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作文教学存在忽视个性交流的问题,只把作文作为语文作业的一部分,没有把关注点放在学生思想意识、正确人生观的积极适时的引导和帮助上,而是仅仅放在学习写作上。作文教学必须努力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学生自主作文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 初中作文教学 主体意识 兴趣 阅读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更多语文教师的语文意识在觉醒,透过阅读教学,我们看到许多老师领悟了有关语文的核心问题。然而在语文教学“半壁江山”的作文教学中,教师对作文教学是“想说爱你不容易”。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作文教学见效不大,学生作文水平提高缓慢,有太多的学生怕写作文,一提作文就头疼。有太多的学生作文缺乏个性,人云亦云。目前,语文教材中虽有部分作文知识简介,但较为零碎,不成系统,没有作文训练大纲,没有统一的教学方法,缺乏一个富有梯度的训练体系,缺乏一个科学的评价机制。语文老师都是在黑暗中摸索,只能自成体系。
虽然见效慢,但作文是不能完全忽视的问题,最实际的是要考。于是乎,广大教师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花在教授学生作文知识和技巧上,把注意力集中在应对中高考作文,甚至研究阅卷老师的心态和对策上,对学生思想情感的认识不够关注。作文应当首先是学生思想和情感的表现,因此作文教学中老师不能是旁观者,或者颐指气使的决绝者,而应是亲切的引导者和指路标,也可以说是学生思想和情感的积极参与者和建设者。
作文教学中存在忽视个体个性交流的问题,只把作文作为语文作业的一部分,没有把关注点放在学生思想意识、正确人生观的积极适时的引导和帮助上。写作“作为一种自觉的精神生产活动”①,它的写作主体是驾驭整个写作活动的角色,从对客观世界的选择,到材料的谋篇布局、立意成篇,到修改推敲,无一不体现写作主体的机智与创造。综观近年的中考作文试题,试题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开放与灵活,它要求写作主体摒弃陈规陋习,条条框框,充分张扬自己的个性,表现自己的人格魅力。可见,重视写作主体的主体意识不仅是重要的,而且是必需的。要想切实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必须增强写作主体的自我意识。
一、强化意识,才能兴趣盎然
笔者曾对自己所教班级进行过作文心理调查,让人吃惊的是,对写作感兴趣的寥寥无几,如何将学生从写作的惧怕心理中解放出来呢?笔者认为首先应先解除强加给学生的“指导”章法,让他们放开手脚去写愿意写的事,以“我”为先,使他们的笔端流淌着活泼的个性。作文应是缘于“情”而作,为自己的真情,为自己的个性而作。学生崇尚真实,敞开心扉的袒露正是学生主体意识觉醒的表现。
“开放生活,抒发性灵”的自由式作文正是将这种探索诉诸笔端的形式。为此笔者在作文教学中改变以前一学期计划写几篇作文的做法,代之以一本学生自己命名的“随笔本”。随笔本上内容不限,体裁不限,自己命题,字数500字左右,以每天自己最想写的为内容,持之以恒地练习,最终他们一致认为自由式作文是他们倾吐心声的绝妙形式。自由式作文实际上在学生不经意间保持了一定的作文量,既满足了文章的数量,又在对文章的提炼、揣摩中提高了质量。他们的习作中,“一朵鲜花”、“一棵小草”、“一次竞选”、“一堂班会”、“世界杯足球赛”俯拾之间几乎都成了写作的素材来源。学会用眼睛观察生活,用心灵感受生活,学生不再是游离于文章之外的苦心经营的编造者,而是体验生活的主角,表现生活的高手。
苏霍姆林斯基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有兴趣就有动力,就不怕写作文。要鼓励学生敢于在文章中表达自己,放纵(抒发)自我,把积蓄在心、不吐不快的话语泻于笔端。建议选择书信形式,可以写给父母,可以写给以前的老师,也可以写给同学或朋友。只要说真话,写真情就是好文章。这样引导学生作文,目的是强化主体意识,激发内在驱动力,变“要我作”为“我要作”。
二、厚积薄发,方能得心应手
激发兴趣,强化主体意识,是为了调动学生作文的内在动力。作文好比盖房子,动工之前总要准备建筑材料,砖瓦石沙、钢筋水泥要一应俱全。古人讲为文之道,强调“富学储宝,厚积薄发”,这句话提示了生活、读书与学生作文的关系。因此,要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必须从“积累材料”做起。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积累知识是写作的基础。没有写作材料,再好的写作高手也难以写好文章。“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不言而喻,作文就必须让学生广泛地阅读包括文学作品、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报纸杂志等多种读物,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怎么能让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自然有效地迁移到写作能力的培养上呢?文本只是个平台,教师要引导学生跟作者、人物进行心灵的对话,甚至是智慧的辩论,唯有如此,阅读教学才能有效地与作文“接轨联姻”。当然,仅有课堂阅读教学而没有一定质与量的课外阅读,对整体语文素养的提升是不够的。因此,教师应当鼓励并敦促学生阅读一定的經典名作;指导学生探究性地阅读一些名人传记;鼓励学生阅读一些密切关注时代命脉的报纸杂志。
在阅读的过程中除学生的自我感悟外,教师还应给予方法上的指导。对课文应“少讲、精练、多读”,精心设计阅读方案,结合课文适当补充课外读物。对学生自选的课外读物也应该给予适当的指导,鼓励学生将读过的读物做成读书卡片,写出读后感、交流读书心得。为此教师可以每周开一两节阅读课、讨论课,学生之间可以互相传阅读物,互相交流评点。这样在广泛阅读和丰富积累的基础上,就不愁学生写不出具有新意的作文了。
可以要求学生分题记住一些典型材料,譬如有关爱国主义的、自强不息的、尊重知识的、感动人心的、廉政建设等,每一个方面都要记住一两个典型材料。对于材料的积累,老师只能做指导,要让学生自己去找,不要全班统一,因为全班统一了,写作的论据就会雷同。积累的材料要注意三点:一要典型,二要准确,三要记牢。要强调用脑记,要背不能光靠笔记本。我们在阅读与写作的教学中,应该抓住读写结合的“点”,品“新”析“异”,不失时机地让学生感受到文章新颖之魅力;通过迁移、模仿、创新地练,谋“新”写“异”,注重创新能力的锻炼,从而走向读写结合的最佳境界。 另外,还要教学生会读无字之书——感悟生活。叶圣陶曾说:“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泼地流个不歇。”作文应该是生活的全部,而不是点缀,没有体验与思辨的作文有时是一种累赘。在生活中,主体心灵经过碰撞交流后的独特体验本应是写作的第一手素材。
对于学生作文,标准不宜太高。“只要真是他们所积蓄,从胸中拿出来的,虽与他人所作大同小异或不谋而合,一样可取”②。我们应让学生明白:学习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只要善于收集、整理、表述,这就是作文;成长中的困难、挫折、成功、欢喜、忧伤只要善于思考、体验、倾诉,这也是作文。同时,还要让学生懂得,作文不仅仅是生活的再现,更是自我生命经过沉淀后的一次提升甚至飞跃。我们要引导学生融入社会,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学会感悟生活,对生活要有独到见解、新的看法。
三、规范行为,更能技高一筹
主体意识的觉醒,更新了写作主体的观念;材料的积累,开拓了写作新视野。但“放开写,让学生自由抒写”,并非只纵不收,教师在学生的“放笔”中,仍要悉心指导,担当好主导角色,引导学生在自由抒写之后进一步提高。
如何指导学生写出更规范又优美的文章呢?笔者认为可从下面两个方面入手。
(一)主题讨论方面。
十四五岁的学生正值青少年心理的迅速发展时期,教师可针对他们的心理特点,将作文的文法指导与学生的实际水平结合起来,从而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层次的学生确定作文指导专题。这些专题材料来源于教师的指导规范,学生的示范作文,媒体传播的最新资料,它们来自生活,来自学生,也来自书本,有其取材的新颖独特性,思维的严密性,“0的遐想——评想象力”,“成语故事新编——论据与论点”,“演讲词——怎样打动人心”,“辩论会—论言之有理”。教师根据对象的不同层次进行分类引导,对症下药,为其步入写作道路奠定基础。写作指导贴近他们,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激发了他们对写作再深入地激情,成功地调动了他们写作的积极性。
(二)情感交流方面。
教师和学生对习作常产生评判差异,笔者认为教师和学生的评判差异在于:二者的评判标准不一;二者之间缺乏平等交流。教师要消除这种差异,不必拘泥于品评文章的条例,索性放下架子,写下水文,体验学生的情感、兴趣。“与学生侃写作”也是加强师生交流的有效途径。交流分面谈和笔谈两种。面谈的形式常常是三、五人为一小组,选择一话题作谈话中心,指定一人为中心发言人,教师作总体指导。话题是同学们感兴趣或共同存在的问题,同学各执己见,不同观点汇聚到谈话中,每人都多少领悟到一些,效果很好。笔谈形式多样,可以是师生对一阶段作文的审视定位,可以是教师写的“写作心语”。更重要的是,此种不拘一格的交流拓宽了他们的思路,提高了他们对自己文章和其他文章的判断能力。“我能写好作文”,他们写作的自信又将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作文教学过程本是一个互动的过程,离不开学生的参与。在训练中教师要导情、导理、导法。导情是创设生活情景或问题情境,激起学生写作的热情和欲望;导理是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分析、归纳,悟出生活道理;导法是指导学生学会思维方法和表达方法,让学生做自训主体。发挥学生在作文教学中主体作用的途径:尊重主体,让学生说自己的话;开发主体,让学生说更多的话;优化主体,让学生说优质的话。唯此,写作课才能受到学生的欢迎,学生才有可能变“苦作”為“乐作”。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刘锡庆认为:“作文教学‘目的’何在?我看在于:解放人,解放人的精神和心灵,把写作主体潜在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表现力——即鲜活而强悍的‘生命力’都尽情地释放出来。”因此,作文教学必须努力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学生自主作文的能力和创新的能力,从而让学生在作文地盘上成为自己的主人。
注释:
①在激扬文字中重塑人格[J].浙江师大学报:社科版(金华),1997(6).
②叶圣陶.怎样写作[M].北京:中华书局,2007.
参考文献:
[1]中学语文教学.
[2]语文新课程标准.
[3]学科教育.杂志,2002.
[4]俞翔辉等编译.赞可夫新教学体系及其讨论.教育科学出版社.
关键词: 初中作文教学 主体意识 兴趣 阅读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更多语文教师的语文意识在觉醒,透过阅读教学,我们看到许多老师领悟了有关语文的核心问题。然而在语文教学“半壁江山”的作文教学中,教师对作文教学是“想说爱你不容易”。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作文教学见效不大,学生作文水平提高缓慢,有太多的学生怕写作文,一提作文就头疼。有太多的学生作文缺乏个性,人云亦云。目前,语文教材中虽有部分作文知识简介,但较为零碎,不成系统,没有作文训练大纲,没有统一的教学方法,缺乏一个富有梯度的训练体系,缺乏一个科学的评价机制。语文老师都是在黑暗中摸索,只能自成体系。
虽然见效慢,但作文是不能完全忽视的问题,最实际的是要考。于是乎,广大教师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花在教授学生作文知识和技巧上,把注意力集中在应对中高考作文,甚至研究阅卷老师的心态和对策上,对学生思想情感的认识不够关注。作文应当首先是学生思想和情感的表现,因此作文教学中老师不能是旁观者,或者颐指气使的决绝者,而应是亲切的引导者和指路标,也可以说是学生思想和情感的积极参与者和建设者。
作文教学中存在忽视个体个性交流的问题,只把作文作为语文作业的一部分,没有把关注点放在学生思想意识、正确人生观的积极适时的引导和帮助上。写作“作为一种自觉的精神生产活动”①,它的写作主体是驾驭整个写作活动的角色,从对客观世界的选择,到材料的谋篇布局、立意成篇,到修改推敲,无一不体现写作主体的机智与创造。综观近年的中考作文试题,试题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开放与灵活,它要求写作主体摒弃陈规陋习,条条框框,充分张扬自己的个性,表现自己的人格魅力。可见,重视写作主体的主体意识不仅是重要的,而且是必需的。要想切实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必须增强写作主体的自我意识。
一、强化意识,才能兴趣盎然
笔者曾对自己所教班级进行过作文心理调查,让人吃惊的是,对写作感兴趣的寥寥无几,如何将学生从写作的惧怕心理中解放出来呢?笔者认为首先应先解除强加给学生的“指导”章法,让他们放开手脚去写愿意写的事,以“我”为先,使他们的笔端流淌着活泼的个性。作文应是缘于“情”而作,为自己的真情,为自己的个性而作。学生崇尚真实,敞开心扉的袒露正是学生主体意识觉醒的表现。
“开放生活,抒发性灵”的自由式作文正是将这种探索诉诸笔端的形式。为此笔者在作文教学中改变以前一学期计划写几篇作文的做法,代之以一本学生自己命名的“随笔本”。随笔本上内容不限,体裁不限,自己命题,字数500字左右,以每天自己最想写的为内容,持之以恒地练习,最终他们一致认为自由式作文是他们倾吐心声的绝妙形式。自由式作文实际上在学生不经意间保持了一定的作文量,既满足了文章的数量,又在对文章的提炼、揣摩中提高了质量。他们的习作中,“一朵鲜花”、“一棵小草”、“一次竞选”、“一堂班会”、“世界杯足球赛”俯拾之间几乎都成了写作的素材来源。学会用眼睛观察生活,用心灵感受生活,学生不再是游离于文章之外的苦心经营的编造者,而是体验生活的主角,表现生活的高手。
苏霍姆林斯基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有兴趣就有动力,就不怕写作文。要鼓励学生敢于在文章中表达自己,放纵(抒发)自我,把积蓄在心、不吐不快的话语泻于笔端。建议选择书信形式,可以写给父母,可以写给以前的老师,也可以写给同学或朋友。只要说真话,写真情就是好文章。这样引导学生作文,目的是强化主体意识,激发内在驱动力,变“要我作”为“我要作”。
二、厚积薄发,方能得心应手
激发兴趣,强化主体意识,是为了调动学生作文的内在动力。作文好比盖房子,动工之前总要准备建筑材料,砖瓦石沙、钢筋水泥要一应俱全。古人讲为文之道,强调“富学储宝,厚积薄发”,这句话提示了生活、读书与学生作文的关系。因此,要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必须从“积累材料”做起。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积累知识是写作的基础。没有写作材料,再好的写作高手也难以写好文章。“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不言而喻,作文就必须让学生广泛地阅读包括文学作品、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报纸杂志等多种读物,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怎么能让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自然有效地迁移到写作能力的培养上呢?文本只是个平台,教师要引导学生跟作者、人物进行心灵的对话,甚至是智慧的辩论,唯有如此,阅读教学才能有效地与作文“接轨联姻”。当然,仅有课堂阅读教学而没有一定质与量的课外阅读,对整体语文素养的提升是不够的。因此,教师应当鼓励并敦促学生阅读一定的經典名作;指导学生探究性地阅读一些名人传记;鼓励学生阅读一些密切关注时代命脉的报纸杂志。
在阅读的过程中除学生的自我感悟外,教师还应给予方法上的指导。对课文应“少讲、精练、多读”,精心设计阅读方案,结合课文适当补充课外读物。对学生自选的课外读物也应该给予适当的指导,鼓励学生将读过的读物做成读书卡片,写出读后感、交流读书心得。为此教师可以每周开一两节阅读课、讨论课,学生之间可以互相传阅读物,互相交流评点。这样在广泛阅读和丰富积累的基础上,就不愁学生写不出具有新意的作文了。
可以要求学生分题记住一些典型材料,譬如有关爱国主义的、自强不息的、尊重知识的、感动人心的、廉政建设等,每一个方面都要记住一两个典型材料。对于材料的积累,老师只能做指导,要让学生自己去找,不要全班统一,因为全班统一了,写作的论据就会雷同。积累的材料要注意三点:一要典型,二要准确,三要记牢。要强调用脑记,要背不能光靠笔记本。我们在阅读与写作的教学中,应该抓住读写结合的“点”,品“新”析“异”,不失时机地让学生感受到文章新颖之魅力;通过迁移、模仿、创新地练,谋“新”写“异”,注重创新能力的锻炼,从而走向读写结合的最佳境界。 另外,还要教学生会读无字之书——感悟生活。叶圣陶曾说:“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泼地流个不歇。”作文应该是生活的全部,而不是点缀,没有体验与思辨的作文有时是一种累赘。在生活中,主体心灵经过碰撞交流后的独特体验本应是写作的第一手素材。
对于学生作文,标准不宜太高。“只要真是他们所积蓄,从胸中拿出来的,虽与他人所作大同小异或不谋而合,一样可取”②。我们应让学生明白:学习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只要善于收集、整理、表述,这就是作文;成长中的困难、挫折、成功、欢喜、忧伤只要善于思考、体验、倾诉,这也是作文。同时,还要让学生懂得,作文不仅仅是生活的再现,更是自我生命经过沉淀后的一次提升甚至飞跃。我们要引导学生融入社会,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学会感悟生活,对生活要有独到见解、新的看法。
三、规范行为,更能技高一筹
主体意识的觉醒,更新了写作主体的观念;材料的积累,开拓了写作新视野。但“放开写,让学生自由抒写”,并非只纵不收,教师在学生的“放笔”中,仍要悉心指导,担当好主导角色,引导学生在自由抒写之后进一步提高。
如何指导学生写出更规范又优美的文章呢?笔者认为可从下面两个方面入手。
(一)主题讨论方面。
十四五岁的学生正值青少年心理的迅速发展时期,教师可针对他们的心理特点,将作文的文法指导与学生的实际水平结合起来,从而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层次的学生确定作文指导专题。这些专题材料来源于教师的指导规范,学生的示范作文,媒体传播的最新资料,它们来自生活,来自学生,也来自书本,有其取材的新颖独特性,思维的严密性,“0的遐想——评想象力”,“成语故事新编——论据与论点”,“演讲词——怎样打动人心”,“辩论会—论言之有理”。教师根据对象的不同层次进行分类引导,对症下药,为其步入写作道路奠定基础。写作指导贴近他们,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激发了他们对写作再深入地激情,成功地调动了他们写作的积极性。
(二)情感交流方面。
教师和学生对习作常产生评判差异,笔者认为教师和学生的评判差异在于:二者的评判标准不一;二者之间缺乏平等交流。教师要消除这种差异,不必拘泥于品评文章的条例,索性放下架子,写下水文,体验学生的情感、兴趣。“与学生侃写作”也是加强师生交流的有效途径。交流分面谈和笔谈两种。面谈的形式常常是三、五人为一小组,选择一话题作谈话中心,指定一人为中心发言人,教师作总体指导。话题是同学们感兴趣或共同存在的问题,同学各执己见,不同观点汇聚到谈话中,每人都多少领悟到一些,效果很好。笔谈形式多样,可以是师生对一阶段作文的审视定位,可以是教师写的“写作心语”。更重要的是,此种不拘一格的交流拓宽了他们的思路,提高了他们对自己文章和其他文章的判断能力。“我能写好作文”,他们写作的自信又将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作文教学过程本是一个互动的过程,离不开学生的参与。在训练中教师要导情、导理、导法。导情是创设生活情景或问题情境,激起学生写作的热情和欲望;导理是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分析、归纳,悟出生活道理;导法是指导学生学会思维方法和表达方法,让学生做自训主体。发挥学生在作文教学中主体作用的途径:尊重主体,让学生说自己的话;开发主体,让学生说更多的话;优化主体,让学生说优质的话。唯此,写作课才能受到学生的欢迎,学生才有可能变“苦作”為“乐作”。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刘锡庆认为:“作文教学‘目的’何在?我看在于:解放人,解放人的精神和心灵,把写作主体潜在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表现力——即鲜活而强悍的‘生命力’都尽情地释放出来。”因此,作文教学必须努力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学生自主作文的能力和创新的能力,从而让学生在作文地盘上成为自己的主人。
注释:
①在激扬文字中重塑人格[J].浙江师大学报:社科版(金华),1997(6).
②叶圣陶.怎样写作[M].北京:中华书局,2007.
参考文献:
[1]中学语文教学.
[2]语文新课程标准.
[3]学科教育.杂志,2002.
[4]俞翔辉等编译.赞可夫新教学体系及其讨论.教育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