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快速发展,社会各行各业对信息化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传统的计算机基础类课程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新的发展形势,进行计算机基础类课程教学改革,提高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十分重要而又迫切。本文从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类课程三层次教学体系、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三个方面,对计算机基础类课程改革进行了探索与实践,实践结果表明进行计算机基础类课程教学改革能够达到预期效果。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类课程;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项目来源:天津农学院水产生态与养殖实验教学中心建设项目"农业院校水产类专业计算机基础实践教学新模式的构建与实践"、天津农学院水产生态与养殖实验教学中心建设项目"水产类专业信息技术教育实践教学改革研究"的研究成果。
计算机基础类课程教学是培养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计算机文化素质和应用能力的重要环节。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快速发展,社会各行各业对信息化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1],传统的计算机基础类课程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新的发展形势,进行计算机基础类课程教学改革,提高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十分重要而又迫切。通过研究文献资料不难发现,多年来,许多教学和教育学者,对计算机基础类课程"如何教"、"怎么教"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计算机基础类课程三层次的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2012年,我院制定了适合农业院校特点的计算机基础类课程教学改革方案,并在非计算机专业进行了应用实践。
一、构建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类课程三层次教学体系
计算机基础类课程包括《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程序设计》及相关专业领域计算机应用课程。开展计算机基础类课程教学改革主要是为了适应天津农学院生源计算机基础能力变化的实际情况,也符合各专业应用领域对于专业人员信息技术能力提高的实际要求,可以使计算机基础类课程教学与专业学习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培养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突出的现代农业技术人才。通过对现行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的改革,基本形成适合农业院校特点的计算机基础和应用教学体系,具体包括以下三个层次的内容:
(一)第一层次:开设《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保留《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将学时从64压缩到32。主要讲授计算机基础知识、办公自动化软件的使用和互联网基础知识。本课程设置在第一学期。
(二)第二层次:开设《应用软件开发基础》课程,代替《VB程序设计》课程,学时由64改为54。主要讲授Java程序设计、HTML和SQL三部分内容。本课程设置在第二或是第三学期。各专业可根据各自特点在不同学期开设此课程。
(三)第三层次:开设《农业信息技术概论》以及与专业学习紧密结合的1-2门具体应用课程。学院各专业根据自身特点把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与本专业应用领域紧密结合起来,以应用为主线,根据专业需要设置计算机课程。[2]本课程设置在第五或第六学期。
以上三个层次的课程改革完成后,可以为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提供一个计算机基础与应用教育的一个完整框架,对于提升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可以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二、创新计算机基础类课程教学模式
(一)采取分层教学模式。随着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多数新生对于《计算机文化基础》的内容已经比较熟悉,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整班授课的传统教学模式暴露出了诸如学生上课积极性不高,教学难以管理等问题。因此,新生入学后,学校统一组织学生参加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摸底考试,根据学生的考试成绩,将学生分为A、B两个层次。A层次为较好的学生。B层次为一般的学生。A层次同学可免修《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B层次学生则由学校安排专任教师集中上课。
(二)改进授课模式和教学方法。多年来,计算机基础类课程全部采用的是先多媒体教室上课,后机房上机实践,授课以教师为中心,实践以学生练习为主的授课模式。经过多年的实践证明,该种授课模式,无法调动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上课敷衍了事,上机练习也是随随便便,这严重背离了本专业开设计算机课程的初衷。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计算机课程只是一门工具课,学生学会这门工具并为本专业服务,是最终的教学目的。因此,教师在授课时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树立起"学生是教学主体的教学理念,将计算机课程当作一门工具来对待,做到精讲多练,给学生足够的上机实践机会。为此,将《计算机文化基础》和《应用软件开发基础》课程全部改为在机房授课,教师一边讲解,学生一边练习,通过师生互动,提高教学效率。
三、完善课程教学内容
根据构建的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类课程三层次的教学体系和信息技术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重新修订、制定教学大纲,保持教学大纲与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及实用性。同时,积极建设课程教材。以突出先进性和实用性为前提,融合国内外优秀教材的长处与科学研究的相关进展,摒弃、删除过时知识,关注计算机技术的新进展、新思想,编写了具有针对性的国内第一本非计算机专业信息技术教育基础教材《应用软件开发基础》。[3]为形成一套完整的适合农业院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类课程教学特点的内容体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改革成效
自2012年开始,天津农学院农学系、动物科学系、水产科学系各专业进行了计算机基础类课程第一、二层次的教学改革。从学生的平时上课表现和期末考试成绩来看,教学效果得到了明显的提高,教学改革已取得了初步的成效。2013年上半年,天津农学院对2013级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重新修订,计算机基础类课程改革方案已被正式纳入到人才培养方案中,并从2013级学生开始正式实施。随着改革的日益推进,改革成效将日益显著。
参考文献
[1]楚亚蕴,詹小四.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浅见[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12月,第80页
[2]张瑞,舒虹.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学的几点思考[J],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9月,第72页
[3]何玉香,郭世懿,王秀芬,许晓华.农林院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探索[C],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年5月,第58页
作者简介:于娜(1980-),女,天津市人,硕士,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高校教学管理和研究工作。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类课程;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项目来源:天津农学院水产生态与养殖实验教学中心建设项目"农业院校水产类专业计算机基础实践教学新模式的构建与实践"、天津农学院水产生态与养殖实验教学中心建设项目"水产类专业信息技术教育实践教学改革研究"的研究成果。
计算机基础类课程教学是培养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计算机文化素质和应用能力的重要环节。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快速发展,社会各行各业对信息化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1],传统的计算机基础类课程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新的发展形势,进行计算机基础类课程教学改革,提高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十分重要而又迫切。通过研究文献资料不难发现,多年来,许多教学和教育学者,对计算机基础类课程"如何教"、"怎么教"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计算机基础类课程三层次的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2012年,我院制定了适合农业院校特点的计算机基础类课程教学改革方案,并在非计算机专业进行了应用实践。
一、构建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类课程三层次教学体系
计算机基础类课程包括《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程序设计》及相关专业领域计算机应用课程。开展计算机基础类课程教学改革主要是为了适应天津农学院生源计算机基础能力变化的实际情况,也符合各专业应用领域对于专业人员信息技术能力提高的实际要求,可以使计算机基础类课程教学与专业学习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培养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突出的现代农业技术人才。通过对现行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的改革,基本形成适合农业院校特点的计算机基础和应用教学体系,具体包括以下三个层次的内容:
(一)第一层次:开设《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保留《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将学时从64压缩到32。主要讲授计算机基础知识、办公自动化软件的使用和互联网基础知识。本课程设置在第一学期。
(二)第二层次:开设《应用软件开发基础》课程,代替《VB程序设计》课程,学时由64改为54。主要讲授Java程序设计、HTML和SQL三部分内容。本课程设置在第二或是第三学期。各专业可根据各自特点在不同学期开设此课程。
(三)第三层次:开设《农业信息技术概论》以及与专业学习紧密结合的1-2门具体应用课程。学院各专业根据自身特点把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与本专业应用领域紧密结合起来,以应用为主线,根据专业需要设置计算机课程。[2]本课程设置在第五或第六学期。
以上三个层次的课程改革完成后,可以为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提供一个计算机基础与应用教育的一个完整框架,对于提升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可以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二、创新计算机基础类课程教学模式
(一)采取分层教学模式。随着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多数新生对于《计算机文化基础》的内容已经比较熟悉,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整班授课的传统教学模式暴露出了诸如学生上课积极性不高,教学难以管理等问题。因此,新生入学后,学校统一组织学生参加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摸底考试,根据学生的考试成绩,将学生分为A、B两个层次。A层次为较好的学生。B层次为一般的学生。A层次同学可免修《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B层次学生则由学校安排专任教师集中上课。
(二)改进授课模式和教学方法。多年来,计算机基础类课程全部采用的是先多媒体教室上课,后机房上机实践,授课以教师为中心,实践以学生练习为主的授课模式。经过多年的实践证明,该种授课模式,无法调动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上课敷衍了事,上机练习也是随随便便,这严重背离了本专业开设计算机课程的初衷。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计算机课程只是一门工具课,学生学会这门工具并为本专业服务,是最终的教学目的。因此,教师在授课时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树立起"学生是教学主体的教学理念,将计算机课程当作一门工具来对待,做到精讲多练,给学生足够的上机实践机会。为此,将《计算机文化基础》和《应用软件开发基础》课程全部改为在机房授课,教师一边讲解,学生一边练习,通过师生互动,提高教学效率。
三、完善课程教学内容
根据构建的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类课程三层次的教学体系和信息技术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重新修订、制定教学大纲,保持教学大纲与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及实用性。同时,积极建设课程教材。以突出先进性和实用性为前提,融合国内外优秀教材的长处与科学研究的相关进展,摒弃、删除过时知识,关注计算机技术的新进展、新思想,编写了具有针对性的国内第一本非计算机专业信息技术教育基础教材《应用软件开发基础》。[3]为形成一套完整的适合农业院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类课程教学特点的内容体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改革成效
自2012年开始,天津农学院农学系、动物科学系、水产科学系各专业进行了计算机基础类课程第一、二层次的教学改革。从学生的平时上课表现和期末考试成绩来看,教学效果得到了明显的提高,教学改革已取得了初步的成效。2013年上半年,天津农学院对2013级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重新修订,计算机基础类课程改革方案已被正式纳入到人才培养方案中,并从2013级学生开始正式实施。随着改革的日益推进,改革成效将日益显著。
参考文献
[1]楚亚蕴,詹小四.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浅见[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12月,第80页
[2]张瑞,舒虹.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学的几点思考[J],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9月,第72页
[3]何玉香,郭世懿,王秀芬,许晓华.农林院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探索[C],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年5月,第58页
作者简介:于娜(1980-),女,天津市人,硕士,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高校教学管理和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