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风味独到的傣味可谓是都市人们餐饮文化的一道靓丽风景线,而傣味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道菜堪称“撒撇”。“撒”翻译成汉语是拌生的意思,“撇”是苦肠的意思,因此,“撒撇”也就是苦肠水拌生的意思。
“撒撇”一般有苦和酸两种口味,苦味的被人们称为“苦撒”,酸味的被称为“酸撒”。一碗浓浓的蘸水中,韭菜沫、茴香沫、香柳沫混在一起渗出别样的气息,红椒沫染出炙热的红色,被舂碎的芝麻与花生散落在碗中,加几个柠檬或放几勺“苦水”,便能变幻出不一样的芳香,夹一箸细长的米线,轻蘸些许蘸水,放入口中便仿佛能尝出人生五味。
苦撒的做法主要在于苦水的沥制,其沥制原料有多种,主要使用牛的苦肠部分,取肠内苦粉,慢火炒焙干,炒焙过程中,其独特的香味四处飘溢,诱人口涎。用时取适量焙干的牛苦肠粉,用纱布包裹好,放入清水中小火慢熬,直至飘出苦香味,苦撒所用的苦水即沥制而成,当天用的苦水为当天沥制,隔夜的不用,以保持其新鲜的口感。单有苦水还不行,还需佐以韭菜、苤菜、香柳、老缅芫荽、小米辣、鲜牛肉等食材,将其分开切细,按配制比例,各取适量,加入盐巴、味精、酱油等调味品,放入适量苦水,即成苦撒蘸水,然后用瓷碟盛上凉的细米线,上面放上干巴、牛肝等,一道独具特色的“牛撒”便呈现在你的眼前。
酸撒也称“柠檬撒”。柠檬撒苤做法略微简单,最重要的料为柠檬、肉馅(熟)、韭菜等。将柠檬果汁压榨出来,再放入上述佐料即可。此外,还有用鱼制作的撒撇,称为“鱼撒”,其做法又更为复杂。
鱼撒所选用的鱼一般为稻田鱼,且质量在1 kg以上的为佳。将鱼去鳃除肚洗净,用刀剔下脊背两側的肉,切细放入木臼中捣碎备用,剩下的鱼头、鱼骨放入油锅中炸脆,捞出放入木臼中,加入傣家秘制香料一起捣碎备用,然后配上传统撒撇所需的各种佐料。食时,将鲜鱼肉加入到苦撒或柠檬撒蘸水中,然后在一瓷碟中盛入米线、洋白菜丝和捣碎的炸鱼骨,一套极具特色的鱼撒即成。吃的时候,桌上也一般还要备有盐巴、味精、糊辣椒粉、生小米辣等调料,食客可根据自己的喜好随时添加。
爱吃撒撇的我,总是吃不腻,吃不烦。每一次品尝总能吃出不一样的感触。其实,撒撇都是一样的味道,但在不一样的年纪就会品尝出不一样的感触,年少时喜好它的酸辣爽口,青年时想念它承载的童年,垂暮之时也许就是喜欢它的酸、辣、麻、苦、涩与甘甜,正如人生的经历一般,有艰难、有苦涩但也有欢喜和愉悦。
撒撇就像亲人将思绪注入食物的一种表达,像是母亲对孩子的一种无言的牵挂,也像傣家妇女的一种人生态度,更像是几经岁月之后体味出的一种生活的回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