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天翻开西师版教材第五册三年级语文第5课古诗——惠崇春江晓景,我在给学生范读古诗时,学生说:“老师,您读错了,是惠崇春江晓景。”我仔细一察看,感到十分奇怪:从教小学语文7年多,以前的课本都是《惠崇春江晚景》啊!记得从二十多年前的小学课本(人教版)一直延用至今学习的古诗都是《惠崇春江晚景》,怎么轻而易举就更改了?于是,我肯定地告诉学生:同学们,打印或者是印刷错了,把它改过来,应该是“晚景”。第2节语文课,有学生告诉我:老师语文家庭作业上的题目(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配套的也是《惠崇春江晚景》。我真的肯定地怀疑是西师版教材出错了——教材是不允许出错的,哪怕是印错一个字也是大问题,不容忽视。
随后几天的日子里,我也弄糊涂了,脑海里全是一头雾水。我和许多教师在谈论此诗时,许多老师就说应该是“晚景”,肯定是西师版教材出错,别钻牛角尖了。但是在教学中怎么给学生解释一个正确的答案才是真的,于是我想彻底地去追寻诗歌当时的时代背景。我查阅了许多关于这首古诗的资料,在以前的中小学教材和唐诗宋词里面都是《惠崇春江晚景》,在各学校图书室陈列着的《小学生古诗必读》(山东画报出版社出版),由吕清主编的根据新编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古诗词背诵推荐篇目编写的也是《惠崇春江晚景》。那么西师版教材应该是出错了。可是我还不甘心:万一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呢!那“晚”字与“晓”字怎么理解也没有息息相通的意思,怎么想修改就修改?……其实,西师版教材修改得挺好,只是没有说明——应该是《惠崇春江晓景》。《春江晓景》是一幅惠崇和尚的名画,惠崇擅长画水禽、江景,尤其描绘荒辛虚旷更是一绝,世称“惠崇小景”。他的名画在他死后五十年左右(也就是宋神宗熙宁元丰年间)达到了鼎盛时期,沈括、王安石都曾写诗赞美他。他的画现在还有遗存,但没有这幅《春江晓景》,不知道后来什么时间、什么原因弄错了便讹传下来,一直就叫《惠崇春江晚景》,但是在有的书和教材上也同时可以看到《惠崇春江晓景》,这幅画确实画得美妙,往往读者们不去关心“晚”字与“晓”字的用法与区别,只关注内容的精彩。
现在我们索性来分析一下這首诗:“《惠崇春江晓景》(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从中,我们知道这是一幅描写早春时节的古诗,三两枝桃花、刚刚转暖的江水,短短的芦芽无一不洋溢着早春的气息。可是,诗歌偏偏用了“晚景”一词,并且一用就是几十年,而就是这一个词的变化,却让人觉得有一种是错误的感觉。当然,我们也可以分析一下“晚”字:“晚”是下午、傍晚,那我们可以理解“晚”为某个下午。但是前后诗歌与事实存在矛盾:傍晚了鸭子该疲倦了,还会在水中嬉戏吗?那河豚也不可能兴冲冲地准备逆流而上——它们也该歇息了。再说,桃花、刚刚转暖的江水、短短的芦芽,这些情景不正是洋溢早春的盎然生机吗?用这“晓”字恰如其分地反映了万物复苏的生机勃勃景象。还有,惠崇和尚出家在江南,河豚生活在长江中下游,而且,河豚每年都在清明前后逆流而上生儿育女,从而我们可以弄清诗歌中描绘的景象所在地是江南,正好是早春时节的景象,用“晓”字简直近乎完美。
学校的中小学教材都是国家级专家审定通过编写、出版、发行的,非常严密、慎重,过去老师们也觉得教材出错不可能,也更不可能去深入思考过。大诗人苏轼的文笔首先即使是“晚”字也没人去认同是错误的,好像我们迷信了名人不会出错一样——权威成了真理,于是墨守成规地学习着,往返着前人的路途。
诚然,有错是在所难免的,现行的教材不知道是经过几次修订出版发行乃至最后使用的。中国语言博大精深,即使是国家级专家稍有不慎也完全有可能出现错漏,但是学校教材的质量高低关系到孩子的未来和可信度,孩子从来不认为教材会错,其重要性也不必多言。教材的编写者、出版者、审批者要严格尽到义务,确保教材少出错误甚至不出错误,更要虚怀若谷,积极采纳别人的意见,鼓励别人挑错,在教学中丰富教材、完善教材。当然,很感谢西师版教材的编写工作者给我们一次动脑筋的机会,同时给我们教育工作者一个新的启示:我们不应该是迷信权威的守旧者,而是要具体事实具体分析。笔者认为,这首古诗要统一修改为《惠崇春江晓景》,修改过后要注意教参书、教材、相关作业、教辅资料统一并且做好说明,也免得老师学生们弄得焦头烂额,浪费时间,走不出误区,在教学中遇到挫折。
随后几天的日子里,我也弄糊涂了,脑海里全是一头雾水。我和许多教师在谈论此诗时,许多老师就说应该是“晚景”,肯定是西师版教材出错,别钻牛角尖了。但是在教学中怎么给学生解释一个正确的答案才是真的,于是我想彻底地去追寻诗歌当时的时代背景。我查阅了许多关于这首古诗的资料,在以前的中小学教材和唐诗宋词里面都是《惠崇春江晚景》,在各学校图书室陈列着的《小学生古诗必读》(山东画报出版社出版),由吕清主编的根据新编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古诗词背诵推荐篇目编写的也是《惠崇春江晚景》。那么西师版教材应该是出错了。可是我还不甘心:万一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呢!那“晚”字与“晓”字怎么理解也没有息息相通的意思,怎么想修改就修改?……其实,西师版教材修改得挺好,只是没有说明——应该是《惠崇春江晓景》。《春江晓景》是一幅惠崇和尚的名画,惠崇擅长画水禽、江景,尤其描绘荒辛虚旷更是一绝,世称“惠崇小景”。他的名画在他死后五十年左右(也就是宋神宗熙宁元丰年间)达到了鼎盛时期,沈括、王安石都曾写诗赞美他。他的画现在还有遗存,但没有这幅《春江晓景》,不知道后来什么时间、什么原因弄错了便讹传下来,一直就叫《惠崇春江晚景》,但是在有的书和教材上也同时可以看到《惠崇春江晓景》,这幅画确实画得美妙,往往读者们不去关心“晚”字与“晓”字的用法与区别,只关注内容的精彩。
现在我们索性来分析一下這首诗:“《惠崇春江晓景》(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从中,我们知道这是一幅描写早春时节的古诗,三两枝桃花、刚刚转暖的江水,短短的芦芽无一不洋溢着早春的气息。可是,诗歌偏偏用了“晚景”一词,并且一用就是几十年,而就是这一个词的变化,却让人觉得有一种是错误的感觉。当然,我们也可以分析一下“晚”字:“晚”是下午、傍晚,那我们可以理解“晚”为某个下午。但是前后诗歌与事实存在矛盾:傍晚了鸭子该疲倦了,还会在水中嬉戏吗?那河豚也不可能兴冲冲地准备逆流而上——它们也该歇息了。再说,桃花、刚刚转暖的江水、短短的芦芽,这些情景不正是洋溢早春的盎然生机吗?用这“晓”字恰如其分地反映了万物复苏的生机勃勃景象。还有,惠崇和尚出家在江南,河豚生活在长江中下游,而且,河豚每年都在清明前后逆流而上生儿育女,从而我们可以弄清诗歌中描绘的景象所在地是江南,正好是早春时节的景象,用“晓”字简直近乎完美。
学校的中小学教材都是国家级专家审定通过编写、出版、发行的,非常严密、慎重,过去老师们也觉得教材出错不可能,也更不可能去深入思考过。大诗人苏轼的文笔首先即使是“晚”字也没人去认同是错误的,好像我们迷信了名人不会出错一样——权威成了真理,于是墨守成规地学习着,往返着前人的路途。
诚然,有错是在所难免的,现行的教材不知道是经过几次修订出版发行乃至最后使用的。中国语言博大精深,即使是国家级专家稍有不慎也完全有可能出现错漏,但是学校教材的质量高低关系到孩子的未来和可信度,孩子从来不认为教材会错,其重要性也不必多言。教材的编写者、出版者、审批者要严格尽到义务,确保教材少出错误甚至不出错误,更要虚怀若谷,积极采纳别人的意见,鼓励别人挑错,在教学中丰富教材、完善教材。当然,很感谢西师版教材的编写工作者给我们一次动脑筋的机会,同时给我们教育工作者一个新的启示:我们不应该是迷信权威的守旧者,而是要具体事实具体分析。笔者认为,这首古诗要统一修改为《惠崇春江晓景》,修改过后要注意教参书、教材、相关作业、教辅资料统一并且做好说明,也免得老师学生们弄得焦头烂额,浪费时间,走不出误区,在教学中遇到挫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