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运用“少教多学”的理念指导《小狗包弟》的教学,从中体悟出,要让“少教多学”的课堂实现有序、高效、多维的教学目标,教师的“少教”并不是简单的任务量少教,而应更加精心地在教材的解读、过程的设计、课堂的指导上做足功课。
【关键词】少教多学切入点构建框架引导多写
梁惠王曾十分郁闷地询问孟子:“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他说自己倾尽心血地治理国家,一切以百姓的温饱为中心,日理万机 ,但是为什么邻国的百姓没见怎么少掉,自己国家的百姓也不见多起来。梁惠王认为自己的付出的时间精力越多,国力就一定会越强盛,但却事与愿违。我们今天看来,梁惠王的做法不仅是一种拆东墙补西墙的方法,更是一种事倍功半的做法。
从梁惠王的牢骚想到我们现在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老师们往往会一厢情愿地认为,课堂上讲得越多,学生就会学得越好,因此不免出现,老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听得天昏地暗,考试后,老师又摇头抱怨如此“勤劳”没有得到相应回报。有一句谚语“你可以把马儿拉到河边,却无法迫使它饮水”。同样,教师可以让学生坐在教室里,却无法保证学生能真正投入学习的状态。教师在课堂上讲得过多,会造成学生缺乏思考的空间和时间,没有机会去思考,不去思考,最后懒得思考。反之,正向孟子为梁惠王指明的方向,尊重自然生产的规律,把课堂时间和课堂空间还给学生,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学、讨论,开展自主合作学习,让学生多学,教师尽可能少讲,从而可能会实现课堂上“少教多学”的双赢。
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阵地,也是一个动态的多边活动过程,教师怎样去把控这一过程,使课堂教学能够有序、高效,这对于每一个教师,都是一个不小的难题和挑战。根据“少教多学”的教育理念,我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做着尝试。
一、文本解读的困惑及寻求突破
《小狗包弟》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三单元的课文,每次面对这篇文章,总是颇感“头疼”。因为这篇文章的背景是基于文革时期,那段疯狂、动荡的岁月,给一代人留下切肤之痛,但这个时代对学生来说是陌生的,即便作为80后的我,也没有亲历,要引导学生通过巴金所讲述的一只微不足道的小狗的命运来体会一个时代,反思人性,实是很困难的。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一般以陈旧的教学套路来处理这篇课文,背景介绍——情节把握——文旨探究,但读罢文章,学生对这个时代人性扭曲的状况,作者忏悔的勇气,真挚而深沉的情感,并没有多少深刻的体会。
今年是我第三次面对这篇课文,我试着以“少教多学”为指导理念,寻找教材与生活的结合点,创设情境,给学生在课堂上充分的讨论空间,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碰撞出了意想不到的思想火花。
二、课堂教学过程描述
这堂课的设计主要有以下几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从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一大事导入。
让学生了解人、人性,是中国乃至世界文坛共同关注的话题。
第二个环节是畅谈阅读感受,获得对文章感性层面的理解。
让学生谈谈读完这篇文章后,最触动你心灵的是什么?在进行自主讨论之前,我提示了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用一个或几个关键词来描述自己的内心感受;二是所阐发的感受应是基于文章具体的语言和细节的。
第三个环节是创设“诺贝尔文学奖评选”情境,鉴赏作品,获得对文章理性层面的理解。
在这个环节,我让大家以诺贝尔文学奖评选委员会成员的身份,就《小狗包弟》讨论它的文学价值。为避免学生的盲目,我给学生两个思考的维度——从写法上、从思想上分别进行探讨。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当时文坛上的一件大事,这样的情境激发起了学生阅读探究的兴趣,再加之前面有关“人”“人性”话题的铺垫,学生能有感而发,一石激起千层浪,在讨论对话中不断碰撞出思想火花,而且讨论层面不断地深入。
有学生谈到:“巴金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反映“文革”人性的扭曲,但他并没有写“文革”的风云变幻,而是选择了一个很特殊的角度——一条小狗的悲惨命运,连一条狗都保不住,更何况人。我觉得这是‘以小见大’的写法。”
有学生谈到:“结构的安排很自然,很巧妙——从艺术家与狗的故事巧妙地过渡到自己养过的小狗包弟;作者运用对比的手法,狗的忠诚与人性的缺失形成对比——狗为了与艺术家同生死,宁愿挨饿致死,而那些抄四旧的人却要抓这只狗。”
还有学生谈到:“巴金在文革期间也是一个受害者,但是他写这篇文章并不是控诉那个时代,而是自责、自省,表达了对一只小狗的忏悔。这篇文章的伟大之处在于,巴金不仅批判了文革对一切生命的无视与践踏,更重要的是让人看到了人性中光辉的东西。”“人都会犯错,但未必都会正视自己的错误,巴金勇敢地解剖自己的良心。我觉得文章不仅揭露了人性的缺失,同时身体力行地呼唤人性。”这样学生自然而然地品读出“人性”这一主题。
再经过我的引导,有一学生又谈到:“按理说,要表现人在“文革”中的遭遇,就应该去写人,巴金却选择了一个很特殊的角度——狗的遭遇。可以看出,巴金关注的不仅仅是人的生命,还是一切生灵的生命”。学生能够站在“关注生命”的角度来解读文章,应该是有一定高度的。就这样在学生自己的讨论中体悟出对人的思考,从“读文”本身上升到“读人”的层面。
第四个环节是模仿《感动中国》的人物颁奖词,为莫言写一段颁奖词。
这个环节完成了从读到写的过程,学生尝试为莫言写一段颁奖词,在学生展示了自己写的颁奖词后,我也展示了自己的一段“下水文”,师生在一个平等的地位上互相学习、提升。
三、思考:实现高效的“多学”,教师应做足怎样的功课
从这堂课的实践,我发现“少教”能发挥学生的天性和潜能,学生在自主思想、自由发挥的舞台上,碰撞出意想不到的思想火花,但是“少教”、“少讲”,并不是任务量的少教,也不是放任自由并任其发展,相反,给教师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少教”来促进学生的“多学”,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拥有专业的知识和高效率的工作,而且还需要有创造性的洞察力。因此,“少教多学”教学理念的核心就是提质增效,需要教师对文本有深入和个性化、创造性的理解,“‘少教’需做到启发性地教、针对性地教、创造性地教和发展性地教”,才能让学生的“多学”,“走向深度学习、积极学习、独立学习”。
1.科学定位切入点,让“少教多学”课堂打开通往高效的大门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师要以“少教”来促进学生的“多学”,有一个重要的突破点就是能有效启发学生自己质疑,自己思考,从中收获知识和能力,教师选择什么样的切入点决定了学生从哪个方向去思考,思考的方向是否有效和深刻。切入点科学,学生能沿着有效的探索路径自己求学,教师的“少教”、“少讲”才能取得高效益的成果,反之,没能选择有利于突破教学重难点,或选择的切入点不贴合学生实际,学生的“多学”找不到能通往文本核心的入口,课堂的效率便会大打折扣。我们在解读文本的时候,文章是散的,学什么,从哪学起又是最难的。科学定位切入点,是“少教多学”课堂实现高效的前提。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正是当时中国乃至世界文坛上的一件大事,设计“诺贝尔文学奖评选”环节,点发学生站在“人性”的角度品读文章,这样既将教材与文坛大事巧妙结合,给了学生极大的满足感,又让学生的“多学”有了立足点,学生自豪而自信地打开自己的思维,步步深入地畅谈对文章的理解。
【关键词】少教多学切入点构建框架引导多写
梁惠王曾十分郁闷地询问孟子:“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他说自己倾尽心血地治理国家,一切以百姓的温饱为中心,日理万机 ,但是为什么邻国的百姓没见怎么少掉,自己国家的百姓也不见多起来。梁惠王认为自己的付出的时间精力越多,国力就一定会越强盛,但却事与愿违。我们今天看来,梁惠王的做法不仅是一种拆东墙补西墙的方法,更是一种事倍功半的做法。
从梁惠王的牢骚想到我们现在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老师们往往会一厢情愿地认为,课堂上讲得越多,学生就会学得越好,因此不免出现,老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听得天昏地暗,考试后,老师又摇头抱怨如此“勤劳”没有得到相应回报。有一句谚语“你可以把马儿拉到河边,却无法迫使它饮水”。同样,教师可以让学生坐在教室里,却无法保证学生能真正投入学习的状态。教师在课堂上讲得过多,会造成学生缺乏思考的空间和时间,没有机会去思考,不去思考,最后懒得思考。反之,正向孟子为梁惠王指明的方向,尊重自然生产的规律,把课堂时间和课堂空间还给学生,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学、讨论,开展自主合作学习,让学生多学,教师尽可能少讲,从而可能会实现课堂上“少教多学”的双赢。
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阵地,也是一个动态的多边活动过程,教师怎样去把控这一过程,使课堂教学能够有序、高效,这对于每一个教师,都是一个不小的难题和挑战。根据“少教多学”的教育理念,我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做着尝试。
一、文本解读的困惑及寻求突破
《小狗包弟》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三单元的课文,每次面对这篇文章,总是颇感“头疼”。因为这篇文章的背景是基于文革时期,那段疯狂、动荡的岁月,给一代人留下切肤之痛,但这个时代对学生来说是陌生的,即便作为80后的我,也没有亲历,要引导学生通过巴金所讲述的一只微不足道的小狗的命运来体会一个时代,反思人性,实是很困难的。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一般以陈旧的教学套路来处理这篇课文,背景介绍——情节把握——文旨探究,但读罢文章,学生对这个时代人性扭曲的状况,作者忏悔的勇气,真挚而深沉的情感,并没有多少深刻的体会。
今年是我第三次面对这篇课文,我试着以“少教多学”为指导理念,寻找教材与生活的结合点,创设情境,给学生在课堂上充分的讨论空间,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碰撞出了意想不到的思想火花。
二、课堂教学过程描述
这堂课的设计主要有以下几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从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一大事导入。
让学生了解人、人性,是中国乃至世界文坛共同关注的话题。
第二个环节是畅谈阅读感受,获得对文章感性层面的理解。
让学生谈谈读完这篇文章后,最触动你心灵的是什么?在进行自主讨论之前,我提示了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用一个或几个关键词来描述自己的内心感受;二是所阐发的感受应是基于文章具体的语言和细节的。
第三个环节是创设“诺贝尔文学奖评选”情境,鉴赏作品,获得对文章理性层面的理解。
在这个环节,我让大家以诺贝尔文学奖评选委员会成员的身份,就《小狗包弟》讨论它的文学价值。为避免学生的盲目,我给学生两个思考的维度——从写法上、从思想上分别进行探讨。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当时文坛上的一件大事,这样的情境激发起了学生阅读探究的兴趣,再加之前面有关“人”“人性”话题的铺垫,学生能有感而发,一石激起千层浪,在讨论对话中不断碰撞出思想火花,而且讨论层面不断地深入。
有学生谈到:“巴金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反映“文革”人性的扭曲,但他并没有写“文革”的风云变幻,而是选择了一个很特殊的角度——一条小狗的悲惨命运,连一条狗都保不住,更何况人。我觉得这是‘以小见大’的写法。”
有学生谈到:“结构的安排很自然,很巧妙——从艺术家与狗的故事巧妙地过渡到自己养过的小狗包弟;作者运用对比的手法,狗的忠诚与人性的缺失形成对比——狗为了与艺术家同生死,宁愿挨饿致死,而那些抄四旧的人却要抓这只狗。”
还有学生谈到:“巴金在文革期间也是一个受害者,但是他写这篇文章并不是控诉那个时代,而是自责、自省,表达了对一只小狗的忏悔。这篇文章的伟大之处在于,巴金不仅批判了文革对一切生命的无视与践踏,更重要的是让人看到了人性中光辉的东西。”“人都会犯错,但未必都会正视自己的错误,巴金勇敢地解剖自己的良心。我觉得文章不仅揭露了人性的缺失,同时身体力行地呼唤人性。”这样学生自然而然地品读出“人性”这一主题。
再经过我的引导,有一学生又谈到:“按理说,要表现人在“文革”中的遭遇,就应该去写人,巴金却选择了一个很特殊的角度——狗的遭遇。可以看出,巴金关注的不仅仅是人的生命,还是一切生灵的生命”。学生能够站在“关注生命”的角度来解读文章,应该是有一定高度的。就这样在学生自己的讨论中体悟出对人的思考,从“读文”本身上升到“读人”的层面。
第四个环节是模仿《感动中国》的人物颁奖词,为莫言写一段颁奖词。
这个环节完成了从读到写的过程,学生尝试为莫言写一段颁奖词,在学生展示了自己写的颁奖词后,我也展示了自己的一段“下水文”,师生在一个平等的地位上互相学习、提升。
三、思考:实现高效的“多学”,教师应做足怎样的功课
从这堂课的实践,我发现“少教”能发挥学生的天性和潜能,学生在自主思想、自由发挥的舞台上,碰撞出意想不到的思想火花,但是“少教”、“少讲”,并不是任务量的少教,也不是放任自由并任其发展,相反,给教师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少教”来促进学生的“多学”,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拥有专业的知识和高效率的工作,而且还需要有创造性的洞察力。因此,“少教多学”教学理念的核心就是提质增效,需要教师对文本有深入和个性化、创造性的理解,“‘少教’需做到启发性地教、针对性地教、创造性地教和发展性地教”,才能让学生的“多学”,“走向深度学习、积极学习、独立学习”。
1.科学定位切入点,让“少教多学”课堂打开通往高效的大门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师要以“少教”来促进学生的“多学”,有一个重要的突破点就是能有效启发学生自己质疑,自己思考,从中收获知识和能力,教师选择什么样的切入点决定了学生从哪个方向去思考,思考的方向是否有效和深刻。切入点科学,学生能沿着有效的探索路径自己求学,教师的“少教”、“少讲”才能取得高效益的成果,反之,没能选择有利于突破教学重难点,或选择的切入点不贴合学生实际,学生的“多学”找不到能通往文本核心的入口,课堂的效率便会大打折扣。我们在解读文本的时候,文章是散的,学什么,从哪学起又是最难的。科学定位切入点,是“少教多学”课堂实现高效的前提。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正是当时中国乃至世界文坛上的一件大事,设计“诺贝尔文学奖评选”环节,点发学生站在“人性”的角度品读文章,这样既将教材与文坛大事巧妙结合,给了学生极大的满足感,又让学生的“多学”有了立足点,学生自豪而自信地打开自己的思维,步步深入地畅谈对文章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