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了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提高中学德育实效,文章以初中历史教学为研究与实践载体,提出了无痕渗透德育的方法,即以教材内容为依托培育学生家国情怀,以历史人物为榜样培养学生健全人格,以乡土历史为补充拓展德育空间,并以第二课堂为阵地促进德育提质增效。
[关键词]无痕渗透;德育;初中历史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1)31-0053-02
德育为一切教育的根本,德育工作是整个教育工作的基础。在学校教育中,人们常常把德育工作和班主任挂钩。的确,班主任是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但是,德育不仅仅是班主任的工作,而是每一位教师的职责。
中学历史学科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基础课程,承担着引导学生正确地考察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逐步学会全面、客观地认识历史问题的重任。作为历史教师,要充分发挥历史学科的价值,让学生在平时的历史学习中不知不觉地得到发展,让教育教学无痕化。下面从四个方面来谈谈在历史教学中无痕渗透德育的方法。
一、以教材内容为依托,夯实德育基础
家国情怀是一种源自内心的质朴情感,是对家庭、对国家的深沉热爱,是对自己国家的一种高度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学习近现代史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牢记中华民族的近现代屈辱史,不忘国耻、振兴中华。
这里以八年级上册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为例。首先让学生自读现代诗人艾青在面对日本侵略者猖狂地践踏中国大地时写下的诗歌《我爱这土地》,接着笔者提出两个问题:“如果你生活在当时的中国,你愿意做亡国奴吗?你愿意为保护这片土地献出你的生命吗?”这一下子就把学生带入了当时的情景,激起他们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的斗志。然后,笔者分别从“卢沟桥上,枪声四起”“危急关头,何去何从”“以史为鉴,面向未来”三个方面展开教学。在学习七七事变的过程中,笔者通过情景再现帮助学生了解英勇抗击日军的中国军队二十九军,然后提问:“如果你们是二十九军的战士,听了军长的动员后,你们会以怎样的实际行动来回应呢?”这样就把学生带回到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在学习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时,笔者先播放了一段视频,再现了当时南京的惨况。为期六周的南京大屠杀使古都南京变成了血流成河、尸横遍野的人间地狱,这一切都是由日本侵略者造成的。学生看完视频后心情都很沉重。可是,时至今日日本政府也没有认真地反省这段历史。这时笔者展示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的图片,激起了学生的愤怒。看到学生眼里的怒火后,笔者顺势讲道:中国人民没有忘记这段血泪史,为了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决定,将每年的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然后笔者一一展示首个国家公祭日时,在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前举行的庄严的公祭仪式、国旗降半旗以示哀悼、习近平主席佩戴白花出席公祭仪式等图片。让学生分小组讨论:作为中学生应该以怎样的实际行动来实现民族复兴,让南京大屠杀的悲剧不再重演?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明白应该吸取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训,把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相结合,勿忘国耻,振兴中华。最后,所有学生高声诵读《少年中国说》,将课堂推向了高潮。笔者相信在这节课之后,学生通过了解中国军队英勇抵抗的实际,增强了民族自尊心,并通过认识南京大屠杀及当今日本极力掩盖南京大屠杀的事实,培养了爱国主义精神。
历史课堂是开展德育的重要阵地,因此历史教师要坚持在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不断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提升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增强他们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二、以历史人物为榜样,点亮德育明灯
当前,有很多学生追星,他们把心思都花在了所谓的明星身上,没有注重学习。其实,中学历史课本中就有许多优秀的榜样人物值得我们去追寻。中华民族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民族,不同历史时代的杰出人物以不同的风姿诠释了中华民族优良的道德传统,构成了中华民族坚硬的脊梁,让中华民族能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教学相关内容时,为缩短时空距离,笔者会播放一些与历史人物有关的视频,让学生用心去感受。如“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屈原、身残志坚的司马迁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精忠报国”的岳飞、“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的辛弃疾、“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的邓世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谭嗣同、崇尚“天下为公”的孙中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雷锋、“铁人”王进喜、“党的好干部”焦裕禄等等。通过对这些人物的事迹进行介绍,帮助学生吸取前人的经验和智慧,感受他们舍生取义的爱国之举以及坚贞不屈的顽强意志,进而培养学生追求真理、勇于探索的精神品质。
三、以乡土历史为补充,拓展德育空间
乡土历史资源,往往是学生学习历史的向导,因为学生对乡土历史有一种特殊的亲切感。进行乡土历史教学,可丰富历史教学的内涵,拓展历史教学的外延,从而使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在学生的心中悄悄生长,进而激起他们建设家乡、报效祖国的美好志向,真正实现历史教学的目标。在乡土史教学中,我们可以寻找一些历史文物、遗址供学生参观、考察,让学生亲眼所见,这是空洞的说教所无法替代的。
例如在教授《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后,可以布置学生参观南通园博园内的鉴真东渡遇险纪念塔以及如东县的掘港国清寺遗址,了解南通在古代中外交往史中的地位。利用南通的乡土史可以拉近教材知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促使学生主动学习鉴真和玄奘积极上进、自强不息的精神。 又如在讲述抗战历史时,展示以下材料:“1938年3月,爱国青年瞿犊收集民间枪支,在启东组成了有数十人参加的抗日游击队;1940年10月,新四军东进,开辟通如海启抗日根据地……”通过上述材料让学生明白南通地区是敌后战场的组成部分,当时的南通军民顽强抗战,直至1945年8月至9月,南通各地区相继获得解放。利用南通人民的抗战史,让学生感受到中国人民力量的强大,同时认识到唯有众志成城、团结一心,才能保家卫国。
因此,利用乡土资源,既能拉近历史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还能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帮助他们从小树立起建设美好家园的志向。
四、以第二课堂为阵地,提高德育实效
课堂教学是德育的主阵地,但是课外活动及实践也是德育的有效阵地。例如,在教授《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后,可组织学生开展“弘扬张謇精神,担当时代责任——通中附校初二学生张謇故居行研学活动”,以帮助学生了解张謇先生的事迹,将名人精神内化为学习的动力,培养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在讲解员的引领及讲解下,学生透过一件件珍贵的馆藏文物,再度走进了那段传奇的历史。他们震撼于张謇先生实业救国的伟绩,折服于他百折不挠的精神以及不辱使命的民族气节。通过参观学习,学生受到了一场深刻且生动的精神洗礼,深刻体会到了张謇先生的非凡人生与光辉人格。对于今天的学生来说,热爱祖国、勤奋踏实、敢于创新就是对张謇先生精神的最好传承。教师要多组织开展能够服务于课堂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出学校,使课堂得以延伸,加深学生对课内知识的理解。除了走出学校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校内的一些活动也是实施历史第二课堂的有效形式。可以重大纪念日为契机,比如在五四青年节、八一建军节、九一八事变纪念日、12月13日南京大屠殺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利用升旗仪式、班会、手抄报、经典诵读等形式开展纪念活动,通过关注学生的生命、生活和生长,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中小学德育的任务是把全体学生培养成为爱国的,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的,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引导他们逐步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并不断提高思想觉悟,使他们中的优秀分子将来能够成长为坚定的共产主义者。德育是一个永恒且深刻的主题,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是我们教育者一生的追求。初中历史教师结合本学科特点,在生活中用心去发现、去探索,在教学中坚持德育渗透,以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道德品质产生良好的影响,是对中学德育工作任务的贯彻践行。历史教学和德育是密不可分的,而德育无痕是历史教学的至高境界。德育虽无痕,育人却有声。
[ 参 考 文 献 ]
[1] 林崇德.教育的智慧[M].北京:开明出版社,1999.
[2] 李峰.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J].中学教学参考,2020(13):64-65.
(责任编辑 袁 妮)
[关键词]无痕渗透;德育;初中历史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1)31-0053-02
德育为一切教育的根本,德育工作是整个教育工作的基础。在学校教育中,人们常常把德育工作和班主任挂钩。的确,班主任是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但是,德育不仅仅是班主任的工作,而是每一位教师的职责。
中学历史学科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基础课程,承担着引导学生正确地考察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逐步学会全面、客观地认识历史问题的重任。作为历史教师,要充分发挥历史学科的价值,让学生在平时的历史学习中不知不觉地得到发展,让教育教学无痕化。下面从四个方面来谈谈在历史教学中无痕渗透德育的方法。
一、以教材内容为依托,夯实德育基础
家国情怀是一种源自内心的质朴情感,是对家庭、对国家的深沉热爱,是对自己国家的一种高度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学习近现代史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牢记中华民族的近现代屈辱史,不忘国耻、振兴中华。
这里以八年级上册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为例。首先让学生自读现代诗人艾青在面对日本侵略者猖狂地践踏中国大地时写下的诗歌《我爱这土地》,接着笔者提出两个问题:“如果你生活在当时的中国,你愿意做亡国奴吗?你愿意为保护这片土地献出你的生命吗?”这一下子就把学生带入了当时的情景,激起他们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的斗志。然后,笔者分别从“卢沟桥上,枪声四起”“危急关头,何去何从”“以史为鉴,面向未来”三个方面展开教学。在学习七七事变的过程中,笔者通过情景再现帮助学生了解英勇抗击日军的中国军队二十九军,然后提问:“如果你们是二十九军的战士,听了军长的动员后,你们会以怎样的实际行动来回应呢?”这样就把学生带回到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在学习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时,笔者先播放了一段视频,再现了当时南京的惨况。为期六周的南京大屠杀使古都南京变成了血流成河、尸横遍野的人间地狱,这一切都是由日本侵略者造成的。学生看完视频后心情都很沉重。可是,时至今日日本政府也没有认真地反省这段历史。这时笔者展示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的图片,激起了学生的愤怒。看到学生眼里的怒火后,笔者顺势讲道:中国人民没有忘记这段血泪史,为了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决定,将每年的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然后笔者一一展示首个国家公祭日时,在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前举行的庄严的公祭仪式、国旗降半旗以示哀悼、习近平主席佩戴白花出席公祭仪式等图片。让学生分小组讨论:作为中学生应该以怎样的实际行动来实现民族复兴,让南京大屠杀的悲剧不再重演?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明白应该吸取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训,把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相结合,勿忘国耻,振兴中华。最后,所有学生高声诵读《少年中国说》,将课堂推向了高潮。笔者相信在这节课之后,学生通过了解中国军队英勇抵抗的实际,增强了民族自尊心,并通过认识南京大屠杀及当今日本极力掩盖南京大屠杀的事实,培养了爱国主义精神。
历史课堂是开展德育的重要阵地,因此历史教师要坚持在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不断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提升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增强他们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二、以历史人物为榜样,点亮德育明灯
当前,有很多学生追星,他们把心思都花在了所谓的明星身上,没有注重学习。其实,中学历史课本中就有许多优秀的榜样人物值得我们去追寻。中华民族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民族,不同历史时代的杰出人物以不同的风姿诠释了中华民族优良的道德传统,构成了中华民族坚硬的脊梁,让中华民族能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教学相关内容时,为缩短时空距离,笔者会播放一些与历史人物有关的视频,让学生用心去感受。如“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屈原、身残志坚的司马迁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精忠报国”的岳飞、“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的辛弃疾、“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的邓世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谭嗣同、崇尚“天下为公”的孙中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雷锋、“铁人”王进喜、“党的好干部”焦裕禄等等。通过对这些人物的事迹进行介绍,帮助学生吸取前人的经验和智慧,感受他们舍生取义的爱国之举以及坚贞不屈的顽强意志,进而培养学生追求真理、勇于探索的精神品质。
三、以乡土历史为补充,拓展德育空间
乡土历史资源,往往是学生学习历史的向导,因为学生对乡土历史有一种特殊的亲切感。进行乡土历史教学,可丰富历史教学的内涵,拓展历史教学的外延,从而使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在学生的心中悄悄生长,进而激起他们建设家乡、报效祖国的美好志向,真正实现历史教学的目标。在乡土史教学中,我们可以寻找一些历史文物、遗址供学生参观、考察,让学生亲眼所见,这是空洞的说教所无法替代的。
例如在教授《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后,可以布置学生参观南通园博园内的鉴真东渡遇险纪念塔以及如东县的掘港国清寺遗址,了解南通在古代中外交往史中的地位。利用南通的乡土史可以拉近教材知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促使学生主动学习鉴真和玄奘积极上进、自强不息的精神。 又如在讲述抗战历史时,展示以下材料:“1938年3月,爱国青年瞿犊收集民间枪支,在启东组成了有数十人参加的抗日游击队;1940年10月,新四军东进,开辟通如海启抗日根据地……”通过上述材料让学生明白南通地区是敌后战场的组成部分,当时的南通军民顽强抗战,直至1945年8月至9月,南通各地区相继获得解放。利用南通人民的抗战史,让学生感受到中国人民力量的强大,同时认识到唯有众志成城、团结一心,才能保家卫国。
因此,利用乡土资源,既能拉近历史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还能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帮助他们从小树立起建设美好家园的志向。
四、以第二课堂为阵地,提高德育实效
课堂教学是德育的主阵地,但是课外活动及实践也是德育的有效阵地。例如,在教授《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后,可组织学生开展“弘扬张謇精神,担当时代责任——通中附校初二学生张謇故居行研学活动”,以帮助学生了解张謇先生的事迹,将名人精神内化为学习的动力,培养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在讲解员的引领及讲解下,学生透过一件件珍贵的馆藏文物,再度走进了那段传奇的历史。他们震撼于张謇先生实业救国的伟绩,折服于他百折不挠的精神以及不辱使命的民族气节。通过参观学习,学生受到了一场深刻且生动的精神洗礼,深刻体会到了张謇先生的非凡人生与光辉人格。对于今天的学生来说,热爱祖国、勤奋踏实、敢于创新就是对张謇先生精神的最好传承。教师要多组织开展能够服务于课堂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出学校,使课堂得以延伸,加深学生对课内知识的理解。除了走出学校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校内的一些活动也是实施历史第二课堂的有效形式。可以重大纪念日为契机,比如在五四青年节、八一建军节、九一八事变纪念日、12月13日南京大屠殺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利用升旗仪式、班会、手抄报、经典诵读等形式开展纪念活动,通过关注学生的生命、生活和生长,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中小学德育的任务是把全体学生培养成为爱国的,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的,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引导他们逐步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并不断提高思想觉悟,使他们中的优秀分子将来能够成长为坚定的共产主义者。德育是一个永恒且深刻的主题,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是我们教育者一生的追求。初中历史教师结合本学科特点,在生活中用心去发现、去探索,在教学中坚持德育渗透,以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道德品质产生良好的影响,是对中学德育工作任务的贯彻践行。历史教学和德育是密不可分的,而德育无痕是历史教学的至高境界。德育虽无痕,育人却有声。
[ 参 考 文 献 ]
[1] 林崇德.教育的智慧[M].北京:开明出版社,1999.
[2] 李峰.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J].中学教学参考,2020(13):64-65.
(责任编辑 袁 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