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些年来,随着东北文化逐渐升温,农村题材影视作品也越来越多地被搬上荧屏,好评如潮。以何庆魁、张继等为代表的编剧团队和以赵本山、范伟、潘长江等为代表的强大演出阵容,使影视作品中的东北地方特色愈来愈浓,此类影视作品每年收视率居高不下。本文从人物、文化及创作手法等多方面分析其编剧特色。
【关键词】东北剧;草根文化;民俗文化;喜剧
一、个性人物与时代背景遥相呼应
从早些时候的《刘老根》、《马大帅》到当下正在热播的《乡村爱情》系列,作品的主人公的塑造始终贴近农民本色,电视剧角色为小品演员量身定制,个性十足。
朴实勤劳,真诚善良是农民的本色,在过往的影视剧中已经有所体现。
影视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同时也是一个矛盾统一体,体现了圆形人物(round figure)的典型特征。“圆形人物的塑造打破了好的全好、坏的全坏的简单分类方法,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去刻画人物形象,更真实、更深入地揭示人性的复杂、丰富,具有更高的审美价值。这种塑造人物的方法给读者一种多侧面、立体可感的印象,往往能够带来心灵的震动。”①
在电视连续剧《刘老根》中,药匣子李宝库游医出身,真诚幽默,热心肠。他常常惹出小麻烦又胆小怕事,喜欢表现自己,自以为怀才不遇。同时,他喜欢贪图小便宜,偷电缆被抓还不忘标榜自己的“文人身份”,体现了爱慕虚荣的特点。编剧恰到好处地将人物性格两面性塑造出来,贴近生活中人物原型。性格是人物的灵魂,准确地把握农村人物的性格特点,是编剧扎根农村的结果。
同时,同样是写农村题材的作品,以东北农村和西北农村为原型的作品在人物形象的塑造风格上也有所不同。以东北的《乡村爱情》、《刘老根》和西北的《秋菊打官司》、《一个也不能少》为例。
《乡村爱情》、《刘老根》等描绘的是一幅幅众生相:在《乡村爱情》里,描绘了几对年轻人的爱情生活、创业故事。在《刘老根》里,也是讲老支书刘老根在被儿子顶下来后,发展旅游餐饮业,带领全村人民致富的故事,二者异曲同工。编剧旨在塑造一个人物群,来表达东北农村劳动人民的团结勤劳,进而刻画欣欣向荣的生活图景,使作品的轻喜剧风格凸显出来。
再看那些西北风味的影视作品,主要以张艺谋、吴天明的作品为代表,早些时候的《人生》,到后来的《秋菊打官司》到《一个也不能少》,编剧都是在塑造一个农村地区的代表人物,或者是新的时代农村青年的现实命运,借此来关注社会问题,引发观众的深度思考。《人生》里的高加林高考失败,当民办教师被顶替,只好回家务农,后来到城里当临时记者,又因他的爱情喜新厌旧等问题被人以走后门安排工作的理由告发,最终退回农村重新务农。这就体现了农村青年的现实命运。而《秋菊打官司》里的秋菊是弱势群体的代表人物,是民告官的典型,她的维权之路走得很艰难,影片关注民生,也多了几分现实的沉重。魏敏芝是农村教育状况的缩影,一个普通的乡村教师把我们的目光由城市的现代化教育引向农村,关注基础群众文化素质,关注乡村教育,是典型的社会问题。
东北和西北两类不同的人物塑造使整个作品的定位不同,观众群的分布也不尽相同。这也是东北剧中的人物常常成为各个年龄层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而西北剧常常是评论家和社会工作者等相关人士关注的原因。
这些人物的巧妙设置将鲜明的民族性与时代性融入其中。“民族性”这一概念至少包含内容、形式和审美心理三个方面的内容,即鲜活的民族生活内容、独特的民族表现形式、鲜明的民族气派和民族审美风格。②从这一点上看,东北农村题材影视作品是符合要求的。东北地区土地和气候等条件适合耕种,农民所占人口比例较大,选择农村题材,以原生态和轻喜剧的形式展现农村生活,新农村的生活风貌,恰到好处。在电视剧《乡村爱情》中,以老少三代爱情为主线,展现了解放后,农民思想逐渐开放,对自由恋爱的热切向往,从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民族审美心理的体现。同时,作品描绘了年轻人的奋斗史,体现了农村人民依靠双手勤劳致富的生活理想。
任何一种创作,从单纯的文学到文艺学或艺术创作,都是以其时代性为前提的。刘勰在《文心雕龙·时序》提道:“时运交移,质文代变”、“故知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作品的时代性,决定着它的受关注度以及社会价值。
时代感强是东北农村题材系列剧的优势。随着“农民、农业、农村”的“三农”问题的提出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进行,农村成为新的社会热点,各类农村题材作品正是在这个大背景下创作出来的。在电视剧《马大帅》、《都市外乡人》等作品中,体现了农村人进城时的矛盾心理,映射出关于农民工的一系列问题。这些人的心理上经历了从“农村人”到“城里人”的艰难角色转换,行为举止也出现内部矛盾冲突,真实地反映了这一阶层人民对城市追求时的复杂心理状态。潜意识里,农耕文明和现代文明的融合时的碰撞,是无法规避的。
同时,这类作品给了我们农村人们积极向上的一面:如《刘老根》讲述了一个农民与时俱进的创业奋斗史,《圣水湖畔》体现了科技兴农,普及农村科学技术知识的观点,《别拿豆包不当干粮》讲述的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先富带后富,促进农村整体发展的先进理念。这些观点与时代背景相呼应,容易引起观众共鸣。
二、草根文化、民俗文化与影视文化的共生状态
草根,直译自英文的grass roots,释义是:①群众的,基层的;②乡村地区的;③基础的;根本的。③在当下,草根文化更多地指以上层主流文化思想相对立的一种相对弱势的平民化文化形式。
在东北农村题材的影视作品中,以二人转为代表的草根文化作为一个显性特征呈现出来,这一民间艺术形式多次出现在一些影视作品中,体现了黑土地独有的文化特色。
二人转是在东北大秧歌的基础上,吸取了河北的莲花落,并增加了舞蹈、身段、走场等演变而成,以“说、唱、扮、舞、绝”五功见长,表演形式丰富,气氛热烈。 在电视剧《刘老根》中,小剧场、二人转表演频繁出现,边唱边舞,表演幽默,给人耳目一新的亲切感。随着“绿色二人转”理念的倡导,更多时政内容和社会热点问题融入其中,使其成为大众传媒在民间延伸的一种表现形式。
编剧将二人转表演插入作品中,有其明确目的:第一,二人转表演形式多样,舞台感强。用板胡、三弦、竹板、唢呐等伴奏,在音效上,节奏感强,营造了一种蒸蒸日上的积极情调。在影视作品中加入二人转片段,体现了对民间艺术的重视程度,同时有效地增加了表演形式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增加视觉冲击力。第二,增添了作品的地方性特色,促成了东北农村题材影视作品的特别之处。二人转艺术在东北三省地区作为一种喜闻乐见的表演形式,覆盖面较广。近年来,东北的二人转在剧场演出形势进一步发展,从全国闻名的“刘老根大舞台”在沈阳、北京等地陆续建立,到各地二人转专场的不断发展,演出市场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二人转表演无疑成为东北草根文化的象征之一。二人转的流行加大了观众对其表演的关注度,影视作品中插入二人转片段,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部分观众的心理诉求。第三,二人转的唱词揭示了时代背景和社会风情,有力地对作品中故事发生背景进行补充。在《乡村爱情2》第一集里,王小蒙的豆腐店开业之时请人唱二人转,曲目是《小拜年》,欢快喜悦的歌词体现了农民的创业时的喜悦心情,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朝气蓬勃的美好景象。
很多时候,草根文化是民间艺术与大众传媒的结晶体。2010年,东北首届草根文化电影节将在沈阳举办,这也预示着草根文化逐渐走向正轨化商业模式,也将带动东北经济和文化的振兴。
东北的草根文化的前景是乐观的,发展来自于其深厚的历史底蕴。数千年来,满、汉、蒙、达斡尔、朝鲜、鄂伦春等民族文化在此地融合,造就了东北文化博大的兼容性和丰富的内涵。吉林省二人转专家王木肖说二人转是三性兼容的艺术,即说唱性、歌舞性、戏剧性。二人转的独特表演方式“跳进跳出”、台上台下互动、分段加篇、“即兴表演”等等,填补了中国戏剧表演体系的内涵。④
随着以二人转为代表的东北草根文化的崛起,相关学术团体和著作也应运而生,如吉林师范大学于2009年成立了“东北史地研究中心”, 东北三省二人转艺术学术研讨会也出版过《二人转艺术论集》,与影视作品一道,成为草根文化的弘扬媒介。
三、轻喜剧特点和明快的节奏感体
现编剧特色
在编剧手法的运用上,此类作品是独树一帜的,首先表现在方言的准确运用从一个侧面体现了轻喜剧的特点。
方言是指一种语言中跟标准语有区别,主要用在口语上或口头上的地区性或区域性的语言变体。⑤
方言可分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前者是语言因地域方面的差别而形成的变体,是全民语言的不同地域上的分支,是语言发展不平衡性而在地域上的反映。东北方言作为北方方言的次分支,融合了满语、女真语等中原语言特征,具有多元化色彩。而东北方言在东北农村题材作品中的广泛运用,无疑增加了亲切自然之感。
东北方言与东北人的性格相适应,大气豪放,大起大落,与南方方言小桥流水式的清婉形成鲜明对比,体现了地域和人文特色。在以东北地区为故事发生背景的作品中,东北方言的运用增添了人们的地域认同感。
在电视剧《乡村爱情》里,“老好了”、“咋这样呢”、“噶啥去啊”频繁出现,情感表达直接率性,语言简明扼要。“老”在东北方言里是程度副词“很”的意思,表达了对现状很满意,“咋”表示疑问与惊讶,“噶啥去啊”即“干什么去”之意。频繁地用“老”修饰“好”,体现了对生活的满足与享受,“噶啥去啊”表现对亲友的关心,作为一种东北的常用口头语,体现东北人热情的性格特点。此外,还有一些东北特色的俏皮台词,如“天涯何处无芳草,何必非在农村找,找也不找你谢大脚”、“长痛不如短痛,短痛不如不痛,当然,不痛是不可能的”、“梦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她在灯火阑珊村里处”等。这些东北方言随着东北剧的热播在百姓口中流传。
然而,随着方言剧的热播,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首先,过度地运用方言,使方言泛滥,与国家大力推广普通话的精神相悖。国家广电总局于2009年8月12日通过官方网站重申了“限制方言令”。其次,各地方言在影视中的大量运用,助长了一些不正当竞争之风,如网上热传的“重庆方言剧,花五年时间追上东北方言剧”的口号,这是在追求一种表象的形式上的繁荣,而非内容。内容,始终应该大于形式。最后,方言中仍不免粗话,在一部优秀的作品中,应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造成方言电视剧的如此境况,正是全球化和地方化的双重背景复合的结果。全球化、地方化的文化诉求,对方言剧进行了双重“去魅”(Disenchantment)。⑥找准全球性与地方性的一个平衡点,是如何将方言合理运用的重中之重。
其次,此类作品的喜剧性尤为突出。喜剧性主要是通过形体、言语和动作三方面体现出来的。这类作品人物的形体表现往往比较夸张,动作幅度也比较大。如《乡村爱情》中的刘能走路总是走路一掂一掂还很有节奏的样子,暗含着一种小农思想的信息,总让人感觉他要赶去看热闹,或占便宜,这种走路的姿势体现出了一种喜剧效果。而言语方面体现的喜剧性,则在方言以及纯口语化的运用等地方体现出来,并且增加了很多吵嘴的情节,语言灵活有特点。作品的喜剧性,更多地通过误会法来表现出来。用误会法营造重重矛盾,设置悬念,进而揭示主题,在此类题材作品中常常可见。如在《别拿豆包不当干粮》中,潘长江饰演的豆包村长,最初只是一个抠门的小富农,将全部精力放在赚钱、攒钱上。然而他的老婆却一心想让他当官,于是在经历一串阴差阳错的故事后,他被选上了村长。这一过程不仅让他必须面临着如何做好村长的问题,也让他招来其他一些贪财的村民的嫉妒,故事就在矛盾冲突中展开。从他最初的赚钱的理想,到当上村长的转变,不在人物的预想之中,也给观众一种错觉与误会,而当这种人生轨迹转变的时候,才更能引起观众兴趣。
同时,在结构上,延续并发展了东北喜剧小品节奏明快的特征,情节发展环环相扣,用一条暗线连接起来,却能在每一集中呈现出相对独立的故事情节,体现一种张弛有度的张力。
最后,要谈一下东北农村题材影视作品的几点不足。如主人公的类型化倾向,比如刘老根这个人物,与浩然《艳阳天》里的萧长春、《红旗谱》里的朱老忠相类似,在一定程度上按一个标准把人物界定为某种类型,缺乏作品应有的典型意图。东北影视作品以“俗”字著称,现如今,“俗”已经成为一个中性词,如何做到“俗而不媚俗”,有效地在精神层面提升作品的内涵,是主创应该进一步探索的问题。
四、结语
东北农村题材影视作品以贴近生活,诙谐幽默见长,注重草根文化、民俗文化与影视文化的整合,同时紧跟时代步伐,充分展现了黑土地上独有的文化特色,在全国范围内树立起一面新的旗帜。
注释:
①百度百科:“圆形人物”词条.http://baike.baidu.com/view/3198299.htm
②纳张元.应全面理解民族性.中国作家网.http://www.chinawriter.com.cn/bk/2009-11-20/39519.html,2009-11-21
③陆谷孙主编.英汉大词典(第一版)[M].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8月第一版:1393
④张丽红.东北文化研究学术讨论会综述[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32(4):4
⑤百度词典:“方言”词条.http://dict.baidu.com/s?wd=%B7%BD%D1%D4#en
⑥蔡敏,余晓.全球化、地方化语境中的西南方言电视剧[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2(4):92
【关键词】东北剧;草根文化;民俗文化;喜剧
一、个性人物与时代背景遥相呼应
从早些时候的《刘老根》、《马大帅》到当下正在热播的《乡村爱情》系列,作品的主人公的塑造始终贴近农民本色,电视剧角色为小品演员量身定制,个性十足。
朴实勤劳,真诚善良是农民的本色,在过往的影视剧中已经有所体现。
影视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同时也是一个矛盾统一体,体现了圆形人物(round figure)的典型特征。“圆形人物的塑造打破了好的全好、坏的全坏的简单分类方法,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去刻画人物形象,更真实、更深入地揭示人性的复杂、丰富,具有更高的审美价值。这种塑造人物的方法给读者一种多侧面、立体可感的印象,往往能够带来心灵的震动。”①
在电视连续剧《刘老根》中,药匣子李宝库游医出身,真诚幽默,热心肠。他常常惹出小麻烦又胆小怕事,喜欢表现自己,自以为怀才不遇。同时,他喜欢贪图小便宜,偷电缆被抓还不忘标榜自己的“文人身份”,体现了爱慕虚荣的特点。编剧恰到好处地将人物性格两面性塑造出来,贴近生活中人物原型。性格是人物的灵魂,准确地把握农村人物的性格特点,是编剧扎根农村的结果。
同时,同样是写农村题材的作品,以东北农村和西北农村为原型的作品在人物形象的塑造风格上也有所不同。以东北的《乡村爱情》、《刘老根》和西北的《秋菊打官司》、《一个也不能少》为例。
《乡村爱情》、《刘老根》等描绘的是一幅幅众生相:在《乡村爱情》里,描绘了几对年轻人的爱情生活、创业故事。在《刘老根》里,也是讲老支书刘老根在被儿子顶下来后,发展旅游餐饮业,带领全村人民致富的故事,二者异曲同工。编剧旨在塑造一个人物群,来表达东北农村劳动人民的团结勤劳,进而刻画欣欣向荣的生活图景,使作品的轻喜剧风格凸显出来。
再看那些西北风味的影视作品,主要以张艺谋、吴天明的作品为代表,早些时候的《人生》,到后来的《秋菊打官司》到《一个也不能少》,编剧都是在塑造一个农村地区的代表人物,或者是新的时代农村青年的现实命运,借此来关注社会问题,引发观众的深度思考。《人生》里的高加林高考失败,当民办教师被顶替,只好回家务农,后来到城里当临时记者,又因他的爱情喜新厌旧等问题被人以走后门安排工作的理由告发,最终退回农村重新务农。这就体现了农村青年的现实命运。而《秋菊打官司》里的秋菊是弱势群体的代表人物,是民告官的典型,她的维权之路走得很艰难,影片关注民生,也多了几分现实的沉重。魏敏芝是农村教育状况的缩影,一个普通的乡村教师把我们的目光由城市的现代化教育引向农村,关注基础群众文化素质,关注乡村教育,是典型的社会问题。
东北和西北两类不同的人物塑造使整个作品的定位不同,观众群的分布也不尽相同。这也是东北剧中的人物常常成为各个年龄层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而西北剧常常是评论家和社会工作者等相关人士关注的原因。
这些人物的巧妙设置将鲜明的民族性与时代性融入其中。“民族性”这一概念至少包含内容、形式和审美心理三个方面的内容,即鲜活的民族生活内容、独特的民族表现形式、鲜明的民族气派和民族审美风格。②从这一点上看,东北农村题材影视作品是符合要求的。东北地区土地和气候等条件适合耕种,农民所占人口比例较大,选择农村题材,以原生态和轻喜剧的形式展现农村生活,新农村的生活风貌,恰到好处。在电视剧《乡村爱情》中,以老少三代爱情为主线,展现了解放后,农民思想逐渐开放,对自由恋爱的热切向往,从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民族审美心理的体现。同时,作品描绘了年轻人的奋斗史,体现了农村人民依靠双手勤劳致富的生活理想。
任何一种创作,从单纯的文学到文艺学或艺术创作,都是以其时代性为前提的。刘勰在《文心雕龙·时序》提道:“时运交移,质文代变”、“故知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作品的时代性,决定着它的受关注度以及社会价值。
时代感强是东北农村题材系列剧的优势。随着“农民、农业、农村”的“三农”问题的提出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进行,农村成为新的社会热点,各类农村题材作品正是在这个大背景下创作出来的。在电视剧《马大帅》、《都市外乡人》等作品中,体现了农村人进城时的矛盾心理,映射出关于农民工的一系列问题。这些人的心理上经历了从“农村人”到“城里人”的艰难角色转换,行为举止也出现内部矛盾冲突,真实地反映了这一阶层人民对城市追求时的复杂心理状态。潜意识里,农耕文明和现代文明的融合时的碰撞,是无法规避的。
同时,这类作品给了我们农村人们积极向上的一面:如《刘老根》讲述了一个农民与时俱进的创业奋斗史,《圣水湖畔》体现了科技兴农,普及农村科学技术知识的观点,《别拿豆包不当干粮》讲述的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先富带后富,促进农村整体发展的先进理念。这些观点与时代背景相呼应,容易引起观众共鸣。
二、草根文化、民俗文化与影视文化的共生状态
草根,直译自英文的grass roots,释义是:①群众的,基层的;②乡村地区的;③基础的;根本的。③在当下,草根文化更多地指以上层主流文化思想相对立的一种相对弱势的平民化文化形式。
在东北农村题材的影视作品中,以二人转为代表的草根文化作为一个显性特征呈现出来,这一民间艺术形式多次出现在一些影视作品中,体现了黑土地独有的文化特色。
二人转是在东北大秧歌的基础上,吸取了河北的莲花落,并增加了舞蹈、身段、走场等演变而成,以“说、唱、扮、舞、绝”五功见长,表演形式丰富,气氛热烈。 在电视剧《刘老根》中,小剧场、二人转表演频繁出现,边唱边舞,表演幽默,给人耳目一新的亲切感。随着“绿色二人转”理念的倡导,更多时政内容和社会热点问题融入其中,使其成为大众传媒在民间延伸的一种表现形式。
编剧将二人转表演插入作品中,有其明确目的:第一,二人转表演形式多样,舞台感强。用板胡、三弦、竹板、唢呐等伴奏,在音效上,节奏感强,营造了一种蒸蒸日上的积极情调。在影视作品中加入二人转片段,体现了对民间艺术的重视程度,同时有效地增加了表演形式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增加视觉冲击力。第二,增添了作品的地方性特色,促成了东北农村题材影视作品的特别之处。二人转艺术在东北三省地区作为一种喜闻乐见的表演形式,覆盖面较广。近年来,东北的二人转在剧场演出形势进一步发展,从全国闻名的“刘老根大舞台”在沈阳、北京等地陆续建立,到各地二人转专场的不断发展,演出市场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二人转表演无疑成为东北草根文化的象征之一。二人转的流行加大了观众对其表演的关注度,影视作品中插入二人转片段,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部分观众的心理诉求。第三,二人转的唱词揭示了时代背景和社会风情,有力地对作品中故事发生背景进行补充。在《乡村爱情2》第一集里,王小蒙的豆腐店开业之时请人唱二人转,曲目是《小拜年》,欢快喜悦的歌词体现了农民的创业时的喜悦心情,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朝气蓬勃的美好景象。
很多时候,草根文化是民间艺术与大众传媒的结晶体。2010年,东北首届草根文化电影节将在沈阳举办,这也预示着草根文化逐渐走向正轨化商业模式,也将带动东北经济和文化的振兴。
东北的草根文化的前景是乐观的,发展来自于其深厚的历史底蕴。数千年来,满、汉、蒙、达斡尔、朝鲜、鄂伦春等民族文化在此地融合,造就了东北文化博大的兼容性和丰富的内涵。吉林省二人转专家王木肖说二人转是三性兼容的艺术,即说唱性、歌舞性、戏剧性。二人转的独特表演方式“跳进跳出”、台上台下互动、分段加篇、“即兴表演”等等,填补了中国戏剧表演体系的内涵。④
随着以二人转为代表的东北草根文化的崛起,相关学术团体和著作也应运而生,如吉林师范大学于2009年成立了“东北史地研究中心”, 东北三省二人转艺术学术研讨会也出版过《二人转艺术论集》,与影视作品一道,成为草根文化的弘扬媒介。
三、轻喜剧特点和明快的节奏感体
现编剧特色
在编剧手法的运用上,此类作品是独树一帜的,首先表现在方言的准确运用从一个侧面体现了轻喜剧的特点。
方言是指一种语言中跟标准语有区别,主要用在口语上或口头上的地区性或区域性的语言变体。⑤
方言可分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前者是语言因地域方面的差别而形成的变体,是全民语言的不同地域上的分支,是语言发展不平衡性而在地域上的反映。东北方言作为北方方言的次分支,融合了满语、女真语等中原语言特征,具有多元化色彩。而东北方言在东北农村题材作品中的广泛运用,无疑增加了亲切自然之感。
东北方言与东北人的性格相适应,大气豪放,大起大落,与南方方言小桥流水式的清婉形成鲜明对比,体现了地域和人文特色。在以东北地区为故事发生背景的作品中,东北方言的运用增添了人们的地域认同感。
在电视剧《乡村爱情》里,“老好了”、“咋这样呢”、“噶啥去啊”频繁出现,情感表达直接率性,语言简明扼要。“老”在东北方言里是程度副词“很”的意思,表达了对现状很满意,“咋”表示疑问与惊讶,“噶啥去啊”即“干什么去”之意。频繁地用“老”修饰“好”,体现了对生活的满足与享受,“噶啥去啊”表现对亲友的关心,作为一种东北的常用口头语,体现东北人热情的性格特点。此外,还有一些东北特色的俏皮台词,如“天涯何处无芳草,何必非在农村找,找也不找你谢大脚”、“长痛不如短痛,短痛不如不痛,当然,不痛是不可能的”、“梦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她在灯火阑珊村里处”等。这些东北方言随着东北剧的热播在百姓口中流传。
然而,随着方言剧的热播,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首先,过度地运用方言,使方言泛滥,与国家大力推广普通话的精神相悖。国家广电总局于2009年8月12日通过官方网站重申了“限制方言令”。其次,各地方言在影视中的大量运用,助长了一些不正当竞争之风,如网上热传的“重庆方言剧,花五年时间追上东北方言剧”的口号,这是在追求一种表象的形式上的繁荣,而非内容。内容,始终应该大于形式。最后,方言中仍不免粗话,在一部优秀的作品中,应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造成方言电视剧的如此境况,正是全球化和地方化的双重背景复合的结果。全球化、地方化的文化诉求,对方言剧进行了双重“去魅”(Disenchantment)。⑥找准全球性与地方性的一个平衡点,是如何将方言合理运用的重中之重。
其次,此类作品的喜剧性尤为突出。喜剧性主要是通过形体、言语和动作三方面体现出来的。这类作品人物的形体表现往往比较夸张,动作幅度也比较大。如《乡村爱情》中的刘能走路总是走路一掂一掂还很有节奏的样子,暗含着一种小农思想的信息,总让人感觉他要赶去看热闹,或占便宜,这种走路的姿势体现出了一种喜剧效果。而言语方面体现的喜剧性,则在方言以及纯口语化的运用等地方体现出来,并且增加了很多吵嘴的情节,语言灵活有特点。作品的喜剧性,更多地通过误会法来表现出来。用误会法营造重重矛盾,设置悬念,进而揭示主题,在此类题材作品中常常可见。如在《别拿豆包不当干粮》中,潘长江饰演的豆包村长,最初只是一个抠门的小富农,将全部精力放在赚钱、攒钱上。然而他的老婆却一心想让他当官,于是在经历一串阴差阳错的故事后,他被选上了村长。这一过程不仅让他必须面临着如何做好村长的问题,也让他招来其他一些贪财的村民的嫉妒,故事就在矛盾冲突中展开。从他最初的赚钱的理想,到当上村长的转变,不在人物的预想之中,也给观众一种错觉与误会,而当这种人生轨迹转变的时候,才更能引起观众兴趣。
同时,在结构上,延续并发展了东北喜剧小品节奏明快的特征,情节发展环环相扣,用一条暗线连接起来,却能在每一集中呈现出相对独立的故事情节,体现一种张弛有度的张力。
最后,要谈一下东北农村题材影视作品的几点不足。如主人公的类型化倾向,比如刘老根这个人物,与浩然《艳阳天》里的萧长春、《红旗谱》里的朱老忠相类似,在一定程度上按一个标准把人物界定为某种类型,缺乏作品应有的典型意图。东北影视作品以“俗”字著称,现如今,“俗”已经成为一个中性词,如何做到“俗而不媚俗”,有效地在精神层面提升作品的内涵,是主创应该进一步探索的问题。
四、结语
东北农村题材影视作品以贴近生活,诙谐幽默见长,注重草根文化、民俗文化与影视文化的整合,同时紧跟时代步伐,充分展现了黑土地上独有的文化特色,在全国范围内树立起一面新的旗帜。
注释:
①百度百科:“圆形人物”词条.http://baike.baidu.com/view/3198299.htm
②纳张元.应全面理解民族性.中国作家网.http://www.chinawriter.com.cn/bk/2009-11-20/39519.html,2009-11-21
③陆谷孙主编.英汉大词典(第一版)[M].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8月第一版:1393
④张丽红.东北文化研究学术讨论会综述[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32(4):4
⑤百度词典:“方言”词条.http://dict.baidu.com/s?wd=%B7%BD%D1%D4#en
⑥蔡敏,余晓.全球化、地方化语境中的西南方言电视剧[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2(4):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