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快乐乐学语文 轻轻松松做学生

来源 :语文周报·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q19811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作为一门感性较强的学科,它与生活的距离最近,如果我们用热爱生活的热情去热爱它,就会觉得它有滋有味。
  一、树立远大理想,快快乐乐学语文
  我们要尽可能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中有许多“朋友”可交,语文学习生活丰富而多彩。只有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对语文的学习有一种快乐的期望和追求,语文学习才可能真正快乐起来。
  二、变革学习方式,快快乐乐学语文
  1、精心设计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上课之初,设计如一段好的导语,诱发学生学习知识的欲望,为学生学好新课奠定良好的基础,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例如学习《黄鹤楼送别》,导入:相聚是美好的,而离别却常让人伤感,所以有诗曰“相见时难别亦难”。 “长亭外,古道边”成为千古吟唱,“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的轻诵让人潸然。今天来学习:《黄鹤楼送别》。”优美的语言、动情的叙述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牵动着学生的情感,渲染了一种离别的氛围。
  2、插上想象的翅膀,让心灵自由飞翔。
  阅读教学中,老师应创造性的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利用一切可供想象的条件,放飞学生的思维。如学在教学《望月》我让多媒体播放音乐。歌声在教室里回荡。学生陆续发言:“月亮是什么?月亮是挥洒爱、幸福、快乐的天使”、“一轮玉盘似的月亮,悄悄地投下一缕缕柔和的光……”放飞思维,激发想象调动了学生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使课堂的主体——学生充分动起来。
  3、既有充分预设,又要关注生成。
  课堂上有时会发生一些偶发事件。敏感和富有实践智慧的老师会抓住这种机会,成为教学教育的生长点。 在教学《虎门销烟》时,一位学生在肖像上画了几滴“眼泪”,见此情景,我一时十分恼火,转念一想,何不顺势引导学生深化理解?便问林则徐为什么会流下眼泪呢?(学生若有所思,似有所悟,并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教师在课堂生成中要注意把握好方向,适时地作出反应和调整。
  4、智慧创设情境,学生流连忘返。
  (1)用音乐诱发热情。课堂上运用适当的音乐使学生感到在这种情境中学习是愉快而有乐趣的。我在教学《清贫乐·村居》后,为了让学生更好更快的记忆文章内容,让孩子唱诗,学生的热情一下子被调动起来,都认真地唱起来。此时学生们的学习激情可谓达到了高潮,他们纷纷谱曲,自己唱了起来。
  (2)用角色表演入境。课堂上在带着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理解文本感悟文中人或物的情感基础上,创设情境,让学生转换角色表演,入情入境的体验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兴趣。如我在教《黄山奇松》时,让学生以奇松的身份作自我介绍,又组织学生模拟一次旅游活动,按旅游团模式,由学生当导游和团员。
  5、开展实践活动,提高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
  (1)师生共同合作,确定学习主题。教师要依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等给予学生积极的引导,既要尊重和保护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但同时也要注意到所选择问题的价值。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引导、点拨与督促。
  (2)利用视觉感知,去看去画去贴。心理学告诉我们,儿童记忆材料是以视觉加工为主,孩子更喜欢生动直观、色彩缤纷的图画、图片。在《走进春天》一课中,这位老师让孩子们去大自然中寻找春天,然后用手中的画笔画下来。孩子运用色彩,想象、描绘自己心目中理解的诗句,使抽象的古典诗句变成美丽的色彩记号,极大地提高了学习兴趣。
  (3)营造开放空间,去玩去拍去演。活泼好动是孩子的天性。语文教学应顺应孩子的天性,从孩子的爱好和兴趣出发,设计教学方法。例如教学《第一场雪》这一课,就可在下雪天适当地安排学生到大自然中玩耍。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学生的积极性被激发,课堂教学轻松活泼,学生学得扎扎实实。
  三、重建评价方式,快快乐乐学语文
  1、少一些不足,多一些亮点——在成功自信中享受。
  一个学生在以《我和我的祖国》为题的作文中只有一句话:“祖国是雄鸡,我愿意是一粒米。”“裁判员”会打上冷冰冰的“不及格”,而“探宝者”则会说:“听!这是无私的奉献,这就叫深深的爱与浓浓的情!”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产生的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2、力求人人参与,不要个别“唱戏”——在自主参与中发展。
  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只作适当的提示和暗示,让学生体会到所学会的知识是自己“发现”的,自己“创造”出来的。我在教学中,让学生进行自行选择对象,作为学习的比较。在教学过程中,我还注意让学生学会评价,学会对别人的评价,学会对自己的评价。
  3、采用多种形式,丰富评价体系——在多元评价中激励。
  就拿朗读来说:有朗读还要有听众,如果只是学生自己在默默地体验还达不到让学生“爱读”的目的。除教师评价外,我还设计了多种多样的诵读评价方式。比如:(1)读给家长听。(2)两人互评。(3)以小组为单位比赛。
  快乐学语文意味着自由,感情自觉地投入,心灵自由地飞翔;快乐学语文意味着尊重,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快乐学语文意味着平等,平等对话、平等参议。
其他文献
事实证明,在语文课堂中恰当地利用“空白”艺术,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热情,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思考,从而让学生尽情地享受语文的趣味,品味语文的美丽。   一、独思是创新精神的沃土   1、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宋明理学家张载说:“学贵心悟,守旧无功。”他们都是把握了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思。其实,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培养语感
期刊
一、导学案的优势  导学案的使用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成为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平台。  1.导学案提升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以往学生学习被动,像是被老师牵着鼻子走,亦步亦趋,无所适从,学习起来感觉吃力,索然无味。即使教师布置预习任务,他们也只是草草地把课文看一遍,敷衍了事。但自从实施了导学案以后,学生可以根据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进行有目的的预习。主要是初读课文、扫清障碍、掌握
期刊
事实证明,“说”的能力高低、质量优劣不但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标准,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重要内容。那么怎样培养学生能说会道、能言善辩的本领呢?在训练之前首先要向学生提出基本要求:声音洪亮、吐字清楚、正确流利;开口时要注意讲话时的声调、仪态,要把话讲完整、讲清楚。  然后结合具体的训练方式与课文保持同步,就地取材,再结合焦点时事辐射性散开,引导学生关心生活,关注社会。  1、感悟教材 述——听—
期刊
一、语文教师要有雄鹰的壮志  我们每一位语文老师,在走上语文教育的那一天起,首先肩负起的是一个为人师的责任,更为重要的是要树立远大的报复,因为我们不仅仅是一位教师,我们更是太阳底下最最光辉的语文教师,在我们的肩上肩负起的是语言教育的启蒙!所以我们要像雄鹰飞向长空一样树立终身学习的志向。  二、语文教师要有鱼群的谋略  请大家看一则报道:中新网4月6日电据外媒报道,菲律宾宿务岛的一个庞大沙丁鱼群伪装
期刊
一、和谐关系情境——“乐学”的基础  课堂教学是一种特定的双边活动,师生关系的和谐与否直接影响着课堂气氛,进而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奥地利教育家贝尔纳强调:“没有情感的教育不会成为成功的教育;没有情感的课堂不是成功的课堂。”在和谐、平等、民主的教学情境下学习,思维活跃,思路开阔,积极性高,效率高;而在紧张、独裁、死板的教学情境下学习,反应迟钝,操作迟缓,感觉痛苦,效率低。在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教
期刊
一、解读人格教育  教育的永恒主题是不断完善人格,这既是教育的理想和追求,更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曾有报告指出:“把一个人在体力、智力、情绪、伦理各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使他成为一个完善的人,这就是对教育基本目的的一个广义的界说。”  一个拥有健全人格的人,在思想上,会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文化上,会有较初的智力水平;在人际交往上,会具有豁达开阔的胸襟,能够与人愉快相处。一个拥有健全人格的人
期刊
《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古典小说之一,是中华文化的经典。既为经典,那内容必定是博大精深的,必定是一千个读者一千部《西游记》。笔者不揣鄙陋,从目前较流行的词汇“团队”的角度作一点解读,不冀首肯,但博一哂。  团队,就是为了完成某一既定任务,实现某一特定目标而组合成的团体。在更宽泛的意义上,一个集体或一个集体的领导班子都可算是一个团队。团队成员都必须为同一个任务和目标而努力,任何成员的行为都不能有碍于集体
期刊
吕叔湘提出过“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朗读教学正体现了这一观点。初中阅读教学一定要重视朗读,朗读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总之,要以“读”贯穿阅读教学,粗读知晓大意,精读品味文字,熟读体验感情。那么怎样进行“读”的训练?    1.采用多种形式朗读   朗读是一项技能技巧,是一种艺术再创造活动。朗读技巧的习得、掌握和运用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通过长期的实践,不断的反复的
期刊
一、界定潜能生,把握要脉  本文所指的潜能生,是指那些品质、学习上或者在某些方面不如其他学生优秀,而在老师和家长的帮助教育下却有潜力可挖的学生。潜能生由于学习、品德和心理品质上暂时存在一些问题,跟不上班级的整体要求,完不成课程标准规定的基本目标,学习成绩和行为习惯表现较差。  心理研究表明,潜能生通常存在如下一些特点:  1、神经系统特点:会存在脑结构异常、脑机能异常或脑发育迟缓。  2、认知特点
期刊
一、狠抓入学教育,以制度规范学生行为习惯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国有国法,校有校规”。学校以教育部颁发的新的《中小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准绳,结合实际制定出适合我校校情的《羊尾中学学生守则》等,对学生思想品德和日常行为习惯养成提出了基木要求。在每学年新生入学两周内,以团队活动、主题班会、课间集会、国旗下讲话、广播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入学教育。同时,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由青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