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进一步更新了教学理念,强调要加强教学内容与学生认知能力的有效融合,使课堂教学回归以简约化为基础的本质。“简洁是智慧的灵魂”,把莎士比亚的名言借鉴到课堂教学中,就是要简简单单地教“语”习“文”,追求形式简约而内蕴丰盈的语文课堂,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
一、渗透理念,还原简约的教学目标
构建简约课堂教学目标,还原小学语文课堂的书香气息与文化韵味,让学生处于放松愉悦的状态,与教师形成灵魂上的交流,可有效彰显教学的无穷魅力。
统编版教材更加注重“学思并举,知行合一”理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更加强调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因此,教师需要领会小学语文教材编写的核心理念和主要创新点,在制订教学目标的过程中,根据统编版教材的内在要求,在以单元训练为重点的大前提下,结合学生的实际能力,遵循学生的学习规律,在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培养上下功夫,实现教学的核心素养目标,从而实现对于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
例如,在学习文言文《司马光》时,我们应该先领会编者提前编排文言文的意图,是为了让学生获得初步读懂文言文的能力,促进学生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作为小学阶段的第一篇文言文,制订教学目标尤为重要。教学目标应该单一集中,宜少不宜多。如:1. 通过听读、跟读以及多种形式的朗读,感受文言文的停顿和节奏美,体会文言文用词凝练、语言简洁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2. 引导学生借助注释,理解一些文言词汇的意思,并能联系上下文读懂语意,连起来讲一讲故事。3. 感受司马光遇到危险沉着冷静,机智救人的品质。通过教学目标的核心制订,保持教学目标的简约化,必然能够以点带面,实现教学初心。
二、提炼精华,追求简单的教学内容
语文课堂教学需要根据教学目标进行教学实践,在实践中,要将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有效融合,要根据教学目标,确定教什么和怎样教。对于浅显内容可一笔带过,对于重点内容要直入核心,以达到“教有所指,学有所悟”的效果。教师备课时要认真研读教材,吃“深”吃“透”教材,充分挖掘语言文字。准确把握教材,创造性地处理、补充、开发教材,从文本中发现并提取最有语文价值的部分,找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切入口,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形成语文能力。重新构建小学语文的核心素养,把语文课进行有效提炼,做到“一课一得”,而不是面面俱到。有些课文篇幅较长,而且几个段落的结构及语言表达形式相似,如果平均使用力气,每段都讲,既浪费时间又让教学过程显得平淡、冗长,学生也学得索然无味。
例如,《再见了,亲人》前三段表现手法相似,都以饱满恳求意愿的祈使句开头,中间部分由叙述送别情景和追忆难忘的往事组成,结尾以充分肯定语意的反问句结束,语言生动,感情真挚。教学时,教师就要准确地把握住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选取其中一段(预设第一自然段),集中精力指导学生学习,教给学法。如首先组织学生阅读,了解课文写了什么,按什么顺序写的。接着引导学生思考、概括:大娘为志愿军做了哪几件事?哪些地方特别感人?然后通过品味重点词句,体会中朝人民比山高比海深的情谊。最后指导学生深情朗读,升华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对第二、三自然段的学习,则可以引导学生运用学法,以读书、品味、汇报、朗读等方式,感受车站依依惜别时的动人情景,体会志愿军战士与朝鲜人民“不是亲人胜似親人”的感情。
三、注重实践,追求简洁流畅的教学设计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是一门实践性课程,学生的语文能力是在实践中形成的。著名教育家于永正先生说过,如果让他再教语文,就要让孩子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整本书,还要多读多背,多读多写。阅读能力是读出来的,作文和说话能力是在实践中形成的,这是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可当下,有的语文课让人感到高深复杂。我们可以让教学环节再简化些,可以精心设计有效的活动,组织学生去实践,让学生在更充分的读书、思考、合作、探究中学习语文,不断提高语文能力。
例如,教学《景阳冈》这篇课文时,因为学生大都看过电视剧或读过小说,对故事内容十分熟悉,所以上课伊始,教师就可以直接引导学生理清文章脉络:喝酒—上岗—打虎—下冈,之后再抛出问题:“同学们,大家最喜欢课文中的哪个片段?为什么?从中你体会到什么?”(预设)大多数学生会选择武松打虎这个片段。教师可以首先引导学生抓住老虎伤人的“三招”和武松对付老虎的“三闪”来重点研读,通过“闪”与“躲”对比,以及对打虎动作的描写(抡、劈、揪、按、踢、提、打),引导学生去品析、揣摩。然后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感受老虎的凶猛和武松的机智勇敢。最后引导学生明白描写老虎的凶猛,是为了反衬武松的智勇双全,并学习作者用词的准确和表达方法。
四、把握好“度”,展现简洁的教学方法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视域下的语文教学,主要强调教师有目的地教,学生有目标地学,形成有效的教、学平衡。因而也要求在教学上要不拘一格,因课而异,针对内容的不同,有的放矢,形成与统编版教材理念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在教学的设计应用上,教师要把握好“度”,避免由于多媒体的过度使用,使学生的自主思考空间受限,思维无法形成连贯性,从而导致实际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例如,在教学《老人与海鸥》时,教师可以充分展现个性化的设计风格,将课文设计为“找文路—抓文眼—悟文采”的教学思路。文路,即从文章前部分的老人喂海鸥、与海鸥交谈,到文章后部分的老人离世后,海鸥的盘旋、悲鸣等,展现情感的画面,让学生看清课文结构。文眼,即文章的点睛之处便是老人与海鸥的情义,以情义将文章的情节串联,赋予文章丰富的情感,让人为之动容。文采,即文中所表现出的“语文味”,通过对文章的咬文嚼字,感受文章的细腻之处,让学生养成“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的习惯。通过对课文的艺术化串联,充分体现完整独特的课堂风格,让课堂教学在简约之中见丰盈。
总之,统编版小学语文教学是当前教学研究的重点,要实现简约化、实效化的课堂教学,还需要更多的实践予以支撑。对于课堂教学的创设,要保持正确的教学观,让课堂教学回归本真;要理清教学思路,循序渐进地挖掘教学规律;要追求简约厚实的课堂对话,尽显课堂的生气和灵气;要充分展示教师的教学个性,让学生的语文能力不断生长、提高。让我们在教学实践中点燃教学创新之光,彰显课堂教学的强大魅力。
(作者单位:福建省罗源县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庄严)
一、渗透理念,还原简约的教学目标
构建简约课堂教学目标,还原小学语文课堂的书香气息与文化韵味,让学生处于放松愉悦的状态,与教师形成灵魂上的交流,可有效彰显教学的无穷魅力。
统编版教材更加注重“学思并举,知行合一”理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更加强调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因此,教师需要领会小学语文教材编写的核心理念和主要创新点,在制订教学目标的过程中,根据统编版教材的内在要求,在以单元训练为重点的大前提下,结合学生的实际能力,遵循学生的学习规律,在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培养上下功夫,实现教学的核心素养目标,从而实现对于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
例如,在学习文言文《司马光》时,我们应该先领会编者提前编排文言文的意图,是为了让学生获得初步读懂文言文的能力,促进学生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作为小学阶段的第一篇文言文,制订教学目标尤为重要。教学目标应该单一集中,宜少不宜多。如:1. 通过听读、跟读以及多种形式的朗读,感受文言文的停顿和节奏美,体会文言文用词凝练、语言简洁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2. 引导学生借助注释,理解一些文言词汇的意思,并能联系上下文读懂语意,连起来讲一讲故事。3. 感受司马光遇到危险沉着冷静,机智救人的品质。通过教学目标的核心制订,保持教学目标的简约化,必然能够以点带面,实现教学初心。
二、提炼精华,追求简单的教学内容
语文课堂教学需要根据教学目标进行教学实践,在实践中,要将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有效融合,要根据教学目标,确定教什么和怎样教。对于浅显内容可一笔带过,对于重点内容要直入核心,以达到“教有所指,学有所悟”的效果。教师备课时要认真研读教材,吃“深”吃“透”教材,充分挖掘语言文字。准确把握教材,创造性地处理、补充、开发教材,从文本中发现并提取最有语文价值的部分,找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切入口,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形成语文能力。重新构建小学语文的核心素养,把语文课进行有效提炼,做到“一课一得”,而不是面面俱到。有些课文篇幅较长,而且几个段落的结构及语言表达形式相似,如果平均使用力气,每段都讲,既浪费时间又让教学过程显得平淡、冗长,学生也学得索然无味。
例如,《再见了,亲人》前三段表现手法相似,都以饱满恳求意愿的祈使句开头,中间部分由叙述送别情景和追忆难忘的往事组成,结尾以充分肯定语意的反问句结束,语言生动,感情真挚。教学时,教师就要准确地把握住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选取其中一段(预设第一自然段),集中精力指导学生学习,教给学法。如首先组织学生阅读,了解课文写了什么,按什么顺序写的。接着引导学生思考、概括:大娘为志愿军做了哪几件事?哪些地方特别感人?然后通过品味重点词句,体会中朝人民比山高比海深的情谊。最后指导学生深情朗读,升华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对第二、三自然段的学习,则可以引导学生运用学法,以读书、品味、汇报、朗读等方式,感受车站依依惜别时的动人情景,体会志愿军战士与朝鲜人民“不是亲人胜似親人”的感情。
三、注重实践,追求简洁流畅的教学设计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是一门实践性课程,学生的语文能力是在实践中形成的。著名教育家于永正先生说过,如果让他再教语文,就要让孩子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整本书,还要多读多背,多读多写。阅读能力是读出来的,作文和说话能力是在实践中形成的,这是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可当下,有的语文课让人感到高深复杂。我们可以让教学环节再简化些,可以精心设计有效的活动,组织学生去实践,让学生在更充分的读书、思考、合作、探究中学习语文,不断提高语文能力。
例如,教学《景阳冈》这篇课文时,因为学生大都看过电视剧或读过小说,对故事内容十分熟悉,所以上课伊始,教师就可以直接引导学生理清文章脉络:喝酒—上岗—打虎—下冈,之后再抛出问题:“同学们,大家最喜欢课文中的哪个片段?为什么?从中你体会到什么?”(预设)大多数学生会选择武松打虎这个片段。教师可以首先引导学生抓住老虎伤人的“三招”和武松对付老虎的“三闪”来重点研读,通过“闪”与“躲”对比,以及对打虎动作的描写(抡、劈、揪、按、踢、提、打),引导学生去品析、揣摩。然后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感受老虎的凶猛和武松的机智勇敢。最后引导学生明白描写老虎的凶猛,是为了反衬武松的智勇双全,并学习作者用词的准确和表达方法。
四、把握好“度”,展现简洁的教学方法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视域下的语文教学,主要强调教师有目的地教,学生有目标地学,形成有效的教、学平衡。因而也要求在教学上要不拘一格,因课而异,针对内容的不同,有的放矢,形成与统编版教材理念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在教学的设计应用上,教师要把握好“度”,避免由于多媒体的过度使用,使学生的自主思考空间受限,思维无法形成连贯性,从而导致实际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例如,在教学《老人与海鸥》时,教师可以充分展现个性化的设计风格,将课文设计为“找文路—抓文眼—悟文采”的教学思路。文路,即从文章前部分的老人喂海鸥、与海鸥交谈,到文章后部分的老人离世后,海鸥的盘旋、悲鸣等,展现情感的画面,让学生看清课文结构。文眼,即文章的点睛之处便是老人与海鸥的情义,以情义将文章的情节串联,赋予文章丰富的情感,让人为之动容。文采,即文中所表现出的“语文味”,通过对文章的咬文嚼字,感受文章的细腻之处,让学生养成“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的习惯。通过对课文的艺术化串联,充分体现完整独特的课堂风格,让课堂教学在简约之中见丰盈。
总之,统编版小学语文教学是当前教学研究的重点,要实现简约化、实效化的课堂教学,还需要更多的实践予以支撑。对于课堂教学的创设,要保持正确的教学观,让课堂教学回归本真;要理清教学思路,循序渐进地挖掘教学规律;要追求简约厚实的课堂对话,尽显课堂的生气和灵气;要充分展示教师的教学个性,让学生的语文能力不断生长、提高。让我们在教学实践中点燃教学创新之光,彰显课堂教学的强大魅力。
(作者单位:福建省罗源县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庄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