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应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习效率,让学生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这就要求语文学科必须打破封闭的教学体系,从“小课本”“小课堂”中走出来,树立开阔的教学视野,建构开放的教学体系。
“全景式”教学就是把一篇小小的课文,置身于作品的整个大背景之中,既重视课文的语言文字与思想意义、与作者感情的内在联系,又注重课文与自然、与文化、与社会的外在联系。让学生在宽广的心境中、在活跃的状态下学语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具体我从如下三扇“窗口”切入:
“窗口”之一:作品背景
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有些课文只是某部名著的一个片段,如《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节选自《西游记》;《草船借箭》《赤壁之战》《三顾茅庐》节选自《三国演义》。此类课文往往以有限的文字反映其中的一个故事,而这个故事后面有着复杂的背景。所以教学设计时,我们不能孤立地拿一篇课文来备课,而应该尽量联系作品的大背景,为学生提供广阔的背景资料,学生才能身临其境地与作者、与作品产生共鸣。
《赤壁之战》这篇课文,我前后教了两次,深有感触。两三年前第一次教这篇课文,因为当时自己对《三国演义》并不太了解,所以备课仅仅局限于课本中的内容。课上完了,学生虽然大致知道“赤壁之战”是怎么一回事,但对故事的前因后果以及其中的某些细节一知半解,而且并未对《三国演义》中的其他故事产生兴趣。此次教学,我汲取了以前教学的不足,专门在上课之前安排了一节“《三国演义》知识交流会”,提早一星期布置孩子们搜集有关《三国演义》的内容。在交流资料的过程中,我惊喜地发现孩子们掌握了许多知识,知道了“魏、蜀、吴”三国当时的形势;了解了三国中涌现出的主要人物像“刘备、诸葛亮、周瑜”等;还有的甚至能背诵“三十六计”。交流课上,我还和孩子们一起精读了与“赤壁之战”相关的章节:如《三江口曹操折兵,群英会蒋干中计》《阚泽密献诈降书,庞统巧授连环计》等。
新课的学习在荡气回肠的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中拉开帷幕。课堂上,学生情绪高涨,旁征博引,补充了课本中的许多空白。如,为了使生性多疑的曹操毫无戒备,黄盖写诈降信之前,还用了苦肉计,故意在周瑜面前说打不过曹操,要向曹操投降,激怒周瑜。周瑜假装大怒,狠狠打了黄盖50脊杖,打得黄盖皮开肉绽。课文第二自然段说“曹操叫人用铁索把船一条一条连起来,铺上木板,就像平地一样”。后面又写到“曹操的战船被铁索连着,没法散开,一下子都着了火”。其实曹操是中了庞统的连环计,表面上庞统帮曹操解决困难,实质上是置曹军于死地。学生运用《三国演义》中其他的故事内容,来补充《赤壁之战》的故事,使文中简单的故事情节显得更为丰满,故事中人物的性格再现得栩栩如生。更难能可贵的是接连几天,班内形成了一股“看三国热潮”,课间经常可以听到来自三国的一些成语、俗语,如“瞒天过海、偷梁换柱、连环计、身在曹营心在汉”等。
“窗口”之二:生活背景
生活是作者创作素材的源泉,每一篇文章都与作者的生活实践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教学设计时,我们不能满足只把镜头定格在一篇小小的课文之上,有时也应该透过作品去寻找作者的生活足迹,从而帮助我们更深刻地体会故事内容和作者的写作意图。
《丑小鸭》是安徒生笔下的名作。孩子们一定听到过“安徒生”这个名字,却未必了解安徒生的个人身世。所以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出示了安徒生的图片以及他的个人经历简介:安徒生小时候样子很丑,脸长鼻子大。父亲因家里贫困当了兵,只留下他和母亲过着乞丐似的生活。11岁时,父亲去世,母亲改嫁,继父对他很不好,更谈不上让他读书了。他想唱歌、跳舞,人家不要;他想写剧本,又很不容易被选中。但是,安徒生坚持不懈地练,不怕歧视,不怕劳累,他大量地阅读,一边读一边写,从不懈怠。终于,他成了闻名世界的童话大师。 联系作者的生活经历,再回过头来拜读他笔下的《丑小鸭》,孩子们更能体会到作者采用童话的写作手法,其实要表达的是一种面对艰难曲折仍然一心一意追求美好理想的乐观主义态度。
再如教学《可爱的小蜜蜂》,第三自然段写到“我的心不禁一颤”,理解“一颤”这个重点词,单就从字面上来看,学生大都解释成“一抖”“一动”。为了准确地把握这个词的内涵,我巧妙地将“镜头”切换到了作者小时候的一段生活经历,专门补充了作者小时候被蜜蜂蜇了一下因而不太喜欢蜜蜂这件事。因为小时候作者对蜜蜂产生了偏见,现在亲眼所见,亲耳所听蜜蜂是多么勤劳、多么无私,所以内心产生了震撼。“一颤”指的就是作者心里的一种震撼。孩子们领悟了这一层,对蜜蜂也有了新的认识,就更深深地敬佩它了。朗读课文时,自然而然地进入情境,使教学起到了“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效。
“窗口”之三:时代背景
不少课文选入语文教材中,由于学生对时代背景知之甚少,造成在阅读理解上的障碍。因此教学设计时,我们应当因文而异讲清诸如历史、社会、时代等方面的背景,帮助学生化解难点。
曾听一位教师执教《种子的力》,里面有这样一段话:没有一个人把小草叫做大力士,但是它的力量之大,的确谁都比不上。这种力是一般人看不见的生命力。只要生命存在,这种力量就要显现。上面的石块丝毫不能阻挡它,因为这是一种“长期抗战”的力,有弹性,能屈能伸的力;有韧性,不达目的不止的力。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对这段话中的“抗战的力”提出了疑问:种子的力、小草的力为何成为一种长期抗战的力?确实,这是本课学习的难点,执教者乘机在大屏幕上为学生提供了课文的时代背景:《种子的力》是夏衍1940年在桂林主持《救亡日报》时写的一篇杂文。当时正处于抗战时期,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奋起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但由于国民党反动派的不抵抗政策,致使大片国土沦陷,日本帝国主义则异常嚣张。在暂时的困难面前,有极少数人怕这怕那,甚至想投降日寇,出卖国家和民族利益来向日本求和,散布“亡国”的悲观情绪。学生阅读后自然意识到:“抗战的力其实是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者的力。”“这里的种子、小草是指敢于抗战、勇于抗战的中国人民。”“因为抗日战争进行了八年,所以是长期抗战的力。”“文中的石块其实是指那些不进行抵抗的国民党反动派和怕这怕那的少数人。”
又如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理解“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一句,我补充了当时鲁迅所处的黑暗社会的现状;教学《登山》,理解列宁最后说的一段意味深长的话时,我也不失时机地给学生提供当时的社会背景,学生有了这些资料的依托,就能更深层地来思考这些话的内在含义。
开放的三扇窗口,使我们的教学效果更为理想,总结起来归纳为如下几点:
1. 教学内容更开放 在一节课中只让学生重复地咀嚼同样的文字,他们会觉得索然无味。课堂上,当我每次讲到书上未曾介绍的作品背景、作者的生活背景、写作的时代背景时,孩子们都听得津津有味。可见,他们在掌握了书上的故事情节、语言特色后,迫切渴望教师能打开“窗口”,让他们欣赏更美的“风景”。所以教师在设计教案时,不能只局限于课本上的知识,要尽可能引进时代的活水,不断增补新鲜的血液,使课内与课外、语文与生活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广阔的认知背景和丰厚的情感基础上来学习课文。
2. 课文理解更到位 仅靠阅读一篇课文,就要对某个人物形象、某件事、某处景物产生深刻的印象,有个透彻的了解,是一件很困难的事。但如果我们能把镜头拉得远一些,把一篇小小的课文放置在大背景之中,学生则能看得更全面,了解得更仔细,对课本知识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学习一篇写人的课文,如果学生对主人公的生平有了整体的认识,那么对主人公在这一阶段中的表现会把握得更准确。如《一定要争气》,课文只写了童第周在中学读书和在欧洲留学两个时期的事。教学时,我补充了童第周自强不息、满怀爱国情怀的人生经历,孩子们对童第周两次立下“一定要争气”的誓言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从心底里对这位生物学家产生了敬佩和爱戴之情。背景资料的提供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中心思想,还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难词、关键词。如教学《詹天佑》,由于学生对文章的时代背景有了一定的了解,所以对“要挟”一词的含义,学生能各抒己见。
3. 阅读积累更丰富 向学生开放作品背景、作者的生活背景、写作的时代背景等,学生阅读到的是更新、更活的大教材。如教学《赤壁之战》,学生广泛阅读三国故事;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学生阅读了《安徒生童话集》。在扩展性阅读中,学生积累的故事越来越多,与此同时,语言也在大量的阅读中获得了发展。输入的“信息”多了,积累在肚子里开始慢慢“发酵”,适当时候,会很自然地通过语言倾吐出来。不难感受到由课文这个“点”到生活这个“面”,学生的视野不断开阔,语言感知量、积累量不断增加,领悟力不断增强,相伴随的是他们的精神空间不断扩大,精神探索的欲望和能力也不断增强!
(浙江省奉化市实验小学 315500)
“全景式”教学就是把一篇小小的课文,置身于作品的整个大背景之中,既重视课文的语言文字与思想意义、与作者感情的内在联系,又注重课文与自然、与文化、与社会的外在联系。让学生在宽广的心境中、在活跃的状态下学语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具体我从如下三扇“窗口”切入:
“窗口”之一:作品背景
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有些课文只是某部名著的一个片段,如《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节选自《西游记》;《草船借箭》《赤壁之战》《三顾茅庐》节选自《三国演义》。此类课文往往以有限的文字反映其中的一个故事,而这个故事后面有着复杂的背景。所以教学设计时,我们不能孤立地拿一篇课文来备课,而应该尽量联系作品的大背景,为学生提供广阔的背景资料,学生才能身临其境地与作者、与作品产生共鸣。
《赤壁之战》这篇课文,我前后教了两次,深有感触。两三年前第一次教这篇课文,因为当时自己对《三国演义》并不太了解,所以备课仅仅局限于课本中的内容。课上完了,学生虽然大致知道“赤壁之战”是怎么一回事,但对故事的前因后果以及其中的某些细节一知半解,而且并未对《三国演义》中的其他故事产生兴趣。此次教学,我汲取了以前教学的不足,专门在上课之前安排了一节“《三国演义》知识交流会”,提早一星期布置孩子们搜集有关《三国演义》的内容。在交流资料的过程中,我惊喜地发现孩子们掌握了许多知识,知道了“魏、蜀、吴”三国当时的形势;了解了三国中涌现出的主要人物像“刘备、诸葛亮、周瑜”等;还有的甚至能背诵“三十六计”。交流课上,我还和孩子们一起精读了与“赤壁之战”相关的章节:如《三江口曹操折兵,群英会蒋干中计》《阚泽密献诈降书,庞统巧授连环计》等。
新课的学习在荡气回肠的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中拉开帷幕。课堂上,学生情绪高涨,旁征博引,补充了课本中的许多空白。如,为了使生性多疑的曹操毫无戒备,黄盖写诈降信之前,还用了苦肉计,故意在周瑜面前说打不过曹操,要向曹操投降,激怒周瑜。周瑜假装大怒,狠狠打了黄盖50脊杖,打得黄盖皮开肉绽。课文第二自然段说“曹操叫人用铁索把船一条一条连起来,铺上木板,就像平地一样”。后面又写到“曹操的战船被铁索连着,没法散开,一下子都着了火”。其实曹操是中了庞统的连环计,表面上庞统帮曹操解决困难,实质上是置曹军于死地。学生运用《三国演义》中其他的故事内容,来补充《赤壁之战》的故事,使文中简单的故事情节显得更为丰满,故事中人物的性格再现得栩栩如生。更难能可贵的是接连几天,班内形成了一股“看三国热潮”,课间经常可以听到来自三国的一些成语、俗语,如“瞒天过海、偷梁换柱、连环计、身在曹营心在汉”等。
“窗口”之二:生活背景
生活是作者创作素材的源泉,每一篇文章都与作者的生活实践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教学设计时,我们不能满足只把镜头定格在一篇小小的课文之上,有时也应该透过作品去寻找作者的生活足迹,从而帮助我们更深刻地体会故事内容和作者的写作意图。
《丑小鸭》是安徒生笔下的名作。孩子们一定听到过“安徒生”这个名字,却未必了解安徒生的个人身世。所以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出示了安徒生的图片以及他的个人经历简介:安徒生小时候样子很丑,脸长鼻子大。父亲因家里贫困当了兵,只留下他和母亲过着乞丐似的生活。11岁时,父亲去世,母亲改嫁,继父对他很不好,更谈不上让他读书了。他想唱歌、跳舞,人家不要;他想写剧本,又很不容易被选中。但是,安徒生坚持不懈地练,不怕歧视,不怕劳累,他大量地阅读,一边读一边写,从不懈怠。终于,他成了闻名世界的童话大师。 联系作者的生活经历,再回过头来拜读他笔下的《丑小鸭》,孩子们更能体会到作者采用童话的写作手法,其实要表达的是一种面对艰难曲折仍然一心一意追求美好理想的乐观主义态度。
再如教学《可爱的小蜜蜂》,第三自然段写到“我的心不禁一颤”,理解“一颤”这个重点词,单就从字面上来看,学生大都解释成“一抖”“一动”。为了准确地把握这个词的内涵,我巧妙地将“镜头”切换到了作者小时候的一段生活经历,专门补充了作者小时候被蜜蜂蜇了一下因而不太喜欢蜜蜂这件事。因为小时候作者对蜜蜂产生了偏见,现在亲眼所见,亲耳所听蜜蜂是多么勤劳、多么无私,所以内心产生了震撼。“一颤”指的就是作者心里的一种震撼。孩子们领悟了这一层,对蜜蜂也有了新的认识,就更深深地敬佩它了。朗读课文时,自然而然地进入情境,使教学起到了“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效。
“窗口”之三:时代背景
不少课文选入语文教材中,由于学生对时代背景知之甚少,造成在阅读理解上的障碍。因此教学设计时,我们应当因文而异讲清诸如历史、社会、时代等方面的背景,帮助学生化解难点。
曾听一位教师执教《种子的力》,里面有这样一段话:没有一个人把小草叫做大力士,但是它的力量之大,的确谁都比不上。这种力是一般人看不见的生命力。只要生命存在,这种力量就要显现。上面的石块丝毫不能阻挡它,因为这是一种“长期抗战”的力,有弹性,能屈能伸的力;有韧性,不达目的不止的力。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对这段话中的“抗战的力”提出了疑问:种子的力、小草的力为何成为一种长期抗战的力?确实,这是本课学习的难点,执教者乘机在大屏幕上为学生提供了课文的时代背景:《种子的力》是夏衍1940年在桂林主持《救亡日报》时写的一篇杂文。当时正处于抗战时期,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奋起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但由于国民党反动派的不抵抗政策,致使大片国土沦陷,日本帝国主义则异常嚣张。在暂时的困难面前,有极少数人怕这怕那,甚至想投降日寇,出卖国家和民族利益来向日本求和,散布“亡国”的悲观情绪。学生阅读后自然意识到:“抗战的力其实是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者的力。”“这里的种子、小草是指敢于抗战、勇于抗战的中国人民。”“因为抗日战争进行了八年,所以是长期抗战的力。”“文中的石块其实是指那些不进行抵抗的国民党反动派和怕这怕那的少数人。”
又如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理解“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一句,我补充了当时鲁迅所处的黑暗社会的现状;教学《登山》,理解列宁最后说的一段意味深长的话时,我也不失时机地给学生提供当时的社会背景,学生有了这些资料的依托,就能更深层地来思考这些话的内在含义。
开放的三扇窗口,使我们的教学效果更为理想,总结起来归纳为如下几点:
1. 教学内容更开放 在一节课中只让学生重复地咀嚼同样的文字,他们会觉得索然无味。课堂上,当我每次讲到书上未曾介绍的作品背景、作者的生活背景、写作的时代背景时,孩子们都听得津津有味。可见,他们在掌握了书上的故事情节、语言特色后,迫切渴望教师能打开“窗口”,让他们欣赏更美的“风景”。所以教师在设计教案时,不能只局限于课本上的知识,要尽可能引进时代的活水,不断增补新鲜的血液,使课内与课外、语文与生活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广阔的认知背景和丰厚的情感基础上来学习课文。
2. 课文理解更到位 仅靠阅读一篇课文,就要对某个人物形象、某件事、某处景物产生深刻的印象,有个透彻的了解,是一件很困难的事。但如果我们能把镜头拉得远一些,把一篇小小的课文放置在大背景之中,学生则能看得更全面,了解得更仔细,对课本知识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学习一篇写人的课文,如果学生对主人公的生平有了整体的认识,那么对主人公在这一阶段中的表现会把握得更准确。如《一定要争气》,课文只写了童第周在中学读书和在欧洲留学两个时期的事。教学时,我补充了童第周自强不息、满怀爱国情怀的人生经历,孩子们对童第周两次立下“一定要争气”的誓言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从心底里对这位生物学家产生了敬佩和爱戴之情。背景资料的提供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中心思想,还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难词、关键词。如教学《詹天佑》,由于学生对文章的时代背景有了一定的了解,所以对“要挟”一词的含义,学生能各抒己见。
3. 阅读积累更丰富 向学生开放作品背景、作者的生活背景、写作的时代背景等,学生阅读到的是更新、更活的大教材。如教学《赤壁之战》,学生广泛阅读三国故事;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学生阅读了《安徒生童话集》。在扩展性阅读中,学生积累的故事越来越多,与此同时,语言也在大量的阅读中获得了发展。输入的“信息”多了,积累在肚子里开始慢慢“发酵”,适当时候,会很自然地通过语言倾吐出来。不难感受到由课文这个“点”到生活这个“面”,学生的视野不断开阔,语言感知量、积累量不断增加,领悟力不断增强,相伴随的是他们的精神空间不断扩大,精神探索的欲望和能力也不断增强!
(浙江省奉化市实验小学 315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