教于乐”是我们所追求的教育教学的理想境界。从心理学上讲,乐教常常把学生带入到愉悦的境地,使教与学产生共鸣,有利于构建幸福课堂、高效课堂,这既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又符合初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从教育学上说,乐教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带动学生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那如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实施乐教呢?
一、联系生活,激发学习兴趣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就学习而言,我们常说,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只有对学习有了兴趣,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学习,提高学习的实效性。笔者认为根据教材内容,引导学生联系丰富多彩的生活,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深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如在教学苏人版思想品德教材七年级第11课《希望从这里开始》,本课主要讲授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的相关知识。我首先启发学生联系自身在学校学习情况谈谈自己享受了哪些具体的权利,应承担哪些具体的义务?学生由此产生了强烈的读书兴趣,然后让学生认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完成相关的基础知识学习。最后让学生留心观察身边的同龄人有无不用心学习、有无辍学的现象,谈谈你们该怎样做?更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思考。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一般是联系学生自己的所见所闻,这样学生往往会感同身受,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然而,由于学生的年龄、阅历等的限制,有时候学生缺乏某方面生活知识,教师可以结合自己谈谈自身的经历,同样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联系生活,目的为了理解教学内容,一定要紧扣教材,突出中心,切忌离题万里或节外生枝,以免喧宾夺主。
二、利用多媒体,再现具体形象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视频、图片等直观再现相关材料,能够把学生引入教师有目的、有意识创设的情境之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加深学生的印象,让学生从中受到感染,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我在教学苏人版思想品德教材八年级第16课《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这一内容,上课铃声一落,教室里鸦雀无声,多媒体屏幕上映着今年5月1日晚间9时许,位于湖南凤凰县沱江下游的杜田道岔村桃花岛一座木桥发生侧翻事故视频,配以雄浑沉重的画外音,强烈震撼着每一个学生的心。突然画面和声音戛然而止,紧接着,老师用标准、流利的普通话很有感情的开始了新课。在这种情景交融,图文并茂的状态中,师生双边活动的主导作用和主体作用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开启了学生积极思维的闸门,达到教师讲解不可替代的教学效果。
三、发掘内容,设计有趣问题
教师教学教材内容,启发思维,关键在于设计生动的有趣的问题,深层次发掘教材内容,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如我们在分析环境保护的问题时,如果直接问环境保护的问题有哪些?比较笼统、概念化。我先联系今年网络上改编的诗句“北京风光,千里雾霾,万里尘飘……空气如此糟糕,引无数美女戴口罩。”让学生谈谈说明了什么?然后引导学生设计问题进行讨论:有的谈到我国北方地区的沙尘暴,有的谈到战争和核污染,有的谈到PM2.5、最近全国大范围的雾霾天气,有的谈到绝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子,有的谈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科学发展观等等。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各抒己见,最后得出:我们要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生态文明的结论,其思维在轻松而热烈的气氛中涌动发展,在探索思维中获得满足和乐趣。
四、组织活动,活跃学习气氛
2011版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强调:从初中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将初中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作为课程建设与实施的基础;注重与社会实践的联系,引导学生自主参与丰富多样的活动,在认识、体验与践行中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过程中组织一些相关的实践活动,可让学生动口动手,在快乐的活动中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
在平常的课堂教学中,可以适当的插入一些“情景表演”、“时事播报”、“今日说法”等简短的活动,提高学生的兴趣。在课外实践活动课教学中,教师要积极认真准备,让学生真正的活动起来,在活动中加深对所教知识的理解,对相关心理、法律、道德、国情知识的掌握。如在苏人版思想品德教材九年级第6课《做守法公民》教学之后,学校聘请了区司法局的同志给学生做了一场带有典型案例的报告,然后我们组织各班召开了一次主题班会,让学生联系自己的思想行为和生活实际,谈体会讲认识,在这种富有吸引力的专题教育活动中,加强了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同时又对他们进行了民主法治教育。
事实上,课外活动是对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因此,我经常组织学生开展时事宣传报道,知识竞赛,演讲会等寓教于乐的课外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兴趣,活跃了学习气氛,发展了学生的个性特长。
总之,实施乐教,符合当今课程改革的形势,同时对初中思想品德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精通专业知识,而且必须掌握相关的理论和技巧,多关注时事热点。作为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我们任重道远。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房村镇中心中学)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 乐教 兴趣 活动
“寓教于乐”是我们所追求的教育教学的理想境界。从心理学上讲,乐教常常把学生带入到愉悦的境地,使教与学产生共鸣,有利于构建幸福课堂、高效课堂,这既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又符合初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从教育学上说,乐教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带动学生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那如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实施乐教呢?
一、联系生活,激发学习兴趣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就学习而言,我们常说,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只有对学习有了兴趣,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学习,提高学习的实效性。笔者认为根据教材内容,引导学生联系丰富多彩的生活,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深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如在教学苏人版思想品德教材七年级第11课《希望从这里开始》,本课主要讲授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的相关知识。我首先启发学生联系自身在学校学习情况谈谈自己享受了哪些具体的权利,应承担哪些具体的义务?学生由此产生了强烈的读书兴趣,然后让学生认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完成相关的基础知识学习。最后让学生留心观察身边的同龄人有无不用心学习、有无辍学的现象,谈谈你们该怎样做?更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思考。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一般是联系学生自己的所见所闻,这样学生往往会感同身受,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然而,由于学生的年龄、阅历等的限制,有时候学生缺乏某方面生活知识,教师可以结合自己谈谈自身的经历,同样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联系生活,目的为了理解教学内容,一定要紧扣教材,突出中心,切忌离题万里或节外生枝,以免喧宾夺主。
二、利用多媒体,再现具体形象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视频、图片等直观再现相关材料,能够把学生引入教师有目的、有意识创设的情境之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加深学生的印象,让学生从中受到感染,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我在教学苏人版思想品德教材八年级第16课《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这一内容,上课铃声一落,教室里鸦雀无声,多媒体屏幕上映着今年5月1日晚间9时许,位于湖南凤凰县沱江下游的杜田道岔村桃花岛一座木桥发生侧翻事故视频,配以雄浑沉重的画外音,强烈震撼着每一个学生的心。突然画面和声音戛然而止,紧接着,老师用标准、流利的普通话很有感情的开始了新课。在这种情景交融,图文并茂的状态中,师生双边活动的主导作用和主体作用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开启了学生积极思维的闸门,达到教师讲解不可替代的教学效果。
三、发掘内容,设计有趣问题
教师教学教材内容,启发思维,关键在于设计生动的有趣的问题,深层次发掘教材内容,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如我们在分析环境保护的问题时,如果直接问环境保护的问题有哪些?比较笼统、概念化。我先联系今年网络上改编的诗句“北京风光,千里雾霾,万里尘飘……空气如此糟糕,引无数美女戴口罩。”让学生谈谈说明了什么?然后引导学生设计问题进行讨论:有的谈到我国北方地区的沙尘暴,有的谈到战争和核污染,有的谈到PM2.5、最近全国大范围的雾霾天气,有的谈到绝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子,有的谈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科学发展观等等。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各抒己见,最后得出:我们要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生态文明的结论,其思维在轻松而热烈的气氛中涌动发展,在探索思维中获得满足和乐趣。
四、组织活动,活跃学习气氛
2011版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强调:从初中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将初中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作为课程建设与实施的基础;注重与社会实践的联系,引导学生自主参与丰富多样的活动,在认识、体验与践行中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过程中组织一些相关的实践活动,可让学生动口动手,在快乐的活动中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
在平常的课堂教学中,可以适当的插入一些“情景表演”、“时事播报”、“今日说法”等简短的活动,提高学生的兴趣。在课外实践活动课教学中,教师要积极认真准备,让学生真正的活动起来,在活动中加深对所教知识的理解,对相关心理、法律、道德、国情知识的掌握。如在苏人版思想品德教材九年级第6课《做守法公民》教学之后,学校聘请了区司法局的同志给学生做了一场带有典型案例的报告,然后我们组织各班召开了一次主题班会,让学生联系自己的思想行为和生活实际,谈体会讲认识,在这种富有吸引力的专题教育活动中,加强了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同时又对他们进行了民主法治教育。
事实上,课外活动是对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因此,我经常组织学生开展时事宣传报道,知识竞赛,演讲会等寓教于乐的课外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兴趣,活跃了学习气氛,发展了学生的个性特长。
总之,实施乐教,符合当今课程改革的形势,同时对初中思想品德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精通专业知识,而且必须掌握相关的理论和技巧,多关注时事热点。作为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我们任重道远。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房村镇中心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