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一年级汉语拼音教学效率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ulip1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统编教材为了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并考虑到学生的学前基础,对汉語拼音的学习做出了调整。针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教师必须克服一些幼小结合产生的负面影响,以及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准确定位,积极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以提高汉语拼音教学的效率,让孩子真正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关键词]发音;对策;高效;兴趣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25-0093-02
  传统的汉语拼音教学是系统地先学拼音然后识字,而统编小学一年级上册的语文教材,对顺序做出了调整,是先识字,再从学生已有的基础和发展需要出发,系统地学习拼音。这样安排更贴近学生认知特点,关注孩子的学前基础。但笔者在教学中发现,由于当前一些家长过于担心孩子一年级的拼音学习,过于强调幼小结合,给孩子暑假中恶补拼音等等,这就给一年级初入学阶段的拼音教学带来了一些问题,如学生学习兴趣不浓,易于浮躁,浅尝辄止,浮在表面,等等。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使得汉语拼音教学更为高效呢?
  情景一:
  新学期的课堂上,孩子们端端正正地坐在教室里,满怀期待地等待老师上课。师生间的问好格外响亮。课堂上,孩子们对汉字的学习充满新奇,可当老师引出学习内容——汉语拼音时,许多孩子一下子松了劲儿,有的摸起了文具盒,有的偷偷地和同桌讲话。受到这些孩子的影响,为数不多听老师上课的学生也变得心不在焉。于是,拼音教学的课堂上出现了“会的孩子不愿意听,会一点的不专心听,没有基础的想认真听的受到影响而听不了”的现象。
  原因剖析:
  刚入学的一年级孩子,大多或多或少都学过拼音,这些孩子,本是对上课怀着满腔的热情与期待,谁知竟然是已经学过的ɑoe,顿时兴趣减半。另外,由于他们年龄小,从认识上来说,许多孩子都认为自己学过拼音了,老师再重复教学就不愿意听了。
  具体对策:
  儿童心理学告诉我们:兴趣是由于儿童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内在动力,如果能输入一些刺激儿童认知的信息,就会引起儿童浓厚的学习兴趣。因此,根据一年级初入学儿童天生对新鲜事物非常好奇的心理和善于乐于模仿的特点,在教学中,我常常鼓励学生自己去创作儿歌、编顺口溜、讲故事或运用手势、给字母找房子等多种方法,快乐轻松地去记忆汉语拼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巧用儿歌,记住读音。虽然汉语拼音中只有6个单韵母,但是对于一些留守儿童来说,他们有的是完全没有接触过拼音的,还是有一定的难度。这时候,一些精心编写的、朗朗上口的儿歌就派上用场了,如教学参考书上的一些耳熟能详、简单又有韵律感的儿歌。
  二、展开想象,识记形状。比如,在教“s”这个声母的形时,我问孩子怎样记住这个声母的形状?有个孩子说“s”和8很相似,他还编顺口溜:“半个8字sss”。这个方法非常好,不容易把s写反了。于是我赶紧让孩子书空8字,然后再书空半个8字。这时,又有个孩子举手说:“老师我也想了个好办法,像条小蛇sss。”孩子们顿时觉得挺有趣,纷纷尝试,很快就记住了“s”的样子。当教其他几个声母的形状时,孩子们都能自己试着用手型甚至身体表示这些字母的形状。
  三、优化环境,调动兴趣。例如让儿童将作业本上的学校、班级、姓名等注上拼音。同时根据学习内容的增加,教师也随之不断地更新教室内的(比如黑板报、拼音墙、优秀作品展示区等)内容,让学生一走进教室,目光所及处处有拼音,从而使得他们在这精心布置的学习环境中,不知不觉地增强对字母与音节的学习与记忆。同时,鼓励学生利用空余时间去有意识地使用拼音,如放学回家自己动手制作拼音卡片,或在家人的帮助下给家里的物品用拼音贴上标签并经常拼读;多阅读带拼音的儿童杂志,经常开展各种形式的朗读比赛、亲子表演故事比赛等;学得轻松的孩子,让他们配图写话,尝试自己编制拼音小绘本等等。这样,孩子置身于拼音王国里,开开心心、轻轻松松地就掌握了汉语拼音。
  情景二:
  看似早已掌握的汉语拼音,但在教学中却还总有一部分学生不能完全读准。如单韵母中的“o”,读时要求嘴巴收拢形成圆形,嘴型不能变化,而有的孩子嘴巴由大变小,读成“ou”的音。“u”,应是上下嘴唇向前突起,而有的孩子发音时将下嘴唇咬住。而在鼻韵母中,问题最大的就是前、后鼻音的区分,“en、enɡ”“in、inɡ”混淆得尤为厉害。
  原因剖析:
  由于来自不同层次、不同区域的幼儿园(他们之中有留守儿童,还有一些学生父母是从外地来本地经商的),因此,新入学的儿童原有的拼音基础参差不齐,一个班里就肯定同时存在着学习能力不同的孩子。而不同的幼儿园也导致学生的发音存在着差别,读得不规范的、有错误的、机械的(比如按顺序读字母的四声就能读下来,打乱顺序就不会了),各种状况几乎都有。
  具体对策:
  坐在同一个教室,基础却相差这么大,教师上课时,到底该顾哪一头呢?笔者在教学中采取了以下一些策略。
  一、小小镜子,模仿口型。在学习单韵母ɑoe时,对于“嘴巴张大,嘴巴圆圆,嘴巴扁扁”的要求,可以让学生先看老师示范,再对着小镜子练习,纠正错误的口型。
  二、运用手势,帮助发音。拼音教学中,翘舌音zh ch sh r的读音是难点,也有的受地区性发音习惯的影响,大多学生都容易读成了平舌音,大多情况其实就是忘了把舌尖翘起来或者舌尖抵错了部位。这里让学生看老师发音口型,可能没有那么直观形象,这时可以借助手势,用一只手五指并拢,指尖代表舌尖,读平舌音时,指尖放平;翘舌音时,指尖上翘(提醒学生此时顶住上面的硬腭,教师张大嘴巴,指给孩子看硬腭的位置)。然后在学生自己读或者在小组内读的时候,发现错误,只要手势一提示,孩子就心领神会了。
  三、联系旧知,模仿迁移。在教学后鼻韵母时,我注重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前鼻韵母的经验自己去发现后鼻韵母中的规律,从而进行自我尝试学习。教学中,先出示三个刚刚学过的前鼻韵母ɑn、en、in,复习读音,然后再出示今天要学的后鼻韵母,这时教师抛出一个问题:“你们发现了什么不同的地方?”学生通过观察后会立刻发现:都是在前鼻韵母的基础上多了一个“ɡ”。由此,我借助韵尾“-n”的发音,指导学生发好后鼻韵母韵尾-nɡ。在学生掌握了这一发音规律后,教师出示一对前后鼻音“an”和“ang”,引导学生观察老师发音时口型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这时,有部分学生已经迫不及待地模仿并尝试发“ɑnɡ”的音,接着教师让学生仔细听一听老师是怎样发音的,通过这样反复比较和观察,让学生自己尝试得出了发音方法。这样教学,既减轻了学生对学习新知识的惧怕心理,又降低了学习难度,增强了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当学生自己领悟出发音规律后,剩下的三个后鼻韵母就难不住他们了。这样,学生不仅掌握了学习方法,学会了正确的发音,更享受到了学习带来的成功喜悦。   情景三:
  上課时,总有这么一部分孩子,在入学前就有了比较牢固的汉语拼音基础,或是接受能力较强,课堂上无须教师过多地讲解,他们总是在第一时间就学会新知,剩余的时间似乎就无所事事。
  原因剖析:
  据笔者调查,部分家长误解了幼小结合的最初目的,以为将小学知识渗透得越多,将来孩子会学习得越出色。这样做的结果,使得本来一部分接受能力就较强的孩子,汉语拼音掌握得比较扎实。而进入一年级,在课堂上,教师要面对的是全体学生,因而对这部分基础比较好的孩子而言,每天的汉语拼音学习就是在“重温昨天的故事”,得不到新的发展。加之,有些教师在教学中往往过于注重“转差”,忽视了“培优”,从而造成优等生不优,“吃不饱”,觉得学习乏味,主动性、积极性减退,体验不到学习的创造力及成就感。
  具体对策:
  在教学中,针对一部分接受能力强、汉语拼音掌握得比较牢固的“优等生”,作为教师,应该怎样更好地“培优”,抓好“这一头”呢?
  一、创设情境,诱发说话。在拼音教学中,教师利用课文插图,运用多媒体课件等创设语言环境,诱发学生特别是优等生大声说话表达。比如在出示情境图时,立足全班基础,让学生先简单说说图上画了些什么,再试着用一句话说说其中一景。对于优等生,着眼于其“最近发展区”,要求说准确、说通顺、说精彩。或是在教学字母时,让优等生带领本组同学创编顺口溜,不仅在唱、做、玩中认识了抽象的拼音字母,更在无形中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还有,充分利用课文中的儿歌,在引导全班学生熟读背诵的同时,对于优等生的语感、语态等提高要求,从严训练。
  二、画画写写,丰富内涵。对一年级孩子来说,学前已经识记了不少汉字,能力强的学生甚至阅读了不少绘本。在教学实践中,我要求学生每天回家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听到的,或是想说的,画一画写一写。每周,我都会利用自习课、读书课时间让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向全班展示,通过这样的交流,优等生学习乏味的现象得以改变,他们掌握拼音、运用拼音的能力得到提升,而且他们的阅读能力、朗读能力、欣赏水平也得到很大提高。
  总之,汉语拼音学习方法多样,在教学中,作为教师,我们要敢于挑战,克服一些幼小结合产生的负面影响,准确定位,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汉语拼音教学的效率,让孩子真正体会学习的乐趣。
  (责编 韦淑红)
其他文献
[摘 要]当前,大多数小学语文教师在古诗词课堂教学中过于重视对诗词的反复记忆,以至于忽视了对学生情感思想与文化素养的培养,这样的教学方式和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相悖。在小学低年级古诗词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转变固有的教学认知,把握教学重难点,在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情况下,努力提升学生的课堂学习动力,通过创新导入、趣味探究、创设情境等方式,增强学生感知诗词、解读诗词的综合能力,从而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 
群文阅读正在成为语文教学的一种新理念,通过互联网+平台,将微课应用于群文阅读教学的不同时机,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学生扫清阅读障碍,教给学生举一反三的方法,加深学生对中心议题的理解,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中探究差异教学的应用价值和路径是语文教师优化教学策略、增强教学质效的有效方式。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需遵循“因材施教”原则,从学生的基本学习情况入手开展教学,实施分层预习、分类指导、合作学习、分层评价,这样才能优化教学方案,实现小学语文教学在当代教育中的“大跃进”。  [关键词]小学语文;差异教学;教学价值;教学路径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摘 要]《司马光》是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一篇文言文课文,讲的是司马光砸缸救伙伴的故事。教学这篇课文,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借助注释、结合插图等方法理解字词意思,理解这篇文言文的内容,感悟司马光的机智勇敢,沉着冷静,并通过反复朗读使学生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关键词]《司马光》;朗读;品读;演一演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新媒体新技术是教育现代化、信息化的有效载体.在《日月潭》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巧用新媒体新技术,把抽象的东西变得形象直观,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突破了教学重难点,提升了课堂教学的深度和内涵.新媒体技术融入语文课堂,让教学事半功倍.
通过习作教材整合“五种样态”形式“景物变化的样态、行为变化的样态、事物变化的样态、事情变化的样态、心情变化的样态”,创设steam活动体验“创设观察类steam活动体验、能动类steam活动体验、突发类steam心理体验”,以丰富习作内容,提升学生动态描写水平,提高小学中段学生习作能力.
[摘 要]运算能力是数学核心素养之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运用“多元表征以明运算之理、多类型练习以熟运算之术、融入问题解决以善运算之用、多内容关联以通运算之道”四个策略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关键词]运算能力;培养策略;核心素养  运算是小学数学教学中最传统的内容之一,运算能力自然也备受重视,成为大家关注的基础学习能力之一。《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将运算能力确定为十大数学核心概念
随文微格式习作在形式上具有“随文”与“小微”的特点.通过教材中鲜活的实例来感知写法,能实现有章可循.随文微格式习作在教学策略上用“小微”的训练目标,“精微”的题材落点,“显微”化的思路引领,“入微”化的习作讲评实现“微言大义”的美好境界,诠释了“如何无微不至地关怀学生健康成长”这一绿色话题.
[摘 要]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平时教学中,习作教学花的时间和下的功夫都不少,但是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及写作能力却不尽如人意。作文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并非一日之功。作文评语,作为学生和教师指导的连接点,其作用举足轻重。结合实践,探讨运用评语激发学生写作热情的策略。  [关键词]作文教学;作文评语;作用  [中图分类号] G623
文章以何捷老师的《扁鹊治病》一课为例,从“把握学情,以学定教”“关注个体,整体提升”“准确解读,巧妙设计”等方面探索了高效课堂的实施路径.学情、学生、教材,精准把脉,教在当教之处,能使语文课堂活色生香,充满乐趣与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