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体制不断的改革、教学模式的不断创新,小学数学教学方法越来越丰富多样。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构建多样化的数学课堂,向学生传授数学知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广泛应用于各个学科的情境教学法,在教学实践中受到教师和学生的一致好评,它的应用使小学数学教学发生了显著变化。本文主要对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进行探究。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小学数学;应用策略
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要求“以人为本”,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主要围绕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开展。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认真钻研教学模式,结合丰富新颖的教学内容,找到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教师应创新教学模式,采用情境教学法,构建趣味性强的高效课堂,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能力范围内学到数学知识,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促使他们积极学习,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
1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情境教学法指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学情以及课程标准创设出和谐高效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获得真实体验,对所学内容更好地理解、吸收,熟练掌握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并在此过程中还要完善学生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方法。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学情以及学龄特征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善于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特点和优势,着重利用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和喜好创设教学情境[1]。如引用生活元素创设生活化情境,用问题创设设问式情境,用实践活动创设实践性情境教学等,让学生在情境学习中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2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2.1 创设问题情境,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学生由于思想、认知尚未成熟,缺少一定的生活经验,课堂上的有效专注时间有限,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及时解决层出不穷的教学问题,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弥补学生学习上的短板。教师可创设多种类型的情境,如游戏情境、问题情境、音樂情境、故事情境等,有效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要把握好问题的尺度,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心理需求、认知水平设计科学、合理的问题,这样才容易被学生接受和认可。此外,教师设计的教学问题,不应过于简单,否则学生难以对解决问题产生兴趣;也不应过难,否则学生学习时会很吃力,甚至积极性受挫。教师要使设计的问题与学生的认知产生碰撞,能把问题延伸开来,让学生去探索多个问题。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有助于教师不断创设不同的问题情境,积极地引导和启发学生,让学生主动投入学习,还有助于增进师生的情感交流和教学互动,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如在教学“认识时间”这一章时,笔者为学生创设了设问式情境。在上课之初,笔者先借助多媒体设备播放了两张图片,其中一张是小红起床穿衣服的图片,另一张是小红进入教室上课的图片。播放完毕后,笔者进行引导式的提问:“同学们,你们早晨几点起床呢?”问题抛出后,学生积极地回答道,“7点”“7点10分”“7点半”……虽然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但它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接着,笔者拿出教具——钟表的模型,让表针指向8,进一步提问:“同学们,有谁知道钟表上所指的时间是几点?”学生或议论纷纷,或托腮思考。然后笔者开始了正式的教学环节。
设问式情境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模式,能够帮助教师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能够让学生自主参与学习,在面对问题和困难时,积极主动地尝试用各种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能够使教师的情境引导、情境问题发挥最大效用,有效提升教学效率。
2.2 引入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生活情境教学是从学生生活中的具体情境入手,以所学的数学知识为内容,创设符合学生认知需求和心理特点的教学情境。教师在教学中要践行“数学来源于生活,用之于生活”的教学理念,充分融入生活实际,整合数学教学内容与生活情境,让学生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提升在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学生在这种课堂氛围中,更容易理解所学的数学知识,也能够更好地将生活实际带入数学学习中,对数学知识产生新的认知。可以说,生活情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自主的学习平台,对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有很大帮助[2]。语言是教师最基本的教学工具之一,在创设情境时,教师往往只需要用一番生动形象和具有感染力的话语,就能实现情境的构建,使学生进入一个独立的情感空间。
如在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一章时,教师可以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长方体和正方体,如粉笔盒、铅笔盒、魔方、积木、骰子等,让学生辨别长方体和正方体。这样的导入方式不仅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还能帮助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教学内容。接着教师可提问:“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还经常见到哪些长方体和正方体呢?”这样的问题能唤起学生的求知欲,为他们创造想象的空间,让其结合日常生活探究问题的答案。实践出真知,教师还可以将学生带出课堂,让学生参与实践活动,观察生活中哪些物品是长方体或正方体。通过生活实践,学生能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在熟练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更懂得学以致用。教师在倾听学生回答的过程中,对回答错误的学生要及时予以纠正,做好正确引导,帮助其树立信心;对回答正确的学生要给予鼓励和认可,使学生在毫无压力的氛围中继续深入学习,对数学学习充满期待,从而实现数学高效课堂的教学目标。
2.3 引入实践操作情境,发展学生的应用能力
引入实践操作情境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数学知识在生活中运用得非常广泛,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寻找数学规律,使学生能将所学知识巧妙地运用在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龄特点创设实践操作性比较强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勤于思考、敢于尝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教学内容,提高知识应用能力。教师要注重发现和分析生活中的数学知识,将生活实践引入课堂,找到生活实践与课堂之间的契合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全面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知和理解,有效提升教学效果[3]。
如教学“认识人民币”这一章时,教师可以采用两种教学方法。首先,根据教学内容采用故事情境教学法。学生对人民币缺乏足够的认识,教师要寻找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进行讲授,可以将概念转化为故事,运用故事情境教学法进行课堂导入。如将人民币的演变过程、人民币蕴藏的文化与历史等以故事的形式展示出来,让学生更专注地学习。其次,当学生对人民币有初步的了解后,创设实践性教学情境,将班级学生划分为多个小组,每组5—8人,在班级开展“购物小达人”的实践活动。教师在班级中创设超市购物的情境,将“商品”摆放到“货架”上,定好“商品”价格,让学生以小组顺序自行选购。有的学生要扮演收银员,有的学生要扮演消费者。教师要让学生在交易过程中根据自己手中的学习币和“商品”的价格计算差额,合理使用学习币来“购物”。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仅能让学生在学习中享受乐趣,还能使他们学会加减运算的方法,实现对所学知识的巩固。教师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践紧密联系,有助于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
综上所述,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为数学课堂带来了活力,使学生有焕然一新的学习感受。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学龄特点开展教学设计,灵活采用情境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创设高质量的数学课堂,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
【参考文献】
[1]唐海霞,李永响.关于小学数学情境教学的策略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0(12).
[2]蒲方圆.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情境教学法的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0(12).
[3]张艳.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融合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12).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小学数学;应用策略
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要求“以人为本”,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主要围绕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开展。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认真钻研教学模式,结合丰富新颖的教学内容,找到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教师应创新教学模式,采用情境教学法,构建趣味性强的高效课堂,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能力范围内学到数学知识,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促使他们积极学习,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
1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情境教学法指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学情以及课程标准创设出和谐高效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获得真实体验,对所学内容更好地理解、吸收,熟练掌握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并在此过程中还要完善学生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方法。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学情以及学龄特征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善于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特点和优势,着重利用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和喜好创设教学情境[1]。如引用生活元素创设生活化情境,用问题创设设问式情境,用实践活动创设实践性情境教学等,让学生在情境学习中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2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2.1 创设问题情境,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学生由于思想、认知尚未成熟,缺少一定的生活经验,课堂上的有效专注时间有限,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及时解决层出不穷的教学问题,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弥补学生学习上的短板。教师可创设多种类型的情境,如游戏情境、问题情境、音樂情境、故事情境等,有效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要把握好问题的尺度,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心理需求、认知水平设计科学、合理的问题,这样才容易被学生接受和认可。此外,教师设计的教学问题,不应过于简单,否则学生难以对解决问题产生兴趣;也不应过难,否则学生学习时会很吃力,甚至积极性受挫。教师要使设计的问题与学生的认知产生碰撞,能把问题延伸开来,让学生去探索多个问题。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有助于教师不断创设不同的问题情境,积极地引导和启发学生,让学生主动投入学习,还有助于增进师生的情感交流和教学互动,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如在教学“认识时间”这一章时,笔者为学生创设了设问式情境。在上课之初,笔者先借助多媒体设备播放了两张图片,其中一张是小红起床穿衣服的图片,另一张是小红进入教室上课的图片。播放完毕后,笔者进行引导式的提问:“同学们,你们早晨几点起床呢?”问题抛出后,学生积极地回答道,“7点”“7点10分”“7点半”……虽然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但它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接着,笔者拿出教具——钟表的模型,让表针指向8,进一步提问:“同学们,有谁知道钟表上所指的时间是几点?”学生或议论纷纷,或托腮思考。然后笔者开始了正式的教学环节。
设问式情境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模式,能够帮助教师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能够让学生自主参与学习,在面对问题和困难时,积极主动地尝试用各种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能够使教师的情境引导、情境问题发挥最大效用,有效提升教学效率。
2.2 引入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生活情境教学是从学生生活中的具体情境入手,以所学的数学知识为内容,创设符合学生认知需求和心理特点的教学情境。教师在教学中要践行“数学来源于生活,用之于生活”的教学理念,充分融入生活实际,整合数学教学内容与生活情境,让学生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提升在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学生在这种课堂氛围中,更容易理解所学的数学知识,也能够更好地将生活实际带入数学学习中,对数学知识产生新的认知。可以说,生活情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自主的学习平台,对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有很大帮助[2]。语言是教师最基本的教学工具之一,在创设情境时,教师往往只需要用一番生动形象和具有感染力的话语,就能实现情境的构建,使学生进入一个独立的情感空间。
如在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一章时,教师可以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长方体和正方体,如粉笔盒、铅笔盒、魔方、积木、骰子等,让学生辨别长方体和正方体。这样的导入方式不仅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还能帮助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教学内容。接着教师可提问:“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还经常见到哪些长方体和正方体呢?”这样的问题能唤起学生的求知欲,为他们创造想象的空间,让其结合日常生活探究问题的答案。实践出真知,教师还可以将学生带出课堂,让学生参与实践活动,观察生活中哪些物品是长方体或正方体。通过生活实践,学生能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在熟练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更懂得学以致用。教师在倾听学生回答的过程中,对回答错误的学生要及时予以纠正,做好正确引导,帮助其树立信心;对回答正确的学生要给予鼓励和认可,使学生在毫无压力的氛围中继续深入学习,对数学学习充满期待,从而实现数学高效课堂的教学目标。
2.3 引入实践操作情境,发展学生的应用能力
引入实践操作情境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数学知识在生活中运用得非常广泛,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寻找数学规律,使学生能将所学知识巧妙地运用在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龄特点创设实践操作性比较强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勤于思考、敢于尝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教学内容,提高知识应用能力。教师要注重发现和分析生活中的数学知识,将生活实践引入课堂,找到生活实践与课堂之间的契合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全面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知和理解,有效提升教学效果[3]。
如教学“认识人民币”这一章时,教师可以采用两种教学方法。首先,根据教学内容采用故事情境教学法。学生对人民币缺乏足够的认识,教师要寻找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进行讲授,可以将概念转化为故事,运用故事情境教学法进行课堂导入。如将人民币的演变过程、人民币蕴藏的文化与历史等以故事的形式展示出来,让学生更专注地学习。其次,当学生对人民币有初步的了解后,创设实践性教学情境,将班级学生划分为多个小组,每组5—8人,在班级开展“购物小达人”的实践活动。教师在班级中创设超市购物的情境,将“商品”摆放到“货架”上,定好“商品”价格,让学生以小组顺序自行选购。有的学生要扮演收银员,有的学生要扮演消费者。教师要让学生在交易过程中根据自己手中的学习币和“商品”的价格计算差额,合理使用学习币来“购物”。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仅能让学生在学习中享受乐趣,还能使他们学会加减运算的方法,实现对所学知识的巩固。教师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践紧密联系,有助于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
综上所述,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为数学课堂带来了活力,使学生有焕然一新的学习感受。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学龄特点开展教学设计,灵活采用情境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创设高质量的数学课堂,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
【参考文献】
[1]唐海霞,李永响.关于小学数学情境教学的策略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0(12).
[2]蒲方圆.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情境教学法的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0(12).
[3]张艳.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融合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