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中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培养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rtal_1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国际合作战略的深度推广,中国在国际的地位日益提升。历史课堂也要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以历史知识为载体,全面提升中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彰显历史的多重育人价值。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情感;态度;价值观
  随着国际化的日益推进,中国与世界的交流日益密切,作为新时期的高中生,他们即将迈入社会,或者进行更高层次的学习。但是无论哪种方式,他们都是未来发展的中流砥柱。人立品为先,他们所具备的知识和能力,他们心底的积极稳定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念,不仅影响着个人发展,更对推动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历史的厚重与悠长为高中生的全面培养和发展提供了丰富资源,历史学科必须要凭借其独特的优势和特点在塑造复合型人才方面做出应有的表率。
  一、 高中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必要性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历史都是以一门副科出现在学生的视线,很多学生都是从应试的角度肤浅地学习历史,这使得历史学科的育人价值不能有效发挥。但是市场经济影响下国人的人文精神急剧流失,必须要从全面发展的角度培养高中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一) 社会环境的影响
  近年来我国经济水平大幅度上升,物质生活得到了很大满足,但中学生的道德品质呈逐年下降趋势:一方面拜金主义盛行,过度追求金钱而忽略了精神文化的学习;另一方面是教育的极端功利化,以分数来衡量学生的优劣,以升学率来评判学校的好坏,久而久之学生成了分数的奴隶;现代社会理工科人才更易获得经济利益,因此学校和家庭愈发重视理化学科,也因此牺牲了历史政治这类人文学科,整体人文底蕴相对不足已是不争的事实。
  (二) 学生自身的认知局限
  高中结束学生将面临人生的第一次重大考验——高考,这一度被认为是改变命运的独木桥。高考的压力下,学生对学习的认知产业偏颇,尤其是历史这类记忆性科目,大多数学生对它的理解就是背诵答案,通过试卷的考核获取更高的分数。极端思维指引下的历史学习很难获得情感态度价值观层面的共鸣和提升,人文价值和历史情感在历史课堂的缺失,对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都是不利的。
  此外,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只追求所谓的“精华知识”,呈现给学生的都是过滤之后的“干货”,在这样的捷径思维影响下学生很难建立历史学习的主人翁意识,知识与过程,能力与方法,态度情感价值观的提升都受到限制。
  二、 高中历史教学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策略
  (一) 开展情感教学建立历史认同
  积极的情感体验是对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的基础和前提。在历史教学中教师通过形象生动的语言、丰富的情感、历史课程资源,对学生进行情感上的传递和感染,获得高尚的情感体验,进而形成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学习历史,获得爱国主义情感、民族文化的自豪感、正确的审美感以及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等。历史教师应具备丰富真切的历史情感,用自身真挚的情感去感染学生,引导学生,引起情感共鸣,达到教育目标。
  以《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为例,课本选取了“三元里抗英”,“左宗棠收复新疆”,“黄海海战和反割台斗争”以及“义和团运动”四个主要历史事件,这几个事件在历史上也许只是沧海一粟,但是留给我们的教育价值却非常深远。在抗击侵略者的过程中,中国人表现出的英雄气概;面对多重阻挠,左将军誓死收复新疆的决心;当邓世昌撞向“吉野”号时表现出的那种视死如归的大无畏;還有“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的口号中对国家主权的珍视;作为民间团体,义和团在抵抗外敌入侵,捍卫民族尊严过程中所表现出的高度爱国主义情感都值得我们深深敬畏。如今我们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有国才有家,国家的独立才能带动整个民族富强。通过情感教学,引起情感上的波澜,帮助形成爱国主义情感和建设祖国的责任感,发奋学习。
  (二) 借助信息技术开展生动教育
  多媒体授课已经变成一种常用的辅助手段,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把声音、图片、文字、影视资源引入课堂,学生可以获得更为深层的知识和情感体验。通过对学生视觉和听觉的刺激,让学生感受到历史的生动和鲜活,更有利于构建学生健康的价值观。现在电视剧、电影、舞台剧等诸多影视作品都向学生传递出积极的价值观念,接着这些媒体资源可以很好地把历史的自然美、艺术美、思想文化美等传递给学生。如《林则徐》《任长霞》等作品,以其真实性和典型性可以深深感染学生,同时人物本身散发的人格魅力比书本的文字更为悠长,学生们也可从中获得更多素材,在语文课堂上用于巩固和发挥。
  现代社会借助信息技术开展历史教学有着独特的天然优势,教师既可以在课堂与大家分享精华,还可以在课下通过网络上传和分享的方式,让学生们在课余时间学习和探究;还可以通过建立群组的方式,与学生们打成一片,一个寒假中学生们就可能建立起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现在网络有非常多的优质公众号,他们以全新的模式把丰富的历史材料重现在学生眼前,让学生们既可以学习知识,又可从中获得情感体验,形成的认知判断。
  总之,厚重的历史以其人文性不断滋养和熏陶着中学生,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同时教育的手法也不能过于生硬,要缓慢渗透,切勿把历史课堂上成单纯的思想理论说教,通过情感的共鸣,信息技术的运用,再结合教师智慧的语言,充沛的情感,全面感染和引导学生接受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
  参考文献:
  [1]石继光.高中历史教学中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培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7.
  [2]张育蒲.高中历史教学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7(2).
  作者简介:
  吴国福,江西省上饶市,鄱阳县乐丰中学。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新型免疫抑制剂FTY720对5/6肾切除大鼠肾小球硬化的影响,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 ECM)成分表达的和细胞周期调节蛋白(Cell Cycle Regulatory Protein, CCRP)表达的影响。并探讨FTY720对肾小球硬化的作用机制。方法选用SD雄性大鼠24只,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FTY720治疗组,每组8只。模型组及治疗组采用5/6肾切除
摘要: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小学教育中的信息技术教育也要不断加强。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与实行,对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在课堂中要不断强化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教师要在课堂中起到辅助作用。那么对于自主教学来说,最主要的就是要打破传统思维定式,在这样的基础上也要不断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小学信息技术这门课主要是让学生们掌握基本的计算机知识与操作,对于学生日后的学习工作也是有帮助的,所以
[目的]已有的研究已经证实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 ,ACh)是哺乳动物主要的内耳传出神经递质,在外周前庭系统中存在各种毒菌碱型乙酰胆碱受体(muscarinic acetylcholine recep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制度的不断完善,国家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尤其是在竞争压力大的当今社会,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非常重要。课程教学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良好方式,通过历史教学讲解能够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起到关键性作用。本文通过对核心素养视野下的历史教学理解与教学实践的探究,进而阐明如何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历史教学;教学理解;教学实践  21世纪的人才培养
摘要:在新课改政策不断地发展渗透下,教师在教育教学上亦逐渐通过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方法等形式来提升课堂效率,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取得了颇为显著的成果,然而,同时也引发出了另外的问题,即课堂时间优化管理问题。现阶段,课堂教学中存在太多的时间浪费的环节,进而影响整节课堂的效率。本文就现阶段我国高中历史课堂上关于时间流失浪费现象进行分析,同时阐述相关应对措施,以提升高中历史课堂的高效性。  关键词:时
摘要:在新时代社会里,比竞争能力更重要的是合作能力,我们教师要寻找历史教学与小组合作学习的接合点,来寻求小组合作学习和历史教学的适应性。教师课前充分备好课,做好充足的准备,学生也要提前预习,对下一节课所学内容有个整体的认识,合作学习是为了达到教学目标必不可少的一种教学方式。不能打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合理全面地进行评价每一个学生。教师要“因地制宜”,及时改变教学策略,挖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把
摘要:随着我国教学事业的不断发展,新的课程教学改革得到进一步地推进,国家提倡了素质教学的理念,对高中政治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开发并联系同学们的生活经验,协助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当前社会的行为准则,进而提升适应的能力”。但是,由于政治课程又带有较强的理论性,传统的授课方式难以激发学习的兴趣,进而课堂气氛过于沉寂,缺少应有的活力,导致教学效果偏低,基于此,本文针对当前我国高中政治教学的实际情况,探讨了
摘要:对于课堂教学高效率,主要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能让学生掌握相应知识,并且可以将学到的知识更好地应用在实践中。新时期下,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初中政治学科教学也发生了极大地改变,在这种情况下,初中政治教师也需要树立全新的观念,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促使学生可以更好参与到课堂学习中,以此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初中政治;课堂教学;效率;提升  初中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初中生的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