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材背景】《重叠问题》一课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数学广角》第108页的内容。
课伊始,吴正宪老师创设一个排队的情境,引导学生探索重叠问题,进而借助学生参加语文小组、数学小组的人数深入研究重叠问题,最后把所有重叠问题归纳、总结、提升为“只A不B,只B不A,既A又B”的数学问题。
笔者在近距离聆听了吴正宪老师执教的《重叠问题》一课,旁观了师生言语交锋、思维冲突、智慧碰撞后,深为吴老师娴熟的课堂驾驭技巧、独具匠心的教材处理方式、敏锐捕捉细节的能力所折服。品读经典,反复回味课堂细节,心潮澎湃,受益匪浅,现撷取几个片段与大家分享。
片段一:谁来给我提问题
师:姜同学排在队伍里,从前面数是第5个,从后面数也是第5个,这一排一共有多少个?(随意请出前排一男生,姓姜)
师:有什么解决的方法?
生1:叫人上去排队。
师:这是我们小时候常做的事,现在我们长大了。
生2:画图。
生3:列算式。
师:用自己的方式解决这个问题吧。
生2:在黑板上画了9个小人,在第5个小人的头上画了个点作记号。
生3列出了算式:2×5-1=9。
师:谁来向我提问题?
生1:为什么要2×5?
师:结合图,找找2个5在哪里?(示意生3自己解答这个问题)
生3:(响亮地解释)第一个5是从前面数,姜同学排在第5个。第二个5是从后数,姜同学也排在第5个。(指着生2画的图,用手势圈出2个5)
生2:(看着图,发问)那1在哪?
师:真会提问题,1在哪呢?
生3:1在这里。(手指图)因为姜同学从前面数是第5个,已经被“用”过一次,从后面数也是第5个,又被“用”一次,重复了,所以要减1。
生2:你的回答我非常满意。
【感悟】
新课标理念强调通过有效的措施,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很重要。鼓励学生质疑,引导学生在提问中获取知识,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起点,也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一项基本训练。吴老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善于培养和训练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示意写算式的学生从模仿开始,复述“谁来向我提问题?”引导底下学生提问,再让该学生结合图形尝试自行解决问题,帮助提问者释疑。这样以问代讲,不仅教会学生问问题的方法,还教会学生解决问题的方式。其间适时表扬学生,鼓励学生“敢问”,帮助学生“会问”,引导学生“善问”,使学生由起初怯生生地复述,到自信而清晰地解答问题。
片段二:智慧地“煽风点火”
板书:
师:可能会产生什么情况?(1~5号学生参加语文小组,6~12号学生参加数学小组)
生:会不会有人参加语文小组又参加数学小组?
师:有可能。那会是谁呢?
生:让4、5号也去参加数学小组。
师:听你的,把 4、5号也叫去数学小组。人多了,那跟11、12号商量下,让他们退出。
(师把黑板上表格里的11、12号画去,写上4、5号)
师:请支持语文小组和数学小组的同学把他们的组员请入小组内。
(师指着预备的1~12号的牌,请2个女生、2个男生分别把支持语文小组、数学小组的号数摆在相应的小组里。这时产生了新的矛盾)
女生:语文小组摆1、2、3、4、5号。
男生:数学小组摆6、7、8、9、10号后,想再摆上4、5号,却发现这两张号码牌已被女生拿走。
师(问女生):你们摆好了吗?
女生:摆好了。
师(问男生):你们摆好了吗?
男生:差4、5号。
师:那就摆呗。
(男生再看了看黑板,确认没有别的4、5号牌,就从女生摆的语文小组里拿走了4、5号)
(男、女生反复三次抢4、5号牌,底下老师笑课了)
师:(看了看全班学生)这样抢,能解决问题吗?
生1:可以平分。4、5号一个去语文小组,一个去数学小组。
师:这样同意吗?
生:不同意,这样语文小组就变成4个人,数学小组也变成6个人。
生2:再做一个牌?
师:班上只有一个4号,也只有一个5号。
生3:可不可以让11、12号再来?
师:不让参加,人家早走啦。有没有别的解决办法呢?
生4:把4、5号放在中间,让大家共用。
师:大家同意这个建议吗?
男、女生分别用弧线把1~5号、4~10号圈起来。
【感悟】
课堂教学中,提问是一个重要的教学手段,是一门艺术、一种技巧。用得精,用得巧,能够引导学生去探索所要达到的目标,获得知识和智慧,养成善于思考的习惯和提高思维能力。在数学课堂中教师智慧地提问,层层递进,步步深入,能造就灵动的数学课堂,使学生在问题的探讨和研究中,创新意识和思维能力获得提高发展。吴老师在学生意见相左时,亲切智慧地引导学生解决问题,这种智慧不显山不露水地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思辨、质疑的课堂,使学生通过不断尝试,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更使数学教学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达到了和谐共生的美好境界。
片段三:原生态的语言
(一学生上台随着老师的描述画圈)
师:你是你,我是我。
生:画分开的两个圈。
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生:画两个交集的圈。
师:我把你“吃掉了”。
生:先画一个大圈,再在大圈里画一个小圈。
师:这节课我们不停地画圈圈,这些圈圈怎么样?
生:这些圈圈里有数学!
师:像这样的圈圈,可不是吴老师最先画的。最早开始画圈的是一个数学家叫欧拉,后来数学家韦恩画圈就画得更好了。我们今天画的圈叫什么名字好呢?
生:有欧拉圈、韦恩圈,我们就叫“3·1班圈”吧。
【感悟】
在吴老师的课上,像这样富有生趣、具有师生个性特色的原生态语言不绝于耳。如“数学小组把语文小组‘吃掉了’” “4、5号被‘用’了两次”“这两个算式很像,就像双胞胎”“这两个算式就像兄弟一样,就叫‘兄弟式’吧”等。吴老师把数学语言的准确与形象、简洁与生动、严谨与幽默非常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这种融合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做到的。正如钱梦龙老师说的:“我不是在用一个小时备课,而是用一辈子备课。”这说明平时积累的重要性,厚积才能薄发。但真正鲜活、生动的课堂语言靠积累和预设还远远不够,需要与当时的情境、人和事相结合,因灵感、悟性而产生。由此可见吴老师对教育的热爱与执着,他用这种感情感染学生,把成为数学家的梦植入孩子的心灵,使他们有了欧拉梦、韦恩梦。
(作者单位: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第八中心小学)
课伊始,吴正宪老师创设一个排队的情境,引导学生探索重叠问题,进而借助学生参加语文小组、数学小组的人数深入研究重叠问题,最后把所有重叠问题归纳、总结、提升为“只A不B,只B不A,既A又B”的数学问题。
笔者在近距离聆听了吴正宪老师执教的《重叠问题》一课,旁观了师生言语交锋、思维冲突、智慧碰撞后,深为吴老师娴熟的课堂驾驭技巧、独具匠心的教材处理方式、敏锐捕捉细节的能力所折服。品读经典,反复回味课堂细节,心潮澎湃,受益匪浅,现撷取几个片段与大家分享。
片段一:谁来给我提问题
师:姜同学排在队伍里,从前面数是第5个,从后面数也是第5个,这一排一共有多少个?(随意请出前排一男生,姓姜)
师:有什么解决的方法?
生1:叫人上去排队。
师:这是我们小时候常做的事,现在我们长大了。
生2:画图。
生3:列算式。
师:用自己的方式解决这个问题吧。
生2:在黑板上画了9个小人,在第5个小人的头上画了个点作记号。
生3列出了算式:2×5-1=9。
师:谁来向我提问题?
生1:为什么要2×5?
师:结合图,找找2个5在哪里?(示意生3自己解答这个问题)
生3:(响亮地解释)第一个5是从前面数,姜同学排在第5个。第二个5是从后数,姜同学也排在第5个。(指着生2画的图,用手势圈出2个5)
生2:(看着图,发问)那1在哪?
师:真会提问题,1在哪呢?
生3:1在这里。(手指图)因为姜同学从前面数是第5个,已经被“用”过一次,从后面数也是第5个,又被“用”一次,重复了,所以要减1。
生2:你的回答我非常满意。
【感悟】
新课标理念强调通过有效的措施,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很重要。鼓励学生质疑,引导学生在提问中获取知识,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起点,也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一项基本训练。吴老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善于培养和训练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示意写算式的学生从模仿开始,复述“谁来向我提问题?”引导底下学生提问,再让该学生结合图形尝试自行解决问题,帮助提问者释疑。这样以问代讲,不仅教会学生问问题的方法,还教会学生解决问题的方式。其间适时表扬学生,鼓励学生“敢问”,帮助学生“会问”,引导学生“善问”,使学生由起初怯生生地复述,到自信而清晰地解答问题。
片段二:智慧地“煽风点火”
板书:
师:可能会产生什么情况?(1~5号学生参加语文小组,6~12号学生参加数学小组)
生:会不会有人参加语文小组又参加数学小组?
师:有可能。那会是谁呢?
生:让4、5号也去参加数学小组。
师:听你的,把 4、5号也叫去数学小组。人多了,那跟11、12号商量下,让他们退出。
(师把黑板上表格里的11、12号画去,写上4、5号)
师:请支持语文小组和数学小组的同学把他们的组员请入小组内。
(师指着预备的1~12号的牌,请2个女生、2个男生分别把支持语文小组、数学小组的号数摆在相应的小组里。这时产生了新的矛盾)
女生:语文小组摆1、2、3、4、5号。
男生:数学小组摆6、7、8、9、10号后,想再摆上4、5号,却发现这两张号码牌已被女生拿走。
师(问女生):你们摆好了吗?
女生:摆好了。
师(问男生):你们摆好了吗?
男生:差4、5号。
师:那就摆呗。
(男生再看了看黑板,确认没有别的4、5号牌,就从女生摆的语文小组里拿走了4、5号)
(男、女生反复三次抢4、5号牌,底下老师笑课了)
师:(看了看全班学生)这样抢,能解决问题吗?
生1:可以平分。4、5号一个去语文小组,一个去数学小组。
师:这样同意吗?
生:不同意,这样语文小组就变成4个人,数学小组也变成6个人。
生2:再做一个牌?
师:班上只有一个4号,也只有一个5号。
生3:可不可以让11、12号再来?
师:不让参加,人家早走啦。有没有别的解决办法呢?
生4:把4、5号放在中间,让大家共用。
师:大家同意这个建议吗?
男、女生分别用弧线把1~5号、4~10号圈起来。
【感悟】
课堂教学中,提问是一个重要的教学手段,是一门艺术、一种技巧。用得精,用得巧,能够引导学生去探索所要达到的目标,获得知识和智慧,养成善于思考的习惯和提高思维能力。在数学课堂中教师智慧地提问,层层递进,步步深入,能造就灵动的数学课堂,使学生在问题的探讨和研究中,创新意识和思维能力获得提高发展。吴老师在学生意见相左时,亲切智慧地引导学生解决问题,这种智慧不显山不露水地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思辨、质疑的课堂,使学生通过不断尝试,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更使数学教学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达到了和谐共生的美好境界。
片段三:原生态的语言
(一学生上台随着老师的描述画圈)
师:你是你,我是我。
生:画分开的两个圈。
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生:画两个交集的圈。
师:我把你“吃掉了”。
生:先画一个大圈,再在大圈里画一个小圈。
师:这节课我们不停地画圈圈,这些圈圈怎么样?
生:这些圈圈里有数学!
师:像这样的圈圈,可不是吴老师最先画的。最早开始画圈的是一个数学家叫欧拉,后来数学家韦恩画圈就画得更好了。我们今天画的圈叫什么名字好呢?
生:有欧拉圈、韦恩圈,我们就叫“3·1班圈”吧。
【感悟】
在吴老师的课上,像这样富有生趣、具有师生个性特色的原生态语言不绝于耳。如“数学小组把语文小组‘吃掉了’” “4、5号被‘用’了两次”“这两个算式很像,就像双胞胎”“这两个算式就像兄弟一样,就叫‘兄弟式’吧”等。吴老师把数学语言的准确与形象、简洁与生动、严谨与幽默非常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这种融合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做到的。正如钱梦龙老师说的:“我不是在用一个小时备课,而是用一辈子备课。”这说明平时积累的重要性,厚积才能薄发。但真正鲜活、生动的课堂语言靠积累和预设还远远不够,需要与当时的情境、人和事相结合,因灵感、悟性而产生。由此可见吴老师对教育的热爱与执着,他用这种感情感染学生,把成为数学家的梦植入孩子的心灵,使他们有了欧拉梦、韦恩梦。
(作者单位: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第八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