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画派产生原因之“畦径说”考

来源 :美术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rboy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王石谷,江苏常熟人,清初四王之一,“虞山画派”的开山鼻祖。恽南田,江苏常州人,是清初“常州画派”的创始人。二人曾长期在一起研习中国山水画。王石谷的山水画以继承传统为主要特征,在清初画坛地位较高。才情画艺并不逊色于王石谷的恽南田对石谷说:“是道让兄独步矣,格妄耻为天下第二手。”于是舍山水而学花卉,创“没骨花”一派,蜚声大江南北。这是大众公认的“常州画派”产生的原因,笔者曾撰文从经济学的角度探究“常州画派”产生的原因,驳斥了大众的观点。除此之外,笔者认为:南田易辙于“没骨花”,还有其他几个方面的原因,他对“畦径”说的深刻理解就是其中之一。“畦径”,本意为田地里的沟渠垄脉,引申为条条框框,这里指中国古代绘画中的规律法则。
  【关键词】恽南田;没骨花;畦径;常州画派
  一、恽南田认为王石谷艺术陷入“畦径”说
  “唐以前无寒林,自李营丘、范华原始尽其法。乌目山人(石谷)此帧,画树师营丘,沙汀石骨用李晞古,笔趣清润兼六如居士。盖所谓脱尽纵横习气,非强事点燃者所能仿佛也”。 恽南田在高度褒扬王石谷的同时又告诉后人,王石谷是按照古人的条条框框作画,作品没有其自己的创新之处,没有创新的艺术作品也就没有艺术的生命力。可见恽南田并不肯定王石谷艺术之生命力。可是王石谷在当时清初画坛上“声名惊爆海内,远近丐求者户外屦满,欲作铁门限制矣”,直至19世纪初,王石谷的画仍然被世人所崇拜之极,一个没有艺术生命力的画家为什么如此受人追崇呢?笔者认为石谷声名之显赫除了模仿像之极以外,王时敏和王鉴的“炒作”是一个重要的原因。陈独秀对王石谷的备受崇拜却极为反感,他认为这恰恰是推进中国画改良,引进西方写实主义绘画的极大障碍,必须要打倒。从此以后,石谷的画受到了极大的否定和责难,按照陈独秀的观点:王石谷等人只会用临、摹、仿、抚四大本领复制古画,唯一价值只堪供后人猜测古画的形状之用。在这种思潮的影响下,石谷的画被认为是“仿古”、“摹古”的别称,毫无写生,毫无创新,毫无生活气息,故遭到人们的藐视。拨开恽南田评价王石谷话语的表层面纱,其本质其实也印证了陈独秀的观点, 石谷的艺术一度陷入“畦径”说。
  二、恽南田对王石谷艺术“畦径说”之解读
  (一)得前辈畦径之精华,非常人所能及,但作品无生活气息、无新意
  恽南田曾自叹不如王石谷,他说:“关仝苍茫之气,惟乌目山人(石谷)能得之。假日戏抚,殊为畦径所束,未敢云撒手游行无碍也。”(《瓯香馆集》)南田自己叹息不如石谷临摹技艺之高超,关仝高山峻岭苍茫之气只有王石谷能够模仿的出来,而自己平时临摹时总是被一些条条框框所限制,不能做到随性而发,信笔涂抹。从南田这段话来看,石谷摹古是千真万确的事实,且模仿的出神入化,把古人绘画的条条框框运用到随性而然。南田表面上说自己为畦径所束,也就是说自己的作品无创新之处。像石谷那样得关仝苍茫之气,恰恰说明石谷被关仝畦径所束,无新意耳,而南田自己对模仿古人的作品不能出古人畦径而深感厌倦。笔者认为这里恽南田厌倦的是仿关仝苍茫之气而无南方山的特征、无南方生活之气息而已。关仝是我国五代时期著名画家,早年师法荆浩,画风笔简,气壮意长,主要以秦岭、华山的大山巨壑为描绘对象,概言之,关仝擅长描绘的是北方高山苍茫之气。中国不同地域之地貌有着不同的特征,北方的山巍峨高大,挺拔险峻。南方的山,坡缓、绵延、秀丽。而石谷和南田都是江南人士,仅从南田赞石谷得关仝苍茫之气来看,南田在这里不仅肯定了石谷这个南方人模仿北方人画的北方的山非常成功,还指出他的作品无南方生活气息。同时,南田认为自己“殊为畦径所束,未敢云撒手游行无碍也”,笔者认为:南田否定的不是自己模之不像,而是无新意,无南方山之意而已。从“没骨花”鲜活的艺术性来看,南田所说的“是道让兄独步矣,格妄耻为天下第二手”,这里的“是道”不是山水画之道,而是“临、摹、仿、抚的畦径之道”,南田放弃的不是山水画,而是毫无生命的“模仿”之道,南田拾起的不是“没骨花”而是最能体现艺术生命力的“写生”之道。
  (二)能集众家之长于己一身,却使清初画坛陷入形式主义的模拟
  恽南田有精到的评说:“石谷子小景十种,杂仿宋元诸家,得之篝灯夜坐,兴到随意点墨,天趣飞翔,脱尽刻画畦径,所谓以无累之神,合有道之器,一树一石,生气自足,正不必索古人于千载以上也。”(《瓯香馆集》卷十二)这是一段自相矛盾的话语,前面说“脱尽刻画畦径”,后面说“不必索古人于千载以上”,也就是:前面讲王石谷的画脱尽古人的条条框框,后面又说:画面栩栩如生,仿佛如古人再现。如果不是古人绘画的条条框框的再现的话,哪里来的古人再现?从字面上看,恽南田认为石谷的画应该是能集众家之长于己一身,有了灵感时即便是夜里也会点灯夜画,随感而发,从肺腑中自然流出,没有受到笔墨畦径的束缚。也许南田想告诉我们王石谷虽然属于正统派画家,但却不像王时敏、王鉴和王原祁他们那样墨守成规一味的摹古、习古,他的可贵之处在于他也有随性之处,强调作画时即刻抓住“兴会”之时感,自然流出心中的感受,信笔点墨,妙趣天成,自在规矩法度之外,获得新的意蕴,这样一气呵成,终能超越畦径 。简言之,南田认为:“石谷学习古人绘画之畦径,注重胸中逸气,熟而生巧,气韵生动终于超越畦径”。可是,南田又说,看了石谷的画似乎看到历史上的前辈古人就在眼前,恽南田难以自圆其说,这就暴露了王石谷难辞畦径说。笔者认为,这只能说明石谷模仿能力之强,神似之极,非寻常畦径耳。正如王时敏云:“迥出天机,超然尘表,绝非寻常畦径可及(王世敏《西庐画跋》)。”那么什么是寻常畦径什么又是非寻常畦径呢?笔者认为只不过是低级畦径和高级畦径罢了。尽管从恽南田对王石谷褒扬的字里行间里可以推断出,王石谷学画刻苦勤奋,天天坚持作画练习,凡是前人规矩法则无不学习到出神入化的境界,对传统的研究极为精深,每次作画都有参照之师,故能集众家之长形成自己的面貌,其实,南田暗中告诉后人,其画面还是古人的面貌,王石谷只不过是“搜尽古人打草稿”而已。可见,南田并不是十分看好石谷的画,那他为什么又极尽讨好阿谀之能事呢?这是由当时的时代背景所决定的,四王山水画中“和”的文化思想有利于清初当权者的统治,受得了当权者的推崇。画坛泰斗王时敏极力为王石谷炒作造势,于是王石谷赢得了一片喝彩叫好之声,恽南田也许为了在“圈中”谋个位置,自然加入“叫好人”的队伍。这更加奠定了王石谷在清初画坛上的影响和地位,结果导致清初的整个画坛陷入了形式主义的模拟,使得绘画缺乏生活,缺乏创新,缺乏生机。以“没骨花”为代表的“常州画派”的出现是恽南田对清初画坛这种现状的有力批判。
  三、脱“畦径”寻“生机”是“常州画派”产生的另一个原因
  笔者曾撰文《常州画派产生原因之经济学考》,道出“常州画派”产生的原因之一是由于恽南田当时的生活状况和绘画的市场状况所决定。本文论述了另外一个“常州画派”产生的原因,就是恽南田面对清初画坛陷入形式主义模仿的现状,而陷入深深的思考。在恽南田和王石谷长期交往共同切磋画艺的过程中,恽南田发现其本人和王石谷都是在重复古人走过的道路,毫无新意,尤其为自己被畦径所束而感到苦恼。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南田深知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写生也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于是,他决定另辟蹊径,为了还艺术本来的真面目,南田进行了反复的探索,然而在山水画方面毫无突破,乃舍弃山水,而专攻写生花卉,于是“没骨花”出现了。恽南田的花卉作品来源于生活,充满生气与创新,这样的艺术作品充满了生命力。“没骨花”才是真正的超越畦径,“常州画派”应运而生。这也许是“常州画派”产生的另一个原因。
  参考文献:
  [1]潘茂.常州画派[M].吉林美术出版社,2003.
  [2]陈炳.虞山画派[M].吉林美术出版社,2003.
  [3]恽格.瓯香馆集[M].商务印书馆,1935.
  【李鸣楼,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其他文献
北京奥运会以后,人们对志愿服务有了更多的认识和了解,志愿者的微笑和身影也更加频繁地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特别是在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深圳大运会等重大活动中。其实,志愿服务更多地体现在生活的点滴中,它已经成为现代社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笔者以为,志愿服务是学校德育的有效形式。如今,大家对于志愿服务已经并不陌生,但对其认识还有不足,比如有些人认为,志愿服务是成年公民的事,中小学生既没有能力也没有
期刊
从事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工作32年的王移芝教授喜欢被学生围绕,每当看到学生,她脸上浮现出的微笑,就像午后洒满阳光的花瓣,平和、温暖、快乐之情溢于言表。时下,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而许多人反而觉得幸福指数在下降。王移芝教授却总是说:我很幸福,尤其是和学生在—起的时候。  本期的主人公就是第五届全国高校教学名师的获得者、北京交通大学的王移芝教授。    当教师,就是选择做绿叶    “果实的事业是尊
院校研究(InsdtlltioDal Research)于20世纪早期起源于美国,以其自我研究、管理研究、应用研究的特性,对推进高等教育管理科学化,解决单个高校自身特定问题,推进高校改革和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院校研究于20世纪90年代被学者介绍到我国。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由高等教育规模扩张而引发的问题逐渐涌现。在这种形势下,以解决高校自身问题为特征的院校研究,逐渐成为我国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我校教师认识到:只注重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不够的,还必须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发现能力。为此,我们确立了“实施发现教育,培育多元之才”的特色主题,启动了“发现教育”实验。我校以发现学习理论为指导,以“思维训练”为核心,以“课程”为载体,以“创新”为方向,努力挖掘师生潜力,张扬个性,培养发现能力,为人的全面发展、为多元人才成长奠基。我们以课程建设为路径,通过构建以发现为
学籍管理是高校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综合反映学生在校期间的各种变化,是教育管理部门了解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以及制定相应的学生管理制度的重要依据。纵观中美两国高校学籍管理的特点,笔者认为,两国高校学籍管理因经济基础、文化背景、价值观念的不同有很大差异,但又有很多可以相互借鉴之处。因此,对中美高校学籍管理的比较研究有利于找出我国学籍管理方面的优势和弊端,并提出解决的应对措施,以确保高校
对于迫不及待想要探索新疆域的粒子物理学家来说,发现希格斯玻色子已经变成一种甜蜜中带着苦涩的成功.2012年,全球最大的原子对撞机——大型强子对撞机(Large Hadron Collide
期刊
作为一所普通校,我校在教育历史发展机遇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当前素质教育的重点,作为基础教育的实践者,我们深知其间要付出艰辛的努力与不断地探索。近年来,我校的一切工作都是围绕建设课程、实施课程和发展课程来展开,尤其是校本课程在发展学校特色、丰富学校内涵、提升学校文化品味、培养学生个性特长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科技类校本课程是我校校本课程体系的核心。多年来,我校教师在开展科技
师资队伍建设与管理是大学管理体制改革的重中之重,是实现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目标的核心问题.师资队伍建设与管理归根到底是人的问题,是如何发现人才、合理使用、规范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