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EPD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环境人口与可持续发展教育项目的简称。EPD教育项目的内涵可概括为:通过对青少年和全体社会成员进行环境教育、人口教育和可持续发展教育,促进改善环境、提高人口素质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化学教学中让学生了解与化学有关的环境、资源、能源等问题,让学生理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认识到他们的态度行为和决定能够对现在和将来的全球环境、整个社会产生影响,从而培养学生的优育忧患意识,树立社会责任感。
关键词: EPD教育理念 化学教学 渗透方法
我们在化学教学中强调对所学知识、技能的应用,注重学习的过程和学生的实践与体验,注重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大量信息的能力和判断、反思和运用的能力,使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达到培养今天的学生能适应明天的社会发展需要的目的。把EPD的教育理念渗透到化学教学中,使学生通过关注社会和环境,懂得责任,这是提高人口素质、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关键和基础性工作。
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开展环境教育,贯彻EPD教育理念,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下面我结合平时的化学教学分析其中所体现的EPD教育理念,探讨在化学教学中进行EPD教育活动模式的方法。
一、EPD教育理念的渗透
1.师生教学中的渗透。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渗透EPD的教育理念,使学生关注自然,关注社会,关注环境,富有情感,懂得责任。渗透环保意识,我是这样做的,在平时教学过程中适时适当地渗透环保意识,强调环境与人类的密切关系,使学生深刻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树立强烈的环保意识,增强环境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例如:(1)讲到“空气”时,让学生看有关空气污染的新闻,初步了解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已受到可吸入颗粒、有毒气体等的污染,再介绍这些污染物大多是化学物质,在今后的学习中还会不断接触到,这样,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也对环境教育做了铺垫;(2)学习“二氧化碳”时,介绍“温室效应”的成因、危害及消除措施;(3)学习《爱护水资源》时,播放画面: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直接排放到江河中,水色发黑,发出恶臭,河面上布满死亡的鱼,赤潮现象,人喝了诱发癌症和婴儿畸形……看到我们赖以生存的水被污染,学生的表情都变得严肃,紧接着布置思考题:对于水污染问题,你认为应该如何治理?同学们提出自己的治理观点:对工业生产中产生的污水进行综合治理,不能任意排放,在日常生活中不使用含磷洗衣粉洗衣服等。意识到优美的环境与自己的学习息息相关,愿意现在在学校认真学习化学知识,将来走出学校利用化学知识多做环保工作。也有研究性学习小组通过参观考察和社会调查(如参观水泥厂、化工厂、调查周边的水环境等)使学生了解周围环境污染的原因,思考讨论防治的对策。这样动态教学,学生不仅掌握了环保的有关概念,更重要的是环保意识已植根于脑海中,认识到了保护赖以生存的环境,我们责无旁贷。学生有了这样的意识,就达到了教学目的。学生放下书本,关注社会可持续发展,关注环保,将学习应用到实践中,思考、研究和提出有利于解决问题的建议,促使学生树立主人翁精神和责任感。
2.学生自主探究中的渗透。在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我们力主落实学生在环境、人口健康及可持续发展多方面专题教育活动中的活动主体地位,努力培养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所需要的主体探究精神与能力。在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过程中,我们指导学生无论从选题、查阅文献还是开题、实施和结题,都需带着EPD理念自主参与,重视学生的“主动发展”和EPD理念的体现。例如写《关于学校饮用水的调查及建议》一文,学生从关心同学们的身体健康角度出发,他们确定主题后,到图书室或利用网络查找资料,同时通过问卷调查,进一步了解我校饮用水情况,最后将实践所学知识汇总成文,并组织答辩。在这次活动中,他们既了解了有关饮用水及检验饮用水(如硬水和软水的检验)的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又参加了社会实践,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值得肯定的是,他们结合EPD理念认识到了这一探究活动对同学们健康、对学校、对社会的具体影响,促使他们树立了社会责任感。
3.学生合作活动中的渗透。合作活动就是以学生开展小组及全班讨论与其他合作探究活动作为教学的主要活动形式。学生在自主合作中,共同参与有关解决环境,人口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问题,提高相关知识水平与能力水平。在学生合作活动实施中,所有要外出实践的活动,都由学生亲自联系,在活动过程中学生分工合作,互相帮助,共同探讨,极大地促进了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及学生和家长、社会之间的合作和协调。让学生更了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充分体现了EPD理念在实践活动中的渗透。
二、在化学教学中进行EPD教育活动模式的方法
为了在今后的化学教学中更好地渗透EPD教育,依据EPD教育的主体教育思想和可持续发展教育思想,提出构建EPD教育活动模式的设想,方法如下。
1.指导学生开展与EPD相关的环境或人口调查,学生收集整理资料,指导学生进行研究,处理结果和撰写报告,组织研究成果的交流研讨,并提出有关保护环境、人口、关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2.指导学生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组织学生自主选择探究活动主题和自主设计活动方案,帮助学生了解、掌握相关活动所需知识,促进学生间的相互合作学习,并培养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活动中组织学生召开与调查或考察报告交流或答辩会,提高创新性。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针对相应的教学内容制定相关教学策略,应以课堂教学和研究性学习为主,将EPD教育理念渗透到课堂教学中。通过进行环境教育、人口教育和可持续发展教育,使学生关注自然,关注社会,关注环境,懂得责任,改善环境,提高人口素质,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信领等.可持续发展概论.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1-5.
[2]张侠.EPD教育:一种新的办学理念与育人模式.EPD教育在中国,2002,01.
[3]雷洪德等.中国EPD教育理论与实践主题报告[R].北京:首届可持续发展教育国际论坛组委会,2003.
关键词: EPD教育理念 化学教学 渗透方法
我们在化学教学中强调对所学知识、技能的应用,注重学习的过程和学生的实践与体验,注重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大量信息的能力和判断、反思和运用的能力,使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达到培养今天的学生能适应明天的社会发展需要的目的。把EPD的教育理念渗透到化学教学中,使学生通过关注社会和环境,懂得责任,这是提高人口素质、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关键和基础性工作。
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开展环境教育,贯彻EPD教育理念,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下面我结合平时的化学教学分析其中所体现的EPD教育理念,探讨在化学教学中进行EPD教育活动模式的方法。
一、EPD教育理念的渗透
1.师生教学中的渗透。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渗透EPD的教育理念,使学生关注自然,关注社会,关注环境,富有情感,懂得责任。渗透环保意识,我是这样做的,在平时教学过程中适时适当地渗透环保意识,强调环境与人类的密切关系,使学生深刻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树立强烈的环保意识,增强环境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例如:(1)讲到“空气”时,让学生看有关空气污染的新闻,初步了解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已受到可吸入颗粒、有毒气体等的污染,再介绍这些污染物大多是化学物质,在今后的学习中还会不断接触到,这样,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也对环境教育做了铺垫;(2)学习“二氧化碳”时,介绍“温室效应”的成因、危害及消除措施;(3)学习《爱护水资源》时,播放画面: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直接排放到江河中,水色发黑,发出恶臭,河面上布满死亡的鱼,赤潮现象,人喝了诱发癌症和婴儿畸形……看到我们赖以生存的水被污染,学生的表情都变得严肃,紧接着布置思考题:对于水污染问题,你认为应该如何治理?同学们提出自己的治理观点:对工业生产中产生的污水进行综合治理,不能任意排放,在日常生活中不使用含磷洗衣粉洗衣服等。意识到优美的环境与自己的学习息息相关,愿意现在在学校认真学习化学知识,将来走出学校利用化学知识多做环保工作。也有研究性学习小组通过参观考察和社会调查(如参观水泥厂、化工厂、调查周边的水环境等)使学生了解周围环境污染的原因,思考讨论防治的对策。这样动态教学,学生不仅掌握了环保的有关概念,更重要的是环保意识已植根于脑海中,认识到了保护赖以生存的环境,我们责无旁贷。学生有了这样的意识,就达到了教学目的。学生放下书本,关注社会可持续发展,关注环保,将学习应用到实践中,思考、研究和提出有利于解决问题的建议,促使学生树立主人翁精神和责任感。
2.学生自主探究中的渗透。在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我们力主落实学生在环境、人口健康及可持续发展多方面专题教育活动中的活动主体地位,努力培养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所需要的主体探究精神与能力。在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过程中,我们指导学生无论从选题、查阅文献还是开题、实施和结题,都需带着EPD理念自主参与,重视学生的“主动发展”和EPD理念的体现。例如写《关于学校饮用水的调查及建议》一文,学生从关心同学们的身体健康角度出发,他们确定主题后,到图书室或利用网络查找资料,同时通过问卷调查,进一步了解我校饮用水情况,最后将实践所学知识汇总成文,并组织答辩。在这次活动中,他们既了解了有关饮用水及检验饮用水(如硬水和软水的检验)的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又参加了社会实践,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值得肯定的是,他们结合EPD理念认识到了这一探究活动对同学们健康、对学校、对社会的具体影响,促使他们树立了社会责任感。
3.学生合作活动中的渗透。合作活动就是以学生开展小组及全班讨论与其他合作探究活动作为教学的主要活动形式。学生在自主合作中,共同参与有关解决环境,人口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问题,提高相关知识水平与能力水平。在学生合作活动实施中,所有要外出实践的活动,都由学生亲自联系,在活动过程中学生分工合作,互相帮助,共同探讨,极大地促进了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及学生和家长、社会之间的合作和协调。让学生更了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充分体现了EPD理念在实践活动中的渗透。
二、在化学教学中进行EPD教育活动模式的方法
为了在今后的化学教学中更好地渗透EPD教育,依据EPD教育的主体教育思想和可持续发展教育思想,提出构建EPD教育活动模式的设想,方法如下。
1.指导学生开展与EPD相关的环境或人口调查,学生收集整理资料,指导学生进行研究,处理结果和撰写报告,组织研究成果的交流研讨,并提出有关保护环境、人口、关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2.指导学生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组织学生自主选择探究活动主题和自主设计活动方案,帮助学生了解、掌握相关活动所需知识,促进学生间的相互合作学习,并培养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活动中组织学生召开与调查或考察报告交流或答辩会,提高创新性。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针对相应的教学内容制定相关教学策略,应以课堂教学和研究性学习为主,将EPD教育理念渗透到课堂教学中。通过进行环境教育、人口教育和可持续发展教育,使学生关注自然,关注社会,关注环境,懂得责任,改善环境,提高人口素质,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信领等.可持续发展概论.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1-5.
[2]张侠.EPD教育:一种新的办学理念与育人模式.EPD教育在中国,2002,01.
[3]雷洪德等.中国EPD教育理论与实践主题报告[R].北京:首届可持续发展教育国际论坛组委会,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