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节好课可以给听课者一种艺术享受,如涓涓细流沁人心脾。但是如何才能使一节课的教学思路清晰流畅呢?这就需要教师发挥教学智慧,斟酌好每一个环节,每个细节都能处理得好,思路便会自然清晰可见。思路清晰固然取决于教师的言语表达、课堂提问及语言引領。言语表达的目的性是多方面的:可能是为了激趣需要,如故事、游戏性言语激趣;可能是为了活跃课堂气氛的幽默性言语;可能是每个环节之间的简要过渡性言语;也可能是师生互动中的对话交流。然而,这些言语表达中最为关键的就是教师的提问性语言。提问贯穿着学生学习的始终,切中一节课的重点与难点,关键在于提问。结合多年的数学教学经验,我对数学课堂提问艺术做如下探讨。
一、借助经验,从现象本身出发而提问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要能够借助于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知识的探究。让学生借助于已有的经验去学习,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能让学生的学习更有深度与广度,让学生能够调动更大的内驱力来进行知识的探究。借助于经验,从知识的本身出发而提问,让学生能够用多种方式来表达数学规律或现象,更能让学生深刻地理解数学知识。
如在教学四年级数学《加法交换律》时,首先教师出示例题,接着让学生列出算式,然后再让学生列举出类似的例子,教师提炼板书如下:
5 6=6 5
20 8=8 20
32 28=28 32
……
如何让学生用简要的方法来表示这样的数学现象呢?这就需要教师有艺术地提问,在教学中往往有的教师会直接告诉学生:用字母a表示第一个加数,用字母b来表示第2个加数,那么这样的式子就可以表示为a b=b a。这明显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毫无疑问,抹杀了学生利用经验来进行主动学习的过程,也就忽视了学生的分析、归纳等思维能力的培养。也有的教师在教学中是这样提问引导的:“孩子们,能列举出数以万计这样的式子,写起来真是太麻烦了。我们能用一个简要的字母或是图形的式子来表示它们吗?”请同学们利用我们学过的图形或是字母试一试,写出能表示这个现象的式子来。于是,孩子们都能动起脑筋来在自己的本子写,有的还自觉地进行交流。很快,孩子们都能按照自己的思维来完成归纳性的表述。最后,集体来评析,最终得出类似于a b=b a的式子。从数学现象的本身出发,让学生在列举式子后,通过不完全归纳法得出加法交换律,这也不失为一种好的学习方法。
二、源于生活,从学生实际出发而提问
任何现象都能够找到它本属于生活的影子,或者说数学来源于生活。要想更好地使学生理解数学知识,那么我们也不妨将数学知识放到生活中来学习,这样更能激发学生形象地记住数学规律或现象,从而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在学习《加法交换律》时,我没有直接让学生根据例题来列算式,而是用课件出示这样的动态画面:桌子与书橱,交换位置后为书橱与桌子。接着问:“同学们你们能用一个式子来表示这样的过程吗?”聪明的孩子很快举起了手说:“桌子 书橱=书橱 桌子”这样的铺垫式引新能够结合学生的生活来进行,无疑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记。而后进入新课的教学,从例题中抽象出数学算式,从算式中找出加法交换律,然后自主探究出用多种表达形式来表示加法交换律,学习效果明显。让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能够源于生活,我想学生最终能够理解加法交换律最为印象深刻的就是“桌子 书橱=书橱 桌子”。
我们不要为数学而学数学,要让学生为生活而学数学。不要赋予学生更多抽象而难于记忆的数学符号,而应让学生理解能够表达数学现象或规律的生活化的、形象性的具象性符号,从而让小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更有生活的味道。
三、源于思考,从学生观察出发而提问
在小学生的数学学习中,虽然直观、形象性的思维居多,但是抽象思维的提升也是需要循序渐进式培养的,小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往往从抽象性的算式或是图形的不同变化中去观察、分析、探究的。学生面对着一组有规律的数字、一组相似的算式、一组图形的变化,必然就要激发他们进行观察、思考。但并非学生自身就可以独立完成的,而是需要教师的启发式引领。从学生的观察入手,进行启发性提问,必将使学生能够深入浅出地理解数学知识。
在教学《除法的性质》时,目标是让学生发现:a÷b÷c=a÷(b×c)。我是这样教学的:先出示240÷2÷5与240÷10这样两道算式,让学生算出结果;接着让学生观察这两道算式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师:“这两道算式的被除数与除数有什么异同呢?”
生1:“被除数相同,都是240。”
生2:“第一算式有两个除数,第二个算式只有一个除数。”
此时,学生就再也没有新的发现了,于是我又提问:“第一道算式中的2、5与第二个算式中的10有关系吗?”经过这样的启发,学生恍然大悟:“2与5的积是10。”
师:“这两道算式的结果都怎么样呢?”(生:相同)
师:“经过这样的观察发现,你们能有怎样的数学猜想呢?交流一下自己的猜想。”
生:“一个数除以两个数等于这个数除以两个数的积。”
而后,让学生进行举例验证,最终得出除法的性质:a÷b÷c=a÷(b×c)。
启发式提问能够引领学生循序渐进式地探究数学,可以让他们经历数学知识的观察、分析、猜想、验证等一系列体验过程。
提问的艺术源于教师的教学智慧,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机智,让数学学习的提问具有适度、深度与广度,从而能够引领学生在更加广阔的思维时空中绽放智慧的火花。
【作者单位:泗阳县临河镇中心小学江苏】
一、借助经验,从现象本身出发而提问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要能够借助于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知识的探究。让学生借助于已有的经验去学习,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能让学生的学习更有深度与广度,让学生能够调动更大的内驱力来进行知识的探究。借助于经验,从知识的本身出发而提问,让学生能够用多种方式来表达数学规律或现象,更能让学生深刻地理解数学知识。
如在教学四年级数学《加法交换律》时,首先教师出示例题,接着让学生列出算式,然后再让学生列举出类似的例子,教师提炼板书如下:
5 6=6 5
20 8=8 20
32 28=28 32
……
如何让学生用简要的方法来表示这样的数学现象呢?这就需要教师有艺术地提问,在教学中往往有的教师会直接告诉学生:用字母a表示第一个加数,用字母b来表示第2个加数,那么这样的式子就可以表示为a b=b a。这明显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毫无疑问,抹杀了学生利用经验来进行主动学习的过程,也就忽视了学生的分析、归纳等思维能力的培养。也有的教师在教学中是这样提问引导的:“孩子们,能列举出数以万计这样的式子,写起来真是太麻烦了。我们能用一个简要的字母或是图形的式子来表示它们吗?”请同学们利用我们学过的图形或是字母试一试,写出能表示这个现象的式子来。于是,孩子们都能动起脑筋来在自己的本子写,有的还自觉地进行交流。很快,孩子们都能按照自己的思维来完成归纳性的表述。最后,集体来评析,最终得出类似于a b=b a的式子。从数学现象的本身出发,让学生在列举式子后,通过不完全归纳法得出加法交换律,这也不失为一种好的学习方法。
二、源于生活,从学生实际出发而提问
任何现象都能够找到它本属于生活的影子,或者说数学来源于生活。要想更好地使学生理解数学知识,那么我们也不妨将数学知识放到生活中来学习,这样更能激发学生形象地记住数学规律或现象,从而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在学习《加法交换律》时,我没有直接让学生根据例题来列算式,而是用课件出示这样的动态画面:桌子与书橱,交换位置后为书橱与桌子。接着问:“同学们你们能用一个式子来表示这样的过程吗?”聪明的孩子很快举起了手说:“桌子 书橱=书橱 桌子”这样的铺垫式引新能够结合学生的生活来进行,无疑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记。而后进入新课的教学,从例题中抽象出数学算式,从算式中找出加法交换律,然后自主探究出用多种表达形式来表示加法交换律,学习效果明显。让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能够源于生活,我想学生最终能够理解加法交换律最为印象深刻的就是“桌子 书橱=书橱 桌子”。
我们不要为数学而学数学,要让学生为生活而学数学。不要赋予学生更多抽象而难于记忆的数学符号,而应让学生理解能够表达数学现象或规律的生活化的、形象性的具象性符号,从而让小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更有生活的味道。
三、源于思考,从学生观察出发而提问
在小学生的数学学习中,虽然直观、形象性的思维居多,但是抽象思维的提升也是需要循序渐进式培养的,小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往往从抽象性的算式或是图形的不同变化中去观察、分析、探究的。学生面对着一组有规律的数字、一组相似的算式、一组图形的变化,必然就要激发他们进行观察、思考。但并非学生自身就可以独立完成的,而是需要教师的启发式引领。从学生的观察入手,进行启发性提问,必将使学生能够深入浅出地理解数学知识。
在教学《除法的性质》时,目标是让学生发现:a÷b÷c=a÷(b×c)。我是这样教学的:先出示240÷2÷5与240÷10这样两道算式,让学生算出结果;接着让学生观察这两道算式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师:“这两道算式的被除数与除数有什么异同呢?”
生1:“被除数相同,都是240。”
生2:“第一算式有两个除数,第二个算式只有一个除数。”
此时,学生就再也没有新的发现了,于是我又提问:“第一道算式中的2、5与第二个算式中的10有关系吗?”经过这样的启发,学生恍然大悟:“2与5的积是10。”
师:“这两道算式的结果都怎么样呢?”(生:相同)
师:“经过这样的观察发现,你们能有怎样的数学猜想呢?交流一下自己的猜想。”
生:“一个数除以两个数等于这个数除以两个数的积。”
而后,让学生进行举例验证,最终得出除法的性质:a÷b÷c=a÷(b×c)。
启发式提问能够引领学生循序渐进式地探究数学,可以让他们经历数学知识的观察、分析、猜想、验证等一系列体验过程。
提问的艺术源于教师的教学智慧,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机智,让数学学习的提问具有适度、深度与广度,从而能够引领学生在更加广阔的思维时空中绽放智慧的火花。
【作者单位:泗阳县临河镇中心小学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