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建构主义理论,教学理念,试题命制,新课程理念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08)15-0045-02
2008年全国文综卷I历史选择题都用新材料、新话题和新图像命制新情境试题,第13至21题或直接利用材料,或转述材料,或镶嵌材料;第12、23题利用史学话题陈述;第22题利用图像。这种现象在2006年以前是比较少见的。实际上其他自主命题省市试题的这一特征亦非常突出。
2007年全国文综卷Ⅰ历史试题陡然发生变化,引起了大家的不满,今年的历史试题只微调了命题技术,依然保持既有的命题精神与风格。这就需要我们思考试题发生了怎样的转变?其意图何在?
一、试题反映出的命题理论与意图
首先,充分体现了建构主义理论。教育部考试中心在《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文科)》中就开宗明义地提出:“我们以往考试能力要求的提出主要建立于布鲁姆的目标分类理论,大体从记忆、理解、应用三个方面测量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而布鲁姆的目标分类理论主要为教学的测量与评价服务,不立足于测试学习者的知识建构过程。因此不完全适应大规模的常模参照性考试。”
2007年、2008年继续坚持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思想命制的试题,突出反映了营造新情境和意义建构的特点,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通过营造新情境考查考生的能力。建构主义理论主张,让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在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下,在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四大要素的支撑下,借助学习和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取知识。所以利用新情境考查能力是一种必然趋势。二是注重考查考生能力的层类,思维的广度、深度与创新度。考纲明确规定了四类三层次能力,即“获取和解读信息”“描述与阐释事物”“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探讨问题”等四类能力及其每类的三个具体层次要求的能力。从试题命制的角度看,可以多层次考查考生能力的试题具有很好的区分度;从教学的角度看,日常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并考虑学生的能力层次,从而使教学逐步推进,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考,提高学生思维的广度与深度。不难看出,在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命题思想与教学思想具有一致性,有利于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和培养其创新思维。
现以2008年第22题为例加以说明。面对图像新情境,要正确解答该题,考生需要从图像中提取有效信息。第一幅图是修建柏林墙,第二幅图是拆除柏林墙,由此分析出正确答案为B项的大国对峙加强和国家统一。很明显,解答本题首先要提取信息,然后进行综合分析并形成新的意义,从而得出正确答案。从考查能力的角度看,试题注重对信息的有效运用,需要考生拥有更高层次的能力。
其次,注意体现新课程理念。新课程理论同样是以建构主义理论作为学理基础的,突出反映为“用教材教”的思想。因此,试题选用了大量材料设置新情境,体现了新课程观。这既是能力考核的需要,也适应了新课程下“一纲多本”的实际情况,是新课改背景下考试的必然选择。
再次,注重历史学和历史教学的发展方向。“运用史料,依托史实是历史学科试题的突出特点,也是历史学科试题与其他各科试题的基本区别。脱离了史料和史实的‘历史试题’不是真正的历史试题”。试题注重运用材料设计问题,既是历史学科用史料说话的特点的具体反映,也借此反映了史学研究的新成果,体现了史学的研究方法。
综上分析,运用材料设置新情境答题,是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对考生进行多层次多类型能力考核的需要,是新课程教学的需要,也是历史学科的本真反映,概而言之,是考试、教学、史学高度契合的必然选择。
二、历史教学应注重基础、信息以及方法与能力
解答这类试题的有效方法,就是通过阅读提取信息,利用基础知识、方法与能力答题。那么,这类试题对历史教学提出了什么要求呢?
第一,历史教学必须重视主干基础知识,并注重通过新情境进行理解与分析,达到对基础知识的融会贯通。基础知识是分析与建构知识结构的基础,所以,要让学生透彻地理解与把握学科的主干基础知识,建构有意义的知识结构,并从新的视角进行解读,要通过新的切入角度和新的认知有效地理解情境,防止照本宣科地死记硬背和机械地记忆性学习,否则,面对新情境试题,难以利用所学知识,应对自如地答题。例如,第13题:
一位在华美国人士在评论近代中国的一部著作时说:“它是因中英战争刺激而产生的一部成果。我们认为它将极大地摧毁傲慢心态,驱散中国统治者和学究们的愚昧无知,证明他们所属的并非地球上的唯一一个国家。”该著作的作者是
A、姚莹
B、徐继畲
C、郑观应
D、严复
要解答本题,你必须知道A项姚莹的主要著作是《康輶纪行》,该书内容是作者在中国西南各地进行实地考察后写成的,与题干“将极大地摧毁傲慢心态”等明显不符,可排除;C项郑观应《盛世危言》主张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D项严复最早将西方文化系统地介绍到中国。C项与D项都不是中英战争刺激下的产物,所以应排除,而B项徐继畲的《瀛环志略》详细介绍了世界各国的史地情况,对开阔中国人的视野,冲破封建藩篱起了一定的作用,应为正确答案。解答本题就需要这些基础知识。尽管是新情境材料性试题,但如果缺乏这些基础知识,则无法答题。而且一旦需要教材知识作答,所需知识基本上是主干公共知识,即不容易引起分歧的知识,所以历史教学要重视它们。
另一方面,要提高对新情境知识的理解能力,一是利用新角度、新材料进行理解,例如,历史学科就要把知识放在新的史学范式、时政热点、文字材料、图像材料中进行理解;二是对基础知识进行新变式表述的理解;三是对新的提问进行适应性理解。总之,只有重视新情境下的知识理解,才会使理解达到会而又全,会而又准。
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采取“盯知识点”的方法,尽力避免知识漏洞,同时注意对知识的有效运用。
第二,提高阅读并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建构主义理论特别强调提取信息的能力,反映在解答选择题上,就是要依据信息答题,注意提取五个方面的信息——人、时、地、事、义(或利用单一信息,或综合利用信息)。例如,要解答前面所举的第13题,就应提取“中英战争”(人、时)这个信息,由此判定为发生在鸦片战争后;利用“驱散中国统治者和学究们的愚昧无知”(事、义)的信息,可以判断是新思想萌发时期的著作,由此推断出是徐继畲的作品。
第三,注重能力的层类,全面提高学生的学科能力。教学应着力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注意提高综合考试下的四类三层次能力。在能力培养上要防止蜻蜓点水的教学行为,例如,前面所举的第22题的图像就不只是发挥着提供情境或提取单一信息的作用,需要考生综合分析,试题明显有难度。中学师生之所以对高考试题有非议,笔者认为其关键在于中学教学没有注意能力的层类,自然难以综合而深入地分析这些信息。
总之,我们在解读高考试题时应尽力洞悉命题思想的变化,知晓高考试题的意图,从而寻求有效的教学方法。实际上,不管高考试题如何变化,对教师而言,关注新课程理念,把握当前历史教学的趋势,才是应考的良策。
[实习编辑:李秀玲]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08)15-0045-02
2008年全国文综卷I历史选择题都用新材料、新话题和新图像命制新情境试题,第13至21题或直接利用材料,或转述材料,或镶嵌材料;第12、23题利用史学话题陈述;第22题利用图像。这种现象在2006年以前是比较少见的。实际上其他自主命题省市试题的这一特征亦非常突出。
2007年全国文综卷Ⅰ历史试题陡然发生变化,引起了大家的不满,今年的历史试题只微调了命题技术,依然保持既有的命题精神与风格。这就需要我们思考试题发生了怎样的转变?其意图何在?
一、试题反映出的命题理论与意图
首先,充分体现了建构主义理论。教育部考试中心在《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文科)》中就开宗明义地提出:“我们以往考试能力要求的提出主要建立于布鲁姆的目标分类理论,大体从记忆、理解、应用三个方面测量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而布鲁姆的目标分类理论主要为教学的测量与评价服务,不立足于测试学习者的知识建构过程。因此不完全适应大规模的常模参照性考试。”
2007年、2008年继续坚持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思想命制的试题,突出反映了营造新情境和意义建构的特点,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通过营造新情境考查考生的能力。建构主义理论主张,让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在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下,在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四大要素的支撑下,借助学习和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取知识。所以利用新情境考查能力是一种必然趋势。二是注重考查考生能力的层类,思维的广度、深度与创新度。考纲明确规定了四类三层次能力,即“获取和解读信息”“描述与阐释事物”“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探讨问题”等四类能力及其每类的三个具体层次要求的能力。从试题命制的角度看,可以多层次考查考生能力的试题具有很好的区分度;从教学的角度看,日常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并考虑学生的能力层次,从而使教学逐步推进,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考,提高学生思维的广度与深度。不难看出,在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命题思想与教学思想具有一致性,有利于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和培养其创新思维。
现以2008年第22题为例加以说明。面对图像新情境,要正确解答该题,考生需要从图像中提取有效信息。第一幅图是修建柏林墙,第二幅图是拆除柏林墙,由此分析出正确答案为B项的大国对峙加强和国家统一。很明显,解答本题首先要提取信息,然后进行综合分析并形成新的意义,从而得出正确答案。从考查能力的角度看,试题注重对信息的有效运用,需要考生拥有更高层次的能力。
其次,注意体现新课程理念。新课程理论同样是以建构主义理论作为学理基础的,突出反映为“用教材教”的思想。因此,试题选用了大量材料设置新情境,体现了新课程观。这既是能力考核的需要,也适应了新课程下“一纲多本”的实际情况,是新课改背景下考试的必然选择。
再次,注重历史学和历史教学的发展方向。“运用史料,依托史实是历史学科试题的突出特点,也是历史学科试题与其他各科试题的基本区别。脱离了史料和史实的‘历史试题’不是真正的历史试题”。试题注重运用材料设计问题,既是历史学科用史料说话的特点的具体反映,也借此反映了史学研究的新成果,体现了史学的研究方法。
综上分析,运用材料设置新情境答题,是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对考生进行多层次多类型能力考核的需要,是新课程教学的需要,也是历史学科的本真反映,概而言之,是考试、教学、史学高度契合的必然选择。
二、历史教学应注重基础、信息以及方法与能力
解答这类试题的有效方法,就是通过阅读提取信息,利用基础知识、方法与能力答题。那么,这类试题对历史教学提出了什么要求呢?
第一,历史教学必须重视主干基础知识,并注重通过新情境进行理解与分析,达到对基础知识的融会贯通。基础知识是分析与建构知识结构的基础,所以,要让学生透彻地理解与把握学科的主干基础知识,建构有意义的知识结构,并从新的视角进行解读,要通过新的切入角度和新的认知有效地理解情境,防止照本宣科地死记硬背和机械地记忆性学习,否则,面对新情境试题,难以利用所学知识,应对自如地答题。例如,第13题:
一位在华美国人士在评论近代中国的一部著作时说:“它是因中英战争刺激而产生的一部成果。我们认为它将极大地摧毁傲慢心态,驱散中国统治者和学究们的愚昧无知,证明他们所属的并非地球上的唯一一个国家。”该著作的作者是
A、姚莹
B、徐继畲
C、郑观应
D、严复
要解答本题,你必须知道A项姚莹的主要著作是《康輶纪行》,该书内容是作者在中国西南各地进行实地考察后写成的,与题干“将极大地摧毁傲慢心态”等明显不符,可排除;C项郑观应《盛世危言》主张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D项严复最早将西方文化系统地介绍到中国。C项与D项都不是中英战争刺激下的产物,所以应排除,而B项徐继畲的《瀛环志略》详细介绍了世界各国的史地情况,对开阔中国人的视野,冲破封建藩篱起了一定的作用,应为正确答案。解答本题就需要这些基础知识。尽管是新情境材料性试题,但如果缺乏这些基础知识,则无法答题。而且一旦需要教材知识作答,所需知识基本上是主干公共知识,即不容易引起分歧的知识,所以历史教学要重视它们。
另一方面,要提高对新情境知识的理解能力,一是利用新角度、新材料进行理解,例如,历史学科就要把知识放在新的史学范式、时政热点、文字材料、图像材料中进行理解;二是对基础知识进行新变式表述的理解;三是对新的提问进行适应性理解。总之,只有重视新情境下的知识理解,才会使理解达到会而又全,会而又准。
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采取“盯知识点”的方法,尽力避免知识漏洞,同时注意对知识的有效运用。
第二,提高阅读并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建构主义理论特别强调提取信息的能力,反映在解答选择题上,就是要依据信息答题,注意提取五个方面的信息——人、时、地、事、义(或利用单一信息,或综合利用信息)。例如,要解答前面所举的第13题,就应提取“中英战争”(人、时)这个信息,由此判定为发生在鸦片战争后;利用“驱散中国统治者和学究们的愚昧无知”(事、义)的信息,可以判断是新思想萌发时期的著作,由此推断出是徐继畲的作品。
第三,注重能力的层类,全面提高学生的学科能力。教学应着力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注意提高综合考试下的四类三层次能力。在能力培养上要防止蜻蜓点水的教学行为,例如,前面所举的第22题的图像就不只是发挥着提供情境或提取单一信息的作用,需要考生综合分析,试题明显有难度。中学师生之所以对高考试题有非议,笔者认为其关键在于中学教学没有注意能力的层类,自然难以综合而深入地分析这些信息。
总之,我们在解读高考试题时应尽力洞悉命题思想的变化,知晓高考试题的意图,从而寻求有效的教学方法。实际上,不管高考试题如何变化,对教师而言,关注新课程理念,把握当前历史教学的趋势,才是应考的良策。
[实习编辑:李秀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