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策划 节目形态 差异化竞争 互动
安徽电视台《帮女郎,帮你忙》栏目刚刚度过一周岁的生日,它诞生于2008年10月18日17点45分,体长30分钟。作为一档日播的民生新闻类节目,它显然很年轻、甚至年幼;但是收视率却非常的稳固,刚开播不久就坐上了省网和市网同时段第一的位置,而且遥遥领先于第二位。
《帮女郎》(简称,以下同)的成功不仅在于它的高收视率、高的广告回报率和快速、健康的成长,从专业的角度来看,它更启发我们并给我们以信心:常态的日播民生新闻类节目在形态的创新上仍然有很大的空间。
形态特色化是《帮女郎》吸引观众的第一步。首先是“帮女郎”概念的确立和形象的塑造,它既将节目的宗旨“帮忙”具象地人格化了,又反过来将出镜记者的团队以“帮女郎”来命名、使之典型化。因此,“帮女郎”是栏目宗旨和栏目识别的艺术化的融合,是栏目其后一切节目元素生发、推演、创新的基础和出发点。比如,演播形态令人耳目一新:出现在观众面前的除了主播之外,还有主播身后现场接听热线电话的三名“帮女郎”记者,青春与靓丽的叠加所产生的视觉效果是极富冲击力的。虽说,这种演播现场的安排并非《帮女郎》的首创,但是,“帮女郎”作为广大观众日益熟悉和喜爱的出镜记者(策划阶段的预判)坐进演播室,无疑增加了演播环节的份量,使演播室形成一种集聚注意力的场效应;同时,“帮女郎”与主播的双视窗互动作为节目的一个编排段落又使这种演播方式的设计具有一种逻辑上的合理性。
栏目标识和片头作为栏目识别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由“帮女郎”的创意演绎而来:帮,就是沟通、桥梁;“帮女郎”,兼具美丽、智慧;如此这般的词语联想最后熔铸成一个人们熟悉而又感到亲切的美好的意象——彩虹。
引导观众进入演播室的镜头语言也是独具匠心:小摇臂自上而下,由悬在演播室上方的《帮女郎》的标志开始摇落至演播台前,仿佛是彩虹划过的优美弧线,充满着青春的律动。
就一档日播的电视栏目而言,富有策划逻辑性、艺术想象力和思想内涵的形态,或曰样式,相对于节目内容而言,仍然只是一种形式、一种外在的因素。一档节目的根本还在于内容。仅就安徽省内而言,已有《第一时间》《夜线60分》《超级新闻场》成功在前,《帮女郎》要想既叫座、又叫好,首先必须在内容的取舍和定位上有较大的突破,实现差异化竞争。“帮”只是一种概念、一个宗旨,帮什么、怎么帮?需要进一步的取舍、设计、考量。如果观众有什么需求就帮什么,每天帮多少算多少,这样做出来的节目就无法和《第一时间》《夜线60分》进行有效的区隔;虽然也未尝没有收视率,但是,对频道的贡献会降低、专业含金量不高。问题的复杂在于:内容的取舍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还有一个操作上的现实选择问题——对于一档刚刚起步的日播新闻节目而言,多预留一些题材选择的空间,节目操控的灵活性就会大一些,收视的突破口就会多一些。于是,栏目组最后的抉择正如观众朋友今天所看到的:以家庭情感援助为主体内容,兼顾其他维权报道、服务资讯以及部分趣闻。捏紧了的拳头终于很快打出了一片收视的新天地,节目开播不久就在傍晚5点45分这样一个开机率很低的时段创造了收视的奇迹,而且一直稳定延续至今。以家庭情感故事作为基本的主打的内容,不能不说是受了江苏台 《人间》和江西台《传奇》的启发和煽动,但是,立足本土新闻资源和自采,资源的持续供给是否有保障?节目的分寸感如何把握?安徽观众和官方的认同度会怎样?问号的确不少。从这个角度来讲,谈到节目的创新,今天虽然有不少数据工具可以利用,但是,领先一步的判断和决策,往往还要依靠一种大感觉,还要敢于赌一把。
许多同行一直在探索如何使电视新闻的语言表达更有个性、更具吸引力。仅就笔者阅读经验所及就有这样一些:比如,上个世纪末,北京电视台《北京特快》因为制作人是纸媒的,就反其道而行之,大张旗鼓的倡导电视语言书面化,可能是因为节目的内容以财经新闻为主,书面化的语言节奏快、信息量大,再加上对象观众文化素质相对较高,所以一段时间之内收视表现也还差强人意。再比如前些年湖南卫视的《晚间新闻》,其制作人兼主笔,特立独行,文字一统到底,所以整档节目表现出强烈统一的高度幽默的语言色彩。后来我省合肥电视台的《今晚9点》借用这一风格,特别是在每条报道结尾部分抖一个语言小包袱的技巧,着实曾赢得不少观众的轻松一笑和掌声。还有同一时期的北京电视台的《第七日》,语言文字也以幽默见长,尤其是开篇部分的一长段主持词,主持人元元充分发挥了北京人特别能“白活”的语言天赋,深得北京观众的喜爱,我们作为外省观众听来也觉得饶有趣味。更不要说完全采用方言的节目如杭州台的《阿六头说新闻》、甚至还有采用戏曲评书样式的如山东台的《小么哥说新闻》等,在语言的风格化方面走得就更远了。从操作的层面来考察这些节目,也有一些共性的因素:要么是周播节目(《第七日》),要么节目体量不是很大,在半个小时以内。像《第一时间》《夜线60分》《超级新闻场》这样60分钟、80分钟的大型日播节目,每天报道的题材五花八门、体裁多种多样、主题轻重交错,要想形成统一的高度个性化的语言风格,难度本身就比较大;而且如此大型的节目对文字语言表述作纯粹技巧性的约定,反而会显得做作、弄巧成拙。
但是,《帮女郎》每天只有半个小时的时间,除去片头、片尾、导视和广告时段等,实际节目内容只有20多分钟,船小好掉头,小孩子好打扮,我们认为完全可以朝着表述风格化的方向发展,把它也作为差异化竞争的一个重要手段。因此,在写作稿件和口头报道时要求要口语化、幽默轻松以符合“帮女郎”特质的感性、快言快语,甚至可以有一些儿抒情和诗化倾向。与此同时,在单条节目的后期制作上,力推图文音效的经常化、规范化使用,极大地丰富了报道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正是电视报道的比较优势所在,也符合年轻一代观众的接收和欣赏习惯。另外,在一些细节方面栏目组也进行了富有成效的实践,比如,约定每一条报道都必须以一段具有冲击力的同期声开始,其所谓先声夺人是也。
节目筹备阶段,我们就把“互动”作为结构性的要素提出来加以深入地研究。现在做节目,一定要让节目动起来;要把节目打开,让信息进来、让观众进来。互动已经不仅仅是推广的手段,不是可有可无的锦上添花的点缀;互动的内容和形式已经成为节目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互动已经成为节目功能的一个支撑性因素。互动产生新闻线索,互动环节推动节目实现进行式的编排,互动引入观众评论迅速形成舆论彰显报道影响力……所以,《帮女郎》从开播之日起,可以说是集眼下电视新闻节目互动手段之大成:短信及时接入、回复、飞字幕;“帮女郎”演播现场接听热线,与观众面对面互动;网上留言接入演播室,主持人与网民互动;演播室内,“帮女郎”与主持人互动,双视窗呈现;直播抽奖,有奖互动;直播送礼,更是内外互动的终极形式;还有策划组织大型新闻报道活动“跟吴薇去看日全食”、公益报道活动“我们都来挂国旗”等等。节目刚开始的时候,还有一个小的固定板块叫《视吧》,也就是放在公共场所的一个自动录像亭,观众随时可以走进去想说就说,合适的内容就会出现在当天的节目里。总结起来两句话:如何看待互动?——相当的重要!如何做到互动?——不遗余力!
(作者单位:安徽电视台)
责任编辑:郜磊 周蕾
安徽电视台《帮女郎,帮你忙》栏目刚刚度过一周岁的生日,它诞生于2008年10月18日17点45分,体长30分钟。作为一档日播的民生新闻类节目,它显然很年轻、甚至年幼;但是收视率却非常的稳固,刚开播不久就坐上了省网和市网同时段第一的位置,而且遥遥领先于第二位。
《帮女郎》(简称,以下同)的成功不仅在于它的高收视率、高的广告回报率和快速、健康的成长,从专业的角度来看,它更启发我们并给我们以信心:常态的日播民生新闻类节目在形态的创新上仍然有很大的空间。
形态特色化是《帮女郎》吸引观众的第一步。首先是“帮女郎”概念的确立和形象的塑造,它既将节目的宗旨“帮忙”具象地人格化了,又反过来将出镜记者的团队以“帮女郎”来命名、使之典型化。因此,“帮女郎”是栏目宗旨和栏目识别的艺术化的融合,是栏目其后一切节目元素生发、推演、创新的基础和出发点。比如,演播形态令人耳目一新:出现在观众面前的除了主播之外,还有主播身后现场接听热线电话的三名“帮女郎”记者,青春与靓丽的叠加所产生的视觉效果是极富冲击力的。虽说,这种演播现场的安排并非《帮女郎》的首创,但是,“帮女郎”作为广大观众日益熟悉和喜爱的出镜记者(策划阶段的预判)坐进演播室,无疑增加了演播环节的份量,使演播室形成一种集聚注意力的场效应;同时,“帮女郎”与主播的双视窗互动作为节目的一个编排段落又使这种演播方式的设计具有一种逻辑上的合理性。
栏目标识和片头作为栏目识别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由“帮女郎”的创意演绎而来:帮,就是沟通、桥梁;“帮女郎”,兼具美丽、智慧;如此这般的词语联想最后熔铸成一个人们熟悉而又感到亲切的美好的意象——彩虹。
引导观众进入演播室的镜头语言也是独具匠心:小摇臂自上而下,由悬在演播室上方的《帮女郎》的标志开始摇落至演播台前,仿佛是彩虹划过的优美弧线,充满着青春的律动。
就一档日播的电视栏目而言,富有策划逻辑性、艺术想象力和思想内涵的形态,或曰样式,相对于节目内容而言,仍然只是一种形式、一种外在的因素。一档节目的根本还在于内容。仅就安徽省内而言,已有《第一时间》《夜线60分》《超级新闻场》成功在前,《帮女郎》要想既叫座、又叫好,首先必须在内容的取舍和定位上有较大的突破,实现差异化竞争。“帮”只是一种概念、一个宗旨,帮什么、怎么帮?需要进一步的取舍、设计、考量。如果观众有什么需求就帮什么,每天帮多少算多少,这样做出来的节目就无法和《第一时间》《夜线60分》进行有效的区隔;虽然也未尝没有收视率,但是,对频道的贡献会降低、专业含金量不高。问题的复杂在于:内容的取舍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还有一个操作上的现实选择问题——对于一档刚刚起步的日播新闻节目而言,多预留一些题材选择的空间,节目操控的灵活性就会大一些,收视的突破口就会多一些。于是,栏目组最后的抉择正如观众朋友今天所看到的:以家庭情感援助为主体内容,兼顾其他维权报道、服务资讯以及部分趣闻。捏紧了的拳头终于很快打出了一片收视的新天地,节目开播不久就在傍晚5点45分这样一个开机率很低的时段创造了收视的奇迹,而且一直稳定延续至今。以家庭情感故事作为基本的主打的内容,不能不说是受了江苏台 《人间》和江西台《传奇》的启发和煽动,但是,立足本土新闻资源和自采,资源的持续供给是否有保障?节目的分寸感如何把握?安徽观众和官方的认同度会怎样?问号的确不少。从这个角度来讲,谈到节目的创新,今天虽然有不少数据工具可以利用,但是,领先一步的判断和决策,往往还要依靠一种大感觉,还要敢于赌一把。
许多同行一直在探索如何使电视新闻的语言表达更有个性、更具吸引力。仅就笔者阅读经验所及就有这样一些:比如,上个世纪末,北京电视台《北京特快》因为制作人是纸媒的,就反其道而行之,大张旗鼓的倡导电视语言书面化,可能是因为节目的内容以财经新闻为主,书面化的语言节奏快、信息量大,再加上对象观众文化素质相对较高,所以一段时间之内收视表现也还差强人意。再比如前些年湖南卫视的《晚间新闻》,其制作人兼主笔,特立独行,文字一统到底,所以整档节目表现出强烈统一的高度幽默的语言色彩。后来我省合肥电视台的《今晚9点》借用这一风格,特别是在每条报道结尾部分抖一个语言小包袱的技巧,着实曾赢得不少观众的轻松一笑和掌声。还有同一时期的北京电视台的《第七日》,语言文字也以幽默见长,尤其是开篇部分的一长段主持词,主持人元元充分发挥了北京人特别能“白活”的语言天赋,深得北京观众的喜爱,我们作为外省观众听来也觉得饶有趣味。更不要说完全采用方言的节目如杭州台的《阿六头说新闻》、甚至还有采用戏曲评书样式的如山东台的《小么哥说新闻》等,在语言的风格化方面走得就更远了。从操作的层面来考察这些节目,也有一些共性的因素:要么是周播节目(《第七日》),要么节目体量不是很大,在半个小时以内。像《第一时间》《夜线60分》《超级新闻场》这样60分钟、80分钟的大型日播节目,每天报道的题材五花八门、体裁多种多样、主题轻重交错,要想形成统一的高度个性化的语言风格,难度本身就比较大;而且如此大型的节目对文字语言表述作纯粹技巧性的约定,反而会显得做作、弄巧成拙。
但是,《帮女郎》每天只有半个小时的时间,除去片头、片尾、导视和广告时段等,实际节目内容只有20多分钟,船小好掉头,小孩子好打扮,我们认为完全可以朝着表述风格化的方向发展,把它也作为差异化竞争的一个重要手段。因此,在写作稿件和口头报道时要求要口语化、幽默轻松以符合“帮女郎”特质的感性、快言快语,甚至可以有一些儿抒情和诗化倾向。与此同时,在单条节目的后期制作上,力推图文音效的经常化、规范化使用,极大地丰富了报道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正是电视报道的比较优势所在,也符合年轻一代观众的接收和欣赏习惯。另外,在一些细节方面栏目组也进行了富有成效的实践,比如,约定每一条报道都必须以一段具有冲击力的同期声开始,其所谓先声夺人是也。
节目筹备阶段,我们就把“互动”作为结构性的要素提出来加以深入地研究。现在做节目,一定要让节目动起来;要把节目打开,让信息进来、让观众进来。互动已经不仅仅是推广的手段,不是可有可无的锦上添花的点缀;互动的内容和形式已经成为节目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互动已经成为节目功能的一个支撑性因素。互动产生新闻线索,互动环节推动节目实现进行式的编排,互动引入观众评论迅速形成舆论彰显报道影响力……所以,《帮女郎》从开播之日起,可以说是集眼下电视新闻节目互动手段之大成:短信及时接入、回复、飞字幕;“帮女郎”演播现场接听热线,与观众面对面互动;网上留言接入演播室,主持人与网民互动;演播室内,“帮女郎”与主持人互动,双视窗呈现;直播抽奖,有奖互动;直播送礼,更是内外互动的终极形式;还有策划组织大型新闻报道活动“跟吴薇去看日全食”、公益报道活动“我们都来挂国旗”等等。节目刚开始的时候,还有一个小的固定板块叫《视吧》,也就是放在公共场所的一个自动录像亭,观众随时可以走进去想说就说,合适的内容就会出现在当天的节目里。总结起来两句话:如何看待互动?——相当的重要!如何做到互动?——不遗余力!
(作者单位:安徽电视台)
责任编辑:郜磊 周蕾