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近几年的高考作文来看,后话题作文取代命题作文或话题作文已成为高考作文命题的大趋势,要写好此类作文必须重视审题立意。我根据指导学生备考作文的实踐,谈点粗浅的体会。
一、认真审题,引导学生把握题旨
1.吃透材料,整体把握。后话题作文所提供的材料是写作的依据,蕴含着文章的主旨,写作者必须把握住材料的中心,它是文章的灵魂。简单地说材料的主旨就是你要写的议论文的论点,你所写的记叙文的中心思想。
如2007年高考全国卷一作文题,有很多学生单纯从材料的某一方面来立意,没有整体把握材料内涵,如社会、学校、家庭都应该关心下一代的成长,要注意环保等等都属于片面的立意。
2.是善于抓住关键词语。关键词语往往是“文眼”,它蕴含着材料的主旨,因此可以把它作为把握材料审题立意的突破口。如有人问巴西球王贝利:“你最满意的进球是哪一个?”贝利答道:“下一个。”这“下一个”三字掷地有声,既体现出永不满足的进取精神,又蕴含着艺无止境,不断创新的哲理,闪耀着人格、智慧、精神的光芒。抓住了这个关键,审题到这样的程度,立意与命题还能成为问题吗?
3.是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如2006年广西高考作文题,从分析这只乌鸦的行为中,我们可以看到这则材料的本质:了解自己,要认清自我;盲目模仿必定失败;勇于尝试也是一种美丽;不以成败论英雄。
二、拓展思维,引导学生多角度立意
我们知道,后话题作文所给的材料形式是灵活多样的,但主题都是明确的。这就要求我们多角度地去思考,这样才能做到全面地认识问题,避免视角的片面性。后话题作文主要可从四个角度审视:横向、反向、延伸、类比。为了说明这个问题,现以下面的材料为例:
有个鲁国人,擅长织麻鞋,他的妻子擅长织白绢。他们想到越国去居住,于是有人对他们说:“你们将会贫穷不堪了。”这个鲁国人问他是何道理,那人说:“麻鞋是穿在脚上的,而越人是赤脚走路的,白绢是做帽子的,而越人是披发的,你们夫妻的特长,在越国是无用武之地的,怎么不穷呢?”
1.横向立意:就是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思维顺着原材料所告诉读者的指向去考虑。据此,我们顺着原材料分析就会发现,由于越人赤脚走路不戴帽子,那么鲁人到越国去必然会穷。这就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能脱离实际。这种立意的好处是能紧扣材料的基本倾向、主要观点,因而不会出现偏题、走题的现象。
2.反向立意:就是把原材料的问题倒过来想想,从相反的角度对原材料提出质疑。那么,我们对上述材料就会提出疑问,鲁人到越国去一定会穷吗?我们会认为正因为越人赤脚、披发,鞋帽就大有市场,就会得出鲁人未必会穷的结论。这就要求鲁人敢于尝试、敢于冒险、敢于改革。这种立意是一种扩散性思维,能开拓学生的思维能力,写出新意,是寻求新思想,提出新见解,阐发新理论的一种思维角度。
3.延伸立意:就是在原材料已知内容的基础上,对原材料作合理的联想,进行恰当的推理、引申。我们就会设想:鲁人听了劝告之后,会有什么反响呢?去还是不去呢?去与不去各将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呢?这就需要每个人作恰当的想象,从而得出“亏本生意做不得”,“无用武之地焉能致富”等观点。这种立意是顺向立意的更深一层的发展,有利于学生想像能力的进一步发挥,使学生能够进行恰当合理的逻辑推理,写出立意新颖、主题深刻的文章来。
4.类比立意:就是通过联想,把材料的已知内容同材料外的其他内容由此及彼地联系起来考虑,找出其中的相似点。这样,就可把材料内容与当前实际联系起来,进行类比,告诉我们办企业、做生意,要根据当地的生产、消费、风土人情等情况,也要根据需要与可能,那么就要求我们考虑动机与效益,又要扬长避短,才能生财有道。这种立意便于联系实际,提炼深刻、高远的主题,使作品富有浓郁的时代色彩和生活气息。
总之,审题立意的方法多种多样,只要我们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认真把握作文材料的主旨,多角度进行立意,并且不断地总结它,发展它,完善它,我相信学生在进行后话题作文的写作时,更容易写出高质量的作文,全面提高高考作文分数。
一、认真审题,引导学生把握题旨
1.吃透材料,整体把握。后话题作文所提供的材料是写作的依据,蕴含着文章的主旨,写作者必须把握住材料的中心,它是文章的灵魂。简单地说材料的主旨就是你要写的议论文的论点,你所写的记叙文的中心思想。
如2007年高考全国卷一作文题,有很多学生单纯从材料的某一方面来立意,没有整体把握材料内涵,如社会、学校、家庭都应该关心下一代的成长,要注意环保等等都属于片面的立意。
2.是善于抓住关键词语。关键词语往往是“文眼”,它蕴含着材料的主旨,因此可以把它作为把握材料审题立意的突破口。如有人问巴西球王贝利:“你最满意的进球是哪一个?”贝利答道:“下一个。”这“下一个”三字掷地有声,既体现出永不满足的进取精神,又蕴含着艺无止境,不断创新的哲理,闪耀着人格、智慧、精神的光芒。抓住了这个关键,审题到这样的程度,立意与命题还能成为问题吗?
3.是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如2006年广西高考作文题,从分析这只乌鸦的行为中,我们可以看到这则材料的本质:了解自己,要认清自我;盲目模仿必定失败;勇于尝试也是一种美丽;不以成败论英雄。
二、拓展思维,引导学生多角度立意
我们知道,后话题作文所给的材料形式是灵活多样的,但主题都是明确的。这就要求我们多角度地去思考,这样才能做到全面地认识问题,避免视角的片面性。后话题作文主要可从四个角度审视:横向、反向、延伸、类比。为了说明这个问题,现以下面的材料为例:
有个鲁国人,擅长织麻鞋,他的妻子擅长织白绢。他们想到越国去居住,于是有人对他们说:“你们将会贫穷不堪了。”这个鲁国人问他是何道理,那人说:“麻鞋是穿在脚上的,而越人是赤脚走路的,白绢是做帽子的,而越人是披发的,你们夫妻的特长,在越国是无用武之地的,怎么不穷呢?”
1.横向立意:就是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思维顺着原材料所告诉读者的指向去考虑。据此,我们顺着原材料分析就会发现,由于越人赤脚走路不戴帽子,那么鲁人到越国去必然会穷。这就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能脱离实际。这种立意的好处是能紧扣材料的基本倾向、主要观点,因而不会出现偏题、走题的现象。
2.反向立意:就是把原材料的问题倒过来想想,从相反的角度对原材料提出质疑。那么,我们对上述材料就会提出疑问,鲁人到越国去一定会穷吗?我们会认为正因为越人赤脚、披发,鞋帽就大有市场,就会得出鲁人未必会穷的结论。这就要求鲁人敢于尝试、敢于冒险、敢于改革。这种立意是一种扩散性思维,能开拓学生的思维能力,写出新意,是寻求新思想,提出新见解,阐发新理论的一种思维角度。
3.延伸立意:就是在原材料已知内容的基础上,对原材料作合理的联想,进行恰当的推理、引申。我们就会设想:鲁人听了劝告之后,会有什么反响呢?去还是不去呢?去与不去各将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呢?这就需要每个人作恰当的想象,从而得出“亏本生意做不得”,“无用武之地焉能致富”等观点。这种立意是顺向立意的更深一层的发展,有利于学生想像能力的进一步发挥,使学生能够进行恰当合理的逻辑推理,写出立意新颖、主题深刻的文章来。
4.类比立意:就是通过联想,把材料的已知内容同材料外的其他内容由此及彼地联系起来考虑,找出其中的相似点。这样,就可把材料内容与当前实际联系起来,进行类比,告诉我们办企业、做生意,要根据当地的生产、消费、风土人情等情况,也要根据需要与可能,那么就要求我们考虑动机与效益,又要扬长避短,才能生财有道。这种立意便于联系实际,提炼深刻、高远的主题,使作品富有浓郁的时代色彩和生活气息。
总之,审题立意的方法多种多样,只要我们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认真把握作文材料的主旨,多角度进行立意,并且不断地总结它,发展它,完善它,我相信学生在进行后话题作文的写作时,更容易写出高质量的作文,全面提高高考作文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