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改要求语文教师在一线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成为阅读课堂的主宰者,使每个学生通过学校的学习都能得到提高。而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实现预定的过程与方法、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相应的目标,部分教师还会利用陈旧理念影响下的教法进行教与学,这种教法使教凌驾于学生的学习之上,其语文课堂长期处于高耗低效的状态。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新课改以来,我努力学习新的教育思想和观念,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的学习指挥自己的教学,使教与学的效率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关键词:初中语文;高效课堂;学生主体;兴趣;合作探究;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627(2017)18-016-01
新课改要求教师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语文课堂上的主人。也就是将课堂由预先设定变成动态的课堂,这就使动态的课堂与各种教学要求的实现发生了碰撞,那么如何使动态的课堂与完成课堂教学不发生抵触呢?在教学过程中,我大胆探索,通过预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激起学生学习的情感;通过合作和探究研究方法的运用引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通过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融合等手段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使生成性的课堂与完成课堂目标实现完美的统一。
一、预设有效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初中语文课堂上,在文本解读的过程中,为了使教与学更加有效,一方面教师要使教学内容有趣,另一方面要使学习的形式有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便成了重中之重。下面我便通过教学案例与大家分享创设有趣的教学场景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从而提升语文文本解读教学有效性。
在教学《陈太丘与友期行》的课堂上,我并没有如以往那样给学生“灌”输语文知识和方法。而是采用辩论中生成阅读高效课堂,即通过组织辩论赛的方式,让学生对探究性的问题进行辩论,将传统中的预设课堂转变成生成性的课堂。
主持人:课文《陈太丘与友期行》这篇文章结尾提到,友人已经知错了,下车来拉元方,可是元方竟然连头也不回就走了。今天我们就元方的这一做法是否失礼为中心展开辩论,下面请正、反方就座。
正方观点:元方的这一做法不失礼。反方观点:元方的这一做法失礼。
正方:元方的这一做法不失礼,因为元方当时年仅七岁,我
们不应对其求全责备;而且一个失信于人,不知自责,且当着儿子骂父亲的人,其品行的低劣可见一斑,对这样的人就应该断然拒绝于千里之外。
反方:元方的这一做法失礼,因为来客当时已经觉得非常惭愧,要下车表示友好,既然他能知错就改,我们也应当给予他人改过的机会。
......
通过这一教学实践,我发现这种通过组织学生进行辩论赛的形式进行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不仅激起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而且明显提升了教学效果,使课堂教学目标所制定的重点、难点通过生成性的课堂得到了有效实现。
二、积极转变教师角色,运用合作探究方法,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新课改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改变学习方式为突破口,将生成性的课堂与课堂目标的完成实现完美的统一,使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落到实处。新课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下面结合教学《秋天的怀念》与大家分享如何通过探索研究的方式激发学生们学习的兴趣。
在教学《秋天的怀念》一文时,我首先对全班进行了科学合理的分组,并提出一个探究性的问题:《秋天的怀念》的作者史铁生是我国著名作家,他21岁失去双腿,27岁发表了第一篇文章。这中间整整隔了6年。这是黑暗的6年。那么,是什么力量使他从深陷黑暗到走出黑暗?从万般无奈到摆脱无奈呢?请大家分小组讨论,每个同学都要积极发言哟,只要言之成理即可。这种开放式的探究性问题很容易激发全体学生讨论探究的愿望,课堂上七嘴八舌的热烈讨论就是最好的证明。有的学生说“是母亲的爱使他从深陷黑暗到走向光明,从万般无奈到摆脱无奈。如母亲很体谅自己儿子的感受,虽然不阻止他的活动和想法,却一直在外面关注着,生怕出意外”;有的学生略有所思后说“母亲时刻不忘保护孩子的自尊心。说到了‘跑’和‘踩’字,怕儿子自卑,勾起伤心的往事,悄悄走了出去。落叶代表伤心失望,‘挡’字说明母亲不想让儿子闷在里面自暴自弃。母亲深沉的爱一定给了他无穷的力量”;我们班的阅读大王发表了见解“......作者终于在一片灿烂的菊花中理解了母亲最后要说的话,这是母亲用生命书寫的最后华章!”
由此可见,采取合作讨论的形式进行初中语文教学,能够充分激起学生参与阅读课堂学习的热情,是使生成性的课堂与教学目标的完成实现完美的统一的有效途径。
三、学会运用电教设备,借助信息技术教学,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的融合已经是大势所趋,尤其是教育云平台的出现,为信息技术融入语文教学提供了可靠保障,并使其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发挥到了最大限度。教育云收录了海量的教学资源,为教师备课、授课、评价教学、业内交流等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平台。因此教师要通过各种培训和努力自学新技术引领下的新型电教设备的使用技能,使其更好地为语文教学服务。
现在我结合一线教学与大家分享如何将新技术服务于合作探究的课堂,有利地促使生成性的课堂和教与学的目标的完成实现完美的统一。如在学习《秋天的怀念》一课时,肢体健全的人有时是很难理解残障人士的生活和痛苦的,更不易体会作为一个残障儿子的母亲爱子的心情。为了使学生对课文所传达的主旨有一个更加深刻的体会,我把诸如史铁生生平(以及张海迪、海伦·凯勒等身残志坚的事例)、作品简介以及母爱等内容在教育云平台搜集了相关的图文以及音视频资料并放到了班级授课课件包里。学生们在课前预习的过程中就可以随时打开这个授课课件包进行学习。这种方式极大地提高了他们的预习质量,为后面在课堂中合作探究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可靠保障。
总之,教师要想使生成性的课堂与课堂教学目标的完成实现完美的统一,在语文课堂上要努力转变角色,让学生成为阅读课堂上的主宰者。因此这就要求教师要想方设法激起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如通过辩论赛的形式、运用合作探究法、借助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教学的融合等手段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罗万忠《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如何构建高效课堂》;[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01-15
[2]谢震《浅析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建立》;[J]《中国校外教育》,2015-04-20
关键词:初中语文;高效课堂;学生主体;兴趣;合作探究;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627(2017)18-016-01
新课改要求教师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语文课堂上的主人。也就是将课堂由预先设定变成动态的课堂,这就使动态的课堂与各种教学要求的实现发生了碰撞,那么如何使动态的课堂与完成课堂教学不发生抵触呢?在教学过程中,我大胆探索,通过预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激起学生学习的情感;通过合作和探究研究方法的运用引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通过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融合等手段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使生成性的课堂与完成课堂目标实现完美的统一。
一、预设有效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初中语文课堂上,在文本解读的过程中,为了使教与学更加有效,一方面教师要使教学内容有趣,另一方面要使学习的形式有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便成了重中之重。下面我便通过教学案例与大家分享创设有趣的教学场景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从而提升语文文本解读教学有效性。
在教学《陈太丘与友期行》的课堂上,我并没有如以往那样给学生“灌”输语文知识和方法。而是采用辩论中生成阅读高效课堂,即通过组织辩论赛的方式,让学生对探究性的问题进行辩论,将传统中的预设课堂转变成生成性的课堂。
主持人:课文《陈太丘与友期行》这篇文章结尾提到,友人已经知错了,下车来拉元方,可是元方竟然连头也不回就走了。今天我们就元方的这一做法是否失礼为中心展开辩论,下面请正、反方就座。
正方观点:元方的这一做法不失礼。反方观点:元方的这一做法失礼。
正方:元方的这一做法不失礼,因为元方当时年仅七岁,我
们不应对其求全责备;而且一个失信于人,不知自责,且当着儿子骂父亲的人,其品行的低劣可见一斑,对这样的人就应该断然拒绝于千里之外。
反方:元方的这一做法失礼,因为来客当时已经觉得非常惭愧,要下车表示友好,既然他能知错就改,我们也应当给予他人改过的机会。
......
通过这一教学实践,我发现这种通过组织学生进行辩论赛的形式进行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不仅激起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而且明显提升了教学效果,使课堂教学目标所制定的重点、难点通过生成性的课堂得到了有效实现。
二、积极转变教师角色,运用合作探究方法,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新课改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改变学习方式为突破口,将生成性的课堂与课堂目标的完成实现完美的统一,使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落到实处。新课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下面结合教学《秋天的怀念》与大家分享如何通过探索研究的方式激发学生们学习的兴趣。
在教学《秋天的怀念》一文时,我首先对全班进行了科学合理的分组,并提出一个探究性的问题:《秋天的怀念》的作者史铁生是我国著名作家,他21岁失去双腿,27岁发表了第一篇文章。这中间整整隔了6年。这是黑暗的6年。那么,是什么力量使他从深陷黑暗到走出黑暗?从万般无奈到摆脱无奈呢?请大家分小组讨论,每个同学都要积极发言哟,只要言之成理即可。这种开放式的探究性问题很容易激发全体学生讨论探究的愿望,课堂上七嘴八舌的热烈讨论就是最好的证明。有的学生说“是母亲的爱使他从深陷黑暗到走向光明,从万般无奈到摆脱无奈。如母亲很体谅自己儿子的感受,虽然不阻止他的活动和想法,却一直在外面关注着,生怕出意外”;有的学生略有所思后说“母亲时刻不忘保护孩子的自尊心。说到了‘跑’和‘踩’字,怕儿子自卑,勾起伤心的往事,悄悄走了出去。落叶代表伤心失望,‘挡’字说明母亲不想让儿子闷在里面自暴自弃。母亲深沉的爱一定给了他无穷的力量”;我们班的阅读大王发表了见解“......作者终于在一片灿烂的菊花中理解了母亲最后要说的话,这是母亲用生命书寫的最后华章!”
由此可见,采取合作讨论的形式进行初中语文教学,能够充分激起学生参与阅读课堂学习的热情,是使生成性的课堂与教学目标的完成实现完美的统一的有效途径。
三、学会运用电教设备,借助信息技术教学,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的融合已经是大势所趋,尤其是教育云平台的出现,为信息技术融入语文教学提供了可靠保障,并使其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发挥到了最大限度。教育云收录了海量的教学资源,为教师备课、授课、评价教学、业内交流等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平台。因此教师要通过各种培训和努力自学新技术引领下的新型电教设备的使用技能,使其更好地为语文教学服务。
现在我结合一线教学与大家分享如何将新技术服务于合作探究的课堂,有利地促使生成性的课堂和教与学的目标的完成实现完美的统一。如在学习《秋天的怀念》一课时,肢体健全的人有时是很难理解残障人士的生活和痛苦的,更不易体会作为一个残障儿子的母亲爱子的心情。为了使学生对课文所传达的主旨有一个更加深刻的体会,我把诸如史铁生生平(以及张海迪、海伦·凯勒等身残志坚的事例)、作品简介以及母爱等内容在教育云平台搜集了相关的图文以及音视频资料并放到了班级授课课件包里。学生们在课前预习的过程中就可以随时打开这个授课课件包进行学习。这种方式极大地提高了他们的预习质量,为后面在课堂中合作探究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可靠保障。
总之,教师要想使生成性的课堂与课堂教学目标的完成实现完美的统一,在语文课堂上要努力转变角色,让学生成为阅读课堂上的主宰者。因此这就要求教师要想方设法激起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如通过辩论赛的形式、运用合作探究法、借助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教学的融合等手段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罗万忠《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如何构建高效课堂》;[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01-15
[2]谢震《浅析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建立》;[J]《中国校外教育》,2015-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