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复习中“思维破裂症”的矫治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terlee1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思维破裂是一个医学术语,属于思维障碍的一种临床症状。表现在言语上,就是各个语句相对完整,但是语句之间却缺乏可以理解的联系。正是内在思维联想结构的断裂,才外化在言语上语句间的非逻辑和不连贯。这种思维破裂的症状,在论述类文本阅读思路概括题上有突出表现。若不能有效解决这一思维问题,提高答题质量只是空谈,所谓解题指导也将是徒劳。
  先来看2017南通一模试题:请简要概述文章第④段的论述层次。
  美,要有懂得欣赏的人,才能展现它的奥秘。园林之美,要有懂得园林的观赏者,才能展其妙趣。我认识一位苏州资深导游,她能把造园的奇思、观园的妙谛讲解得细致入微、俱在眼前。她告诉我,导游要能引人入胜,先得长期积累,深入研习,自己成为行家;当然,单有知味的导游还不够,还必须有求知的游客。有修养的游者遇到无修养的导游,或有修养的导游遇到无修养的游者——不是游客无味,便是导游无趣。赶路式的旅游,难免只能观其大焉者也。精细的园林,如不能深入领会,就必将“如入宝山空手回”了。
  (节选陈四益《观园》)
  有学生概括该段的论述思路,形成如下答案:①首先,提出“园林之美,要有懂得园林的观赏者,才能展其妙趣”观点;②接着,论述导游和游客都要有文化的修养;③最后,阐述若不品味、领悟就会无所收获。
  单就内容来看,这份答案的三个句子语意概括精准,表述清晰完整,但是看不出句子之间的内在联系,层次与层次之间缺少逻辑关系。答案只是对语段各层次内容的概括,体现不出“思路”特征。这就是典型的“思维破裂”的表现。
  面对这一问题,该如何矫正呢?我们不妨先对该语段剖析一番。该语段出自陈四益的《观园》一文,题目告诉我们“观园”是论题,即本文谈论的是关于“欣赏园林”的话题。在这一语段中,作者首先提出观点“园林之美,要有懂得园林的观赏者,才能展其妙趣”。若从论题“欣赏园林”出发,概括作者对此看法,就可形成第一层次的答案,即“首先指出懂得园林的欣赏者才会发现园林的妙趣”,或表述为“园林的妙趣需要懂得园林的欣赏者去发现”。接下来,该语段转述了一位资深导游的话,旨在论证导游和游客双双都要有文化修养,才能领略到“造园的奇思、观园的妙谛”,也就是欣赏到园林之美。从这层与观点句的关系出发,第二层可以表述成“转引资深导游的话,从正面论证导游和游客都要有文化修养,才能欣赏到园林之美”。最后一层,作者又从反面来论证只有懂得欣赏才能有所收获,若不能深入领会,就欣赏不到园林之美。从论题、论点来观照,第三层可以表述成“从反面论证,若不能深入品味、领会,就不能欣赏不到园林之美”。透过这三个句子,我们可以清晰地探知该语段的逻辑链条:提出观点——正面论证——反面论证。在梳理、概括、表达该语段思路的过程中,做到了三个“始终”,始终围绕论题思考,始终回扣论点检视,始终不离关键词表达。
  结合以上病例,我们可以初步找到解决思维破裂弊病,拉紧思维链条的有效方法,即“紧扣论述对象,落实核心概念,瞻顾中心论点”。具体来说,就是首先要弄清楚某语段或全文的论述对象是什么,作者的核心观点是什么,为表达这一观点使用了哪些核心概念(关键词),接着在对每一层次内容概括时紧扣论述对象,将核心概念(关键词)落实在表达中,最后瞻顾观点句,检视所概括的三或四个层次与观点句之间、层次与层次之间的逻辑关系。
  比如,2016南通二模试题:请简要概述第②段的论述层次。
  中国山水画的空灵之美,是山水画艺术的主要审美趣味形式。空灵之空为静,为虚,为无;空灵之灵为灵气,为实,为有。空和灵是对立统一的。宋代马远的《寒江独钓图》中,茫茫寒江,一叶孤舟,渔翁独坐,钓丝飘浮,微波之外,皆是空白,营造出一种空灵、深远、简淡的意境。空灵之美一方面使画家在意境构成上获得了充分的主动权,打破了特定时空中客观物象的局限,另一方面也给欣赏者提供了广阔的艺术想象的天地,使作品中的有限的空间和形象蕴含着无限的大千世界和丰富的思想内容。
  (节选颜景龙《中国山水画的意境美》)
  从文题看,“中国山水画的意境美”是本文的论述对象,但是该语段主要表达了作者对意境美之一的“空灵之美”的看法,“空灵之美”是该段的论述对象,其中“空灵”是核心概念。围绕“空灵之美”,作者首先提出观点“中国山水画的空灵之美,是山水画艺术的主要审美趣味形式”,紧接着第二、三、四句对核心概念“空”和“灵”的内涵予以阐释,分析二者关系,并且列举《寒江独钓图》论证,最后又从两个方面具体阐释了“空灵之美”的意义。
  至此,本段的论述层次就可以表述成这样三句话:①首先,指出“空灵之美”是中国山水画艺术的主要审美趣味形式;②接着,阐述“空”与“灵”的内涵及其关系,并举例论证;③最后,揭示出中国山水画“空灵之美”的意义。三个层次之间紧紧围绕论述对象,形成一个环环相扣的的逻辑链条:提出观点——阐释概念——揭示意义。
  论述类文本阅读思路概括题的考查常有两个角度,一是着眼于全文,一是落脚于局部语段。运用这种方法,我们先来做2015年江苏卷《罗丹的雕刻》局部段落思路概括题:请简要概括第一段的论述层次。
  雕刻的发生源自一种人类的崇拜心理,无论是对神秘力的崇拜,对神的崇拜,或者对英雄的崇拜。把神像放在神龛里,把英雄像放在广场的高伟基座上,都表示这一种瞻仰或膜拜的情操。雕刻家把神与英雄的形象具体化。他的创作是社会交给他的任务。所以雕刻家在工作中,虽然有相当的自由,可以发挥个人才华,但是无论在内容上,在形式上,还要首先服从一个社会群体意识长期约定俗成的要求。有时,我们在庙宇装饰、纪念碑细部也看到日常生活的描写,有趣而抒情,然而那是附带的配曲。
  这一语段中“雕刻”既是论述对象,也是核心概念。作者首先提出观点“雕刻的发生源自一种人类的崇拜心理”,接着论述雕刻家虽有创作自由但要服从于一个社会群体意识长期约定俗成的要求,最后补充说明雕刻对日常生活的描写只是附带的配曲。从论述对象出发,紧扣观点句,落实核心概念,就可形成该题答案:①首先,指出雕刻的发生源自人类的崇拜心理;②接着,论述雕刻家的创作要服从于约定俗成的社会要求;③最后,补充交代雕刻对日常生活的描写只是配曲。从中可以看出该语段的思维链条是:提出论点——论证论点——补充交代。
  接下来,我们再来做2016年江苏卷《成人不自在》的全文论证思路概括题。该文是借孙悟空出生、成长、奋斗,直到成为“斗战胜佛”的曲折过程,揭示了“成人不自在”的人生哲理:人在社会中不可能获得绝对自由,人的成长就是一个不断接受社会规范、不断修行的过程,人的成功就是在“约束”和“自由”的两难處境中找到最佳位置。从文题和全文内容看,本文的论述对象是“成人”,即人的成长,中心论点是“成人不自在”,核心概念是“自在”(即“自由”)、“不自在”(即“约束”)。孙悟空成佛的历程,既是引出论点的由头,又是论证论点的有力论据。在厘清层次的基础上,可以将全文的论证思路概括如下:
  ①首先,由孙悟空的成长经历,引出中心论点:成人不自在;②接着,揭示与作为原生态人的孙悟空不同,人一旦踏入社会,就没有绝对自由(即“不自在”);③然后,以孙悟空的成长历程为例,论述人的成长是一个接受各种规范、不断修行的过程(即“不自在”的过程);④最后,收束全文,强调成功的人生就是在约束(即“不自在”)与自由(“自在”)的两难处境中找到最佳位置。
  这样的表述,清晰地展示了该文“引出论点——初步论证——深入论证——强调总结”的逻辑链条,凸显了文本层递式的结构形式。
  “思维破裂症”,不仅表现在论述类文本阅读中,还普遍存在于高三语文复习的全过程。比如,文言文翻译时,推断词意不会借助上下文语境;对诗歌某一联的鉴赏,不能兼顾上下两句;文学类文本阅读,对语意的概括只停留在筛选抄录的层面,不会进一步提炼整合;作文审题时,只看到局部词句而忽视整体意旨,等等。大凡涉及课内知识点与课外考查点之间,同一文本的上下文语境之间,某个语段的整体与局部之间,普遍存在着或徘徊不前,或顾此失彼,或各自为战的思维断裂现象。这正是学生答题质量不佳、得分不高的“病根”。从思维破裂的“病根”入手,有的放矢,各个击破,这样的复习才会步步为营,事半功倍。
其他文献
高中新课标反复提及“语言运用情境”,[1]“情境”之前用“语言运用”加以限制,可见语言运用情境具有区别于其它学科教学情境的特殊性。“语言运用情境”简称为语境,更方便于具体语文教学实践与研究。每一具体的语言任务的完成,都依赖于一个要素具备的语境。语文教学中学生有效语言实踐,需建构情境,更应聚焦语境,积极建构语境。本文以《声声慢》一课的几个教学片断为例,探析语境内涵、特点及与学生语言素养提升的关系,提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的第五单元有一篇近几年才增加的文言文《大道之行也》。这篇文章是《礼记·礼运》开头部分里的一段话,主旨是阐明儒家理想中“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这段话是孔子的言论,因为孔子生活在变乱纷呈的春秋末期,迫切希望出现一个太平盛世。  原文之前还有一段孔子说这番话的来由:“昔者仲尼与于蜡宾,事毕,出游于观之上,喟然而叹。仲尼之叹,盖叹鲁也。言偃在侧,曰:‘君子何叹?’孔子曰:‘大道之行也,与三
《祝福》不仅成功地塑造了大家耳熟能详的经典人物祥林嫂,还以极简约的笔墨塑造了另一些鲜活的小人物,尤其是柳妈。她在小说末尾处插入,且“涉笔”不多,却是小说走向高潮的“助推剂”。不可否认,柳妈是小说中还活着的祥林嫂,同样在封建礼教下隐忍苟活,但我们始终不可忽略柳妈身上所展现出的人性弱点。  一、起于“本我”,把玩苦痛的满足  《祝福》中并没有对柳妈的身份做过多的介绍,但我们可依原文进行简单的推断。柳妈
史绍典,湖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特级教师,湖北省教研室原副主任。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语文项目专家。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湖北省教育学会中学语文专业委员会理事长。主要著作有《语文永远是语文》《交流 沟通 对话》《高中课程方案教师读本》《听老典说语文》《中学语文高效创新教学研究》《语文与生活》。主持多项“十五”“十一五”规划课题。 
自提交开题报告以来,转眼间就到了今年的暑假,我们有了更加充分的时间和精力来开展课题研究。实验研究的路程是漫长而艰苦的,在这漫长而艰苦的过程中,我们总会习得新的知识,冒出新的想法,产生新的问题,所以我们需要不断地分析、讨论、总结,并且将所有的研究过程记录在案。目前,我们的课题研究已取得了初步成果,探索出了“基于电子书包的自主性学习模式”,并在应用过程中得出了有效的经验,以便在接下来的研究中扬长避短。
《在山的那边》这首诗的结构很清晰,总共两节。诗歌按照叙事的方式写出了人生的信念,从“小时候”到“有一天“再到“今天”,这些带有典型叙事性的时间词语写出了作者对“山“和”“海”的感悟:要翻过山,见到大海,必须百折不挠,坚持奋斗。这首诗篇幅较短,但内容饱满而又充实。一种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期待视野的改变,带给我们美的享受和灵魂的洗礼。  诵读这首诗,感受诗人执着信念、朴实情感之外,笔者还发现了诗歌形式
习总书记在《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提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由此可见对于文化的重视已经上升到国家层面的高度,而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在寻梦的进程中,也必然在找寻属于我们自身精神的根脉,这样的一种找寻就像八十年代的寻根文学一般。“文学有根,文学之根应深植于民族传统的文化土壤中”,
“设疑”是一个语文老师驾驭课堂的必备能力,这种能力常常因为老师课堂的“满堂灌”而被忽视。课堂上,师生一起释疑解惑,学生动手动脑,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才能稳步提高。  一、导学于疑,疑启智慧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发现疑难,提出疑问,同时,教师也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有意识地设置一些必须的疑难问题,启发学生的思维,诱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促使学生在获得知识、掌握技能的过程中,动脑筋、勤思考,从而形成良好
史铁生《秋天的怀念》是一篇倾诉体散文。《秋天的怀念》不仅是作者对母亲的怀念,更是一种苦难后的诉说。这种诉说在经历苦涩、伤感与无奈后,情绪开始转向,给生命一个向上的精神空间来居住。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史铁生的倾诉,笔者主要抓准倾诉体散文人物情绪倾诉、细节描写倾诉、行文视角倾诉的三大特性来展开教学。  一、人物情绪倾诉  《秋天的怀念》一文,史铁生就是深陷困境,“他双腿瘫痪,又长年患病,却一直在和病魔
中学语文教材中有一部分古文经典与学生距离较远,比如《逍遥游》《离骚》《报任安书》等。这些古文经典都拥有丰厚的人文底蕴和独特的表现形式,然而时代、文化、思想的差异使学生很难走近这些“其词温而雅,其义皎而朗”的煌煌巨著。例如以情感激荡的自传回忆和复沓纷至、倏生倏灭的幻境交替展开全诗的《离骚》,即使入选教材时编者做了节选,学生也还是对它敬而远之,无法亲近。相较学生与文本的疏离,这些文本的作者又过于为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