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成为当务之急。现今,好的教育既应兼顾素质教育,同时又不回避学生的升学问题。具体到初中数学教学中,因已存在高分低分两极分化现象,要改变这种状况,使学生既能全面发展,又能在考试中考出高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应因材施教。
一、课堂尝试分层教学的提出
初一新生入校后进行的分班测试表明,学生的数学成绩存在很大的差异。面对学生这种参差不齐的学习状况,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方法,显然极不明智,不但对提高学生数学实际应用能力没有益处,反而会加速两极分化。故而笔者根据因材施教的理念,提出了数学课堂尝试分层教学的设想。
“分层教学”是一种能适应学生个体差异的课堂教学方法。也就是说,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教师将整个班级的学生分成几个不同的层次, 再根据分层情况制定相应的分层次的教学目标和任务,同时教学过程层次化、作业布置层次化、效果评价层次化。通过教学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达到与该层次相应的目标,且使各个层级的学生都有内容可学,有目标可以达到, 并逐渐使低层次的学生向高层次接近, 以提高整个班级学生的整体素质的一种教学方式。这里的分层,不仅仅划分学生的静态学习状态,更包括如上所述的发展生成过程。 巴班斯基在他的教学形式最优化的理论中提出,只有在集体教学的前提下,将集体、小组和个别教学相结合,扬其长而避其短,才能达到教学最优化的目标。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对所任的两个班级进行了试验,并对一个班级尝试分层教学的方法,以便于比较、总结、改进。
二、课堂分层教学的实施
1.创设优良的教学环境与氛围
课堂尝试分层教学的目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能有意识地促进各层次学生的内在潜力的充分发挥,并使其逐渐向整体优化发展;而不是降低教学要求,放弃差生的基础教学。课堂尝试分层教学的实施,首要条件就是师生之间要能真诚友好、和睦相处。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互相影响、互相交流的一个互动过程,因此,优化师生关系的关键在于教师要有为人师表、民主教学的作风,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尊重学生的个性。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某些很用功,但成绩不理想的同学,不要当场挖苦、批评,而是要尊重他们,帮助他们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使之有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对肯动脑筋、且立意新颖或构思奇特的学生不能一棍子打倒,应先肯定他们正确的观点,并有针对地进行诱导,鼓励他们用创新思维思考和解决问题。同时对多动的学生,老师要利用体育课活动和文体课时,与他们一起玩,尤其对喜爱足球、篮球的学生,在玩的过程中灌输如何利用学过的数学知识进行玩耍。如投篮时,球的路线是抛物线,应掌握力度和弧线,才能在不同地点将球投进篮框中,以此激起他们对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还要经常主动真诚地征询学生意见,或召开部分学生座谈会,让他们如实地指出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某些环节的不足,并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有问必答,作出承诺,在行动中有所改进。只要老师长期坚持民主作风,不断培养师生的融洽感情,就能进一步优化教与学的环境。
2.要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有区别的分层教学
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因材施教的基础。教师可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及接受能力不同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分组,进行分层教学。参照学生的平时成绩,采取自愿和老师及家长相结合的原则,将全班学生分为A、B、C三个学习小组,A组为优秀成绩组, B组为中等成绩组,C组为基础小组。为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我在分组时便是这样对学生讲的:C组为基础组,B组为提高组,A组为竞赛组。这样学生无论在哪一组都有学习目标。同时我对学生说,我们的分组只是暂时的,每一学期我们都会根据学生成绩和本人要求进行适当调整。
分组后对学生的具体要求:A 组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具有勇于探索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具有全面掌握数学知识的能力,具有严谨思维和灵活的头脑。B组:能自觉学习和有一定的自学能力,能全面掌握一些常见的数学思想和解题方法。C组:能坚持努力学习,上课用心听讲,能进行一些基本运算,能掌握一些与生产实践紧密相关的数学知识。
3.教师在备课时根据分组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层备课
在教学中,对A、B、C组的同学分别提出不同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在备课时体现出来,这样才能在实际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不至于使分组教学流于形式。哪些内容是各个组都必须掌握的,哪些内容是有些组可只作了解的,不同小组在作业上的不同要求等,这些都必须在备课时充分考虑。由于我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各层次同学有了符合其接受能力的不同要求,因此,从根本上杜绝了学生因为听不懂课堂上的内容而在课堂上走神睡觉的不良现象。
因材施教最充分的体现是对学生进行分组教学,使教学更具有了直接针对性,通过分层备课、分层授课、分层作业、分层辅导、落实分类指导等措施,面向全体学生,使他们在达到基本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让中上等学生能有所提高,使其得到充分发展,从而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
(作者单位:湖南省桃江县灰山港镇中心学校)
一、课堂尝试分层教学的提出
初一新生入校后进行的分班测试表明,学生的数学成绩存在很大的差异。面对学生这种参差不齐的学习状况,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方法,显然极不明智,不但对提高学生数学实际应用能力没有益处,反而会加速两极分化。故而笔者根据因材施教的理念,提出了数学课堂尝试分层教学的设想。
“分层教学”是一种能适应学生个体差异的课堂教学方法。也就是说,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教师将整个班级的学生分成几个不同的层次, 再根据分层情况制定相应的分层次的教学目标和任务,同时教学过程层次化、作业布置层次化、效果评价层次化。通过教学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达到与该层次相应的目标,且使各个层级的学生都有内容可学,有目标可以达到, 并逐渐使低层次的学生向高层次接近, 以提高整个班级学生的整体素质的一种教学方式。这里的分层,不仅仅划分学生的静态学习状态,更包括如上所述的发展生成过程。 巴班斯基在他的教学形式最优化的理论中提出,只有在集体教学的前提下,将集体、小组和个别教学相结合,扬其长而避其短,才能达到教学最优化的目标。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对所任的两个班级进行了试验,并对一个班级尝试分层教学的方法,以便于比较、总结、改进。
二、课堂分层教学的实施
1.创设优良的教学环境与氛围
课堂尝试分层教学的目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能有意识地促进各层次学生的内在潜力的充分发挥,并使其逐渐向整体优化发展;而不是降低教学要求,放弃差生的基础教学。课堂尝试分层教学的实施,首要条件就是师生之间要能真诚友好、和睦相处。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互相影响、互相交流的一个互动过程,因此,优化师生关系的关键在于教师要有为人师表、民主教学的作风,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尊重学生的个性。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某些很用功,但成绩不理想的同学,不要当场挖苦、批评,而是要尊重他们,帮助他们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使之有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对肯动脑筋、且立意新颖或构思奇特的学生不能一棍子打倒,应先肯定他们正确的观点,并有针对地进行诱导,鼓励他们用创新思维思考和解决问题。同时对多动的学生,老师要利用体育课活动和文体课时,与他们一起玩,尤其对喜爱足球、篮球的学生,在玩的过程中灌输如何利用学过的数学知识进行玩耍。如投篮时,球的路线是抛物线,应掌握力度和弧线,才能在不同地点将球投进篮框中,以此激起他们对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还要经常主动真诚地征询学生意见,或召开部分学生座谈会,让他们如实地指出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某些环节的不足,并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有问必答,作出承诺,在行动中有所改进。只要老师长期坚持民主作风,不断培养师生的融洽感情,就能进一步优化教与学的环境。
2.要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有区别的分层教学
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因材施教的基础。教师可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及接受能力不同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分组,进行分层教学。参照学生的平时成绩,采取自愿和老师及家长相结合的原则,将全班学生分为A、B、C三个学习小组,A组为优秀成绩组, B组为中等成绩组,C组为基础小组。为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我在分组时便是这样对学生讲的:C组为基础组,B组为提高组,A组为竞赛组。这样学生无论在哪一组都有学习目标。同时我对学生说,我们的分组只是暂时的,每一学期我们都会根据学生成绩和本人要求进行适当调整。
分组后对学生的具体要求:A 组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具有勇于探索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具有全面掌握数学知识的能力,具有严谨思维和灵活的头脑。B组:能自觉学习和有一定的自学能力,能全面掌握一些常见的数学思想和解题方法。C组:能坚持努力学习,上课用心听讲,能进行一些基本运算,能掌握一些与生产实践紧密相关的数学知识。
3.教师在备课时根据分组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层备课
在教学中,对A、B、C组的同学分别提出不同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在备课时体现出来,这样才能在实际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不至于使分组教学流于形式。哪些内容是各个组都必须掌握的,哪些内容是有些组可只作了解的,不同小组在作业上的不同要求等,这些都必须在备课时充分考虑。由于我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各层次同学有了符合其接受能力的不同要求,因此,从根本上杜绝了学生因为听不懂课堂上的内容而在课堂上走神睡觉的不良现象。
因材施教最充分的体现是对学生进行分组教学,使教学更具有了直接针对性,通过分层备课、分层授课、分层作业、分层辅导、落实分类指导等措施,面向全体学生,使他们在达到基本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让中上等学生能有所提高,使其得到充分发展,从而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
(作者单位:湖南省桃江县灰山港镇中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