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二轮课程改革已全面展开,站在继往开来支点上的每一位语文教师,很有必要静下心来,再次审视和笃行,继续从抓语言训练这个核心的问题出发,真正做到“学语习文”,使工具性与人文性真正得到和谐统一。最近重读李海林教授的《言语教学论》,收益颇丰,于是带着思考走进了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梅花魂》的课堂。
【教学案例】
文中有这样一句: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听到他训斥我妈:“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
师:请你用耳朵听,你听到的是什么声音?
生:外祖父训斥的声音。
师:能用找近义词的方法理解“训斥”吗?(板书:训斥)
生:责怪。
师:请你带着这样的感受读读这句话。(生读)
师:原来“训斥”中有“责怪”。谁接着找近义词?
生:斥责。
师:请你读这句话,把你的感受读进去。(生读)
师:对,就这样带着自己的感受读,接着交流。
生:责骂。
师:原来你听起来就像家庭中的长辈在发脾气凶晚辈,请你读,读出你的感受。(生读)
师:知道这是一句什么句吗?你能改成陈述句吗?
(生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师:你觉得外祖父是在告诉谁梅花是不能玷污的?
生:“我”妈。
生:“我”。
师:我觉得他同时还在告诉一个人,知道是谁吗?
生:外祖父自己。
师:是啊,外祖父在责怪妈妈和“我”的时候,内心里还有自责,还有对这幅图的不舍。
师引读: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听到他训斥我妈,外祖父分明是在告诉我妈,梅花是绝不能玷污的——(生接读: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
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听到他训斥我,外祖父分明是在告诉我妈,梅花是绝不能玷污的——(生接读)
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听到他训斥我妈,外祖父分明是在告诉自己,梅花是绝不能玷污的——(生接读)
【课后反思】
一、以词解词——指向言语内容的语言实践
“所谓言语内容,是指在具体的言语活动中,与言语环境结合在一起产生的意义,它是言语活动的产物”。在阅读课文的教学中,教师自然要引领学生进行词语的理解。如果仅仅停留在词语意思的机械理解上,那我们只是在学习语言。这里所强调的是与语言环境相互作用的言语活动,是一种直指言语的学习。在上述环节中,教师并没有让学生直接理解“训斥”的意思,而是把“训斥”的理解化作具体的语言实践行为。学生用“责怪”“斥责”“责骂”的言语实践来理解“训斥”。在这样的实践中,教师还巧妙地让学生把理解的意义化为朗读的情感,融入诵读环节。这一过程,学生的理解与言语环境结合在一起,就不单单是语言的实践,而把训练指向了言语内容。
二、词义拓展——指向言语理解的语言实践
一般认为,言语理解可分为‘言语感知’和‘言语获知’两个基本阶段。‘言语感知’就是指接受言语的声学信号,‘言语获知’是指在接收言语声学信号的基础上获取言语的信息内容”。在上述有效的言语活动中,学生逐步理解了什么是“训斥”。教师在引领时没有停留在“言语感知”阶段,而是真正让学生“言语获知”。“训斥”一词一开始学生的理解只是一个感知阶段,尽管能用以往的经验来解释“训斥”,但未必真正读懂“训斥”这个词在文中的特殊含义。教师利用“我觉得他同时还在告诉一个人,知道是谁吗”这一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辨的言语体验,顺势利导,让学生理解“训斥”一般是斥责别人,但这里还有一种特别的味道,那就是对自己的责怪。这样一来,学生对“训斥”的理解不会是一个“符号”,而是一种真正的“言语获知”。
三、师生诵读——指向言语能力的语言实践
“言语能力是指主体与语言、语言与客体之间以及主体与客体之间的联系”。上述案例言语能力的体现主要在于很好地兼顾了教师、文本、学生的联动关系,即教师、文本、学生之间并不是单项的传递信息,而是一种多维互动的言语实践。在教师的引读中,学生虽然读了同样的句子,但这一过程却是教师、文本、学生的互动。教师把自己的体验融入文本,把学生带进一个个具体的语言环境,而教师的这种体验又通过文本传递给学生,学生的激情朗读把语言的情味体会到极致,又通过文本传递给教师。整个过程,激情四溢,直指学生的言语能力。
站在“言语”的高度,定能高瞻远瞩,让学生更有效地习得语言。
【教学案例】
文中有这样一句: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听到他训斥我妈:“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
师:请你用耳朵听,你听到的是什么声音?
生:外祖父训斥的声音。
师:能用找近义词的方法理解“训斥”吗?(板书:训斥)
生:责怪。
师:请你带着这样的感受读读这句话。(生读)
师:原来“训斥”中有“责怪”。谁接着找近义词?
生:斥责。
师:请你读这句话,把你的感受读进去。(生读)
师:对,就这样带着自己的感受读,接着交流。
生:责骂。
师:原来你听起来就像家庭中的长辈在发脾气凶晚辈,请你读,读出你的感受。(生读)
师:知道这是一句什么句吗?你能改成陈述句吗?
(生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师:你觉得外祖父是在告诉谁梅花是不能玷污的?
生:“我”妈。
生:“我”。
师:我觉得他同时还在告诉一个人,知道是谁吗?
生:外祖父自己。
师:是啊,外祖父在责怪妈妈和“我”的时候,内心里还有自责,还有对这幅图的不舍。
师引读: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听到他训斥我妈,外祖父分明是在告诉我妈,梅花是绝不能玷污的——(生接读: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
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听到他训斥我,外祖父分明是在告诉我妈,梅花是绝不能玷污的——(生接读)
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听到他训斥我妈,外祖父分明是在告诉自己,梅花是绝不能玷污的——(生接读)
【课后反思】
一、以词解词——指向言语内容的语言实践
“所谓言语内容,是指在具体的言语活动中,与言语环境结合在一起产生的意义,它是言语活动的产物”。在阅读课文的教学中,教师自然要引领学生进行词语的理解。如果仅仅停留在词语意思的机械理解上,那我们只是在学习语言。这里所强调的是与语言环境相互作用的言语活动,是一种直指言语的学习。在上述环节中,教师并没有让学生直接理解“训斥”的意思,而是把“训斥”的理解化作具体的语言实践行为。学生用“责怪”“斥责”“责骂”的言语实践来理解“训斥”。在这样的实践中,教师还巧妙地让学生把理解的意义化为朗读的情感,融入诵读环节。这一过程,学生的理解与言语环境结合在一起,就不单单是语言的实践,而把训练指向了言语内容。
二、词义拓展——指向言语理解的语言实践
一般认为,言语理解可分为‘言语感知’和‘言语获知’两个基本阶段。‘言语感知’就是指接受言语的声学信号,‘言语获知’是指在接收言语声学信号的基础上获取言语的信息内容”。在上述有效的言语活动中,学生逐步理解了什么是“训斥”。教师在引领时没有停留在“言语感知”阶段,而是真正让学生“言语获知”。“训斥”一词一开始学生的理解只是一个感知阶段,尽管能用以往的经验来解释“训斥”,但未必真正读懂“训斥”这个词在文中的特殊含义。教师利用“我觉得他同时还在告诉一个人,知道是谁吗”这一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辨的言语体验,顺势利导,让学生理解“训斥”一般是斥责别人,但这里还有一种特别的味道,那就是对自己的责怪。这样一来,学生对“训斥”的理解不会是一个“符号”,而是一种真正的“言语获知”。
三、师生诵读——指向言语能力的语言实践
“言语能力是指主体与语言、语言与客体之间以及主体与客体之间的联系”。上述案例言语能力的体现主要在于很好地兼顾了教师、文本、学生的联动关系,即教师、文本、学生之间并不是单项的传递信息,而是一种多维互动的言语实践。在教师的引读中,学生虽然读了同样的句子,但这一过程却是教师、文本、学生的互动。教师把自己的体验融入文本,把学生带进一个个具体的语言环境,而教师的这种体验又通过文本传递给学生,学生的激情朗读把语言的情味体会到极致,又通过文本传递给教师。整个过程,激情四溢,直指学生的言语能力。
站在“言语”的高度,定能高瞻远瞩,让学生更有效地习得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