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點,与众不同的孩子。”暑假时,当已做了八年班主任的我,看到这段话时,脑海里立刻浮现出一个帅气白净的面影。
他叫马忠君,一个11岁的大男孩,是我在九中工作时带过的一个学生,现在应该上六年级了吧。苏霍姆林斯基的那段话中所反映出来的教育现象,教育学中称之为,“反差效应”。我想,这种反差效应所要告诉我们的就是,每个学生都是有“可塑性”的。作为一名班主任,不能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只能选择适合学生的教育。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批评或表扬都要深浅有度,积极寻找突破口,因材施教。也许就是老师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微笑,就能在不经意间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亲和关系,达到心灵的沟通,获得学生的信任,从而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其实,这点感悟,也是近几年,有了一点班主任工作经历之后,才慢慢悟到的。细细想来,离交那个孩子的时间,已过去五年了。借这次学校让班主任写德育小论文的机会,我就来和大家聊一聊这个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孩子,这个时隔五年我仍然牢牢记着的孩子。
这个叫马忠军的男孩子,是一年级第二学期转到我们班的。当时他一来,我就明显感觉到他和别的孩子不一样。个子高高的,长一双大手,一双大脚。上下学也没有父母接送,就一个自称是他爸爸朋友的老爷爷经常接他。最关键的是,学校的这一整套常规纪律他都不怎么懂,我行我素。我问来接他的爷爷这个孩子的家庭及父母情况时,这位爷爷一开始并不愿意说什么,总是含糊其辞,问孩子,孩子也什么都不说。后来,我就天天放学等在门口和他爷爷闲聊几句,拉拉家常,说说孩子的表现,却不问任何问题。半学期以后的家长会时,那位自称是爷爷的老人,终于主动找到我,和我谈起了孩子的事情。原来,这个孩子一出生,妈妈就不知去向爸爸在远离市区的矿山上干活,孩子很小时就跟着父亲呆在戈壁滩上,既没经历过学前教育,也错过了最佳的上学时间,在朋友的提醒和劝解下,他的父亲才将已经11岁的他送入一年级。这个爷爷只是一个托管而已。父亲对孩子也是非打即骂,平时几乎不露面。他特殊的成长环境,加之家长的教育方法简单粗暴,致使他性格怪癖随意,不善于交际,有时甚至故意给班干部出难题。有一次,竟然在班里偷拿东西。知道了他的特殊之处,我也就对他尤为关注。我多次找他谈话,做思想工作,从小事着手关心他,并发动班里学生多和他玩,多和他交流。用事实说明,这个班级是接纳他并尊重他的。同时还对他体育课表现积极,肯于吃苦,积极参加劳动等优点予以肯定。有时候我故意“糊涂”地安排一些好事给他做。由于他比班里孩子都大很多,我有时就把一些管理班级的事情交给他,帮助他重树信心,给他创造充分发挥自己特长和潜能的锻炼机会,引导他学会与人相处,鼓励他融入集体,并要求班干部不计前嫌主动帮助他、关心他、团结他,使他终于有了转变,树立了信心,逐步融入了集体。诚然,教育学生善于发现自身优势与长处,更应该教育他们看到自身的不足,方能扬长避短。在严慈相济之间,这个11岁才上一年级的大男孩,慢慢进步了。在期末的班主任工作小结中,我这样写道:面对学生所犯的错误,要在严爱中把握好批评的艺术与方法,尽可能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捕捉“闪光点”,对“问题”生来说,他们的心灵深处同样蕴藏着进取奋发的心理需要。班主任不能只是被动地等待“问题生”的“闪光点”出现,而应主动地抓住或创设条件,诱发他们的自尊心和荣誉感,哪怕只是闪电般的那么一瞬间,也往往是“问题生”转化的最佳时机。
但是,学生的进步难免是有反复的,尤其像马忠军这样从小缺少父母关爱,自由散漫惯了的孩子,要想收回来,非一日之功。虽然这位同学仍有违纪现象,但我从中深深地体会到:“这样的学生就像体弱的树苗,更需要我们班主任给予更多的阳光,更多的呵护、更多的关爱,不断教育,耐心细致地做工作。用自己的爱心、耐心和恒心去唤醒一个孩子的上进心,从而促使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关爱,不断步。”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者的任务,在于发现每个受教育者身上一切美好的东西。鼓励他们独立工作,进行创造,获取成功。”
记得有一次,早读课我还没进班,老远就听到教室里吵吵闹闹,我就故意没进去,躲在一边想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原来,马忠军同学早读课大声喧哗,不听班干部的制止,反而吵得更凶,那个厉害的小班长要把他拉到前面站着,结果两人闹别扭打了起来,其他同学也在里面趁势乱糟糟的吵。本想冲过去严厉批评他们一顿,但一想到我如果大发雷霆,前面的努力就有可能白费时,我忍住了。于是,我咳了一声,同学们见了我都乖乖地坐到了座位上。我装作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拿出语文书组织大家早读。中午放学时,这个比其他孩子都要成熟的“大个子”主动留下来擦黑板,锁门,并主动跟我拉话,不仅说了事情的经过,还承认了错误。从那以后,他总是努力克制自己,努力适应学校的规矩,很少再犯纪律,在纪律好转之后,学习成绩突飞猛进,期末考试取得了双百分的好成绩。
后来,我也因為工作调动,离开了那所学校,但与以前的老师联系时,都会不自觉地问起那个大孩子。据说,他现在转变非常大,已经是班里的劳动委员兼体育委员了。过程已经结束,然而由这段经历而引发的思考,就如同那个孩子的面容一样,已深深地印在我的心里。而且,随着当班主任的时间越来越长,这个孩子,以及由他所引发的一切会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深刻。因为,众所周知,作为老师,你不能选择学生,而只能去适应学生,贴近学生。在漫漫班主任之路上,必然还会碰到很多很多情况不同的“特殊生”。
教育虽无痕,却有着惊人的力量;润物虽无声,但能“于无声处听惊雷”。我们每位班主任,都同时是一个德育工作者。都要通过唤醒、引导、鼓励等手段来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信其道乃受其教”,为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负责。哪怕他是一个在戈壁滩上闲云野鹤般长到11岁才上一年级的“野孩子”也无妨。只要你有一汪清泉,只要能够彼此真诚映照,一样可以有美丽的风景,动人的故事。
他叫马忠君,一个11岁的大男孩,是我在九中工作时带过的一个学生,现在应该上六年级了吧。苏霍姆林斯基的那段话中所反映出来的教育现象,教育学中称之为,“反差效应”。我想,这种反差效应所要告诉我们的就是,每个学生都是有“可塑性”的。作为一名班主任,不能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只能选择适合学生的教育。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批评或表扬都要深浅有度,积极寻找突破口,因材施教。也许就是老师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微笑,就能在不经意间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亲和关系,达到心灵的沟通,获得学生的信任,从而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其实,这点感悟,也是近几年,有了一点班主任工作经历之后,才慢慢悟到的。细细想来,离交那个孩子的时间,已过去五年了。借这次学校让班主任写德育小论文的机会,我就来和大家聊一聊这个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孩子,这个时隔五年我仍然牢牢记着的孩子。
这个叫马忠军的男孩子,是一年级第二学期转到我们班的。当时他一来,我就明显感觉到他和别的孩子不一样。个子高高的,长一双大手,一双大脚。上下学也没有父母接送,就一个自称是他爸爸朋友的老爷爷经常接他。最关键的是,学校的这一整套常规纪律他都不怎么懂,我行我素。我问来接他的爷爷这个孩子的家庭及父母情况时,这位爷爷一开始并不愿意说什么,总是含糊其辞,问孩子,孩子也什么都不说。后来,我就天天放学等在门口和他爷爷闲聊几句,拉拉家常,说说孩子的表现,却不问任何问题。半学期以后的家长会时,那位自称是爷爷的老人,终于主动找到我,和我谈起了孩子的事情。原来,这个孩子一出生,妈妈就不知去向爸爸在远离市区的矿山上干活,孩子很小时就跟着父亲呆在戈壁滩上,既没经历过学前教育,也错过了最佳的上学时间,在朋友的提醒和劝解下,他的父亲才将已经11岁的他送入一年级。这个爷爷只是一个托管而已。父亲对孩子也是非打即骂,平时几乎不露面。他特殊的成长环境,加之家长的教育方法简单粗暴,致使他性格怪癖随意,不善于交际,有时甚至故意给班干部出难题。有一次,竟然在班里偷拿东西。知道了他的特殊之处,我也就对他尤为关注。我多次找他谈话,做思想工作,从小事着手关心他,并发动班里学生多和他玩,多和他交流。用事实说明,这个班级是接纳他并尊重他的。同时还对他体育课表现积极,肯于吃苦,积极参加劳动等优点予以肯定。有时候我故意“糊涂”地安排一些好事给他做。由于他比班里孩子都大很多,我有时就把一些管理班级的事情交给他,帮助他重树信心,给他创造充分发挥自己特长和潜能的锻炼机会,引导他学会与人相处,鼓励他融入集体,并要求班干部不计前嫌主动帮助他、关心他、团结他,使他终于有了转变,树立了信心,逐步融入了集体。诚然,教育学生善于发现自身优势与长处,更应该教育他们看到自身的不足,方能扬长避短。在严慈相济之间,这个11岁才上一年级的大男孩,慢慢进步了。在期末的班主任工作小结中,我这样写道:面对学生所犯的错误,要在严爱中把握好批评的艺术与方法,尽可能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捕捉“闪光点”,对“问题”生来说,他们的心灵深处同样蕴藏着进取奋发的心理需要。班主任不能只是被动地等待“问题生”的“闪光点”出现,而应主动地抓住或创设条件,诱发他们的自尊心和荣誉感,哪怕只是闪电般的那么一瞬间,也往往是“问题生”转化的最佳时机。
但是,学生的进步难免是有反复的,尤其像马忠军这样从小缺少父母关爱,自由散漫惯了的孩子,要想收回来,非一日之功。虽然这位同学仍有违纪现象,但我从中深深地体会到:“这样的学生就像体弱的树苗,更需要我们班主任给予更多的阳光,更多的呵护、更多的关爱,不断教育,耐心细致地做工作。用自己的爱心、耐心和恒心去唤醒一个孩子的上进心,从而促使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关爱,不断步。”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者的任务,在于发现每个受教育者身上一切美好的东西。鼓励他们独立工作,进行创造,获取成功。”
记得有一次,早读课我还没进班,老远就听到教室里吵吵闹闹,我就故意没进去,躲在一边想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原来,马忠军同学早读课大声喧哗,不听班干部的制止,反而吵得更凶,那个厉害的小班长要把他拉到前面站着,结果两人闹别扭打了起来,其他同学也在里面趁势乱糟糟的吵。本想冲过去严厉批评他们一顿,但一想到我如果大发雷霆,前面的努力就有可能白费时,我忍住了。于是,我咳了一声,同学们见了我都乖乖地坐到了座位上。我装作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拿出语文书组织大家早读。中午放学时,这个比其他孩子都要成熟的“大个子”主动留下来擦黑板,锁门,并主动跟我拉话,不仅说了事情的经过,还承认了错误。从那以后,他总是努力克制自己,努力适应学校的规矩,很少再犯纪律,在纪律好转之后,学习成绩突飞猛进,期末考试取得了双百分的好成绩。
后来,我也因為工作调动,离开了那所学校,但与以前的老师联系时,都会不自觉地问起那个大孩子。据说,他现在转变非常大,已经是班里的劳动委员兼体育委员了。过程已经结束,然而由这段经历而引发的思考,就如同那个孩子的面容一样,已深深地印在我的心里。而且,随着当班主任的时间越来越长,这个孩子,以及由他所引发的一切会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深刻。因为,众所周知,作为老师,你不能选择学生,而只能去适应学生,贴近学生。在漫漫班主任之路上,必然还会碰到很多很多情况不同的“特殊生”。
教育虽无痕,却有着惊人的力量;润物虽无声,但能“于无声处听惊雷”。我们每位班主任,都同时是一个德育工作者。都要通过唤醒、引导、鼓励等手段来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信其道乃受其教”,为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负责。哪怕他是一个在戈壁滩上闲云野鹤般长到11岁才上一年级的“野孩子”也无妨。只要你有一汪清泉,只要能够彼此真诚映照,一样可以有美丽的风景,动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