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素质教育的发展为语文教学注入新的活力,作为语文教师只有不断更新思维方式,活教活学方可使教学成绩不断提高,培养出更多的创造型人才,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尝试,以期和广大同仁商榷。
一、妙设导语,酝酿情绪。好的导语,能够在上课开始即抓住学生的心。把他们引人教师要求指向的目标,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例如上《促织》这篇课文时,我首先在黑板上写上一幅对联:“画人画鬼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学生看了精神为之一振,但又不知其意。我接着讲述这一幅对联是郭沫若为蒲松龄纪念馆“聊斋堂”写的一幅对联,蒲松龄是我国清代著名的文学家,《聊斋志异》是传世的不朽名著,“画人画鬼”是指《聊斋志异》的题材内容,借狐鬼故事来达到“刺贪刺虐”的目的,“高人一等”评价蒲松龄在文学史上的杰出贡献,入骨三分则高度概括了蒲松龄创作的特色和卓越成就。今天我们将要学习他的名篇《促织》,来看看他是如何“画人画鬼”、“刺贪刺虐”的。抛出一个悬念,就容易抓住学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老师讲课的神情显得庄重、严肃,讲话的语调显得深情、低沉。学生的情绪一下被老师的情感所感染。师生共同营造了一种特殊的氛围,为课堂教学定下一个情感基调,往下分析课文时候,师生情感就容易与课文的情感产生共鸣。
二、提问存疑,激活思维。要想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就要促使学生主动思考。而提问题,是开启学生的心智,激发学生兴趣,发展学生思维的好办法,问题问得好,学生的思维活动就活跃,每个学生都能通过积极思考,寻求问题的答案。我上《故乡》时提了这样一个问题:中年的闰土变化大的原因是什么?学生积极思考,有的说“他老了”,有的说“他太辛苦了”,“他孩子多”,“他穷”,对于这样的回答,教师肯定和鼓舞,因为学生思考了,找到了答案,他们的大脑经过了思维的过程。也有同学这样回答:“因为东西不值钱,卖了又要捐几个钱”,“因为兵匪官绅、苛捐杂税”。他们思考问题很有深度,他们的思想没有停留在表面,而向深层挖掘。这两类答案说明这类问题提的好,它能使不同的学生积极思维,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学生主动思考,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就被调动起来了。这样创设问题存疑,以激活思维,也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运用教具,渐入佳境。语文教学最忌讳的就是靠一本书,一支笔,一张嘴来完成任务。这种教学模式单一、乏味,久而久之,学生会产生厌学之感。没有兴趣上好语文课,这将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在教具渐多的今天,语文老师应学会使用教具为教学服务,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触觉、嗅觉等多种感觉,使教具发挥作用。而教具出示的时间也有讲究,出示早了,易于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出示晚了有多此一举之感。所以要选好时机,利用教具导入佳境。如我在上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一文时,我先让学生整理有关材料,让学生在上课前对王羲之有个大概的了解,然后我又在课外活动时带学生欣赏我收藏的《兰亭集序》的各种书法版本,学生在欣赏书法的时候对课文有了更深的了解,有很多学生还临摹书法。这样在上课时我又利用课件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课文,听课文的录音,看课文的书法,临课文的书法,都让学生充满了对课文学习的渴望,试想怎能又上不好课文呢?
四、大胆设想,鼓励创新。在素质教育的今天,语文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向权威挑战。许多老师和学生都这样认为:课本这样写,教参这样写,老师也这样教,学生也这样认同,容不得不同的意见和见解,其结果是唯老师唯教参是瞻。观点见解是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绝不允许有自己的独到见解,这样,学生的创新思维幼苗就被无情地扼杀了,所以必须要提供场景,鼓励创新。课堂教学有着广阔的空间,教师就要为学生创造发表意见的机会。这就要求教师不迷信教参,不崇拜权威,营造平等民主的气氛,允许有不同的意见和见解。老师对不同的看法持包容接纳的态度,学生才能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因为一个人的经历、感受、理解能力不同,对问题有不同的见解感悟是正常的,没有必要也不可能人人是一致的。我上《孔乙己》时,要求大家讨论“假如孔乙己站在你的面前,你将如何对待他?”然后大家积极讨论。因为这问题提得好、提得妙,如果学生的假设千差万别,可以这样说你有多少学生,就会有多少种不同的答案。有的说“我劝他务农”;有的说“我严肃批评他”;有的说“我给他生活费”;也许有的说“我教他学电脑”。这些大胆的设想就显得不落俗套,标新立异,你能说哪一种做法是最好,哪一种做法是错误?这就是大胆设想的产物——与众不同的观点,这种种观点就是创新思维的“果实”。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摘这样的“果实”,品尝这样的“果实”,给自己给别人带来与众不同的感受。其实,每个人都知道,一切的发明、创造都是在大胆设想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所以教师要鼓励有创见的思想,培养学生创新求异的精神。
总之,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挖掘教育教学的有利因素,全面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科学地运用创造性教育的思想进行语文课堂教育改革,发现、点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火花,不断提高学生思维的能动性、独创性,为造就二十一世纪的新型人才打好基础。
一、妙设导语,酝酿情绪。好的导语,能够在上课开始即抓住学生的心。把他们引人教师要求指向的目标,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例如上《促织》这篇课文时,我首先在黑板上写上一幅对联:“画人画鬼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学生看了精神为之一振,但又不知其意。我接着讲述这一幅对联是郭沫若为蒲松龄纪念馆“聊斋堂”写的一幅对联,蒲松龄是我国清代著名的文学家,《聊斋志异》是传世的不朽名著,“画人画鬼”是指《聊斋志异》的题材内容,借狐鬼故事来达到“刺贪刺虐”的目的,“高人一等”评价蒲松龄在文学史上的杰出贡献,入骨三分则高度概括了蒲松龄创作的特色和卓越成就。今天我们将要学习他的名篇《促织》,来看看他是如何“画人画鬼”、“刺贪刺虐”的。抛出一个悬念,就容易抓住学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老师讲课的神情显得庄重、严肃,讲话的语调显得深情、低沉。学生的情绪一下被老师的情感所感染。师生共同营造了一种特殊的氛围,为课堂教学定下一个情感基调,往下分析课文时候,师生情感就容易与课文的情感产生共鸣。
二、提问存疑,激活思维。要想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就要促使学生主动思考。而提问题,是开启学生的心智,激发学生兴趣,发展学生思维的好办法,问题问得好,学生的思维活动就活跃,每个学生都能通过积极思考,寻求问题的答案。我上《故乡》时提了这样一个问题:中年的闰土变化大的原因是什么?学生积极思考,有的说“他老了”,有的说“他太辛苦了”,“他孩子多”,“他穷”,对于这样的回答,教师肯定和鼓舞,因为学生思考了,找到了答案,他们的大脑经过了思维的过程。也有同学这样回答:“因为东西不值钱,卖了又要捐几个钱”,“因为兵匪官绅、苛捐杂税”。他们思考问题很有深度,他们的思想没有停留在表面,而向深层挖掘。这两类答案说明这类问题提的好,它能使不同的学生积极思维,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学生主动思考,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就被调动起来了。这样创设问题存疑,以激活思维,也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运用教具,渐入佳境。语文教学最忌讳的就是靠一本书,一支笔,一张嘴来完成任务。这种教学模式单一、乏味,久而久之,学生会产生厌学之感。没有兴趣上好语文课,这将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在教具渐多的今天,语文老师应学会使用教具为教学服务,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触觉、嗅觉等多种感觉,使教具发挥作用。而教具出示的时间也有讲究,出示早了,易于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出示晚了有多此一举之感。所以要选好时机,利用教具导入佳境。如我在上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一文时,我先让学生整理有关材料,让学生在上课前对王羲之有个大概的了解,然后我又在课外活动时带学生欣赏我收藏的《兰亭集序》的各种书法版本,学生在欣赏书法的时候对课文有了更深的了解,有很多学生还临摹书法。这样在上课时我又利用课件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课文,听课文的录音,看课文的书法,临课文的书法,都让学生充满了对课文学习的渴望,试想怎能又上不好课文呢?
四、大胆设想,鼓励创新。在素质教育的今天,语文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向权威挑战。许多老师和学生都这样认为:课本这样写,教参这样写,老师也这样教,学生也这样认同,容不得不同的意见和见解,其结果是唯老师唯教参是瞻。观点见解是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绝不允许有自己的独到见解,这样,学生的创新思维幼苗就被无情地扼杀了,所以必须要提供场景,鼓励创新。课堂教学有着广阔的空间,教师就要为学生创造发表意见的机会。这就要求教师不迷信教参,不崇拜权威,营造平等民主的气氛,允许有不同的意见和见解。老师对不同的看法持包容接纳的态度,学生才能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因为一个人的经历、感受、理解能力不同,对问题有不同的见解感悟是正常的,没有必要也不可能人人是一致的。我上《孔乙己》时,要求大家讨论“假如孔乙己站在你的面前,你将如何对待他?”然后大家积极讨论。因为这问题提得好、提得妙,如果学生的假设千差万别,可以这样说你有多少学生,就会有多少种不同的答案。有的说“我劝他务农”;有的说“我严肃批评他”;有的说“我给他生活费”;也许有的说“我教他学电脑”。这些大胆的设想就显得不落俗套,标新立异,你能说哪一种做法是最好,哪一种做法是错误?这就是大胆设想的产物——与众不同的观点,这种种观点就是创新思维的“果实”。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摘这样的“果实”,品尝这样的“果实”,给自己给别人带来与众不同的感受。其实,每个人都知道,一切的发明、创造都是在大胆设想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所以教师要鼓励有创见的思想,培养学生创新求异的精神。
总之,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挖掘教育教学的有利因素,全面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科学地运用创造性教育的思想进行语文课堂教育改革,发现、点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火花,不断提高学生思维的能动性、独创性,为造就二十一世纪的新型人才打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